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

来自:《北京大学学报》

英美霸权转移的最大特点就是基本上以和平方式完成了这一进程。

历史上,霸权的转移或交接无不伴随着激烈的战争。不过,人类历史上最近一次有关世界霸权的权力转移,即英国与美国之间的霸权转移则除了前期的两场规模有限的地区性战争之外,基本上实现了和平的权力转移方式。本文所说的“权力转移”有两层含义:一是特指英帝国向美国的霸权转移或交接;二是指英国作为宗主国向殖民地转移权力,承认其独立的进程。

在这里,本文将专门探讨其第一层含义的内容,认为英国在面对来自德国和美国的霸权挑战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用武力击败了前者的挑战企图,却向后者和平地转移霸权和权力。

霸权转移与“自愿放弃说”

历史上各个主要帝国均在不同程度或不同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霸权。所谓霸权,是指一个政治实体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形成对整个世界或特定地区的支配权和影响力。

进入近代以来,通过连绵不断的战争,英国逐一击败其敌手,在壮大英帝国的同时建立了世界霸权。在此过程中,欧洲各大帝国几乎都曾被英帝国击败,被迫交出手中的霸权和权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688年英国—西班牙海战、17世纪中后期的三场英国—荷兰战争、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和1803—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英国通过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夺取了海上霸权;通过打败法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挫败了法国建立欧洲大陆霸权的企图。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英国的世界霸权——“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 “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霸权体系和国际秩序。

英国的霸权时代大致上始于拿破仑战争结束的1815年,到19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其标志就是英国工业化的实现和英帝国对非洲的大扩张,最后止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英国霸权时代的核心内容就是“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英国依靠率先发动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所形成的强大经济基础和海军力量,打造出了英国霸权下的欧洲和平局面和帝国稳定扩张势头。在欧洲,英国通过击败大陆上最强大的敌手——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与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一道建立起欧洲大陆的均势体制——维也纳体系,将欧洲相对和平的局面维持了一个世纪。在海外,英国从失去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失败中迅速恢复过来,通过征服澳洲和亚非殖民地弥补了损失,进一步扩大了帝国的疆域;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强取在华利益。英帝国海军继续巩固了海上霸权,控制了世界贸易通道和几乎所有的重要海峡,确保了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顺利推行。而且,英帝国还在欧洲各大帝国中率先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占据道德制高点。英国皇家海军是此后一个多世纪查禁海上奴隶贸易的主要军事力量。通过欧洲均势、殖民扩张和海军优势三个方面,英帝国的霸权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

19世纪后期起,有能力对英国霸权发起挑战的国家有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德国和美国,由此出现了 世界近现代史上霸权挑战和霸权转移的两大模式: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相同的是,德国和美国都通过发展经济,打造经济上与英国争夺霸权的实力基础;不同的是,在德国模式之下,德国不愿与英国分享霸权,直接通过武力手段提出挑战,但两次都在世界大战中被英国及盟国击败,只得放弃争夺霸权的企图和努力。而在美国模式之下,美国似乎并不急于直接挑战英国的霸权,也不打算与英国再次交战,更愿意经营西半球的“后院”。在欧洲战火燃起之际,美国又不得不先后两次对英国伸出援手,打败了霸权挑战者——德国。

这似乎不合国际战略的一般规则:次强的国家会联合起来对抗拥有霸权的那个国家,拿破仑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英国正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才最终确立和巩固自己的霸权。实际情况是:自19世纪末起,英国虽然名义上是霸权国,但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被美国和德国先后超过,美国已经是经济上的世界第一强国。更重要的是,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获益者:英国打赢了战争,挫败了德国的挑战,却失去了霸权和帝国;美国则在打败德国的同时,顺便从实力大损的英国手里接过了霸权,后来又在冷战中拖垮苏联,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和霸权国家。在应对以上两种不同的霸权挑战模式中,一方面,英国对德国殊死决战,在捍卫霸权方面绝不作丝毫退让,挫败了德国武力夺取霸权的企图;另一方面,英国似乎听任和乐见美国实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借助美国的力量击败德国和其他法西斯国家对英国霸权的挑战,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美国的权力转移。

美国的霸权似乎是世界大战的副产品,是美国顺手牵羊的一个收获。那么,这里需要探讨的问题是:美国是如何通过独特的非战争路径从英国手中接过霸权,而英国又是为何未作武力抵抗就甘心情愿地将霸权拱手让给美国呢?这种英国“自愿”放弃帝国及霸权的说法在英国很有市场,政界和学界都有人称赞英国的“高尚”行为,实际上是为英帝国的衰亡蒙上一层遮羞布。

英美霸权转移的背景:冲突和波折

从实际情况来看,为英帝国衰亡辩护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历史的。英国从没有自愿地放弃帝国或霸权,无论是对殖民地还是对美国都是如此。就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的美国而言,英国动用武力镇压北美殖民地的暴力反抗,但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败北;1812年英美战火再起,虽是缘起于美国企图侵吞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加拿大),而且英国并没有重新征服美利坚的意图,但英国还是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一番,攻进华盛顿,一把火烧了美国总统官邸——白宫。此后,英美的霸权转换未再发生武力对抗或冲突,其中德国屡次在欧洲发难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德国在欧洲直接用战争手段挑战英国的霸权、破坏英国主导的欧洲均势和威胁英国的本土安全,而英国却无力独自击败德国的霸权企图,先后两次都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才得以化险为夷,但英国的虚弱地位已经暴露无遗,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因此, 英国与美国的霸权转换或交接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实力下降造成的窘境使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行将结束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直强硬地维护英帝国及霸权。他在德黑兰会议上对罗斯福和斯大林明确表示:“对于英国而言,英国绝不谋求获取任何新的领土或基地,但决心维护所拥有的一切。”而且,“除非使用战争手段,否则别想从英国手中拿走任何东西”。丘吉尔构建的“三环外交”依然是以英国为核心,英国维持霸权地位的决心和意图暴露无遗。

丘吉尔

事实上,由于未在战场上一较高下,英美的霸权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才逐步完成的,在双边关系中还经历了冲突和波折。而且,英美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以战争为开端,即使是在1814年双方签署《根特条约》基本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两国还由于划界问题数度发生激烈冲突和濒临战争边缘。两国通过战争来实现霸权交替的可能性,在19世纪的相当长时段间内始终存在。

1872年9月,英美之间关于美加边界的纠纷最终获得解决,实现了由武力解决向和平解决两国间问题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英美通过相互妥协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向此后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和相互支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从此时到二战结束,英国对于美国挑战霸权的行为一直持克制容忍的“绥靖”政策,以此换取美国的支持与合作。两国关系由敌对、竞争开始向友好、共存转化,并向着特殊关系不断演进,同时也是英美两国身份认知变化的最初起点:英国彻底放弃历史上的宗主国地位,将美国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英国当时作出这样重大的战略选择,即用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对美国对霸权的挑战,还出于更深刻的战略考虑:英国将欧洲事务置于战略目标的首要位置上,希望美国在欧洲事务上持中立立场;更重要的是,英国打算以此换取美国对其在美洲以外地区霸权的承认。

自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和德国的经济规模超过英国(但还没有超过整个英帝国)之后,英国的世界霸权开始受到了挑战,所能采取的应对方法无非是和平合作和武力对抗两种。结果英国分别对美国和德国使用了这两种应对方法,在击败德国对于霸权的挑战的同时,却与美国进行了霸权的和平转移和交接。

英美霸权转移和交接的过程

到19、20世纪之交,英美两国在明确双方势力范围的前提下,通过和平合作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纷争,建立起了较牢固的战略互信和默契,为两国霸权转移和交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以1899年委内瑞拉边界纠纷的解决为标志,英美霸权转移和交接拉开大幕,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初始—互补合作阶段(1899—1940)。在这个阶段里,英国与美国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确定了两国的利益具有互补性,而不是对抗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治理上的合作;两国的霸权转移已经开始,表现为美国的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而英国则更需要依靠美国的支持。美国承认英国在美洲以外地区的势力范围,英国则承认美国对于西半球的支配权。在此基础上,两国在维持国际秩序方面进行合作。两国在投资和贸易方面的紧密关系,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同源文化和血缘关系构成了英美合作关系的坚实基础。

美国在一战中站在英国一边对德国作战,体现了英美合作关系的突出成效,同时对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通过一战由西半球的地区大国变为世界大国,并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大英帝国,还一举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而此时美国总统威尔逊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和经济秩序以成为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的努力,却在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面前连连受挫,美国国会甚至没有批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更是将美国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内事务上。在此期间,英美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保持了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合力确保两国一流海军大国的地位,打压法国和日本的扩军要求;在法国出兵德国鲁尔区的问题上,美英联手推出了“道威斯计划”进行干预;在英国主张德国加入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给予支持;1930年的五国海军会议,英美又在重型巡洋舰的数目上确保了前两位的位置,确定美国、英国、日本可拥有的这类军舰数目分别为18、15、12艘。

从总体上看,英国更需要得到美国的支持与合作,霸权转移的进程实际上已经开始。 由于美国的国内原因,英国得以将其霸权地位又多延续了二十多年。但英国作为霸权国的成色已经明显不足,对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掌控力和影响力都出现明显的下降,对德绥靖政策及《慕尼黑协定》就是明证。

第二阶段为转折—同盟合作阶段(1941—1945)。在这个阶段里,英美同盟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美国作为盟友站在英国一边对德作战,形成英美特殊关系;美国在战争中确立了霸权国家地位,直接主导了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英国则失去了霸权国家地位,逐渐退出了一流强国的行列。

美国虽然是第二次参加世界大战,但形势和意义已经很不相同。首先,现实主义已经取代孤立主义成为美国举国一致的战略认知和选择。罗斯福政府在参战前就通过《租借法案》介入战争,主导国际大局的意图和努力十分强烈。其次,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鹤立鸡群,已经完全具备了称霸的实力基础。再次,美国在1941年就取得了制定战后国际秩序的先手,英国则急需美国的援助和支持来避免本土遭到入侵,实际上主动将手中的霸权让与对方。二战中,英国本土受到的入侵威胁要远远大于一战,英国在西线独自面对德国作战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对美国方面的霸权主张作出退让,以争取美国的结盟和参战。

1941年8月的《大西洋宪章》是英美霸权转移和交接的标志,终结了战前的英美互相承认各自势力范围的机制。从此,国际事务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由英国转移到了美国手中。美国利用英国急于拉自己参战的契机,凭借这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大西洋宪章》确定了“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之后的国际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搞垮大英帝国为手段,从英国手中接过世界霸权。《大西洋宪章》中有关自由贸易和航行的条款显然是直接针对帝国特惠制,而最关键的是第三条共同原则:

1941年8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由其子詹姆斯搀扶)大西洋宪章会议期间会面。

两国尊重所有人民选择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人民恢复这些权利。

该原则实际上承认了英帝国内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属地人民民族自决和脱离英帝国的权利,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在这里得到了确认。尽管丘吉尔一直拒绝承认该项原则适用于英帝国,但无疑对战后殖民地人民的非殖民化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关键性影响。

作为旁证,美国国务院和外交关系委员会战时制定的“宏大地区”(The Grand Area)战略更清楚地反映出美国取代英国的霸权野心。这项战略计划在战后世界建立一个从属于美国的“宏大地区”,其中就包括英国及英帝国,其他明确列入的地区有:西半球、西欧、远东、中东,“在可能的情况下,包括整个世界”。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在“宏大地区”内的角色,工业化国家将成为“伟大的工场”,而第三世界将主要作为“原料产地和市场”。一个新的美利坚帝国的蓝图跃然而出。事实上,美国利用英国遭受战争重创的大好时机和在战场上的主力作用,开始充当霸权国的角色,主导了战后雅尔塔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第三阶段为完成—协同合作阶段(1946—1948)。在这个阶段里,英国与美国最终完成了霸权转换和交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阵营无可争议的领袖;英国则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甘心充当美国的助手,协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英帝国则开始为英联邦所取代。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优势十分明显,而英国则没有作好立即放弃霸权的准备,这从英国提出的“三环外交”和收复帝国失地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大致的端倪。然而,以下的因素则弱化和消除了冲突的可能性:第一,英国经济状况不佳,背负沉重的战争债务,已经自顾不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完全掌握了重建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经济的主导权;第二,英国面对殖民地的非殖民化运动,无力压制和对抗,只有作出顺应这场运动的政策调整。而对于英国而言,失去了帝国,就意味着失去了霸权;第三,英国面对来自东方的冷战压力,必须依靠美国的力量加以对抗,必须与其他西欧国家一道在北约框架内听从美国的指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事实上的领导者,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在英国和西欧经济重建中充当的关键角色。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冷战中,只有美国才拥有与苏联相抗衡的实力,当仁不让地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和霸权国之一。在当时的形势下,英国并不具有与美国争夺霸权和领导权的能力、需要和可能性。于是,以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建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印巴的独立等为标志,英国与美国的霸权转移和交接最终完成。

结论

我们考察英国的世界霸权的获取、维持和丧失,就必须研究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与国际权力的绝对衰落及其相互关系。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帝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是兴之帝国、盛之帝国、衰之帝国。帝国是英国霸权之根本,帝国盛则霸权来,帝国衰则霸权去。莫里斯对此有这样的评述:“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因此它是从非同寻常的高度倾覆下来。”而对帝国造成决定性冲击的就是非殖民化。在这里,我们看一下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的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英国与美国相比,从人均GDP的绝对值和增长幅度来看,前者均落后于后者,但增长幅度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80年累积的差距约为7.88%,所以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很难解释英美霸权转移的原因。相比之下,英帝国的演变和解体才是英国丧失霸权的主要原因。一战前,英国本土的人口4000余万,不到英帝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正是英帝国内的三次非殖民化严重削弱了整体实力,而英国一旦丧失帝国,就根本无法保持一流大国的地位,丧失世界霸权就是必然的后果。而强大起来的美国因帮助英国打败德国有功,恰巧在英国衰落的节点上顺理成章地接过了霸权。不过,要完全继承原有的国际体系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美国就是在英帝国的废墟上创建了全新的一个美利坚帝国及其世界霸权体系。

相对于历史上其他的霸权转移的历史进程而言,英美霸权转移的最大特点就是基本上以和平方式完成了这一进程。根据历史考察,其原因在于:

首先,英美经济实力对比变化,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之难以继续维护世界霸权。英国的霸权源自于殖民化和工业化打造的强大经济基础,但其经济实力优势在19世纪末就逐渐丧失。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870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到一战前夕被美国和德国超过。特别是与美国相比,经济实力差距更是十分巨大。二战之后,英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且英国欠下美国大笔债务,甚至连国内重建都需要依赖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英国仅凭自己的羸弱的国力已经无法保住英国霸权的基础——大英帝国,只得向美国开放其势力范围,用接受美国的投资和贸易为条件换取美援。

其次,美国的霸权挑战模式有别于德国的霸权挑战模式,更容易为英国所容忍和接受。美国在与英国相互承认各自势力范围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确定了霸权转移的非战争性质。奥甘斯基(A.F.Organski)对此所作的解释为:英美的权力转移是尊重和维持“现状”的结果。美国尊重当时的国际体系和英国的国际地位,因此能够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由后起的头号强国取代原先的头号强国。

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英国的鼎力相助、两次大战之间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默契和相互支持、德日意对当时世界秩序的挑战和破坏所引发的反作用等因素形成合力,化解和消除了英美霸权转移过程中出现战争冲突的潜在因素和可能性。英国在面对美德两种霸权挑战模式时,显然更倾向于接受前者,而排斥后者。对英国而言,后者的武力挑战模式不仅不能接受,而且直接威胁到了英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在这种条件下,英国其实没有另外的选择。

再次,英美之间共同文化和血缘纽带产生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种基于共同文化和血缘纽带的特殊关系虽然不能排除早年的冲突,但在面临诸如纳粹德国和苏联阵营的外来威胁和挑战时,却能本能地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并在霸权转移中采取和平的模式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