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冀中某县的农民生活水平在什么水准

饮食费中,既然粮食占绝对的重要位置,因而有必要对粮食的消费作进一步的分析。

据调查记载,按消费量的多寡,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消费依次为:玉米、小米、高粱、小麦、绿豆。

《河北省清苑事情》则表明,农民的粮食消费品种主要是甘薯、小米、豆类、高粱、乔麦等。不仅以粗粮为主,30年代以后甘薯还在粗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据村里老农回忆,即使家境较好的农户,大约也是七成高梁面(甘薯普及后,则是甘薯和高粮面),二成玉米面,一成白面。贫困人家则经常吃高粱面加糠。高粱面或玉米面掺山药叶贴饼子,那是下地干活人才吃得上的,不下地干活的只能吃掺山药叶的玉米面,被称作“蒸苦泪”。

调查统计还表明,地主富农的粮食消费也是以粗粮为主,粗粮大约占70%。东顾庄地主杨继平有200多亩地(也是11村调查中最大的地主),平常只有他及其母亲单独吃点白面,谓之开小灶;家里其他人和长工一个灶吃饭,自然也以粗粮为主。

初夏季节,收了麦子,大家就吃几顿白面面条,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一种了不起的奢侈了。只有几户最富有的人家才能吃白面一直吃到八月,不过也就是吃到八月。

据统计,在1930、1936、1946年三个时点上,小麦在口粮中所占比例几乎没有变化,大约平均在20%,其中1936年小麦比例稍高一点(20.29%)。地主口粮中小麦比例最高,为34.91%;雇农最低,为13.64%。而且,全年都能一日三餐的是少数人家,一般农家入冬以后减为两顿饭,甚至只吃一顿。

另据时任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系主任的卜凯对河北省盐山县的调查,当时农民的营养量都大为不足,据估计,蛋白质缺乏16.8%,脂肪缺乏21.4%,碳水化合物缺乏14.9%。

再看口粮的一般消费数量。清苑有句老话,叫“大口小口一月三斗”,是说一家平均下来一个人每月总要消耗40多斤粮食。但实际上这是富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据统计,当地村民1930年平均每人消费口粮157公斤,以5口之家计,每户一年消费口粮828公斤。1936年和1946年人均消费分别为159.2公斤、159.46公斤。平均起来大约每人每天不到1市斤。贫农人均年消费267.99市斤,每天口粮仅7两左右,在几乎没有肉、奶、蛋、菜的饮食结构中,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填饱肚子的。

冯玉祥将军在自传《我的生活》中写道,“吃饭的时候,没见过谁家特意做一碟炒菜,荤菜自然更不用提了。大葱、萝卜、咸菜,是他们经常的菜蔬。有些人家竟连咸菜也舍不得吃。只临时泡点咸水吃。麦熟的时候,才有一两家吃麦子面的,平素吃的都是高粱、棒子、小米面等杂粮”。我们在这里住了十余年,只吃过一次荤席,然而那所谓荤席者,也不过每碗里盖了两三片很薄的猪肉而已。冯玉祥对他在清苑农村生活的这段回忆,可以作为口述史料印证当时冀中村民的饮食。

村民平时都是喝生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这样。农民家里通常不烧火,也不备热水和茶叶。1930年,11村2119户人家中,竟只有2只暖水瓶;1936年总共有4个;1946年有18个,此时农户已增至2595家。

清苑农户有一个普遍的习惯,就是家里来客人时让孩子拿上一把小茶壶去买一壶热水,卖水者还给放上一小撮茶叶。当时一般村里总有那么几户专门烧水卖的,对于只在个别情况下才消费热水的村民来说,一次花费一两分钱去买水,当然是最经济的办法。

11村调查资料中,没有农民日常茶与糖消费的统计或可说明,这些都是极偶然的,可以略去不计。酒倒是有少许消费,但一般农家除年节和极个别场合外,平日很少饮酒。酒分为小米酿造的黄酒(色黄,味较淡)与高粱酿造的烧酒(性极烈)二种。据统计,1930年户均消费1.66公斤,人均年消费0.33公斤。从1936年、1946年时点看,没有多少变化,还稍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