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清军使用火器情况
来源:悲喜历史
中国的古代史实在没什么可读的,不论是从实际历史进程看还是从中国对人类科技文明做出的贡献来讲。但这篇文章也许可以纠正人们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得来的一些错误印象,故转载。当然,这篇文章很多地方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只能用做参考。
中国人做事普遍缺乏认真、敬业态度,也许和中国人的工资太低有关吧。战争博物馆随便制作个水泥基座,就将古炮炮身放置上面展出。给游人造成一种错误印象——清军火炮的射向、射角均是固定的。图为大沽口炮台博物馆。
大沽口炮台难得一见的真实情况,装在铁制炮架上的克虏伯重炮。
现在很多人认为清朝不重视火器的发展,在康熙时代后期开始重弓马轻火器,使得清军一直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则逐步荒废,到鸦片战争时清朝火器水平连明朝都不如,已不知火器为何物,于是手持刀矛的清军在洋鬼子的火器面前一败涂地,这就导致了战争失败,也就是说清军失败是因清朝保守顽固在对火器发展不重视,甚至是害怕火器技术发展使满人的弓马优势受到威胁,而有意扼杀火器的发展,只重视弓马肉搏,这就使中国的火器技术大幅度衰退,从而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失败,使清末的中国落入一个黑暗时代。一句话是因满人重骑射,轻火器造成了中国的火器技术大幅度落后于西方。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满人才是最重火器,至于弓马骑射,刀矛肉搏才是满人荒废最快的项目,清军对弓马骑射,刀矛肉搏训练的荒废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速度,放眼地球全球都找不到第2家,可以说清军在鸦片战争时期甚至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是全球火器作战思想最严重的国家,几乎完全废除了肉搏战,根本就没有肉搏战能力,打仗全靠火器对射。如果清军真是弓马立国,骑射为主,那鸦片战争反倒不会失败。
清军对火器特别着迷早有传统,早在后金时代清军就表现出了对火器发展使用的强烈兴趣,对火器技术的兴趣以及接受使用的兴趣高的惊人,远远超过了明朝。要知道那还是在清军肉搏战能力的鼎盛时期,放眼中国当时清军肉搏战能力几乎无人能及。明朝其实早在正德时期就已经充分了解了西洋火铳的厉害,但引进西洋火铳进行仿制使用的兴趣却低的惊人,无论佛郎机还是红夷大炮,引进过程都是一波三折,缓慢迟钝,至于对佛郎机与红夷大炮的发展改进,则根本等于0,不但如此从购买到洋炮到在战场上使用洋炮也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红夷大炮买到后,在仓库里一放竟是好几年无人问津,形同废铜烂铁。
关于明朝引进使用西洋火铳红夷大炮的实际情况是,早在1607年(万历35年)明朝就有个别朝臣提议引进红夷大炮,然而遭到众多反对无果,购买红夷大炮的提议无疾而终,1618年(万历46年)后金大军大举入关劫掠,次年1619年(万历47年),后金大军在萨尔浒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关外战局岌岌可危,就在这时,明朝仍不愿意购买红夷大炮。直到1623年(天启3年)明朝才勉强同意了进口红夷大炮,然而就在当年葡萄牙人把红夷大炮从澳门拉到北京演放后,明朝内部争议再起,焦点并不是有门红夷大炮发射时因被强令装入过多火药炸裂,而是“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的大大国体问题。因此明朝购买的红夷大炮又被拉了出去,远远的丢在广州的库房里。(看来中国人的虚伪好面子传统是源远流长的。)
直到1625年(天启5年),因关外战局极其危急,这才把红夷大炮启用并送到了关外战场,并在次年1626年(天启6年)宁远防御战中起到了极大作用,从此明朝才开始大量购买并仿制红夷大炮,但火炮要想有效运用,必需要有正确的瞄准施放的方法,此外红夷大炮的快速部署也需要机动性好的炮架,然而这红夷大炮正确的瞄准施放的方法,明朝一直是不甚熟悉极少掌握,基本就是胡乱发射,威力有限,唯一一支接受过葡萄牙人秘本传授,勉强可以比较正确的瞄准施放红夷大炮的部队在1631年(崇祯4年)又叛乱了,到1633年(崇祯6年)干脆跑到大清阵营去了。至于炮架由于没有引进,都是按当时西洋船炮的架子模仿,是个厚重的大木头墩,装了4个实心小木轮,发射时还要打桩绑绳固定,调整发射方向极为困难,并且火炮射角不可调,实际只是架在城墙上或要塞里防御,要么就是用来攻城才有威力,野战是没用的,而且部署速度缓慢。从1607有人提出购买,到1624才开始购买,用了17年时间,而从1623年买到,到1626年首次使用,又是3年时间,也就是说整整用了20年时间,明朝才接受了红夷大炮!
至于对红夷大炮的技术改进,无论是从生产方面还是设计方面,明朝从未有过。并且产量与购买量都极少。如果说当时明军肉搏战能力极强,而火器的威力又不足以制止肉搏战,那么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明朝对红夷大炮的排斥或不重视还情有可原,问题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明军在与后金满军的肉搏战中一败涂地,关外战局一直是在恶化。
而后金/清军对火器的态度则完全相反,1621年(天命5年)满军攻打沈阳还没可攻城的火器,同年攻打辽阳就用了炮(缴获的明炮),1622(天命7年)已经开始自制火炮,火炮装备有了具体规定:管四千人的汉官准备大炮十门,长炮八十门,管三千人的准备大炮八门,长炮五十四门;管二千人的准备大炮五门,长炮四十门。1623年(天命8年)出征蒙古昂阿贝勒,炮队已经完备,可以随队出征,可见炮架问题已经解决。自辽阳战后,明军火炮优势已经全无,明军能造的所有类型火器,后金已经全部可以掌握自制,这也是后来明朝终于下决心引进红夷大炮的原因之一。1626年(天命11年)首次遭遇红夷炮,由于射程与威力差距太大,导致满军炮队无从发挥威力,又由于此炮架在城墙上,满军未能缴获,所以无法仿造。1627年(天聪元年),皇太极再打宁远,依然失败,仍不知红夷炮底细。
然而1630年(天聪4年),海中竟潮出铜炮1位,正是红夷大炮1门!这是后金/清所掌握的第1门红夷大炮,皇太极大喜张榜悬赏,前后征得17名铸炮能手,各施手段参照海中潮出的那门红夷大炮进行仿制,其中汉军旗王天相与金世祥的制造方案被采用,尤其是正黄旗汉军王天相发明的工艺,成功的把以前用于制作小铜器的失蜡法转用于红衣大炮的制造,并且通过对火炮不同位置的退火处理,制出的火炮是钢炮,比当时的铜炮铁炮优越的多,在1631年(天聪5年)正月初八用其工艺所制出的第1门红衣大炮问世,被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至此,后金铸炮技术已经独步全球,所铸火炮性能已超越当时西洋火炮。
第1门“天佑助威大将军”试制成功后,对性能感到满意的满军立即停止了其他火炮的制作,开始大量制造“天佑助威大将军”,当年第1批就制作了40门“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天佑助威大将军”试制成功后,后金就立即淘汰了旧炮,并设立专门的重军,将原本散布各旗的操炮汉军集中,编成了乌真超哈,专职施放红衣大炮,这样形成专业炮兵队,便于探索掌握红衣大炮正确施放之术,战场威力也大。当年8月“天佑助威大将军”就上了战场,一举夺取了有红夷大炮的大陵河。从此明军配有红夷大炮的城池,也无法抵挡满军的进攻了。
后金/清不但对火器的掌握速度极快,而且技术改良也极快,1630年(天聪4年)意外获得1门红夷大炮,1631年(天聪5年)就生产出了改进型钢铸红衣大炮“天佑助威大将军”,1643年(崇德8年)更生产出了复合炮身红衣大炮“神威大将军”,火炮先进程度世界第一。(那时的火炮技术水平还很低,所谓的世界第一也就那么回事。估计那时中国这些火炮技术员个个也都有火炮制造的祖传秘方吧。)
在清军入关后,由于有了当时最强大的火器红衣大炮,所以攻城掠地横扫南明如儿戏,世界最强的火器力量与最强的肉搏战力量相结合,自然是势不可挡。清朝初期,清军入关后,顺治时期清军灭南明收新疆,因此火炮技术继续发展,此时期清军的火炮装备数量有增无减。康熙时期的初期则太平了一段时间,清朝的火炮制造生产速度放缓,但随着三藩叛乱,清军战事再起,火炮生产数量再度大增,清军平三藩,平噶尔丹,并西藏,并青海需要轻炮,而驱逐沙俄,灭郑氏则是需要重炮,此一时期清朝的火炮种类迅速增多,在重炮方面,制出了当时最好的铸造火炮“武成永固大将军”,轻炮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自康熙时期以后,清朝由于外来压力小,基本没有重型红衣大炮的需求,所以重型红衣大炮的生产变的非常少。但轻炮的开发生产却异常兴盛。清代轻炮发展兴盛是因为自康熙时期北边驱逐沙俄占了黑龙江,东南平了郑氏,周围已无敌手,重炮需求不大。而对付南方零星邪教作乱以及土司割据,也用不了重型红衣大炮,而是轻炮最好用,加上清朝康熙之后相对稳定,清军久不作战,疏于训练,贪图享乐,哪里还愿意操练劳苦的弓马骑射,刀枪肉搏。所以都是希望装备训练火铳,当时的火铳训练比射箭简单的多,装上药啪的一响,把个铁丸打出去就可以了,又轻松又好玩,是个人都可以完成,而射箭那真要累死人,不用上百把斤力气根本就拉不了硬弓,刀矛训练杀杀杀的那也绝对是苦活。所以清军从这时起,火器的装备率越来越高,至于弓马骑射刀矛肉搏则逐渐荒废,过渡到了主要用火器作战时代,大量的鸟枪与轻炮取代了弓箭长矛。
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清楚的看到,当时的八旗军越来越火器化,但火器的性能却绝对没到可以让战斗完全不需要肉搏战的地步,所以曾对八旗军有“以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的指示,重新强调刀矛弓箭的作用。但雍正皇帝关于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的指示根本得不到遵守,除了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因需要参加秋季狩猎大典,而不得不勉强保留弓马骑射训练外,各地驻防八旗都成了鸟枪队与小炮队。乾隆时期以后,清军不但八旗军,就是绿营军也开始全面火器化。倒了嘉庆时期,实际上整个清军基本都接近完全失去肉搏战能力,闹出了不少笑话,不过整个嘉庆时期,总体太平无事,所以清军肉搏战能力衰退到了极其虚弱的地步,并不能造成多大严重后果,这一时期清朝的重炮制造的极少,重炮制造工艺也被简化,由于简化工艺后制出的重炮性能恶劣,且重炮的需求又极小,所以清军也经常干脆直接在澳门或广州购买西洋重炮,这样来的简单快速,也就是造不如买。
因此清朝中后期重炮的制造逐渐濒于停顿,但轻炮制造发展却一片兴旺,几百斤的神威将军炮,冲天炮,,九节十成铜炮,铁心铜炮,得胜铜炮,发熕铁炮,子母炮,严威炮,奇炮,龙炮,行宫信炮,抬炮,回炮,迅武大神炮,宣武大神炮,绥武大神炮,耀武大神炮,成武大神炮,常胜威远炮,御制金龙炮,御制制胜将军铜炮,御制威远将军炮,浑铜炮,劈山炮……等等纷纷问世,这类炮比以前重达数千斤甚至万斤以上的红衣大炮轻巧的多,并出现了后膛多管铳炮的设计,子母炮,奇炮均是后膛炮,这类火炮在山地携行方便,训练轻松,大受早已经整日提笼架鸟浪荡街头,疏于训练的八旗军与绿营军欢迎,当然这类火炮在射程与威力方面就远不如重炮的。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时,大清军实际上火器装备率已经超过70%,根本就没有多少冷兵器了,而且几乎没有部队进行过肉搏战训练,刀矛只能用来摆样子,作战基本全是靠铳炮齐放。
那么是不是因为清军多系鸟枪轻炮无甚重炮的原因,导致了鸦片战争时期清军被洋鬼子重炮轰的七零八落,最终输掉了战争呢?那也根本不是。自康熙时期以后,清军虽然大兴轻炮,但也并非完全不铸重炮,此外加上天聪,崇德,顺治,康熙几代的积累,以及后来外购的夷炮,清军千斤以上重炮的数量也极为庞大,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军竟有5000多门火炮参战,而且相当多的火炮对比英炮并不落后,英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过火力打击来击败有如此多火器的清军。
清军鸦片战争当时的重炮主要有4类,一类是鸦片战争以前铸造的旧炮,包括早期制作精良的各种红衣大炮以及后来粗制滥造的泥模炮。一类是外购的重型夷炮,清朝鸦片战争以前所购买的夷炮,全部都是海岸炮台重炮,其中一些是巨炮。一类是仿制的夷炮,清朝实际并没有完全闭关锁国过,一直有广州港对外开放,所以大量夷炮也可以被清朝轻易买到,除了直接购买以外,同样也进行仿制,而且生产质量并不差。一类是战争爆发前后,紧急研制生产出来的新铸火炮。
清军的旧炮在鸦片战争爆发时,早期制作精良的各种红衣大炮“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大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在射程与精度方面实际与英军动用的重炮几乎相当,并且制造工艺在当时也不落后,英军用早期镗床加工出来的火炮对清军这类旧炮实际没多大优势,要硬说有什么优势,就是英军当时的战舰上还有几门巨炮,所发射的弹丸重达68磅,而清军早期制作精良的各种红衣大炮所发射的弹丸,大者只有18磅左右,也就是说威力与射程不如英军的巨炮。
当时火炮的制作工艺,英军所领先的只有用了镗床加工内膛这一项,并且多用铜制炮,但当时机床与测量手段都还原始,并不能加工出标准化尺寸的火炮,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超级性能。而清军则有先进复合炮身的先进工艺,就是粗制滥造的泥版生铁心炮,只要用了这一工艺也难以发生炸膛现象,因此可以放心装药,靠提高装药量增加射程威力。至于失蜡法铸炮术,此时欧洲也已掌握已非大清独有,因英国的火炮铸造出后还可用镗床进一步内膛,因此内膛精度略有领先,炮弹与弹膛之间的游隙小,因此气密性更好,同样的发射药量,可以把炮弹打的更远,但清朝的复合炮身工艺却可使火炮多装些发射药,增大火炮射程,尤其早期制作精良的“神威大将军”等红衣大炮,不但是复合炮身,而且还是铸造精度很高的失蜡法工艺铸成,在射程方面更不输同级别英炮。至于清朝中期以后各省粗制滥造的一批泥模生铁炮,虽然性能低劣,但凭着复合炮身或加大壁厚使之不易炸裂的方法,因颇能填药,射程也不是太丢人。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九日钦差大臣裕谦奏:“英逆所恃惟船与炮……至于数千斤之大炮,夷船虽能任载,而只可施于深水外洋,不能施于近岸之内洋。盖内洋水浅,近岸又必有明沙暗礁为之拦护,若放此数千斤之大炮,船必倒退,一经搁浅,船底着实,立刻震裂。故在内洋施放,亦止一二千斤及数百斤之炮,不过口门窄而后身宽,多受火药,且施放灵熟,较官炮略远,亦止及数里之内,实无远及十余里之事。”
至于外购夷炮,多是重型岸炮也有巨炮,仅在鸦片战争前几年时间(1835-1839)建造虎门炮台,就购买了200门重型夷炮用于部署炮台,可见闭关锁国不知夷炮的说法无丝毫根据。关天培的《籌海初集》,成书于1836年前後,是他写给朝廷的奏章文集,说虎门炮台第一层门户中3000斤大炮最大射程为556余丈(注:清代1尺=今公制32厘米,556丈=今日的3.56华里),应该是非常可信的。至于摧坚致远的射程(有效射程),6000斤以下炮位最大射程为300丈,那么6000斤以上重炮的有效射程应在300丈以上,因此,可以认定当时重型夷炮炮的有效射程最大在1000米以上。综合清朝与国外各种文献记录,清鸦片战争前后所购重型夷炮,最大射程在4华里之内,有效射程2~3华里,至于发射68磅炮弹的巨炮最大射程也就7华里左右,当时的西方夷炮水平实际也不过就是如此,就是仅比清军旧式的粗制烂造官炮略远而已,所谓明朝时期仿冒的红夷大炮射程有10华里则纯属野史古书上的胡吹乱扯。
广东虎门沙角炮台的德制克虏伯重炮,方向、射角皆可以方便调整,清军并非败于炮战。
而仿制的夷炮方面,1843年英参战军官宾汉出版着作《英军在华作战记》中云:虎门之战,“旧炮台上架着12门大炮,其中4门乃是两年以前从澳门当局买来的葡式的,可放68磅炮弹的黄铜炮。其余的是中国式的,其中有大量的金属成分,口径很大。”。1842年6月英军攻陷吴淞时,在一座军工厂里,“我们看到有10门游击炮队所用的大炮,这些都是安装在手推车上。这种炮车颇似花园里用的大推车,前面有贮藏炮弹的匣子,把手之间有一个抽屉,里面装着火药和铲火药的小铲子。我们除了看到各种口径的铁炮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全新的12磅弹铜炮,这些炮是按照放在旁边的嵌有王冠的G·R·1826型大炮仿造的,式样完全相同,惟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字代替了王冠。”。由此可见清朝仿造的夷炮从当时欧洲口径最大的68磅巨炮,到通常的12磅火炮都能仿制,而且数量不小,质量不低。
至于鸦片战争爆发前以及爆发之后,清朝铸重炮之风再起,铸炮工艺瞬间就超越了英国,这些新工艺制造的火炮,实际性能比英军火炮还好,射程更远,工艺更先进,因此被称做新炮。在得知英夷照会开战后,朝廷与沿海各省开始大力铸造重炮,除了各种旧炮与仿造炮外,还研制熟铁炮成功,这熟铁炮是真正的锻造钢炮,虽然不是什么巨炮,但炮膛光滑坚固“坚钢光滑无比……炮愈轻,工愈精,力愈大。铁经百炼,永无铸造之炸裂。施用灵活,尤胜巨炮之笨重。”性能远高英军普通火炮。英军开战决议刚下,舰队抵达中国海岸之前,清军就有了性能更高,工艺更先进的火炮。除了锻造钢炮外,开战1年后,在1841年清朝又发明了铁模炮,而这一技术欧洲要30年以后才掌握,铁模炮不但炮膛光滑,尺寸标准,加工精度比当时英国炮,而且制造速度快。铁模可多次使用,不用清洗炮膛,消除了泥模铸炮多蜂窝易炸膛的缺陷,缩短了铸炮周期,降低了铸炮费用,制作铁模炮的《铸炮铁模图说》,1842年被印发沿海各省参用。铁模炮诞生当年,仅在1841年9月浙东之战前夕,就已铸成120多门新型铁模炮,时人称其为:“至去冬以来,浙江铸炮,益工益巧,光滑灵动,不下西洋。”
除了锻造钢炮与铁模炮外,清军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也一改嘉庆时期开始的粗制滥造之风,火炮制作越发精良。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江西巡抚钱宝琛奏:“奉两广总督饬令赶造土模三十具,现已遵式陆续先铸成三千斤铜炮二十尊,一体打磨光滑,造齐炮架。会同营员将炮运至空阔处所,于相距里许竖立两层皮靶,连日演试。每炮一位,用火药一百二十两加铅子一百八十两,响声俱属洪亮,其子透过皮靶仍行三里有余,堪以摧坚致远。”十月十九日,钦差僧格林沁等奏报:“赴海口炮台,演放炮位……当选得长两丈余废船一只呈验。奴才等随令于海河距炮台六七里外上流安放,装载柴草,当将炮座对准船只,逐加演试。其过火出炮均及灵捷,远可抵船,甚或过之。”《海国图志》中云:“世俗传闻之说,谓大炮响若霹雳,声震三百里,弹子可击三四十里,一遭轰击,山崩地裂,屋宇被击,坍塌平地,此皆未经演试之谈。殊不知炮响大小一样,极大者声震五十里,大小炮皆发里许……所以夷人交锋,如在一里之内,不甚开炮。必在相距五六十丈及八十丈之内,彼始开炮,十可中七八也。若至一里之远,弹子多坠,无力难准,虽可加高相补,究是无力。”“用炮远近疑释”条中又云:“向闻大炮击远二三十里,姑之不信,意者或有十里,其弹子弯者不计,直者想有六七里可用。”档案史料看出,即使不算锻钢炮与铁模炮,清军新铸的巨炮的最大射程也可达7~8华里,有效射程可达4华里以上,比外购的重型夷炮远了将近1倍!根本就不比英军发射68磅炮弹的巨炮差。而英军巨炮也很少,通常火炮也不过就是射程4华里以内的重型夷炮而已。
而发射的弹丸威力方面,清军在战争爆发后不但有进口的或自制的68磅炮弹巨炮,还制造出了发射80磅炮弹的万斤巨炮。在镇江湍山关江防炮台,出土有此时的四种类型的球形铁铸实心弹,最大炮弹竟有80磅重,无疑说明了清军当时在此炮台曾使用了万斤巨炮轰击英舰。由此可见在重炮性能方面英军实际没有优势,而清军火炮的性能急剧提高,反使英军火炮性能陷入劣势。
而在火药与瞄准方面,清军同样进步神速,战争之际,清军火药比例配比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基本上达到英军的水准。道光二十年九月十四日陈阶平奏:“奴才督造加工火药,于六月初二日竣工。初四日有英夷兵船闯入厦门。初五日,官兵即以新药轰击。该夷不防内地火药如此猛利,猝遭创毙多命,立时惊窜。嗣准督臣咨知厦门新药得力,现饬省局续拨硝两万斤、磺三千斤,委解前来。接手赶紧配置,连新陈火药有两万余斤,仍形短绌。现在咨催督抚添购硝磺,多贮火药,为有备无患。奴才愚昧识浅,图报念切。伏思沿海防夷,处处加工制。造火药,多铸万斤火药,自可击沉夷船,重用火攻,歼灭逆夷,以除后患。谨将加工造药、续提硝斤各条进呈御览。可否仰乞天恩,敕下各直省,一体照式制。造。俾使英夷丧胆,不敢再来窥伺。”九月十四日道光皇帝谕令:“陈阶平奏加工制。造火药,并将煮炼硝斤各条开单呈览。福建制。造火药,现经该提督督造加工,轰击颇为得力。着各直省一体照单如式制。造,以资利用。”这里,陈所配置的火药比率是牙硝8斤,磺粉1斤2两,炭粉1斤6两,三者的比率大致是76:10.7 :13.3。
而英国在火药的配比方面,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1825年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在理论上计算出硝,硫,炭的组配比率以74.84%:11.84%:11.32%为最佳。英国按照这一方程式,配制了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枪用发射火药,以及组配比率为78%:8%:14%的炮用发射火药。
以上看出,清军已有性能不次于英军的火药,除福建省外,其它一些省份也曾制。造使用。如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署江苏巡抚程矞采奏报:“火药一项,臣在省严饬营员,照上年钦颁前任福建提督陈阶平所奏提硝舂炼各法,加工制出一万余斤,眼同点放。试之于手掌而掌不热,试之于纸而纸不燃,已解至上海局,妥为受贮。”但由于清朝各地官员执行效率低下,并没立即达到全国炮队换用新药的状态,致使清军在许多战争中仍然使用质量粗劣的火药与英军作战。如1841年1月7日的大角、沙角之战,《英军在华作战记》中云:中国“火药库是普通式的建筑之一,里面存着几千磅粗火药,装在木桶或泥罐中,我们全部投之于海。因为虽然中国火药的成分几乎和我们的相同,却是一种粗劣的东西。”接着英军进犯虎门、广州,导致“逆夷炮无虚发,我炮虽发无准,火药半杂泥沙,轰击不能致远。”但总的来说,清军的火炮越来越精,新火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火炮的装药量方面,清军也有标准,并非胡乱装填发射,清军规定每百斤炮重配火药四两。《海国图志》中云:“凡中西大小炮位,自五百斤至五千斤止。每百斤用营制火药四两,而炮弹用薄棉先裹,外加红布包缝周密……如夷炮四千斤,乃四千磅,实重三千斤,用药七斤八两。中有身短而口大者,则加用十分子二亦无妨。惟演放时听声用药,临演之际,预用红布袋,每包二斤或三斤,可以写明,用时送入炮腹逐包椿实,用引门锥,用力插看,以实为度。”
至于火炮的发射瞄准,由于连续的太平日子,不管八旗还是绿营,早就疏于训练多年,炮台上的大炮不过是维持吃饷员额的工具而已,在确定战争要爆发后,沿海各炮台被紧急动员,官员视察时竟发现,有不少大炮几十年不用,士兵刷炮时竟从炮膛里刷出了鸟巢,至于指挥火炮瞄准的象限仪,很多炮台已无人会用,要到处翻书现看。不过到1841年各炮台都已掌握了火炮瞄准。《英军在华作战记》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火炮的描述:“我军发现这些炮台中的许多大炮都装有瞄准器,瞄准器是笔直的金属片,钻着三个孔眼,用以射不同的距离。炮口装药的填塞料也完全是模仿我们的而造的。”至于火炮炮架在开战当年就开始采用磨盘架,在炮架不做移动的情况下,就可以旋转炮身,也达欧洲水准。
炮弹方面也与欧洲水平相当,1841年清军用失蜡法浇铸炮弹,铸得的炮弹光圆无痕,实心弹方面自然性能相当。爆炸弹清军也有,但英军用的多,清军用的少,主要是因炮击的目标不同,所以所用弹种不同。开花弹有它严重的固有缺点,如很难让引信在准确的瞬时引爆;就是引信工作性能完好,也只有高度熟练的炮手,综合考虑距离,方向,敌上空爆炸高度等诸元以后才能进行射击。所以榴霰弹尽管成效卓着,在19世纪使用尚不普遍。”中国人此亦认识,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道光皇帝的上谕中云:“空心炮子炸裂飞击一条。亦恐无裨实用,缘炮子既出炮口,空中炸开,飞击何处,并无定准。即如英夷善于飞炮,其所用炸炮亦多有不能炸击者。”另外开花弹也根本不可能破坏厚实的西洋橡木战舰船身,所以英军为了消灭清军暴露的人员频繁发射开花弹,而清军炮台重炮却无开花弹,而是使用链弹,杠弹,实心弹。
清军炮台重炮由于平日只装备打击战舰的炮弹,时间长了炮兵们就忘了还有开花弹了。清军自乾隆年间打金川之后,陆战基本已经不用重炮了,都是轻炮与鸟枪,用开花弹根本无威力,所以也早就不用开花弹了,因此清军炮手对开花弹无认识并不奇怪。英军动用开花弹后,由于清军对开花弹无认识,因此造成一定慌乱,朝廷官府很快将开花弹的实际情况通报沿海各地清军炮台。“我中土本有此法,现在福建省因新炮膛口过大,即用此弹,浙江军需局亦有之,不足为奇各缘由,明白通饬沿海地方文武官兵,以破其惑而壮其胆。”可以说除了开花弹,英军其他所有炮弹清军都已熟悉。
清军的炮弹制作绝不低劣,相反英夷也夸奖过清军炮弹制造精良。1834年1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云:“炮子则有封门子、群子、交杯子、担杆子之分。封门、群子用以击船打贼,担杆、交杯专用打桅,均宜添备各营师船。”至鸦片战争之际,清军大量用之对敌。《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英军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链弹的描述:“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靖逆将军弈山等奏:“又将空心炮子,分作两半,炼成熟铁,中系铁链,约长尺许,用时将铁链收入空心,仍旧折合,无异寻常炮子。一经轰击出口,则两半飞舞,形如蝴蝶,击中夷船桅索,即行钩挂焚烧,名为蝴蝶炮子。” 同时又奏:“查夷人所用大炮子多用空心,亦有空心者,今仿照制。造,庶几模大质轻,可期攻坚致远。”由此可见什么实心弹,开花弹,链弹……清军统统都有,自己弄出来的有,仿造的也有,只是开花弹对海上舰艇效果不大,很少使用,在战争初期英军开花弹曾给清军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慌而已,而英军也不是全发射开花弹,因为清军不少炮台防御工事坚固,开花弹根本无法破坏,所以也是大量使用实心弹。
当然清军久疏训练,仓促间就算拥有更加精良的火炮,也不大可能在发射速度,命中精度方面达到英军水平。但这也绝对不是清军失败的原由,至于清军起初不识开花弹更不是原由,即使战争初期,多数清军不识开花弹,英军也没用火炮打出什么业绩出来。清朝的火炮数量庞大,有5000多门大炮投入战场,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更别说相当大一部分火炮比英军的都好或至少相当,就那么点英军想靠火器对射取得胜利,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英军打败清军靠的不是什么先进火器,而是靠原始的肉搏战。当时无论英军还是清军,都没有办法完全依靠火器阻止对方的肉搏冲击,由于当时火枪准头不好,发射速度不快,在敌人步兵冲到跟前时,实际打不死几个人,所以当时欧洲的军队无不苦练肉搏战,方阵步兵刺刀冲锋是最终决胜手段。而清军则由于火器交战观念过于强烈,完全放弃了肉搏战,嘉庆后期就根本就没进行过肉搏训练,此外清军的鸟枪上并无刺刀这玩意,而英夷大兵牛高马大,手中洋枪上还有把明晃晃的刺刀,当看见洋兵列阵端着刺刀洋枪冲来后,清军无不魂飞魄散,远远放上几排枪,见英军没被吓炮,清军就立即丢下大炮四散逃奔了,清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曾是其最强项的专长——肉搏战能力,而且几乎整个清朝时期都是如此,只要对方没被清军的排枪吓跑,端着刺刀枪接近了清军阵地,清军立即就会溃散,而首先发现清军这个弱点的就是英军。
英军首先发现即使是使用简陋火器,并且用劣质火药的清军士兵,也能在大炮旁忍受开花弹的攻击,用火器顽强的与英军对射,打起来伤亡根本没法控制,更何况清军还火炮众多。但是英军只要一发起果断的白刃冲锋,清朝士兵就崩溃了。英军攻下的一系列要塞炮台,实际基本都是靠白刃战夺取的,定海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守城,同样是洋鬼子白刃突击拿下来的,洋鬼子只死2个,伤27个。从此英夷发现了击败清军的诀窍,那就是非常划算的白刃战,英军从此可以极小的代价在陆地上击败清军任何陆军部队,根本不需要再去用战舰与清军炮台拼死对射,这样英军地面上所向无敌,截断清朝的大运河航道,迫使清朝与之谈判,达成了作战目的。
总的来说对于先进武器的着迷,清朝是历代之最,作战观念之超前是前所未有,但放弃肉搏战太速,全面倒向火力战战法,却并没有增强清军的战斗力,尤其在使用后膛装填线膛连珠枪前,战斗力并没因全面火器化而提高,相反还比第1次鸦片战争时期更差了。闹出过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杂以绿营威宁兵数百守炮位,竟被7个长毛持长矛短刀就追得丢弃大小炮位十余,投身激流,宁愿淹死也不敢肉搏,这样的大笑话。(这些士兵看来只是普通农民罢了。)天津知县谢子澄一次亲自率队攻扑独流木城,蒙古马队以为后殿,结果谢子澄被长毛以长矛刺死的时候,蒙古马队数百在后观望不前,当长毛挺矛上前的时候。“…………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
满军追求先进武器过速,自己的传统强项则丢失过快。长毛能奇迹般的壮大,就是因为清军肉搏能力太低,闹长毛时清军的肉搏战能力怕是连第1次鸦片战争也不如了,所以清朝大量的军力与国力被长毛拖住,导致了英法敢于发动第2次鸦片战争。此战清军重炮依然远于英法舰炮,大沽口炮台的重炮对英法舰队伤害不小,但英法洋军一旦登上陆地,只刺刀一亮,清军的炮台立即失守,紧急之间把尚有一定肉搏能力的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以及外蒙骑兵紧急调来(内蒙骑兵当时已经杀羊都难了),结果不但指挥官久不习战阵,不知如何布兵排阵,就连士兵也不知如何杀敌,不但用骑兵步兵去通过狭小八里桥正面冲击英法联军方阵,在桥头遭到英法联军使用包括康格里夫火箭炮在内的各种火器T型阵密集射击,过桥之前就死伤了大半,而过桥之后,无论骑兵步兵均不知如何杀敌,瞎跑乱奔,丝毫不能动摇英法军刺刀方阵,肉搏中英法损12人,清军损失上万,故此27000步骑军一战全灭。
但就火器发展而言,清朝则成就极高,首先1631年(天聪5年)发展出失蜡法铸钢炮,获得原装红夷炮仅1年时间就具备了世界最先进的铸炮术,1643年(崇德8年)发明复合炮身火炮,保持世界领先,鸦片战争爆发前1840年发展出锻钢炮,这是当时最好的火炮制造技术,1841又开发出铁模炮,领先欧洲30多年。实际上复合炮身火炮在欧洲是一战以后才有,清朝早于欧洲将近300年,要说铸炮技术,鸦片战争时清朝那比英国还更先进。以后什么甲午战争了,庚子拳乱了,清军陆军在火器方面也决不输给日军或八国联军,就那只是远远猛放排枪,一旦敌军刺刀兵接近,就轰然而散,坚决只用火器射击,绝不近身肉搏,这一绝对火器作战观念,也一直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总体来看清末的清军是怕刺刀不怕大炮,大清军队是被列强用刺刀击败滴。 (甲午战争中日军记载,清军放排枪根本不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