“纵横大师”萧振瀛与29军之间的传奇事迹
萧振瀛
“再好的戏,观众往往记住的只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至于幕后的导演,一般不会有人多加过问。”
一
“中原大战”后,无家可归的西北军大将宋哲元带着百十人退入晋南欲召集旧部立足,遭到了昔日贵为盟友的晋绥军阀阎锡山的为难。宋乃性粗之人,自是受不了那鸟气,于是便决定不再过问江湖,寻思往天津去过那寓公生活。
欲走之际,宋哲元给好兄弟萧振瀛去了一封信。宋哲元此举其实不为什么,仅只是想在离开之前和昔日好兄弟聊上一聊,借此抒一抒胸中忧郁。
宋哲元本不报希望,因萧振瀛在西北军举行“清党”活动时得罪了上司冯玉祥,早已离开西北系,二人已久未蒙面。
孰料萧振瀛接到信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看萧振瀛依然如此重情,虎落平阳的宋哲元感激零涕,失落的情绪顿时平复不少。
萧振瀛,吉林人,吉林法政大学毕业后凭着过人的才华获得东北军大佬孙烈臣的赏识,曾一度在东北军担任核心职位。其人豪爽仗义,义薄云天,行事果决坚毅,乃文武双修之全才,可惜正值事业上升期时,因性格秉直得罪了彼时的吉林省省长王树翰,遭致后者挤兑。无奈之下,萧振瀛遂退出东北政坛投奔冯玉祥的西北军。
萧振瀛到了西北,由于才华出众一直颇受冯玉祥的厚爱,从绥远省临河县、五原县县长,包临道尹一路扶摇直上,直至担任西安市长、西北军军法处处长等重要职务。
若不出意外,西北军内不久便将又诞生出一颗军政双优的大树,但一场意外的降临,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剧本。
1927年,背叛革命的蒋介石为稳固个人地位开始进行“清党”运动。蒋介石一声令下,远在西安的冯玉祥也开始积极响应。
别看冯玉祥和共产党在后来走得近,但在当时搞起“清党”运动时却一点也不含糊,尽显毒辣。他一个号令,仅西安就被逮捕了3000名进步青年。名义上是清共产党员,实际上这些被逮捕的年轻人大多都不是共产党,只因这些人常以“救国救民”为宗旨宣传和组织爱国运动,和中国党员的爱国举措不谋而合罢了。
得知这些爱国青年要被处决,萧振瀛心急如焚。这可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啊,上司这种做法,在他看来简直是毁中国于未来!
为挽救爱国青年们的命运,萧振瀛便去找冯玉祥说理求情,希望冯玉祥放过这些年轻人。
结果冯玉祥不当没答应,反而大动肝火把他给臭骂了一顿。萧振瀛大失所望,他没想到冯玉祥竟然会如此铁石心肠。
劝谏遭到了失败,萧振瀛并未善罢甘休,他决定即便自己身死也不能放任此事不管。为了研究怎样救出这些青年,萧振瀛想的脑袋发麻,连家也没回,一直呆在了自己的办公室。
到得一日凌晨,随着处决的日子越来越临近,萧振瀛还是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再等就来不及了,萧振瀛一急,当即决定豁出去了——放人!
拿定了主意,萧振瀛便让卫队长去放人。卫队长问他怎么放,萧振瀛告诉他将16岁以下的全部释放。卫队长得令转身出门,萧振瀛又喊住了他,让他连18岁的也一起放了。卫队长应声,随即走开。萧振瀛踌躇了一会,一咬牙又追了出去,喊住卫队长:
“20岁以下的全部都放掉!”
经过盘查,这些青年竟然没有一个超过二十岁!卫队长慌了,连忙去告诉萧振瀛。这回萧振瀛没有犹豫,直接让他全放。
当天,冯玉祥得知萧振瀛将人全部放走后勃然大怒,立即召开会议下令将萧振瀛抓捕处决!
谁知冯玉祥话才一出口,堂下便跪倒了大片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大伙一致替萧振瀛求情,让冯玉祥放萧振瀛一条生路。
冯玉祥没想到自己一贯说了算的西北军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当即暴跳如雷,大骂手下,质问他们是不是要造反。骂的同时更加剧了杀萧振瀛的决心。
眼看萧振瀛人头不保,西北军将领宋哲元瞅机会赶忙去找西北军两大元老张树生和闻承烈说明情况,二人一听,大吃一惊,都觉得冯玉祥此举太草率,于是慌忙跑去找冯玉祥说情,有了两大元老的帮忙,萧振瀛方才得以从冯玉祥的刀下走了出来。
因救人这件事,一生不予人结仇的萧振瀛就这样和冯玉祥接下了梁子,乃至在未来还遭遇了冯玉祥的三次暗杀!
萧振瀛仗义救人,西北军众将仗义救友,冯玉祥永远都想不到,自己不当杀不了萧振瀛,相反自己手下的一帮铁血悍将却因为此事和萧振瀛义结金兰,成了好兄弟。他们便是日后叱咤抗日疆场的29军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冯治安等人。
冯玉祥
宋哲元此番约萧振瀛,单纯只是想叙叙旧,但萧振瀛却是有备而来——他要和结拜兄弟一起重启炉灶!
萧振瀛的话让宋哲元惊掉了下巴。他知道萧振瀛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但尴尬的处境让他没法乐观。想在抠门奸诈的阎老西地盘上立足,谈何容易。要知道,自兵败之后,他们这些西北军一小坨一小坨的窝在晋南,阎锡山根本不留情面,一直都在想办法驱赶他们呢。
萧振瀛不再多说,只是让宋哲元等他的消息。
二
萧振瀛开始活动了,用他那无可匹敌的个人魅力。
萧振瀛的魅力有多大,我实在不知要怎样去加以形容,也就只能按着故事的进程去做流水梳理了。
萧振瀛先找到张自忠商议,张自忠欣然应允。不过张自忠不同意让宋哲元做老大,他要萧振瀛带队才干。这也不怪张自忠,此时的西北军就数他实力最强,还有着五千人的队伍,要他听宋哲元指挥,这不大可能。兼之张自忠他们这些西北军将领虽和萧振瀛要好,但内部之间却是一个不服一个,矛盾多着呢。
但萧振瀛就是萧振瀛,愣是凭着一个“义”字说服了张自忠。
说服了张自忠,萧振瀛跟着马不停蹄地地在晋南奔走,将七零八落的西北军将士给串连了起来。
萧振瀛这一路走来颇为顺利,唯一意外的就是带头大哥的人选问题(这应该也是后来张自忠和宋哲元反目的一个隐患)。跟张自忠一样,所有的西北军将士对萧振瀛的决议充满期待,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不服让宋哲元来带队,而是希望带队人是萧振瀛本人或者张自忠。
按理来说,以萧振瀛如此聪明的一个人应该由此思索一下,但不知是为了报答宋哲元当年的救命之恩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譬如义气之类,毕竟他一直预想的是让宋哲元来带领队伍,萧振瀛还是婉拒了大家让自己做带头大哥的建议,而是通过大义宣讲来感召大家,说明了选宋哲元为带队人的理由——“宋哲元义高能士”。经萧振瀛的耐心解释,大伙后来均同意了宋哲元带头的建议。但此事应该算是留了纰漏的,29军后来遭遇的变故,就是因为萧振瀛被挤兑出了队伍才导致的结果,如果他开始就带队,29军肯定表现还要更为抢眼才对。这不算是笔者腻测,就西北军的何基沣,张克侠他们这些骨干以及骑兵队的很多老人都认为,队伍要是开始就由萧振瀛来带,绝对会比宋哲元带好得多。这些人后来回忆起昔日之事,始终在为萧振瀛离开29军耿耿于怀。在他们看来,如果萧振瀛带头,北平的事宜说不定就是另外一个走向。
将老同仁们整合完毕,萧振瀛最后才去找自己的好兄弟赵登禹。
赵登禹在西北军里面已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师长,但此番编制他将失去高职,委身于下。萧振瀛选择最后来见他,其实心里是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的成分的,但他又希望能得到好兄弟的理解。
想来萧振瀛见赵登禹是有几分忐忑的,所以见了面都不知道要怎么跟赵登禹开口说这件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对于自己的心思赵登禹却非常理解。当他小心翼翼地说赵登禹只能委屈做个旅长时,这条热血好汉直接用豪爽之态消除了他的顾忌——“只要和萧大哥一起,哪怕当个团长连长,我都完全不在意”。赵登禹的豁达有些出乎萧振瀛的意料,当即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内部游说一切无碍,萧振瀛便择了个日子,通知各将领汇合开会,将内部八人班子搭了起来。会上宣布了大家无论职位高低均以兄弟相称,制定出一套民主式的军政管理制度——遇事大家一起商量定夺,不做一言堂,一旦决定,则义无反顾共同执行。
宋哲元
内部整合完成才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一支队伍想要成军,名分至关重要。没有名分,则意味着你不受政府扶持,没有扶持,自然就没有军费来源,钱还是小事,更糟糕的是会被视为非法武装,被当做土匪给予剿灭。
要解决这个问题,萧振瀛只有一条路可选择——去南京找名义上已统一全国的蒋介石。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竟然要去找彼时全中国最大的老爷要名分!你算哪根葱?
但为了这支队伍的前途,萧振瀛只能去拼,这是他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因为一旦要不到编制,就意味着这支队伍没有配补,没有军费来源,那样一来迟早就是散伙,所以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萧振瀛也得去闯一闯试一试。
当然,通过历史我们知道他成功了,并凭借此项殊荣夺得了“民国第一纵横家”的赞誉。但其中的苦,又有谁能如他所知呢?后来萧振瀛曾和家人说过一句话:“我希望你们不要学我一样,演了一辈子的戏。”
这就是我们羡慕的纵横家的真实心里。
三
萧振瀛要去找蒋介石要名分,大伙儿都知道这需要一笔不小的活动经费,可翻来找去,这几个破落的西北军悍将此时也着实凑不出几个子儿出来。没办法,萧振瀛只好托关系找到一家钱庄贷了2000大洋的款。
萧振瀛到了南京,立即便去拜见了党国元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和西北军多少有些情谊,毕竟其创办的陕西靖国军曾和冯玉祥在革命年代共过事,其手下名将杨虎城还一度被化给冯玉祥所用。
于右任知道萧振瀛来意之后便将他引进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听完萧振瀛的话,也不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就假借何应钦管军队事宜支开了萧振瀛,要他去找何应钦。
萧振瀛满心欢喜去找何应钦,著名的“何婆婆”开始玩推手,告诉萧振瀛编制是有,但暂时不可能下发,只能等。
萧振瀛不疑有诈,就乖乖在南京等消息,这一等,足足等了两个多月。期间去过几次,都被何应钦予“暂时没有”给挡在了门外。如此几番折腾,萧振瀛总算识破了蒋介石和何应钦的那点小心思,两人这是在故意踢皮球呢。可即便这样,萧振瀛还不能生气,毕竟人家掌握定夺权,气也没用。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事情始终没个眉目。该花的也花了,该打点的一个没忘,甚至于关系都通到蒋介石的秘书那里去了,但卵用没有,一向淡定的萧振瀛都显得有些焦躁了。
就这么又耗了些时日,有一天萧振瀛读报纸时忽然看到了一则消息:“奉天宪兵至太原接收兵工厂”。
萧振瀛一看,心念一动,有办法了!
于是,他打听好蒋介石的行程安排,挑了蒋介石要外出开会的日子,一大早就去蒋介石的办公处等蒋介石。
蒋介石一出门,便遇到了萧振瀛,萧振瀛不想理他又不好开口,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萧振瀛也不多言,只是请求蒋介石给他三分钟时间。
就靠着这三分钟,萧振从奉天宪兵接手太原兵工厂的事宜给老蒋来了一通精彩的华北态势大纲分析,点出了蒋介石最担心的地方军阀不受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计谋,即“以晋制奉”来限制张学良。
萧振瀛虽然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着想,但还真不是瞎忽悠,毕竟狡猾如蒋介石,可不是拿点忽悠就能打动的。他说的的确是事实,核心直指蒋介石头最大的南京中央和地方军阀的矛盾。所以当萧振瀛初步说完自己的见解之后蒋介石就被打动了,当即让人取消了当天的会议讲话,留萧振瀛“煮酒纵横”。
经过半天时间,萧振瀛彻底打动了蒋介石,当即让孔祥熙给萧振瀛准备了2万元的大礼,让军委会给萧振瀛又颁发了一份中将参议的任命书。
尔后,萧振瀛也不负蒋介石之望,找到他的好友温寿泉去山西给晋绥军将领们“撒药”(此人曾在山西担任过高职),成功策动晋军阻止了东北军的入晋之举,给蒋介石演绎了一次完美的“以晋制奉”策略。
阻奉成功后,萧振瀛再次找到蒋介石表明心迹,表示他和宋哲元坚决为中央所用,驻扎华北。
蒋介石同意了萧振瀛的请求,便让他去天津找张学良。没办法,过了大档头,二挡头的关依然无法免除。
萧振瀛对公关张学良到不觉得费力,毕竟地方军阀们的花花肠子,他比谁都懂,可是他发现自己去晚了。
早在萧振瀛动身之前,就有人捷足先登跑到了他前面。此人叫孙良诚,也正打走改编晋南西北军的主意。
孙良诚是西北军元老,他虽游说宋哲元张自忠失败,但关系通到了张学良处,搞不好就能坏了萧振瀛的事,这由不得萧振瀛不急。
所幸民国的大军阀们都很拽,要见他们的面你得先遣人送上拜帖,等候人家通知。说白了,想见人家一面你还得排队。
利用这个契机,萧振瀛急忙开始展开公关行动,花重金买通了少帅府的承启官(即安排会客的门房),而后又是请吃请喝请看戏,甚而嫖也不一定,让后者将座次往前挪了挪,赶在了孙良诚前面。要萧振瀛就一食古不化之人,未来的29军难保就折于此处了。
见到张学良,萧振瀛便为少帅“出谋划策”,给张学良提出了个“以晋制晋”的建议。
张学良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能对阎锡山形成制衡,这对张学良来说再好不过了,山西那档子事,本来就让他这个陆海空三军副司令头疼的要死,萧振瀛此举,夸张一点说,到好比“雪中送炭”了。见张学良如此兴趣,萧振瀛当然借机而上,将晋南西北军的事给张学良做了介绍,顺便将高义的宋哲元推了出来。
送走萧振瀛,张学良便召集手下商议听取意见。大伙听了都觉得萧振瀛说的没错,再加上很多人本就和萧振瀛相识,对其人品一直都很佩服,事情就顺利定了下来,有人甚而还帮萧振瀛说好话来着呢,其中还不乏万福麟这样大佬级别的人物。
少帅一拍板,事情总算落了地,军委会终于将晋南的西北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宋哲元任军长,萧振瀛任总参议兼军法处处长之职。
四
29军刚一成立,接下来就遇到了麻烦,原来小心眼的蒋介石始终对西北军深有疑虑。因中原大战时,宋哲元他们这些悍将可没少让他头疼,所以蒋介石虽然同意了29军的编制,但所给军费却少的可怜。萧振瀛一看,这还了得,光有名分,肚子问题不解决,拿我们当工具人了呢,于是只好又去南京。
萧振瀛不好直接找蒋介石,便去找宋子文。可人家宋大富豪根本不鸟他,那叫一个气!没办法,萧振瀛又去找孔祥熙。
为了把住孔祥熙这条线,萧振瀛将尊严全丢了个干净,私下给“孔财主”备好厚礼。因为老孔再不管,萧振瀛就只能直面蒋介石去了。
见到孔祥熙,萧振瀛没说话,直接跪了下去。老孔大惊,就让他起身说话,他不,非要老孔答应他的请求。孔祥熙再三要求,萧振瀛依然不应。这么一弄,孔祥熙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当即回应了一声,让他起身再聊。见孔祥熙松口,萧振瀛才起身岁孔祥熙坐下细说军费的问题。
也许是受厚礼的影响,也许是被萧振瀛所感动,又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孔祥熙最终答应帮萧振瀛处理军费问题。
搞掂孔祥熙,萧振瀛便去找蒋介石,向老蒋汇报自己的“以晋制晋”的具体策略。
此行结束,萧振瀛让老蒋打消了对29军的疑虑,又通过孔祥熙帮忙争取到了南京中央政府每月30万元的军费支持,且还拿到60万元的救急现款。
到得萧振瀛到了晋南,29军官兵兼泪流满面。要知道,这对士兵们来说,可是头一次领军饷呐。(别看冯玉祥嘴炮打的咣咣响,但原西北军的士兵其实根本没领过工资,顶多就是偶尔有点点零花钱。光这一点,足可见29军官兵对萧振瀛的尊敬。)
萧振瀛这边前脚刚搞掂军饷问题,29军跟着却又被阎老西给摆了一刀。
在民国军阀里面,阎锡山是出了名的贼精。山西那块天,自他阎锡山崛起后,可谓是针插不入水泼不进,谁想在他的地盘上打主意,门儿都没有。当初中原大战,失败的宋哲元其实身边依然跟随着数千官兵。陕西后路被挡,宋哲元便率军奔直奔晋南,想着和阎锡山是盟友,借晋南一角驻足一下应该不至于有和问题。可阎锡山相当不仗义,根本不管宋哲元死活。宋哲元到了黄河边,发现没船可以东渡,于是就恳请阎锡山提供船只一用。阎锡山两眼一翻,没门!宋哲元无奈,只好就着三只小船狼狈渡河,乃至于仅有几百人得以过河,其余人员全做了国军俘虏。此番萧振瀛长袖善舞,将西北军余部整合在了晋南,这对阎锡山来说简直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舒服。阎锡山也真是老奸巨猾,他知道29军已然在编,硬赶不可能,于是便用计让蒋介石将29军转调江西剿共。
才收到军委会的电报,萧振瀛便知道29军被阎锡山使了绊子。好不容易才在晋南立足,29军岂能轻易就将小根据地丢失。阎锡山这点小把戏难不住萧振瀛,他当即定下一计,找张学良解决此事。
萧振瀛这次去找张学良,不再是一个人,他带上了秦德纯。到了天津,他让秦德纯去给东北军将领们吹火,大肆编造晋绥军鄙视东北军的谣言。他自己则去找张学良吹风,先戴高帽,再说阎锡山的厉害,尔后再表明29军支持张学良的态度,前奏铺好,最后才说了南京要调29军赴江西的事,望张学良根据华北之势给建议。经萧振瀛这么一说,张学良根本不希望29军离开晋南了。
这么一弄,一件很棘手的事就不解自开了,有了少帅的出马,蒋介石自然要卖这个人情。
这边萧振瀛通过张学良搞掂了调军之事,那边阎锡山还蒙在鼓里呢。萧振瀛也不说,他还要借此机会给阎锡山来点眼药。到得原先军委会规定的部队开拔日时,29军将士们全副武装,将自己打扮成要出远门的样子。阎锡山也“真够朋友”,知道29军要南下了,便假惺惺地摆出了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通知沿路各县布下好酒好肉,为29军的弟兄们饯行,29军也不客气,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当夜,阎锡山心情大好,去除了29军这块心头肉,觉儿睡的那叫一个舒服。
可惜,阎老西就真只是睡了一晚好觉,第二天29军便又返回晋东了。看到此情此景,阎锡山气的就差吐血。
阎锡山
五
29军在晋东立足后,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但有着宋哲元萧振瀛这样的带头大哥,大伙精神头都很足。军官的文化课,士兵的军事训练一样没落下。“九一八”事变爆发,宋哲元便主动要求上前线进行抗战。请缨未遂,便开始加强训练,提出“枪口一致对外”的口号苦练武艺,为上阵杀敌做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长城抗战的爆发,29军将士终于走出晋东,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打出了著名的“喜峰口大捷”和“罗文峪大捷”,将“大刀队”之威名瞬间传遍全国。
29军大刀队
长城抗战结束,损失惨重的29军一度陷入了低迷,严峻的华北局势逼得蒋介石亲自去请自己的结拜大哥崇郛出山去维持局面。一代强人黄郛勉强维持了两年,累到病逝依然只是维系了两年。随着“何梅协定”的签订,中央军退出华北,萧振瀛和他的29军才又获得了机会。
萧振瀛的这次华北局势维系,堪称踩钢丝跳舞,稍有不慎则可陷入万劫不复的汉奸深渊。他一方面要为29军争取利益,一方面又得兼济南京国民政府的宗旨和日本人展开周旋。如此复杂的情况,要换做他人想都不敢想,但萧振瀛却处理得游刃有余。他先是单枪匹马游说各路诸侯,将内蒙云王、德王,山西阎锡山和29军一起结盟,达成拥护中央的共识。再利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圆贤二帮助29军形成对中央的牵制,解除了29军面临的南调困境,帮宋哲元在北平立下了足,让29军在华北成了继张学良之后的一大地方武装实力。
客观来看的话,萧振瀛在做这些事时始终对29军是怀有私心的,但他在和日本人周旋时设置了底线,对日本人只是以利用为目的,绝不卖国。为了让大家能够清醒认识到日本人的险恶,每次29军举行会议时,萧振瀛都要特别强调29军是一支靠抗日起家的部队,与日本人打交道只能利用,不能合作。
萧振瀛和日本人打交道的方式像极了现代的生意场。他和黄郛不一样,前者很注意身份,和日本人主要只是谈事,私下很少有往来;萧则不同,他放低身段,拼命贿赂日军重要人员,与其搞私下关系,弄得好比朋友。比如为了和关东军特务大佬土肥圆贤二周旋,他甚至带上宋哲元一起和对方做了结拜兄弟。
萧振瀛如此“掐媚”,搞得土肥圆一度都觉得此公肯定是日本人的好朋友,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在华北啥也做不了,乃至被军部所弃。
萧振瀛和土肥圆之间在两国外交上有过一段故事。这事本应是图穷匕见的绝境,但萧振瀛却神奇般地脱险而出,简直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萧振瀛那种打“私交”牌的威力。
29军有一次要去天津驻防,其间要通过“华北驻屯军”的地段,由此遭到拒绝。萧振瀛得知消息,随即找土肥圆帮忙疏通。土肥圆满口答应,但却很鸡贼地留了个悬念。他告诉萧振瀛,我帮你这次大忙,下次我开口求你时你也得帮我一个。萧振瀛当时并没多想,随口就答应了土肥圆的要求。
事后不久,土肥圆开始了他的计划。他拟了一份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协议,借着一次宴请机会让萧振瀛给协议签字。萧振瀛一看协议,这哪能签啊,一签自己不就成卖国贼,于是他拒绝。
土肥圆一看萧振瀛不从,当即不悦,便拿萧振瀛求他时落下的口实来说话。萧振瀛知道理亏,只好采取敷衍术东拉西扯。土肥圆看萧振瀛这么耍赖,当即动了大招,端着一份万分痛苦的表情告诉萧振瀛,这是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完不成他就只能以自杀谢罪。土肥圆“以死相逼”,萧振瀛当然知道他是耍赖,但求驻屯军放行一事自己确实欠了人情,如今土肥圆借“结拜哥们”要挟,你不帮他似乎于朋友道义就说不过去。虽然结交是假,但来日方长,萧振瀛的另一个身份是官方在华北的外交负责人,你要打横耙,那不是正好给日本人进攻华北找到了借口。此事要换成他人或许到此就是图穷匕见之时了,但萧振瀛接下来的出手则到了臻情化境的地步。一看土肥圆“以死相逼”,萧振瀛随即严肃起来,和对方玩起了道义之争。他也学土肥圆一样大倒苦水,大声痛哭,声明这事对自己也一样,要是签了也是死路一条。说完当即拔枪指着脑袋对土肥圆说,要是真要签了这字自己也唯有一死。土肥圆没想到萧振瀛会来这么一手,只好劝萧振瀛。萧振瀛不干,他故作思索之后给土肥圆提了一个建议,既然我两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反正迟早都要一死,那还不如现在我两互相开枪,免得日后还要被人羞辱。萧振瀛这么来了一手,这倒让土肥圆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土肥圆当然不想死,事情到了这份上,也就只好作罢。
到得正式谈判时,萧振瀛一改常态,拉着秦德纯去演了一出双簧戏,土肥圆依然没能占到便宜。
由于没能达到军部要求,土肥圆不久就被召回,萧振瀛漂亮地稳住了局面。
继土肥圆之后和萧振瀛过招的板垣征四郎。此君更惨,他想拉宋反蒋,搞华北“独立自治”,却反被萧振瀛上了一课。堂堂的关东军参谋长根本没想到,自己只是吃了顿饭,就被对方给搞的没了脾气。
萧振瀛耍板垣,简直就是逆了天。他一改恭维,而是直接用“日本人不能长久”,“日本人攻打中国就是错误”,“中日应该合作征服世界”这些高论来给板垣“洗脑”,说完又将“苏联才是日本最大的敌人”提了出来。萧振瀛其实也不全是瞎说,前面的话肯定是为了避免我们自己陷入不利,但把苏联提出来就是实打实的事实,日本人自己也知道苏联的威胁。萧振瀛这么虚虚实实并用,搞得板垣都觉得萧振瀛说的挺有道理,乃至于自己回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此行根本没达到目的。
对于萧振瀛那种高明的外交智慧,我建议老铁们还是去看原话,这里只能做个抛砖引玉。此君之外交智慧,实在是神秘莫测。
六
1936年3月,松室孝良接替土肥原做了新的华北特务机关长。松室的到来,完全改变了华北的局面。
松室是个狠人,他的到来成了萧振瀛和29军的噩梦。
早在松室良孝来华之前,日本人便对土肥圆的失败作了研究,认为其关键因素就是在中方代表萧振瀛的身上。有了这个前提,松室接替土肥圆之后立即着手于几件事情的部署:一,离间宋哲元与蒋介石中央政府的关系;二,离间29军宋哲元和萧振瀛的关系,将萧振瀛挤出华北。
为了拉拢宋哲元,松室找到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作商议,让其出面和宋哲元密谈,以提供军事物资援助29军为诱饵劝宋哲元反蒋实行“华北独立自治”。
29军本身就受了蒋介石的诸多掣肘,所以宋哲元和蒋介石之间一直都有着矛盾。多田骏这么来一手,可谓是正击中了宋哲元的要害。宋哲元心动了,双方就此事进行了三天的密谈。
因为有之前定下的八兄弟军事民主决议,宋哲元再如何对多田骏抛来的实惠如何感兴趣,自然对此事也拍不了板,于是宋哲元召集大家一起开会讨论。萧振瀛一听,当然不同意,于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了说服大家,他苦口婆心,从历史开始说起,把石敬瑭和吴三桂这样的例子也列了出来。
宋哲元不为所动,举出了张作霖的例子。萧振瀛就展开一一分析,从局势开始理,说明29的处境和当年张作霖的区别。反正不管怎么说,他本人就坚持一条,不能和日本人合作,29军只能选择“拥蒋抗日”。
说到激动处,萧振瀛忍不住怼了宋哲元一句:
“即便是你硬要合作,29军的战士们也不会同意。”
这话让宋哲元很是不悦,但此事最终还是就此搁置,没有在继续。
此事才发生不久,萧振瀛就又和宋哲元在反蒋事情上产生了对立,昔日的患难兄弟,此后便渐行渐远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当时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欲发动反蒋,便派说客出使华北邀约宋哲元。
宋哲元一听,当即举行会议讨论。在会上,大家都一致拥护李白行动。由于当天开的是临时会议,所以萧振瀛并未参与,于是会后宋哲元便打电话给在天津的他速来北平商议。
萧振瀛到了北平,坚决不同意反蒋。他始终觉得29军不能进行内战,枪口只能对外,所以依然坚持他一贯的“拥蒋抗日”主张,便声明“如果29军要打内战,那他就先第一个死。”
宋哲元非常生气,说萧振瀛眼里只有蒋,没有了他这个大哥。
萧振瀛一听,彻底懵了,他没想到宋哲元竟然会认为自己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当即掏枪欲自杀明志。宋哲元没想到萧振瀛会这样做,急忙抢下萧振瀛的手枪。之后便是萧振瀛失声痛哭,气氛霎时陷入尴尬。
当天因为此事,会议就此终止。
第二天会议开始,依然是围绕着“拥蒋”和“反蒋”展开辩论。萧振瀛始终在阐述自己不打内战,拥蒋抗日的理由,动情之处,说得声泪俱下,此举让29军的众多将领也大为感动,到得后来,大家在会议厅哭成一团。
29军的将领们之所以如此,也并非是觉得萧振瀛说的就对,更多的是他们知道萧振瀛对这支队伍的付出,所以他们是相信他这个人。
因为萧振瀛的干预,29军在“反蒋”一事上就悬在了空中,没有落实下来。
华北不反蒋,松室的计划又失败了一半,为此他恨透了萧振瀛。他知道只要萧振瀛在华北一天,自己就难以将计划实施下去,于是,松室开始动用各种汉奸特务加大造谣力度,以此来离间宋哲元和萧振瀛之间的关系。
因为日本人的捣鬼,一时间,整个北平充满了有关萧振瀛的各种谣言,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安插在29军中的卧底;有人说他奢侈讲排场,为母亲做寿大出风头,不惜花费巨资;有人说29军他才是老大,宋哲元就是个空壳等等。
一时间,昔日的好人萧大哥(时人均以“萧大哥”来称呼萧振瀛)简直成了飞扬跋扈的小丑、虚伪的小人。
到得煽风点火差不多之后,日本人便让汉奸悄悄在天津附近炸了一段铁路,借助此事来让宋哲元处理,此时的宋哲元在各种谣言的蛊惑下早已失去了理智,认为萧振瀛变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我自然也不能便宜蒋介石,于是,宋哲元出手了,他以劝的方式要求萧振瀛退出29军,离开华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萧振瀛也不想再说什么,当即递交了辞职报告,辞去了自己在华北和29军之内的一切职务。既然没人相信自己,那唯有选择离开,那时候的萧振瀛,是他人生里最伤心的一个时刻。
七
萧振瀛在华北最后的这一段岁月,所经历的事如果细写下来的话,恐怕至少需得万字以上才说的清楚。梳理他和宋哲元失和的事,会让人有诸多感慨。客观来说,松室的计谋并不算高明,他之所以计谋得逞主要还是因为29军自己的内讧。
人生世相,并非黑白那么简单。以29军为例,自接替东北军进驻北平之后,很多军官就有所退化。过苦日子的时候,大家都相安无事,但人一旦有了财产,就不一样了。别人不说,就连威风凛凛的两大英雄赵登禹和张自忠都学会了抽大烟,由此我们可自行想象他们的内部结构之混乱。
在29军内部,其实宋哲元是真有些空壳司令的样子,比如张自忠就一直不服宋哲元,当时之所以能屈身做老二,都是因为萧振瀛。在萧振瀛和宋哲元闹不和后,张自忠就有过让萧振瀛当大哥的想法,所以这也是宋哲元忌讳萧振瀛的原因所在——萧振瀛威望高。但要说29军所有人都不怀疑萧振瀛,也不尽可能,抗日一事上,萧振瀛尚能与大家容易达成共识,但在反蒋拥蒋上就不尽然。29军诸将或多或少是不愿意拥蒋的,个中原因,纵然有蒋的提防和压制有关,但军头自重的思想亦在所难免。29军装备落后,军费配补低廉,多田骏主动提供支助,一般粗人可不比萧振瀛那般容易经受诱惑。
宋萧失和,主要就是在拥蒋的事宜上,宋哲元之所以不信任萧振瀛,这里面更大的因素当然是日本人的用计。
在萧振瀛和宋哲元辩论拥蒋之前,大汉奸齐燮元就给宋哲元吹过风。齐燮元曾经想进入主持华北政局的“政委会”(此会乃萧振瀛接替黄郛之后重新设置的机构。),原本齐已有机会进入,但萧振瀛不同意,他和宋哲元说齐燮元亲日,不可靠。经萧振瀛一阻挠,已一只脚踏进“政委会”的齐燮元心愿就此泡汤,于是齐燮元一直对此事怀恨于心。到得日本人找他离间宋萧关系,他当即一口应了下来。他给宋哲元说了许多萧振瀛的坏话,并抓住萧振瀛拥蒋做文章,让宋哲元通过对蒋介石的态度来考量萧振瀛。而萧振瀛在会上对于宋的反蒋又说出了“要打内战,让我先死”这样的话,乃至于宋哲元真就怀疑萧振瀛被蒋介石给收买了。当然这些纠结后来已一一消除,但那也是全面抗战之后的事了。
没有了萧振瀛,29军的矛盾便凸显了出来。昔日的彪悍军人,开始热衷于权力纷争,宋哲元张自忠开始玩政治,冯治安刘汝明等人开始眼红张自忠的实力,天天找宋哲元评理。
内讧的结果,就是卢沟桥、宛平、南苑虽然壮怀激烈,英雄无数,但29军战绩则已不复当年,盖因大家不再齐心,意见无法统一,甚而相互拆台。此间纠葛,于今读来依然让人黯然神伤。
赵登禹
八
萧振瀛被迫离开29军之后,先是去了国外,全面抗战爆发则又回到国内,被蒋介石任命为一战区总参议,巧合的是此时宋哲元也归一战区。,二人又再度碰面,但斯人虽在,昔日难回,二人也相对淡了许多,究此中原因,也实在不好言说,毕竟昔日被躯之人忽然又成了自己的上司,即便萧振瀛无意,宋哲元也会自觉尴尬。
但对张自忠,萧振瀛则使劲了全力。
张自忠和宋哲元不一样,此时的他已是人神共愤的“汉奸”,走到哪里都被人辱骂,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无法见人,每天就着大烟枪来做慰藉。
萧振瀛从宋哲元口里面已经知晓了他走后发生的一切,但他觉得张自忠是一时糊涂,并非十恶不赦。于是他决定帮张自忠一把。
萧振瀛去找张自忠,张自忠一见到他便痛哭流涕,痛陈自己对不住他和宋哲元。萧振瀛耐心安慰,和他聊天,将后来发生的事又了解了一遍。
萧振瀛很会调节,他其实早知道了29军的变故,这次找张自忠,除了想帮他当然也有些考察的味道。见张自忠这么坦诚相告,就放心了。张自忠说完心事,萧振瀛就借机将汉奸潘毓桂拿来骂,给张自忠找台阶下。本质上来说,张自忠不服宋哲元是一个因素,但的确也上了潘毓桂的大当,他之所以走到和日本人合作驱逐宋哲元的地步,和潘毓桂有着很大的关系(潘和张自忠做过兄弟结拜仪式)。
文武双全的张自忠迷途知返,这对萧振瀛来说相当欣慰,所以萧振瀛更坚定了帮他的心。
为了给这位战将恢复身份,萧振瀛动用了他所能用到的关系,从李宗仁、程潜、到韩复榘以及孔祥熙等人替张自忠说情,甚至连冯玉祥也搬了出来。(萧振瀛和冯玉祥是仇人,但因冯玉祥在老蒋面前能说上话,所以萧振瀛让韩复榘联系冯玉祥帮张自忠说情。)
除了动用他人关系,萧振瀛自己也亲自回南京直面老蒋为张自忠求情。
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忙,蒋介石终于同意免除张自忠的罪责,恢复其军人身份,授中将军衔。
张自忠此番重塑,战神归来,终成西北系名将的一代传奇。遥想当年驱逐萧振瀛,张自忠也是其中一位,萧振瀛此举,我想称其一声“崇高”亦不为过了。
张自忠是忠勇之士,有着前面的挫折,重回战场后的他几乎是抱着赎罪之心来明志的,说是“几乎”,是因为这其间恐怕也有几分是对“萧大哥”的报答。
南瓜店决战之前,张自忠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老觉得会有事发生。几番思索后,他在战前找萧振瀛做了托孤。
事情的结果果然令人窒息,南瓜店一役,第一流的抗日悍将张自忠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抗日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的战死对萧振瀛的打击很大,此时的他原本事业如日中天,已是陆军上将军衔,但自张自忠一走,他就开始情绪低迷,不久便递交辞职,主动结束了自己的政治军事生涯,改行做了生意人。
虽然改了行,但萧振瀛依然不是一般的生意人。他几年间都在从事善举,将所赚之钱用来收容和救助流亡同胞。萧振瀛的这种举措,不由得我们为其赞叹一句:
真正的爱国志士,无论深处何地都有他的战场阵地!
1947年5月,萧振瀛因脑溢血在北平病故,时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