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病逝后,仨儿子发展如何?两位高官,一位“天下第一孝子”

来源:正说清代十二朝

李鸿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慈禧太后评价为“再造玄黄”的国之柱臣,更是被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评价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早在李鸿章未声名鹊起之际,曾国藩就对其有过“将来建树非凡,或能青出于蓝”的断言,巅峰时期的李鸿章“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凭借一己之力为晚清强力续命数十年。

晚清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李鸿章的身影;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几乎都有李鸿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说其影响了晚清政权的发展方向,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也并不为过。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刚刚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签订《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吐血不止,而后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清史稿·李鸿章传》大致记载了李鸿章病逝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之清政府的态度:

事闻,两宫震悼,赐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

除了赐葬、赠衔、晋爵、赠谥以外,慈禧太后还下令“亲王带侍卫十名,前往祭奠”、“赏给陀罗经被”、“入祀贤良祠”、“赏银五千两治丧”、“建立专祠”、“国史馆立传”、“灵柩回籍,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等等特殊恩赐。有清一代文臣所能得到的所有身后待遇,李鸿章几乎一样不少。

就这样一位能让“两宫震悼”的国之重臣病逝后,清政府又会如何对待他的家人呢?

不得不说,晚清政府干别的不行,但对待勋旧功臣之后,还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在朝廷下发给李鸿章“盖棺定论”的谕旨中,就有着对其家人的“推恩”赏赐:

长子——李经述:“著赏给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承袭侯爵的同时,给予正厅级待遇,同时给予相应级别衙门一把手的官缺)

次子——李经迈:“著以四五品京堂用”;(给予厅级上下级别衙门一把手的官缺)

过继子——李经方:“服阕后以道员遇缺优先闲放”;(给予地位专区书记官缺,并享受优先任职的待遇)

孙——李国杰:“著以郎中即补”,(实任司局级干部)

孙——李国燕、李国煦:“均著以员外郎分部行走”,(于副司长级别岗位上实习)

孙——李国熊、李国焘:“均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给予“恩举”待遇,不必参加童试、院试、乡试等,可直接参加会试。)

除了李鸿章刚刚病逝以后的诸多赏赐,李鸿章三子的未来发展更加证明了清政府的“仁至义尽”:

虽然李鸿章临终曾留有“吾儿经方,不堪重任”的态度,但李经方仍然官至“侍郎”、“资政大夫”,品秩为正二品,行政级别为副国级。李经迈更是被朝廷诰封“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官至正一品,行政级别为正国级。

除了两位儿子成为高官外,李鸿章的嫡长子——李经述更是被清政府给予了“名垂青史”的待遇。

早在生母病重时,李经述便“衣不解带、服侍在旁,亲尝汤药、无微不至”,甚至割手臂肉为生母药引。生母病逝后,李经述悲痛欲绝,哀痛过度以致埋下了病根。李鸿章病重时,李经述更是一直随侍在旁;李鸿章病逝后,李经述痛不欲生,甚至一度想要以身殉父。虽然殉葬的念头被家人劝阻,但李经述却一直深陷于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以致于“每念必哭,每哭必喘,每喘必汗,焦肝灼肺,渐渐形在而神亡”。李鸿章病逝一百日后,李经述悲痛过度、病逝家中。

闻听于李经述的孝义之举,清廷亦为之震动,特意下旨褒奖,并准其列入国史孝友传,将其称为“天下第一孝子”,名垂后世、千古传扬。

后记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国人愤慨,举国上下,一片声讨之声:“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一把骨头一把泪为清政府省下1亿白银,为清政府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贡献”的李鸿章,只得发誓“终身不履日地”,默默接受国人唾骂。只是,正如李鸿章所言,他只不过是一个“糊裱匠”,只不过是一个替清廷背锅的替罪羊而已。

诚然,李鸿章一生或有对国家的伤害之举,也有着贪污腐化、发国难财甚至收受敌国贿赂的劣行,单就其为晚清政府作出的贡献,就其凭一己之力应对诸国列强的具体表现,他的家人也只得清政府予以厚恩相待。

被末代皇帝溥仪评价为“断送大清二百多年”的庆亲王奕劻,为何能被慈禧太后晋封为“铁帽子王”?对于慈禧太后而言,官职、爵位、虚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些东西正是朝廷诸臣梦寐以求的所在。或许,这才是慈禧太后稳固掌握晚清政权将近半个世纪的真正原因——让每一位“忠臣”绝无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恪尽忠荩。

参考文献:《清史稿·李鸿章传》、《清实录·德宗实录》、《李鸿章全集》、《合肥李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