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的怒吼:德军800毫米超重型铁道炮战记
来源:公众号“崎峻军史周刊”
在众多军事爱好者眼中,德军在二战时期装备的800毫米“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虽然它不是历史上口径最大的火炮,也不是射程最远的火炮,但其拥有的数项难以超越的世界纪录依然使它稳居火炮王国的至高皇座:“古斯塔夫”铁道炮是战争史上投入实战的口径最大的火炮,是人类曾经建造过的体积、重量最大的火炮,同时也是发射炮弹重量最大的火炮。总而言之,“古斯塔夫”铁道炮是工业时代最不可思议的武器奇观之一,代表着德国火炮制造技术的最高峰。然而,这种被诸多光环笼罩的超级大炮却不是一种实用的武器,其真正的实战运用仅有一次,发生在1942年6月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围攻中。
对抗马奇诺
800毫米超重型铁道炮的设计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产生的直接诱因是法国在法德边境修建的号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坚固的防御工程——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1934年,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委托克虏伯公司设计一型重型攻城火炮,足以摧毁马奇诺防线上的堡垒,要求能在法军火炮射程之外开火,炮弹威力能够击穿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1米厚的装甲钢板。
■ 位于法德边境地区的马奇诺防线的混凝土堡垒。为了摧毁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德军委托克虏伯公司设计、制造超重型火炮。
克虏伯公司的资深工程师埃里希·米勒(Erich Müller)依据军方要求进行了技术论证,认为这种重型火炮的口径大约在800毫米左右,重量在1000吨以上,炮管长度至少30米,而炮弹重量将达到惊人的7吨!这一体量决定了该型火炮不能使用普通铁道炮的单轨式铁路炮架,需要用更大的双轨式铁路炮架来承载,它的炮管只能在炮架上做仰俯运动,而左右旋回则要依靠炮架在环形轨道上移动来实现,最终克虏伯公司拟定了700毫米、800毫米、850毫米及1000毫米数种备选口径。在1934年时尚未摆脱和约束缚的德国陆军还无法想象主动攻击马奇诺防线,军方对此种火炮的需求并不迫切,所以相关研究也就停留于理论阶段。
1936年3月,希特勒造访克虏伯公司,并向工程师们询问制造超重型火炮的可行性。虽然他没有下达明确的指令,但克虏伯高层心领神会地启动了火炮研发工作,并将口径确定为800毫米。由米勒领导的技术团队于1937年初完成了设计方案并获得批准,而首门火炮的制造工作于同年夏季展开。毫无疑问,这门史无前例的巨炮在制造时困难重重,耗时漫长,原计划在1940年初完成,但这份时间表被大大延后了。
■ 800毫米超重型铁道炮的侧视、俯视及前后视图。
克虏伯公司在1939年底完成了一门原型炮,并在希勒斯雷本靶场(Hillersleben)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7.1吨的炮弹以高仰角射击时能达到预定的穿透力。火炮测试在1940年夏季完成,而复杂的炮架还在紧张的制造中。克虏伯公司于1941年初在吕根瓦尔德靶场(Rügenwalde)举行了正式的试射,并邀请希特勒在内纳粹高层到现场观礼。
德国陆军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2门800毫米铁道炮,第一门炮于1941年9月交付,并利用临时搭建的炮架在希勒斯雷本进行了试射,同年11月转移到吕根瓦尔德进行了另外8次试射,在发射7.1吨的穿甲弹时射程可达37210米。克虏伯公司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ied Krupp)决定以他父亲古斯塔夫·克虏伯(Gustav Krupp)的名字将第一门炮命名为“重型古斯塔夫”(Schwerer Gustav),而第二门炮以首席设计师米勒的妻子的名字命名为“多拉”(Dora),对于后来的军事爱好者而言,第二门炮的名字更为熟知。
■ 后人制作的800毫米“古斯塔夫”铁道炮的3D视图。
在战斗状态下的“古斯塔夫”铁道炮全重达1350吨,长47.3米,宽7.1米,高11.6米,炮管长32.5米,身管倍径为40.6倍径,最大仰角为48度,平均30~45分钟发射1发炮弹,在发射7.1吨的穿甲弹(装药量250公斤)时初速为720米/秒,最大射程为38000米;在发射4.8吨的高爆弹(装药量700公斤)时初速为820米/秒,最大射程为47000米。“古斯塔夫”铁道炮的炮架经过特别设计,由八个五轴车架支撑,总共有80个车轮,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运行。
■ 一名德军士兵钻进了“古斯塔夫”的炮口,由此可见这门巨炮的口径之大。
根据克虏伯公司的传统,为军方制造的第一门炮是免费的,所以“古斯塔夫”完全是公司自己贴钱制造的,没有赚到一个马克,而“多拉”的报价是700万帝国马克。显然,这份订单让克虏伯公司亏了不少,但这种巨炮对于克虏伯王国的意义绝非金钱可以衡量。
难寻用武之地
当“古斯塔夫”巨炮在纳粹高层面前展现出惊天动地的气势,让戈培尔的宣传人员激动莫名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却要为一个难题挠头,因为在1941年时放眼整个欧洲居然很难找到一个适于这门超级重炮发挥威力的目标。“古斯塔夫”服役时,德国战车的履带已经碾过了整个欧洲,法国早在一年多前就举手投降,800毫米重炮预定的目标马奇诺防线在德军装甲部队的纵深迂回下化成无用的摆设。为了证明花费在巨炮身上的巨大人力、物力并非虚掷,德国人四处寻找可供它一展身手的潜在目标。
在1941年初,德军参谋人员在地图上为即将服役的“古斯塔夫”选定了一个目标,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直布罗陀要塞(Gibraltar),德军制定了代号“菲利克斯”(Operation Felix)的作战计划,准备借道西班牙,动用包括空降部队、800毫米重炮在内的强大兵力攻克这座扼守地中海咽喉的坚固要塞。然而,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Franco)向希特勒公开表示将保持中立地位,不会让他的国家卷入欧洲战争,“菲利克斯”行动就此胎死腹中。
■ 1942年2月,希特勒在施佩尔、托特、凯特尔等人陪同下一睹800毫米“古斯塔夫”铁道炮的雄姿,当时该炮还未经历实战的洗礼。
1942年初,当“古斯塔夫”做好部署准备时,德军总部终于为它选定了一个合适的目标——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Sevastopol)。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已经占领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却未能攻克这座坚固的要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受到一系列规模宏大的防御工事的保护,其中有些堡垒可以追溯到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更多的是现代化的防御设施,除了数量众多的碉堡、火力点、堑壕和雷区外,要塞还配备了数门大口径岸炮,它们被置于旋转炮塔内,同样可以向内陆开火。总而言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是一个进行传统包围攻城作战的理想地点,德军可以借助声势浩大的攻坚行动向全世界展示力量,为此德军高层在加强攻击部队兵力的同时,在全欧洲范围内搜罗可以作为攻城锤的重型火炮。
■ 1942年夏季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在遭到德军长时期的围困后,这座港市已经满目疮痍,但它的防线依旧坚固。
数世纪以来,在围攻要塞时进攻方总会尽可能集中使用大威力攻城武器摧毁防御工事,迫使敌方投降,或是打开一个缺口供进攻部队突击。德国人决定将这种模式发扬到极致,在塞瓦斯托波尔城下集结了数量庞大、型号繁杂的炮群,其中既有中小口径的野战炮,也有大口径重炮,有些火炮甚至是一战时期的老古董,其中大部分是德国制造的,也有缴获的战利品,此外还加强了现代化的火箭炮。不过,所有这些轻重火炮的气势都不及一则头条新闻那样震撼——800毫米“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将迎来首次实战!
■ 1942年6月部署在塞瓦斯托波尔外围的德军榴弹炮。为了最后攻克这座要塞,德军集结了大量轻重火炮,包括800毫米铁道炮。
远征克里米亚
1942年2月,德军组建了第672重炮营,该营的兵力远远超过普通炮兵营,却只装备了一门火炮,这就是硕大无朋的“古斯塔夫”铁道炮。在接到开赴克里米亚的调令后,这门巨炮被分解装车,仅运送火炮组件就使用了25节火车车厢,由2辆机车牵引,列车长度超过1500米!算上运输人员及其他物资的运量,这次调动占用了60节车厢。经过长途运输,“古斯塔夫”于1942年3月初抵达彼列科普地峡(Perekop Isthmus),并在那里停留了一个多月,等待通往前线的特别铁路线及发射阵地的完成。
■ 1942年5月,德军工程部队为“古斯塔夫”铁道炮专门修建的铁路,由两条平行的轨道构成,一直通往要塞以北的发射阵地。
德军工程部队在辛菲罗波尔(Simferopol)至塞瓦斯托波尔的铁路线上修建了一条特别支线,通往要塞以北16公里的小村巴赫奇萨雷,发射阵地选在一座小山丘的背面。一支超过1500人的施工队挖掘了一条宽阔的地堑,铁路支线延伸到地堑终端,挖掘的土方被堆积在地堑两侧构成护墙。在发射阵地上修建了四条平行的铁轨,其中内侧铁轨供巨炮移动,外侧铁轨用于大型起重机的移动,便于吊装火炮组件。在发射阵地后方还修建了一座超过1.2公里长的小型货运编组站,用于卸载零部件和各类物资,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部件卸载在正确的地点是对铁路调度技术的巨大考验。此外,还兴建了临时宿营地,供炮组成员和支援单位人员居住。为了防备苏军炮火的反击,还在数公里外修建了一座假阵地。阵地构筑及附属设施的建设持续了大约六周时间。
1942年5月初,“古斯塔夫”的火炮组件沿特别支线运抵前线,并开始组装,为此特别设计了两台112吨级龙门起重机,250人用了三周时间才将这门巨炮重新组装完毕,重达102吨的炮管被分为前后两段,由两座龙门吊分别吊起进行接合,这项工作难度很大,相应的射击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初!
■ 上三图均拍摄于1942年5月“古斯塔夫”铁道炮在塞瓦斯托波尔前线进行组装期间,这项工作十分复杂,动用了2座重型龙门吊,耗费了三周时间。
操纵“古斯塔夫”所需的人力是非常庞大的,直接配属的人员不少于1420人,由一名上校具体指挥,他拥有独立的司令部和参谋人员,负责操纵火炮及搬运弹药的炮组成员超过500人,此外还有各类辅助支援单位,包括决定射击目标的情报小组等等。两个轻型高炮营在火炮运输途中一路随行,负责防空,炮手们也常常被拉壮丁,协助进行土木工程、搬运物资和火炮组装,在火炮就位后则在炮位附近设立阵地,拦截敌方飞机。至少两个连的警卫兵力在阵地周围设防巡逻。为了加强保护,德国人甚至调来了罗马尼亚部队。一个由克虏伯公司派出的专家组也一直陪伴在巨炮身边,随时解决技术问题,向炮组提出建议。此外,还有大量来自铁路部门的人员负责附属设施的运作。总共有超过4000人围着这门巨炮忙忙碌碌,几乎相当于调动了一支小型军队。
■ 在组装完成后,一名技术人员借助龙门起重机吊起的小斗对炮管进行检查。
万钧雷霆
1942年6月5日,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最后攻势以铺天盖地的火焰风暴拉开序幕,这场炮击足以跻身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轰击之列。据统计到1942年7月初要塞被攻陷时为止,德军总共发射了562944发炮弹,这只是计算了大中口径野战炮和攻城重炮的射击量,尚未包含火箭炮和步兵部队所属的轻型火炮的弹药消耗。在炮击之前,德国人就不厌其烦地通过广播对要塞守军及留在城内的平民进行心理威慑,告诉他们即将降临的怒火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力,以瓦解他们的意志,效果不过是让守卫者们加固工事,并深挖地下室,很多人在深深的避难所中躲藏了数周之久,最终幸存。
■ 1942年6月初,组装完毕的“古斯塔夫”铁道炮缓缓驶出隐蔽阵地,前往射击位置。
■ 进入射击位置的“古斯塔夫”铁道炮刚刚仰起炮管,做好开火准备。
昂贵的“古斯塔夫”当然不会用于恐吓平民,它的所有目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有1架Fi 156“鹳”式侦察机为其全程校射。在6月5日当天,“古斯塔夫”在实战中首次开火的目标是距离25000米外的一处苏军岸炮阵地,在射出8发炮弹后将其彻底摧毁。当天晚些时候,它那恐怖的炮口又对准了一座名为“斯大林堡垒”(Fort Stalin)的混凝土工事群,仅用6发炮弹就将目标轰成了废墟。“古斯塔夫”以发射14发炮弹的成绩结束了首日实战,随后开始第二天的作战准备。
■ 这两幅照片是“古斯塔夫”铁道炮开火的震撼场面,这塞瓦斯托波尔的最后攻坚战斗中,该炮先后发射了48发炮弹,摧毁了苏军多处坚固阵地。
很多人认为“古斯塔夫”在一天内仅打出14发炮弹实在太过缓慢,但是对于这门800毫米的超级火炮而言这个射速已经相当快了。有数据表明,“古斯塔夫”的最快射速可以达到15分/发,但这只存在于射击条件非常理想的理论环境中,而在实战中两次射击之间的间隔要长得多,其炮弹和发射药的装填是一项非常繁琐、耗时费力的工作,需要经历一系列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装填前炮组成员要精确测量周边的气温,在高地上测量实时的风向、风速,还要测量每个发射药包的温度,然而利用专用吊车和推弹装置将炮弹和发射药包依次推入炮膛,关闭沉重的炮闩,最后将炮管缓缓抬升至指定的仰角,才算完成射击准备。在射击结束后,炮组成员还要测量初速、膛压、药室压力及膛线磨损度等一大堆数据,为下次射击提供参数。
■ 位于“古斯塔夫”铁道炮后部的两座弹药吊车,注意左侧吊车吊运炮弹,右侧吊车吊运发射药筒,通过与炮手身材的对比可见800毫米炮弹的尺寸非常大。
■ 在炮手们的注视下,一个大号发射药包被缓缓送入“古斯塔夫”铁道炮的炮膛。
6月6日,“古斯塔夫”再次发出怒吼,7发炮弹飞向“莫洛托夫堡垒”(Fort Molotov),在数十吨钢铁和数吨炸药的猛烈打击下,这座堡垒被轰成了碎片。之后,“古斯塔夫”将炮口转向目标列表中被称为“白崖”(White Cliff)的地点,那里是一处水下弹药库的所在地,苏军将其巧妙地建筑在一处海湾底部水深30米处,并有10米厚的混凝土层保护,对于常规炮弹的攻击完全免疫,但不足以抵挡80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9发炮弹先后钻入水中,穿透了海水,炸碎了混凝土顶盖,最后一枚炮弹直接在弹药库内爆炸,将其彻底引爆,强烈的冲击波将附近海面的一艘帆船直接掀翻,为这次攻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 “古斯塔夫”铁道炮的炮闩特写。
6月7日,“古斯塔夫”奉命支援步兵部队进攻一处代号为“西南峰”(Sudwestspitze)的外围堡垒,向这个目标发射了7发炮弹,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步兵了。在三天的作战后,“古斯塔夫”暂停射击,开始接受维护保养,这次短暂休整持续到6月10日。次日,“古斯塔夫”重新投入作战,“西伯利亚堡垒”(Fort Siberia)收到了该炮送出的5发超重型炮弹的厚礼,丧失了战斗力。此后,巨炮再次归入沉寂。6月17日,“古斯塔夫”将最后5发炮弹砸到马克西姆·高尔基炮台(Maxim Gorky Fortress)的头上,耗尽了全部弹药储备,并宣告首次作战历程的结束。根据德方资料,在1942年6月5日至17日,“古斯塔夫”总共发射炮弹48发,其中目标确定的炮弹47发,另有1发为试射弹。
■ 被德军炮火摧毁的马克西姆·高尔基炮台上的双联装305毫米岸炮。
战后,德国作家保罗·卡雷尔(Paul Carrell)在他讲述东线战役的著作《东进》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中的炮击效果:“这些重炮和超级巨炮的炮击极其恐怖,据德军总参谋部统计,在为期5天的炮击和空军轰炸过程中,每秒钟就有超过500发炮弹和炸弹落到俄国人的头顶上,弹药的消耗量非常夸张。这场钢铁洗礼摧毁了俄军的士气,持续惊雷般的巨响震穿了耳膜。当战斗结束时,塞瓦斯托波尔从市郊到城区都被夷为平地,苏军整整两个集团军被歼灭,超过90000人成为俘虏。”
匆匆谢幕
1942年7月1日,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已成定局,德军开始将包括“古斯塔夫”在内的攻城重炮拆解装车,运回后方。“古斯塔夫”再次被大卸八块,塞满数十个车皮后被运回德国。经过塞瓦斯托波尔的实战洗礼,连同之前的各类测试、训练和演示射击,“古斯塔夫”已经发射了250发炮弹,在返回国内后更换了新炮管,而旧炮管被送回位于埃森(Essen)的克虏伯兵工厂重新制膛。
■ 处在高仰角状态下的“古斯塔夫”铁道炮,拍摄时间和地点不明。该炮仅在塞瓦斯托波尔一战中有所表现,此后再未参加过战斗。
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结束后,“古斯塔夫”铁道炮再也没有得到出场机会。有资料显示德军曾在1942年底将“古斯塔夫”部署到列宁格勒前线,阵地设置在距离城市30公里的某座火车站上,准备支援攻城,但进攻计划后来取消了,这门巨炮在列宁格勒郊外无聊地度过了1942年到1943年的冬季,一弹未发就打道回府。1944年8月,“古斯塔夫”又出现在华沙郊外,准备让城内的波兰起义者尝尝滋味,然而在它做好射击准备之前,起义就被德军残酷镇压了。终其一生,“古斯塔夫”的实战表现仅限于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
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古斯塔夫”都在后方虚度光阴,只是偶尔在吕根瓦尔德靶场进行一些用于宣传的演示射击,或是测试新型炮弹。克虏伯公司计划在“古斯塔夫”基础上开发一款名为“长古斯塔夫”(Langer Gustav)的超远程重炮,采用口径520毫米、长度43米的炮管,发射680公斤重的远程火箭助推榴弹,射程高达190公里,计划部署在法国加莱海岸直接炮击伦敦。不过,这种超级火炮并未成为现实,在制造阶段就被英军轰炸机炸毁在埃森的工厂内。此外,还有人提出一项称为“陆地巡洋舰P1500”(Landkreuzer P. 1500)的计划,将一门800毫米重炮置于巨型机动底盘上,同时配合2门150毫米榴弹炮和数挺15毫米机枪,构成一座移动陆地炮台。这项计划比800毫米重炮本身更加不切实际,于1943年被取消。
■ 某模型厂家推出的“P1500型陆地巡洋舰”模型的电脑效果图,履带式底盘装有8条履带,搭载一门800毫米重炮和2门150毫米火炮,旁边还有一辆防空型“鼠”式坦克,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自行版“多拉”的硕大,这完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狂妄设想。
关于第二门800毫米铁道炮“多拉”的资料非常稀少,甚至有人怀疑它从未服役,也从未开炮。美国的研究者声称,“多拉”在制造完成后于1942年8月中旬被运往伏尔加河前线,部署在斯大林格勒以西15公里处,计划在9月13日向城市进行炮击,但最终没有投入作战。在战局发生变化后,德军匆忙将“多拉”拆解后撤,此后就再无行动记录。
到战争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古斯塔夫”的命运也走到了终点。德国人不甘心让这门虽然无用却凝结着德国技术精华的巨炮落入敌人手中,将其完全破坏,被毁坏的部件被丢弃在各处。1945年4月22日,美军在开姆尼茨(Chemnitz)以南50公里的树林中发现了部分“古斯塔夫”的残骸,即便这些废铜烂铁仍然让前来调查的美军技术人员目瞪口呆。“多拉”的结局也与“古斯塔夫”相仿。如今,只有数枚800毫米重磅炮弹陈列于英国、波兰等地的博物馆中,这就是昔日万炮之王仅存的遗迹。
■ 1945年4月被美军发现的800毫米铁道炮的残骸,2门超级巨炮均在战争临近结束时被德军破坏。
■ 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收藏的“古斯塔夫”800毫米穿甲弹,其后方的T-34/85坦克可以衬托它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