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的沉没——德国海军王牌艇长普里恩的最后日子
来源:燃烧的岛群
“在纷至沓来的严重事件中,有一件事使我们最感不安。战斗可胜可负,冒险可成可败,领土可得可失,但是支配我们全部力量,使我们能够进行战争甚至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控制自己的远洋航线,以及使我们的船只得以自由驶近并出入我们的港口。”
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十四章中,一段关于海上交通线的叙述。
在那场战争中,大西洋是一片很少看到硝烟的战场——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海战,大部分时间里都似乎是“风平浪静”的景象。然而,在海平面以下,潜藏着另外一种杀机,让这片战场缺少了太平洋那种铁血阳刚,却始终弥漫着诡秘阴郁的气氛,如同北大西洋那变幻莫测的天气般难以形容。前面提到,丘吉尔所说“最令他不安”的,就是德国潜艇对海上运输线造成的威胁。那些隐藏在波涛海浪下的杀手也造就了大西洋战场特殊的模式:猎杀与反猎杀——狼群与猎物、猎人与狼群之间的殊死搏斗。
德国海军使用潜艇打击对手,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那个时候,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一度让大英帝国窒息。战争末期出现的潜艇集群出击这一战术更是二战中“狼群”战术的发端。
那些构成“狼群”的一条条海狼,便是在战争中声名远扬的德国U艇(U-Boot)。这些潜艇在战争中将成为大西洋上最致命的杀手,而那些最出色潜艇的指挥官都成为了令对手最痛恨的“狼王”。
京特·普里恩(Günther Prien)就是这些狼王中最著名的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U型潜艇作战及沉没位置
京特·普里恩(1908.01.16 — 1941.03.07)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的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做好投入战争的准备,此时的德国海军高层只得寄希望于战争不会扩大,从而直接面对他们不愿意面对的敌人。8月31日晚6时半,也就是入侵开始前10个小时,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准将给所属部队发布命令:“除非自卫或特别命令,不要与英军交火。他们的态度还不明朗。”
邓尼茨(中)与下属在研究方案,本图拍摄于他晋升上将后。
9月3日上午11时,英国向德国宣战。随即,英国海军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战舰、船只都接到了用明码发来的命令:“向德军宣战。”几分钟后,这份被截获的电报也送到了邓尼茨手中。“上帝!又要和英国打仗了!”潜艇司令的反应有些失态,当他半个小时后回到指挥室时告诉下属:我们拥有能够让敌人屈服的武器和能够使用它们的指挥官,虽然我们将会面对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会取得胜利。
德国海军此时将要面对的敌人,拥有主力战舰15:3、航空母舰6:0的绝对优势。英国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鱼雷艇更是德国海军的8倍和5倍。邓尼茨很清楚这样的差距意味着什么。而他所能寄予希望的就是自己指挥下的潜艇部队。事实上,即便是数量上唯一可与敌抗衡的潜艇,此时也仅仅不过57艘,在已经完成战斗准备的46艘当中,也只有22艘能够前往远海作战。
所以,希特勒从未对海军报以任何期待:“我们要海军干什么?我无法想象欧洲战争的成败会系于几艘军舰。”很早以前他就表明了这种态度。
此时,在全世界的海洋上约有3000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远洋商船和1000艘近海贸易货船来往于英国本土,总吨位达1750万吨。这些船只为英国源源不断输送着各种物资,维系着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失去了这条生命线,英国不但无法生产应用于战争的武器,就连本国人口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这就是邓尼茨看到的机会——唯一可以战胜英国的机会。他手中的潜艇是掐断这条生命线最有力的武器。
但是,以目前的数量,想要完成作战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他的计算,至少需要有100艘潜艇同时在大西洋上巡航作战才能够完成自己的设想的目的。可是眼下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准备了。所以,他必须要让自己现有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于是,他规定自己的潜艇必须以摧毁对方的交通线为首要目的。也就是说,德国潜艇部队的首要目标是那些敌国的商船而并非海军舰只,这与二战中其他国家潜艇部队的作战目标截然不同。
本文的主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作战。
普里恩早年间曾是一名商船船员,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在1932年24岁时就考取了船长资格,但因为经济危机而失业。1933年1月,他以军校生身份正式加入德国海军,在巡洋舰“柯尼斯堡”号上短暂服役后被送往基尔的潜艇训练学校接受培训。之后,他被任命为U-26潜艇的第一值更官,在1937年曾前往内战中的西班牙附近海域巡航。1939年2月,获得晋升上尉的普里恩被任命为U-47号潜艇的艇长。
ⅦA型潜艇U-27号,ⅦB型是这种潜艇的改进版,主要增加了尺寸以强化燃料箱容量和柴油发动机的功率。
U-47是当时德国最新型的一种VⅡB型潜艇的第3艘,水下排水量857吨,全长66.5米,水面航速17.2节,在水面以10节航速续航力可达8700海里。装备有533毫米鱼雷发射管5具(艏4艉1),搭载鱼雷12枚,另有装载在甲板和指挥塔上的88毫米、20毫米炮各一门。艇上全员编制44人,其中军官4名。该型潜艇虽然吨位不大,却被德军作为可以执行远洋任务的潜艇使用。
当时的海军潜艇分别编成1、2、3、5、6、7六个作战支队和一个训练支队,U-47隶属于第7支队。
港口靠岸的U-47
战争爆发前的8月19日,U-47就奉命驶离基尔母港出海巡航,在海上迎来了战争。9月5日,U-47遭遇英国商船“波斯尼亚”号,在驱离了所有船员后,普里恩下令将其击沉。在接下来的6日、7日又击沉两艘英国船只后,U-47返回基尔。
皇家橡树号战列舰
斯卡帕湾一角,图中军舰是英国海军的本土舰队。
10月14日凌晨,普里恩指挥U-47,在极其复杂不利的海况下潜入英国海军本土舰队锚地斯卡帕湾,将停泊于此的“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击沉。这条战舰虽然是艘1916年服役的老舰,但由于英国国王曾经多次乘坐,并且存放有英王的宝座,故而她的沉没对其海军士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丘吉尔在之后国会下院的演讲中表示:U-47的这次袭击“展现了极为高超的专业素质和胆识”。
U-47在完成斯卡帕湾突袭后返航,在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欢迎下驶入港口。图中可见战舰右舷以及U艇上列队的水兵。
安全返航后,U-47艇在威廉港码头受到了军乐队和当地民众的隆重欢迎,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和邓尼茨也到场祝贺,并逐一和全体艇员握手致意。之后,全员乘坐专机飞往柏林,在那里受到了同样热烈的欢迎。希特勒接见了全体U-47艇员,并亲自授予普里恩骑士十字勋章,其他成员也都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普里恩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这项荣誉的潜艇部队军官,在海军中名列第二位(第一位是海军司令雷德尔)。
希特勒接见U-47的全体官兵,可见每名水兵前胸纽扣处悬挂的二级铁十字勋章。照片最左侧是雷德尔,希特勒左立者是普里恩。
根据U-47事迹创作的“因为我们对英出海作战”歌词单。图中准确描绘了U-47用艉鱼雷管击沉皇家橡树号的细节。
普里恩亲笔签名的肖像明信片
明信片图片:海军上尉普里恩和他的U艇从斯卡帕湾返航
普里恩和他的艇员在柏林接下来的日子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他们被安排下榻在紧邻帝国总理府的豪华酒店。纳粹的宣传机器也开足马力,大力宣扬普里恩这位开战以来最勇敢的海军英雄。他的事迹被编辑成册出版,照片被印刷在明信片和海报上,放映他的电影宣传片,甚至他的作战经历被写进歌曲传唱。一时间,他成了全德国家喻户晓的偶像,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期盼着能够成为U-47的一员。
纳粹德国时期出版的关于普里恩的著作,原主人收藏于1943年圣诞节期间。
U-47的指挥塔围壳,已经涂画上了公牛的图案。右侧站立者是普里恩。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被赞誉为“斯卡帕湾的公牛”。U-47的指挥塔围壳上画上了一头喘着粗气的愤怒公牛,成为了这艘潜艇的标志。后来,也成为了第7支队的徽标。
这之后的11月中旬,U-47再度出击,到12月中旬返航时,又击沉多艘船只。
这个时候潜艇部队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各处作战报告中鱼雷发生故障的信息越来越多。开始,军方还认为是艇员操作不当引发。但是,当普里恩报告在斯卡帕湾行动中,他向目标发射了5枚鱼雷竟无一爆炸,之后不得不冒险继续装填射击才获得了成功后,军方才开始重视起来。毕竟,U-47这样训练有素,拥有最出色指挥官的潜艇是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的。
此后的作战中,鱼雷引发的问题更造成了对士气的影响,U-56的艇长就因为连续命中目标而未能击沉敌舰而产生了心理障碍,以至于无法再从事指挥任务。10月31日,邓尼茨在日记中写到:“我们的鱼雷至少30%是哑弹,它们不能引爆或者偏离目标。指挥官们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
1940年4月9日,德国开始实施入侵丹麦、挪威的“威悉河演习”行动。邓尼茨集结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潜艇,部署在挪威西南海岸和英国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那里是英军海上的必经之路。
15日,U-47在一处海湾发现一支6艘舰船组成的英军队伍,所有船只都已经下锚。普里恩下令向目标发射了四枚鱼雷,却没有一枚爆炸。
幸而没有被发现的U-47重新装填鱼雷,仔细检查了相关设置后重新发射,这四枚鱼雷前三枚也是一去无踪没有回响,第四枚却不知为何偏离目标撞到了岩壁爆炸。被惊动的英国驱逐舰用一串深水炸弹回敬了U-47,普里恩指挥着潜艇死里逃生。
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对战局产生了影响。挪威战役期间,德国潜艇一共发动了38次攻击行动,却只击沉了区区可怜的一艘军舰、一条运输船。电磁引爆的鱼雷有一半提前爆炸,安装机械引爆器的鱼雷几乎全部是哑弹,很多鱼雷在命中后直接沉入海底,而目标则毫发无伤。另外,U-47遭遇的问题是鱼雷发射后无法在设置好的深度航行以至于脱靶。对此,邓尼茨愤怒的召回了全部潜艇,要求彻查此事。
士气受到严重打击的潜艇指挥官们表示,如果不解决鱼雷的问题就拒绝出海作战。普里恩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自己是在赤手空拳与对手战斗。
然而,鱼雷的设计缺陷问题被发现并且彻底解决,要到两年之后的1942年底。在此之前,潜艇部队的官兵们依旧要用这些武器去战斗。如果不是因为鱼雷导致的问题,潜艇部队在这之前本可以取得更多的战绩。值得一提的是,鱼雷的问题并非只有德国一家,作为对手的英美两国海军都出现过类似问题,其中美国海军的鱼雷问题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当然,这些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决。然而,盟国可以弥补这些失去的机会,对于德国却是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有一点也必须要指出,此时的德国潜艇部队即便是没有鱼雷的问题,也很难对战局做出更高层次的影响。毕竟他们的总体力量还是十分有限,只能够采取单艇出击巡航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作战效率十分低下。另外,一些潜艇在战斗中被击沉、损坏,高强度的持续作战巡航让艇员精疲力竭,亟需获得补充休整。
1940年5月,初步解决了鱼雷哑火问题的潜艇部队重新整装出发。
6月22日,法国战败投降。第二天,邓尼茨就赶到了大西洋沿岸的比斯开湾考察。在那里他规划出了布雷斯特、洛里昂、圣纳泽尔、拉罗谢尔、波尔多五处港口,作为潜艇部队未来的出发基地。从这些基地出发,U艇可以大大缩短前往战区的路程。此时的潜艇数量与开战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战斗损失与新建补充的数量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出击频次的增加,在大西洋上作战的效率增加了很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斯开湾潜艇基地群的建设与使用。邓尼茨也将自己的司令部搬到了洛里昂。
二战德军的官方杂志,封面是U艇在浪涛中航行。
普里恩和他的战友们也由此迎来了一段“欢乐时光”。
从6月14日到7月2日,普里恩击沉了8艘船,总吨位达33128吨。其中,在7月2日击沉的希腊船只“阿兰多拉星”号上搭载着1200名德国和意大利侨民及86名战俘,最终有800余人丧生。
9月到12月,他又击沉了12条船,达到82187吨,另外击伤5条;在9月7日和10月20日这两天,分别击沉了三艘。
也就在10月20日这天,他被授予橡叶骑士十字勋章,成为了第五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军人。
在这期间,邓尼茨连续发布命令,宣布配合最高统帅部全面封锁英国诸岛的指示,取消潜艇作战的限制。此后,德国潜艇只要遇到任何船只都可以不加警告便予以击沉。
同时,邓尼茨还命令潜艇在作战期间不得帮助、救助敌方落水船员,但这一命令并未得到完全执行。
潜艇部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尝试使用集群出击巡航的方式,这就是“狼群战术”。
英国方面对运输船队的护航体制也在同一时期不断加强。通过数学家们的计算和概率论分析得出结论:船队规模越大,即便与潜艇遭遇,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就越小。以100艘船为例,如果变为5队,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为25%;如果编为1队,每艘船被击沉的概率就只有1%,相差了足有24倍。
由此,英国方面调整了运输船队的规模与护航模式,从各方面加强了应对U艇威胁的防卫手段。
护航军舰上的观察哨兵,远景可见大批商船。
1941年1月,英国开始在为运输船队护航的军舰上装备一种高频率测向仪。这种装置可以截获德军U艇与基地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从而侦测出发射无线电波的潜艇位置。另外还有一种改进型雷达的使用也极大增加了发现U艇的能力。一旦U艇发现船队,只要发送电报报告位置,就会被侦测出所处位置。U艇借助夜幕掩护发动水面攻击,也会被雷达发现,一旦潜入水下,则又难逃声呐的搜索。如此一来,其安全性和隐蔽性受到了极大威胁。英军还在海上巡逻机上配备了对海搜索雷达,这样一来,U艇的活动就受到了来自海空两方面的压制。
1月底,英美两国在通过秘密谈判后,签署了《ABC-1协定》,规定美国不管是否参战,其海军都将担负起北大西洋的护航责任。
二战德国海军使用的“网格坐标”
与此同时,德军也改进了潜艇战术,以6至8艘或更多数量的U艇在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海域以40-50公里间隔一字排开,形成巡逻线,只要其中一艘发现船队,就立即报告设在洛里昂的潜艇司令部,由那里组织距离最近的U艇展开连续的夜间水面攻击。
邓尼茨将这一战术的原则思想概括为:在必要时间和地点上集中最大数量的潜艇——这也是“狼群战术”的核心原则。
尽管英国采取了各种努力措施,大西洋上的运输船只仍以每月50万吨的速度沉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英国与美国造船厂生产能力之和的3倍。德国人预估,如果能够把潜艇、飞机、军舰、和布设水雷这些手段全部调动起来,每月击沉达到75万吨,英国在一年之内就会失去作战能力而被迫退出战争。
为此,邓尼茨决定加码,调集大批U艇开赴英国西北海域,发起一次大规模的破交作战,力图再创更高的战绩。
2月19日,U-47号从洛里昂基地出发。临行前,U-99号的艇长奥托·克雷齐默尔特意赶来为好友送行。他带着轻松的口吻对普里恩说:“京特,那边摆着一串船队等着我们去歼灭呢。”
普里恩却似乎没有那么乐观:“别估计得太早,我有个预感,这次我们将会面临一场大战。”
就在普里恩出发后第三天,U-99号也缓缓驶离基地奔赴北大西洋。
3月1日,在海上航行的普里恩通过无线电获知了自己被晋升少校的消息。
3月6日夜,U-47在冰岛以南370公里处发现了从利物浦开往美国的OB-293护航运输船队,随即向潜艇司令部报告了位置,同时准备开始攻击,但被英军护航军舰发现遭到攻击,普里恩下令潜入水下躲避,因此失去了与该船队的接触。不过,潜艇司令部已经将相关情报通知给了附近的U艇。U-70和U-99闻讯赶来,于7日凌晨相继发起攻击,先后击沉2艘运输船,击伤3艘。过程中U-70被护航舰发现,遭到猛烈的深水炸弹攻击,由于受伤而被迫上浮出水,随即又遭到猛烈炮击,幸存艇员弃艇逃生,片刻后U-70便沉入海底。
7日拂晓,U-47再次发现船队,全速追赶准备发起攻击。入夜后,U-47在暴风雨掩护下浮出水面正试图发射鱼雷时,被距离不远的“狼獾”号驱逐舰发现,只得紧急下潜躲避。“狼獾”号高速冲至U-47下潜处,投下一连串浅定深深水炸弹。或许因为遭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损伤,U-47的推进器主轴发出很大的噪音,随即被“狼獾”号的声呐准确锁定了水下位置和航行路线。
尽管普里恩在最后时刻一定想尽了办法,用改变速度、深度、行驶方向以及保持静默等方式企图摆脱追杀,但冒上水面的大量气泡还是暴露了他的最终位置,“狼獾”号再次投下一组10枚深水炸弹。清晨5点43分,在对峙持续了5个小时后,一声剧烈的爆炸从水下传出,接着射出数道橙红色的光亮,随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斯卡帕湾的公牛”和他的U-47自此消失在了北纬60°,西经19°的北大西洋。
利用暗夜掩护抵近盟军运输船队的U艇
当天,刚得到消息的U-95号全速赶来,对船队再次发起攻击,又击沉两艘运输船。随后便遭到两艘护航驱逐舰的围捕,经过数个小时的躲避,受到重创后避免了被击沉的命运,最终回到基地。
8日,OB-293船队驶近冰岛,得到了岸基航空兵的有力掩护。之后,邓尼茨下令停止了对其的围攻。
U艇对该船队的围攻以击沉2艘油船和3艘运输船,另击伤油船、运输船各一艘而宣告结束。
3月17日,U-99被击伤后被迫上浮,克雷齐默尔被俘。此时,他因击沉47艘商船、3艘辅助舰、1艘军舰,总吨位达到326006而成为了个人战绩最高的潜艇王牌,这一纪录直到战争结束也无人超越。
普里恩的最终战绩是击沉30艘商船、一艘战列舰,总吨位分别是165381和29618。
普里恩阵亡时年仅 33 岁,他的朋友克雷齐默尔当时也只有 29 岁,而 U-47 艇员的平均年龄更是只有 19 岁。
U-47全体艇员合影,第一排右二穿深色双排扣军服者是普里恩。
德国当局怎么也无法理解普里恩这样的王牌怎么会被打败。当然,具体原因邓尼茨的潜艇司令部上下或许能够大致猜测到——多年来关于U-47的具体沉没原因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本篇所记述的是后来普遍被认为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种。但在当时那个时候,纳粹当局显然更关心的是不能因为普里恩的死影响到军队和民众的士气与信心,故此当局一直封锁消息,甚至连他的家人也一直不知晓。直到5月23日,由于英国方面的公开宣布,德国海军才正式承认他的死讯。
邓尼茨在致下属的演讲时说:“京特·普里恩,斯卡帕湾的英雄。他完成了最后一次巡逻。我们潜艇部队为他感到自豪和惋惜。尽管大海埋葬了普里恩,但是他永远站在我们中间。没有潜艇会去英国近海,但是他自愿请战,他的进取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打败英国。”
U-47全体艇员的纪念铭牌
如今德国石荷州仍有以普里恩命名的街道
U艇纪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U艇部队的作战及沉没范围
多年后,邓尼茨在回忆录中将1941年称作是“贫困和四分五裂的一年……”
从今天的视角翻回头看,1941年确实是德国海军流年不利的一年——3月十几天时间相继损失了战绩前三位的王牌潜艇指挥官(普里恩、克雷齐默尔、舍普克),到了5月更是晦气缠身——先是战绩最高的伪装袭击舰“企鹅”号被击沉;随后U110号潜艇被敌人俘获,恩尼格玛密码机和密码本被完整缴获;月中末尾,俾斯麦号战舰被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