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女性独立,批判拜金主义,清末教育家王凤仪

来源:小冯说历史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我们的先人对于教育,自然是十分重视的,这也是中国文化能够不断继承发扬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在乡村教育尤其是乡村女童教育上,存在巨大不足,这也对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在民国时期,有一位地道的农民发现了传统教育体制“重男轻女”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教育好女性,中国才有发展的可能。

此后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财产,都投入到了兴建“女子义学”上,这个人便是近代著名教育家王凤仪。

一、王凤仪的初次尝试

王凤仪1864年出生于朝阳县王家营子乡树林子村的一个蒙古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没有接受过教育。

因此王凤仪年少的时候,也没有进入私塾读书,很早就开始帮助父亲下地耕作了。

▲王凤仪先生

为了改善家庭条件,王凤仪从十七岁开始便到地主的家里,做起了雇工,在和同事们交流的时候,王凤仪意识到这些雇工由于缺乏教育,导致他们目光短浅,这让王凤仪对知识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望。

但是平日繁重的劳动,让他没有时间接受系统的学习,他就只能在闲暇时凑在那些读书人身边听他们讲故事。

和其他消遣的人不同,王凤仪在听故事的时候,喜欢自己琢磨。

在他三十岁那年,农民王凤仪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他认为一个国家想要变好,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国民,而好的国民需要有好的母亲,好的母亲则是从女娃娃成长起来的,因此现在必须要重视女童的教育,只有这样国家和民族才能有希望。

▲辛勤工作的雇工

有了这个理念之后,王凤仪便诞生了在家乡开办女子义学的想法,但他知道想要让乡亲们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就必须有好的榜样。

但王凤仪和妻子白守坤膝下并没有女儿,王凤仪思考之后,决定选择让自己的妻子到县城里接受教育。

白守坤刚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觉得十分震惊,她认为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和一群孩子在一起学习很难为情,而且她对自己能不能学成也没有信心。

但是在王凤仪的强硬态度下,她最终还是被送到了学校学习。

在学校里,白守坤比年轻的同学们花了更多的功夫刻苦学习,只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女四书》和《列女传》等教材的学习,并成功毕业。

之后她还因为在学校的突出表现,被朝阳官学聘请为老师,还用这笔工资帮助儿子王国华完成了学业。

▲清末的朝阳

在王国华毕业之后,王凤仪认为现在已经有了开办义学的条件。

1906年他在锦县十里台,开办了自己的首家女子义学,妻子白守坤担任学校的老师。

虽然这所学校名称中有女义学的称谓,但王凤仪对于那些虚心求学的男学生,也是来者不拒的,其子王国华便是这些男学生的老师。

义学开办后,当地百姓观望了一段时间,认为这所学校确实很靠谱,便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

在白守坤母子的精心教导下,这些孩子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这让王凤仪的女子义学迅速在东北地区打响了名号。

二、女子义学蓬勃发展

在第一所女子义学取得成功之后,王凤仪并没有心满意足,他很快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兴建更多义学的工作之中。

仅第二年他们就在锦县、朝阳交界的高桥、根德营子等地建立了七所女子义学,部分之前毕业的学员,成为了这些学校的老师。

▲清末女子学堂中的学员

后来几年间,王凤仪的义学越开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响,但这让女子义学遭受了很多的非议。

各个年代都有造谣的“喷子”,许多不明真相之人,仅仅听到女子义学几个字,便不由得向龌龊的内容上思考,而这种“劲爆话题”恰恰是最容易传播的,很快这个谣言传到了朝阳知府王乃斌的耳朵里。

王乃斌便找人叫来了王凤仪,他先是询问了办学的具体情况,之后又在王凤仪的陪同下视察了几所女子义学。

王乃斌意识到王凤仪是真的一心一意发展女子教育,这让他对王凤仪敬佩有加。

在之后举行的(清末维新)新政讲解会议上,王乃斌还特地邀请王凤仪为当地乡绅讲解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乡绅们能够帮助王凤仪的事业。

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后,王凤仪的义学也办得越来越红火,随着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王凤仪意识到,需要培养一支更有能力的女子教师队伍。

于是他组织了一支女子教师培训队,并带领她们到朝阳进修。

▲民国的师范学校

但当地的负责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学究,对女教师十分排斥,无论王凤仪如何请求,就是不答应让培训队的学员们入学。

王凤仪一气之下,将当时在朝阳府女子学校担任教师的妻子白守坤叫了回来,希望妻子能够协助自己培训老师。

那时白守坤的月薪高达十二两白银,但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和在师范学校完成进修的王国华,一起承担起了培训教师的任务。

▲清代元宝

在白守坤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女老师相继从培训班毕业,她们也迅速成为了王凤仪女子义学的中坚力量。

在有了师资储备之后,王凤仪的义学开办速度也越来越快。

到1925年的时候,他已经在(热河、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四省十九个县开办了九十九所女子义学,共有二百多名教师和四千多名学生,为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26年,王国华又在父亲的授意下,在朝阳建立了凤仪女子师范学校,这让教师的培训变得更加规范,女子义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

▲江希张

1930年,王凤仪应邀到北平考察江希张开办的万国道德会(兴办教育的民间社会团体,后在侵华战争期间,沦为日寇帮凶)。

在两人进行深入交流后,他们决定将关外的女子义学和关内的道德会进行整合,之后所有的义学对外都宣称为道德会,这样可以避免非议,但对内其依然承担女子义学的职责。

而且在合流之后,之前部分关内的受灾儿童,也都被转运到关外接受教育,这让王凤仪的影响力,成功走进了山海关,女子义学的概念,也被更多地方的人所接受。

三、王凤仪的教育理念

从将妻子送到学校学习知识开始,直到王凤仪离世,他都在为女子教育所奔波,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那么王凤仪的教育理念又是怎样的呢?

和当时提倡改革的资产阶级不同,王凤仪对于国家进步的理解,是从家庭这一基础单位开始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而家庭的核心则是夫妻。

他觉得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许多女子只想着“拜金”,希望嫁个好人家一辈子衣食无忧,却不想着自己参加劳动,与丈夫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他认为只有女子也参与劳动,并秉持勤俭持家的理念,一个家庭才能解放出最大的生产力,国家才能从中受益。

▲民国女性

因此在王凤仪开办的女子义学中,除了教授语文、数学和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之外,他还特别重视对“崇俭结婚”和“储金立业”的宣传,他说:

新家庭的男女都要立业,不许互相依赖,均须自立,做事要勤,用度要俭,遵守古人‘耕三余一,耕九余三’的教诲,不可枉费一文,那才算真正的新家庭。

虽然王凤仪先生的理论中,并没有强调男女平等,但是其核心理念和之后的“女性独立理论”,几乎如出一辙。

在王凤仪先生的教诲下,不少女校毕业的学生,也积极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这不但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产值,还让她们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彻底摆脱了旧社会的枷锁。

▲晚年王凤仪

虽然王凤仪先生的女校中,还设有儒家课程,但是他对于部分封建文化糟粕,也是嗤之以鼻的,其中就包括约束了女性近千年的“三从”,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新的“三从”:

原先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就现在主张,必得要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才是真三从。

这些理论让女学员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知,她们不再以嫁人作为自己人生的终点,而是努力为自己寻找生存的意义,这样的理念,在那个年代尤为难能可贵。

▲如今的学校课堂

如今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女性的学习权利也得到了保障,相信王凤仪先生如果能够看到今天的景象,一定会倍感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