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七千英雄血洒田家镇

来源:萨沙的和讯博客

经过安庆六安战役,马当湖口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潢川战役等十几个战役以后,武汉会战重要到了最高潮。

当时日军主要分两路进攻,主要分为南路和北路。

北路进攻的日军第2军十多万日军也分为两股,一股试图抄近路越过大别山的日军精锐两个师团,国军主力部队凭借地形优势死死缠住,伤亡惨重,动弹不得。另外一部主力,则经过血战,以重大伤亡代价逼近地处平原地区罗山,信阳。他们的最终目标平汉铁路上的交通重镇信阳,然后大举沿着平坦的铁路南下,从北向南杀入武汉。

南路进攻的日军第11军十多万军,还是分为两路。长江以北的日军主要是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一强大的第6师团。他们在海空军强力配合下,经过多次激战和大量兵员装备的补充,杀向田家镇要塞。

长江以南的日军一路向南杀向南昌,另一路则沿着长江南岸进攻,配合北岸的第6师团攻击田家镇要塞,同时试图占领湖北咸宁,切断武汉通往南方的大动脉,粤汉铁路。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北路的作战焦点就在罗山和信阳,而南路日军的目标就是田家镇要塞群。一旦罗山和信阳被日军攻占,武汉北方就基本无险可守,局势对国军极为不利,武汉就没有必要继续防守的。而一旦田家镇要塞被日军攻占,武汉东边门户大开。日军攻破田家镇以后,东边这一线仅剩一个离武汉不到25公里的葛店要塞,显然武汉也就守不住了。

所以,武汉会战最高潮的阶段,就是田家镇要塞群的争夺战,同罗山,信阳战役。这一章就来说说田家镇。

所谓的田家镇要塞群–名不副实

田家镇要塞的重要意义,老萨在海军在田家镇最后一战中已经说过了。由于田家镇附近长江江面仅有几百米,是扼守长江最好的地点,是修建江防要塞最佳地点。加上附近地形也算比较复杂,修建陆地要塞也可以进行较长时间防御。所以田家镇要塞也是武汉东边防御体系的最后核心,一旦丢失,影响重大。

自古以来,田家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宋,明,清在此处都有激战。太平军在此处和清军有过多次主力会战,还曾经在田家镇要塞对面的半壁山留下了铁索横江这几个大字。

田家镇要塞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清末光绪年间。清政府为了保证湖北省的安全,在田家镇建设了三个炮台,布置了大小火炮31门。

各国列强虽然已经通过不平等条约得到了长江的通航权,但这些军舰在通过田家镇要塞的时候,都是心有余悸的。因为火炮距离他们太近,如果此时炮台开炮,军舰肯定是保不住的。换句话说,田家镇就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的关卡。

对于这一点,时任第11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最为清楚。当年他在孙传芳部队担任参谋时,就在 武汉地区负责制定计划,所以对田家镇要塞的重要性最为了解。冈村宁次早在会战开始前,就将占领田家镇要塞作为最终的目标,在他看来,只要占领了田家镇,也就等于占领了武汉三镇。

既然日军能够意识到田家镇要塞的重要意义,蒋介石等国民政府高层自然也早就知道了。国军对田家镇要塞的防御,可谓极为重视!作为防御一方,国军自然要借助地形修建陆地和江岸防御工事,如果能修建坚固的要塞自然是最好的。田家镇要塞群在七七事变之前几个月就开始修建,到武汉会战爆发之前已经修建了整整一年时间,包括长江北岸的田家镇要塞,长江南岸的富池口要塞,半壁山要塞,一共三个要塞。

田家镇,富池口,半壁山要塞的修建水平都不高,还远远不如一战时期欧洲各国的要塞,按照世界标准属于四五流要塞。
这不是说国军不想修建水平比较高的工事,实在是水平不够。

二战中世界各国都修建过一些坚固要塞,比如法国马其诺防线,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日本虎头要塞,松山要塞等等。这些要塞都是列强修建,都颇有些水平。要塞主体都为钢精水泥,关键部位由钢板等填充物加厚,可以有效抵抗230毫米口径的重炮轰击,以及500到1000公斤航空炸弹的直接打击。修建这些要塞也花费了各国巨大人力物力,以日本的虎头要塞为例,日军前后花费了6年多时间,强行征用中国民工10多万人,花费了数亿日元巨资。该要塞规模宏大,地下工事主干道长达10余公里,纵深达6公里。要塞的各地下工事均在山体底部挖掘,所有的地下设施顶部浇灌水泥混凝土,重要部位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厚度达3米。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但即使这些坚固要塞,最终也都被敌人攻占了。那个坚固的虎头要塞仅仅守了17天,就被苏军攻占,更别说远不如他们的田家镇要塞群。这些要塞的修建,都需要这些国家极高的建筑水平和工兵的修建能力,换句话说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体现,而这都是国军所远远不如日本的。

当时田家镇,半壁山要塞,都不是钢筋水泥要塞,仅仅是传统的青石和石块构成的要塞。这种要塞,对付拥有轻武器和轻型火炮的敌人也许是无敌的,但无法长期对付拥有重型轰炸机和海军巨炮的日军部队。早在几十年前的日俄战争,日军就能使用20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轰击占领日军最坚固的旅顺要塞,更不要说几十年后的抗战。

南京保卫战中,那么坚固的南京城墙都被日军重炮轰塌,足可以见日军攻坚重武器的厉害。说实在的,就算是国军拥有世界顶尖水平的一些要塞,也不见得能够多大的帮助,顶多多坚持一些时间而已。

为什么修建水平如此之低,道理很简单。以现代工事最需要的钢筋水泥来说,抗战最初2年,国民政府铁的产量仅有15万吨,而且超过八成是老旧的土法炼铁。而刚的产量仅有5万吨,这点产量别说修建需要大量钢铁的要塞群,就连最基本轻重武器制造和民间建筑最低需要,也是满足不了的。国家基本工业力量如此,各方面又怎么可能先进呢!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以及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所有落后结果,都由人民来买单。其实历史总是这样!满清贵族在统治中国的200多年内,享尽荣华富贵,富裕到无可限量的地步。清朝贪官和珅贪污的钱款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全部约值今七千多亿人民币。

甚至王朝灭亡以后,他们仍然保持骄奢淫逸的生活。川岛芳子家的肃王府,在清朝灭亡多年后还是很富裕的,光是几处房产就变卖了125万银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这些人要么多各国租界里面享受生活,要么就是和当朝权贵勾结,谋求各方面的利益。总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永远是被奴役和欺压的!

回到田家镇要塞来!田家镇塞与隔江相望的半壁山要塞构成一个完整的江防安防体系,再远一点是沿江的富池口要塞。客观来说,国民政府对于这几个要塞还是很重视的,虽然修建水平不高,也实在是技术力量不及,其它能做的,蒋介石也基本都做了。

田家镇要塞群第一个任务是务必扼守长江,阻挡日军第3舰队沿江逼近武汉三镇。自古以来,攻击武汉都是宁可沿江水路,不沿着陆路。因为这一线地形复杂,有湖泊,山地,沼泽,丛林等天然障碍,陆地作战会非常艰难,而且必然花费很长时间。

相比起来,水路则好的多。因为长江水量丰富,水陆运输量大,而且行军速度快。不打仗的时期,一艘大型货轮,也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从田家镇开到武汉。为此,要塞群配备火炮,其中田家镇和富池口两个炮台各装有从德国进口的105毫米口径要塞炮8门,这是当时中国口径最大,威力也最大的要塞炮。他们口径虽然比安宅号的120毫米火炮要小,但威力却并不相差多少。半壁山要塞也有德国克虏伯105榴弹炮6门,还有75毫米高射炮4门。三个要塞的100毫米以上重炮有22门,形成一个还算强大的火炮网,就算是安宅号这样的大型内河战舰,也不敢随便突进了。105毫米火炮是可以重创日军这种1000吨位的军舰的,至于200,300吨的日舰就更别说了。

在这三个要塞的下游,是武穴城和马头镇要塞,作为田家镇要塞的缓冲。

武穴和马头镇要塞的作用也相当重要。武穴是长江流域十大内河港口之一,是从安庆到武汉400多公里长江水域唯一一个可以停靠5000吨以上大型船只的深水港。

日军对武穴是志在必得,只要占领武穴这个大港口作为前进基地,那么无论部队和物资都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路送到最前线。以日军的运输能力和武穴港的吞吐量,怕是一天就可以运送上万人登陆。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如果在武穴成功登陆,从武穴到田家镇直线距离还不到10公里,田家镇也就危在旦夕了。

马头镇要塞则和武穴隔江相对,真可谓唇亡齿寒,只要一个丢了,另一个肯定也保不住。武穴和马头镇这一线重武器很少,马头镇要塞名为要塞,实际只有一些简易工事,估计阻挡不了日军多久。话虽如此,毕竟也形成了整个田家镇要塞体系,尤其要塞炮兵火力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有效阻挡日军军舰的沿江推进。

可惜,自从进入二战以来,陆地要塞就算再坚固,也很难长时间驻守。因为要塞和要塞火炮,毕竟是固定不动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差,很难在日军军舰重炮和轰炸机重型炸弹的长时间打击下生存下来。换句话说,光靠固定要塞炮肯定是不行的,必须以机动炮兵给予增强。机动炮兵是移动的,不容易被日军定位消灭,生存能力比较强。

鉴于此,白崇禧在得到蒋介石的允许下,给田家镇要塞配备了所谓的田家镇游动炮兵(江防部队野炮2个营):共装备有日造31式野炮8门,奥地利造史高德野炮2门,东北沈阳兵工厂仿造14式77毫米野炮12门。另还有德制105毫米轻榴弹炮4门,20毫米高射炮4门,37毫米反坦克炮6门。这样各种口径火炮一共36门,但就数量上来说,堪称武汉地区第一强大的炮兵部队了。

虽然白崇禧已经砸锅卖铁用尽了战区所有的重武器,可惜这些机动火炮口径都很小,对地面支援也许还算可以,不足以给日本军舰造成致命伤,顶多给日军造成一些威胁而已。淞沪会战中,国军使用德制75毫米野炮多次击中日军军舰,都只是轻伤而已。

除了要塞火炮以外,长江防御就是大量的水雷区了。水雷其实只是防御工具 ,只是拖延日军进军的时间而已。国府在武汉会战开始之前,将九江至武汉之间的长江航路标志逐次破除,还在蕲春至岚头矶、黄石港至石灰窑、黄冈至鄂城为四个主要布雷区,先后布设水雷1500余枚。

由于日军第3舰队有大量扫雷舰艇,排雷能力很强,国军还采用机动布雷的方式进行补充。他们使用海军残余的炮舰“永绩”、“中山”、“江元”、“江贞”、“楚谦”、“楚观”、“楚同”、“民生”号在这一线布雷。

精兵悍将固守田家镇

田家镇要塞群的准备大概如此,兵力配属上更是厉害。

武汉会战爆发前几个月,国军统帅部就在田家镇设立了“田家镇要塞司令部”,驻有海军方面的炮兵部队和一个步兵守备营,总兵力大概2000人,隶属第9战区张发奎的第2兵团。

蒋介石任命梅一平少将为要塞守备司令,梅一平少将是海军的将领,不是陆军的。当时由于国军海军军舰大部分已经损失掉了,海军官兵操纵军舰上的火炮参与陆地作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128上海事变时候,国军最初的装甲兵将坦克上的机枪卸下,组成机枪大队参战。由于当时武汉地区还是远离战场,所以田家镇要塞在这几个月内始终还是2000多人的规模。但田家镇如此重要,自然备受重视。

1938年3月21日,在武汉会战 爆发前半年,蒋介石亲自下手令,向军令部负责人强调: 马当、湖口、九江、田家镇防务特别重要,其工事与炮位以及部队防务,应由军令部特别督促布置勿误。

军令部进一步加强了田家镇要塞的防务,督促要塞司令部在沿江两岸构筑若干炮台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从3月开始,要塞守备部队和当地的民工,在原有工事基础上继续修建,但进度平平。由于这一线地形复杂,永久性工事修建非常困难,加上材料物资不足,进度缓慢,最终修建成功20多个永久性钢精水泥工事。

6月,武汉会战的序幕战在安庆打响,蒋介石下令立即给田家镇增兵。国军73军奉命赶赴田家镇增援,随后马当湖口战役打响,73军大部前往一线作战,留下战斗力最强的57师在原地驻守。鉴于兵力不足,7月中央军精锐部队第2军开赴长江北岸的田家镇,同时54军也开赴到长江南岸的富池口。为了便于指挥,第2军,第54军合编为第11军团(57师划归第2军指挥),军团长由大名鼎鼎的第2军军长李延年担任。

江北的部队总指挥第11军团司令李延年,下属第2军(军长李延年),包括郑作民第9师,施中诚第57师,以及炮兵第16团,独立炮兵第6营。第2军和第54军都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第2军在1929年成军,他的核心是中央军第9师,这个师的前身为北伐时期的中央军嫡系第一军第一师及军教导团等部。他其中的第24团还是孙中山先生亲自创办的教导第2团,是相当精锐的骨干部队。

第2军建军以来参加过很多大战役,包括中原大战,围剿红军。在打走中央苏区的红军以后,第2军长期在福建驻扎,参加了削平两广叛军的两广事变。

1936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军委会的整军计划中,总共是20个师接受了整训,而驻扎在福建的第2军第9师成为20个调整师其中之一,接受了德国军事顾问的系统训练,足可以见第2军在蒋介石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当时,第9师已经可以堪称为中国最现代化的陆军部队之一。抗战前,李延年是第9师师长,抗战爆发以后,以为作战的需要,李延年升任第2军军长职务。当时第2军只有第9师和独立第六旅两支部队(武汉会战时期也是这样),另外两个师都调走了支援其他战场,这个军说到底也就是1个加强师,兵力比较虚弱。

抗战中第2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狠狠的打了几个硬仗,伤亡也很大。在淞沪会战后期,日军派出一部试图占领安亭,切断上海地区几十万国军的退路。日军部队甚至还占领了安亭,第2军在李延年率领下奉命攻击安亭,最终以较大伤亡把安亭日军全部消灭,保证几十万大军的撤退。可以说第2军在淞沪会战的功劳是极大的。

而划归第2军的57师也是一支强悍部队,他最初是安徽军阀陈调元的部队,在1930年被收编以后成为中央军一个主力师。该师兵员主要来自安徽和山东,官兵作战意志顽强,师长施中诚又很有能力,所以57师相当能打硬仗。57师在淞沪会战中打的很厉害,伤亡很大,但始终能够坚持。该师作风凶悍强硬,他们防御的阵地往往坚持到最后一个人,为日军所恐惧。这也是后来所谓虎贲的由来!

注解:虎贲有两种解释,一是军中骁楚者,勇士,另外一个是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是全军的精锐。

战后,57师所在的69军因为伤亡太重,被取消番号 ,但57师已经立下战功,深受蒋介石的赞许,番号却被保存下来。此战57师临时划归第2军指挥,武汉会战中几乎拼光。武汉会战后,57师划归抗日铁军74军指挥,随后立下无数战功,包括孤军死守常德16个昼夜到只剩100多人,当然这是后的事情了。

江北部队为第54军,军长霍揆彰,下辖陈烈的第14师,霍揆彰兼任师长的第18师。54军是大名鼎鼎的土木系,他是18军分离出来一部分部队在1937年新组建的军,是中央军嫡系的嫡系。他的军长为霍揆彰,本来也是18军14师师长,是陈诚的爱将和心腹。

至于18军的战斗力就不用多说了,从建军开始鲜有败战,直到国军全线败退台湾,18军紧急重建后还在金门歼灭了登陆的近万解放军,用毛主席的话来说:18军是一支吃人的部队。

部队战斗力强,指挥官也都很厉害。这两个军高级军官,包括第11军团长兼第2军军长李延年,第54军军长霍揆彰,第8师师长郑作民,第18师师长李芳郴,清一色的都是黄埔一期生。而一般认为,黄埔学生中,以开始的前几期水平最高,都是当时年轻人中的精英人物。

这几个人里面,自然还是李延年最为厉害。李延年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的资历很深,能力很强。1924年李延年考入黄埔一期,毕业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职务。北伐期间,时任 第1军第2师第5团团长的李延年遭遇了著名的济南惨案。李延年在济南日军优势兵力大规模进攻下,从容不迫的率领该团同日军激战,掩护大部队撤退,受到蒋介石的赞赏,被任命破格为副师长。随后李延年又在中原大战立功,率领一个旅成功阻击了冯玉祥一个主力师的数日的大规模进攻,为最终获胜立下大功。1931年,李延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任命为第9师师长。随后李延年参加了围剿红军等战役,抗战中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李延年也立下战累累功。可以说,李延年从军10多年,现在的军衔完全是九死一生在战场上拼来的,所以很有些真本事。

蒋介石认为李延年冷静理智,关键时候能沉住气,从不慌乱,是个将才,对其非常信任。此次蒋介石在战前说:田家镇如此重要,必须任命一员虎将。李延年能力够了,而且我一向对他不薄,他一定会用命死战的。李延年对蒋介石的任命非常 感激,但就这个任务本身来说,他却认为极为艰巨。

李延年估计日军进攻田家镇要塞的兵力至少4到5万人,而自己仅有2个军的番号,实际不过3万人左右。按照中日两军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差异,一般来说防御中国军要以两倍数量才能有效阻挡日军。所以李延年向蒋介石要求增兵,蒋表示同意,准备把26军,86军,48军等其他几个军调过来。不过这几个军当时正刚刚参加了广济,黄梅战役,退下来还没有几天时间,兵员装备又有一定损失,短时间内援军无法赶到。另外的几个军损失更大,实际无法增援田家镇。比如28军团的刘汝明,从马当湖口战役开始就同日军激战,拼了几个月,伤亡病疫百分之七十,现在整个军团居然只有2000多人还能作战。

因为武汉地区到处都在激战,到处都是兵力不足。李延年没有办法,只能就着手上的兵力先部署。

当时长江以北 田家镇附近地形大概是这样,西面和南面是大江,西北,东北和东面有大片湖泊沼泽,大规模很难从这种地形通行。只有北面地形比较平坦,是湖泊之间约1.5公里宽度的丘陵地带,长约数公里,直接通向田家镇要塞核心阵地。这个丘陵的最北面也就是松山高地,看来这一定是日军主要的进攻方向。所以,显然防御的中心就是北面。但江上几个方向也不能不防,毕竟日军海军力量强大,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发动登陆作战了。

李令自己嫡系第2军主力郑作民第9师负责守卫要塞北面,担任这个最艰巨的重任。其中它的第26旅守卫重要的松山高地,第25旅布置于高地外围的丘陵地带;李延年同时命令,施中诚57个师负责守卫要塞正面和东面,其第171旅旅长扬宗鼎兼任要塞司令,所辖第340、341、342团共3个据守要塞核心,第 169旅所辖第337、339团防守外围阵地。

由于兵力不足,田家镇外围的长江以北的武穴无法兼顾,只好将57师抽调一个团去驻守。这是长江以北的部署,长江以南的防御一样重要。李延年命令54军防御从武穴对面的马头镇到富池口要塞,以一个军的兵力防御长江南岸。这2个军官兵同原要塞部队一道抓紧战前时间加修防御工事。

田家镇一线的野战工事在战前并没有修好,外围阵地 长度高达7公里宽,丘陵虽然不高,但全部是岩石结构,并不适合修建工事。可是作战迫在眉睫,李延年下令每个部队包干一块区域,勒宁务必一周内完工。官兵们紧急修建了几百个坚固的据点,在四望山附近高地 到田家镇一带山岳区域环绕了几道铁丝网,该区域每个核心高地上都混合配置了20多门野炮,山炮,迫击炮,并且布置了雷区。

可以看到,田家镇要塞正面防御力量很强,日军如果持强从正面硬攻,会遭到顽抗的抵抗,就算能够胜利,伤亡必定不轻。日军如果从侧翼进攻,可以绕过国军坚固的正面阵地,减少伤亡,代价是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由于对田家镇要塞群的重视,蒋介石 ,白崇禧,冯玉祥一再亲自前往视察。武汉会战爆发前1个月,也就是1938年7月,第5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亲自视察了田家镇要塞,他认为兵力和火力还是不足。白崇禧预计日军进攻部队数量更大,他认定日军进攻部队至少有3个师团近10万人,仅仅依靠2个军3万人根本不可能有效阻挡。同时日军第3舰队可以作战的舰船200多艘,光靠 国军20多门要塞炮,恐怕也是杯水车薪。白崇禧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当时也接到了李延年汇报兵力不足的紧急电报。蒋完全同意白崇禧的主张,白崇禧随即将中央军第26军、黔军第86军、桂军48军三个军开赴田家镇一线。

8月5日第5战区制订的《第九战区关于武汉会战作战计划》强调指出,“应以一部配置沿江各要地及南得线,尤须固守田家镇要塞”。8月6日,蒋介石又亲自电令李延年等,指出“田(田家镇)、富(富池口)要塞为大别山及赣北我军阵地之锁钥”,要“以与要塞共存亡之决心,积极整备,长久固守,以利全 局,以扬国威。”

日军的序幕战

日军占领广济以后,立即展开了对田家镇的进攻部署。可以说,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还是很厉害的。冈村宁次的部署是,日军沿着长江两岸进攻,长江以北是日军第6师团负责,冈村宁次命令他们从北面和东面分两路夹击田家镇,为什么不去进攻南面和西面呢?因为这两面都是长江。而长江以南则是以第9师团,第27师团,台湾旅团以及海军陆战队负责,也是从南面和冬东面夹击富池口,半壁山要塞。

冈村宁次知道如果单纯从一面进攻,国军就会将重兵举起起来对付。而这一线地形比较险要,日军虽然战斗力有明显优势,在国军大量部队的阻拦下恐怕也是前进困难。所以,日军分几路同时进攻,国军只能被迫分为几路阻击。这样国军兵力分散,每一路日军战斗力的优势就很容易发挥出来,将国军各个击破。

显然,冈村宁次很狡猾,也很有军事能力,国军的对手并不弱。部署完毕以后,日军很快发动了进攻。日军首先从田家镇要塞东边发动进攻,他们兵分两路,沿着长江南北同时出击。

其实早在8月底,日军台湾旅团已经兵分两路杀向富池口。但由于防御的54军顽强抵抗,台湾旅团前进非常困难,前后作战长达20天之久,还借助了大量的毒气弹,才杀到马头镇外围。当台湾旅团接近马头镇以后,冈村宁次联系第3舰队指挥官,准备给予台湾旅团水面上的强力支持。

9月10日,日本第3舰队几十艘军舰,一面扫雷,一面强行突进到武穴附近江面,与长江以北的武穴 以及长江以南的马头镇 的国军炮兵激烈炮战。几小时激战后,数量质量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军舰炮火力,完全压倒武穴和马头镇炮兵,国军炮兵被压制的几乎无法有效开炮还击。

14日,沿长江南岸推进的台湾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和海军陆战队(吴镇守府第5特别根据地队)全部搭乘第3舰队军舰,突然在马头镇登陆。

马头镇的国军并不多,实际上也不可能长期固守。当时马头镇要塞(瑞昌县属)已经被摧毁,整个被炸成一片焦土。守军第49师一部抵抗虽然猛烈,但无奈日军兵力火力都有完全的优势,阵地又不复存在,实在无法长期坚持,最终马头镇失守。

其实马头镇要塞只是一些简易工事而已,不算是什么要塞。马头镇与武穴隔江而对,间距3000米,马头镇失守,日军得以由此隔江炮击武穴,并掩护海军舰艇在江上的扫雷作业。经连续几天飞机轰炸、舰炮和岸炮的猛轰,武穴被炸成一片废墟。从马头镇方向看,武穴完全笼罩在一团烟雾火海之中。

马头镇失守以后,距离马头镇仅仅几公里的富池口也就危险了。富池口就在田家镇要塞对面,仅仅隔一条长江。如果富池口一丢,田家镇也很难守住了。

田家镇要塞守军无奈,将77野炮2个连及仅有的105轻榴弹炮、75高炮各1个连,在9月13、14日调赴加强富池口要塞的火力。这些炮兵虽然帮助富池口守军大大阻碍了日军的前进,却使得田家镇要塞的机动炮兵战斗力大为削弱,减弱了田家镇方面的防御能力。

9月15日开始,台湾旅团兵分两路,从东面和南面夹击富池口要塞,期间遭受54军18师的顽强阻击。18师原属18军,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加上又有野战炮兵的大力支持,火力上拉近了不少。

从马头镇到富池口,直线距离仅有约10公里距离,而台湾旅团这个精锐旅团却步履为艰,有时候一天仅能前进不到1公里。
台湾旅团的波田旅团长为了遮羞,谎称国军依靠天险修建了坚固永久性工事,导致进展缓慢。实际上,这一线仅有一些简要工事,国军顶着日军炮火和大量毒气弹苦苦支持。台湾旅团自从安庆战役一来连续作战3个月,虽然多次大量补充兵员,但全军上下都极为疲惫,尤其精神上由于3个月的高度紧张已经变得麻木。所以一线作战官兵战斗意志大减,很多时候不远冒险前进,必须等重武器扎光国军阵地再说。

由此,长江南岸的日军进展缓慢,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目标。

鉴于此,冈村宁次急了,他命令长江北岸的国军立即全线进攻,分两路攻击田家镇。其中,东路日军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占武穴,因为根据情报武穴地区仅有国军一个团兵力。

在冈村宁次严令下,9月15日,日军海军第3舰队20多艘军舰,掩护海军陆战队500多人,在武穴以东的潘家湾、中庙、玻璃庵强行登陆。

对于日军此次登陆作战,守军第2军57师的337团已经有所预计。他们在这一线修筑了一线坚固防御工事,配备了轻重机枪和迫击炮。

由于日军轻敌,事先并没有海军炮火长时间轰击国军阵地,就仓促登陆。结果日本海军陆战队刚一登陆,就立即遭遇轻重机枪猛烈扫射,根本无法前进。而此时日军海军炮火由于害怕误伤不便于大规模炮击,最终登陆的日军丢下一堆尸体后狼狈撤走。

9月16日,日军海陆军战队吴镇守府第4特别陆战队,在舰载重炮的掩护下,强行在武穴以东登陆。此次日军登陆人数太多,有数千人之众。57师337团驻守这一线仅有数百官兵,实在无法有效击退这股日军,最终被迫放弃外围阵地,全军退守核心阵地武穴。日军尾随追击,随即杀到武穴。

57师第337团面对数倍数量的日军毫不示弱,他们奋力凭借城防工事抵抗。无奈武穴在这两天的炮火中几乎被轰成平地,剩余的城防工事屈指可数。一部日军干脆从炸踏的城墙直接冲入城内,第337团立即组织敢死队同日军进行激烈的巷战。数小时残酷巷战后,日军冲入武穴的部队架不住57师337团近战肉搏的拼命打法,全军溃退出武穴。不过,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到来,在下午2点,有一股1000多人日军增援到武穴城外,随后一拨拨继续冲入武穴。337团干脆放弃了城防,直接以巷战阻挡日军。在不大的武穴县城内,两军血战一整夜,日军伤亡惨重,而337团也几乎拼光了。

337团本来想死守武穴,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不过李延年总指挥认为日军已经从北面出动1万5000大军猛攻田家镇要塞,这才是日军主攻方向。57师337团此时死守武穴已经没有意义。随后李延年下令337团除留下1个营牵制武穴日军外,余部立即撤出武穴,立即赶往江堤一线。李延年要求337团务必破坏江堤,阻止武穴日军继续从东面向西逼近田家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人物。

337团两个营撤出武穴去破坏江堤,剩下的那个营居然坚持到第二天拂晓。337团擅长巷战,他们利用轻机枪配合步枪手榴弹组成一个个火力突击组,击中火力压制日军冲锋部队。弹药如果不足了,就立即挺起刺刀冲锋,日军海军陆战队毕竟不是陆军作战部队,没有什么巷战经验,所以损失很大,久攻不克。这个营一个晚上就造成日军500多人伤亡,超过己方伤亡的5倍。坚持到第二天早晨,由于337团另外两个营已经破坏了江堤,大水到处泛滥,李延年命令这个营立即放弃武穴撤退。于是这个营剩余的不到100人才带着伤员撤走。

337团在武穴的作战对日军是致命的,尤其是破坏江堤更是厉害。大量长江水江水灌入了田家镇东面和东北面的武山湖,黄泥湖,龙感湖这三个湖,形成一片面积很大的泛滥区。即使今天的军队,面对这种区域也只能使用气垫船,冲锋舟或者两栖装甲车才能有效通过,更别说二战期间的日军了。日军飞了很大力气占领田家镇东边的武穴,本来想立即从东边夹击田家镇。没想到完全被泛滥区所阻挡,同时17日开始这一带突然出现暴雨,真是雪上加霜。日军不但重武器无法前进,连步兵也寸步难行,进攻自然也无从谈起。

不但东面的进军受到影响,从北面杀来的今村支队进攻路线也被泛滥区所阻挡,被迫只能向松山阵地强攻,无法迂回了。

57师337团退出武穴并不意味着武穴由此丢失。实际上国军依靠泛滥区和复杂地形,在武穴附近日军整整缠斗了10天之久,武穴地区在27日才被日军占领。等到日军从东面逼近田家镇的时候,实上际田家镇已经被放弃。所以说,57师一个团的兵力,居然牵制了日军从东面进攻的数千人,算得上非常成功。

由此,武穴守军337团基本起到了预定的作用,也就是在外围阻挡日军二周以上时间,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

今村胜治和他的北路日军支队

在日军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武穴的同时,田家镇以北广济的日军第6师团,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由于广济的第6师团自身也处于四面国军部队的威胁下,无法抽调太多兵力。他们以战斗力最强的今村胜治的第11旅团的步兵第13联队和独立山炮第2联队为骨干,补充其他部队组成了今村支队。

表面上今村支队兵力似乎只有不到1万人(7000多人),但火力却非常强大,仅仅那个炮兵联队就有36门山炮。今村胜治旅团长在武汉会战中同国军交手不下上百次,对国军有一定的了解。他针对此次作战,将本来以马车为主的运输方式,全部改为以单匹马背负的方式,以适应山地作战。同时特别把师团的山炮联队也带着,以增强山地作战的火力。

广济距离田家镇还不到25公里,今村胜治得到的情报是田家镇要塞北面只有国军第2军一个军驻守,兵力约1万人。今村胜治认为自己兵力不比第2军少,火力又是它的一倍以上,加上空军的大力配合,估计最多一周可以占领田家镇。

其实今村胜治心中认为最多只需要2,3天就可以占领田家镇,毕竟两军 不过25公里,以日军进攻行军速度,一天10公里是最基本。

所以,今村胜治定下来的一周时间,对于他自己来说,已经是留了很大的余地。在这种日本人特有的狂妄念头趋势下,今村胜治命令部队轻装出发,仅仅携带一周的作战补给和弹药,将多余的辎重兵留在了后方,以避免被国军游击队袭击。没想到,此举几乎让这个今村支队全军覆没,今村胜治少将自己也因此狼狈不堪。

今村支队在海军陆战队攻击武穴的同一天发动进攻,他们在9月15日从广济出发,很快杀到了田家镇外围的铁石墩、松山口附近,距田家镇仅15公里。

田家镇要塞北面不是湖泊,就是沼泽,只有一块比较平坦的丘陵,宽大约有1.5公里。
这块丘陵的最外层是所谓的松山,其实也就是一些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坡而已,最高海拔仅有300米,谈不上什么山。松山也就是长着松树的山,这一线外围阵地宽度大约7公里,是北面的门户。越过松山以后地形更差,几乎是一马平川的数公里的平地,无险可守了。所以,北面防御核心自然是松山,国军以原有的20个永久要塞为核心,又在松山修建了大量野战工事,并且布置了雷区。

今村支队是号称日军战斗力第一的第6师团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弱。他们经过15日一天的激战,击破了第2军第9师在外围的小股部队阻击,全线逼近松山阵地。

由于敌我双方距离太近,国军兵力又不足,所谓纵深防御只能这样了,不可能像苏联人一样,动辄搞一个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的纵深防御阵地。

李延年见今村支队率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山炮联队近万人大军直接杀入田家镇北线,立即下令聚集兵力迎战。除了让武穴国军撤退以外,还命令57师接手第2军第9师其它零散阵地,让第9师全部兵力得以北上松山一线,和日军决战。

今村支队攻入松山外围已经是15日夜晚,照常理来说日军一般不会进行夜袭作战,因为日军在火力上有明显优势。火力的优势只能在白天才好发挥,在晚上互相看不清对方,火力优势不明显,又容易误伤,所以日军很少夜战。不过此时的今村胜次少将极为傲慢,他认为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击溃国军一个第2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居然连夜进攻。

从9月15日晚上开始,日军从田家镇要塞北面全线进攻,这也是田家镇战役的主要战场。
面对今村支队气势汹汹的进攻,李延年的第2军第9师针锋相对,双方狠打硬拼,战斗极为惨烈。

由于日军攻势猛烈,两军接触以后不到24小时,第9师所属的4个团中,已经有3个团和日军正面交火,仅有1个团作为预备队。而最前线的50团仅仅两天的交火,已经伤亡三分之一,可见日军火力只猛烈。

今村支队战斗力极强,老兵很多,武器更是相当先进。而第9师也是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的强力部队,不可能被第6师团的大名吓倒。

时任第53团1营营长解云祥,回忆当时整个阵地上终日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天空中刺耳的飞机啸叫声,地面上的枪炮声和战士们与日军搏斗的撕杀声连成一片,响彻山谷。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我守军凭借即设阵地,在要塞炮兵及军师炮兵部队有效的火力支援下,沉着应战,迎头痛击来犯之敌。阵地失而复得者再。我英勇官兵奋不顾身,与敌血战两昼夜……许多负伤的官兵,裹伤后继续坚持战斗。阵地被敌炮火摧毁了,就利用弹坑作掩护,继续战斗。弹药用 尽了,即凭借着刺刀与敌进行白刃战。

解云祥还回忆,他的53团在和日军激烈肉搏战中,第1营第3连下士班长石克俊用刺刀一个刺杀,却被拼刺技术很好的日军打掉了步枪。石克俊立即冲上去,拦腰抱住这个日军,挥拳朝他脸上打去。日军这个士兵大吃一惊,急忙扔掉步枪,两人在地上翻滚厮打起来!在激烈的打斗中,力气较大的石克俊将日军压在身下(日军士兵在二战期间身材普遍矮小,平均身高在1米6左右),日军士兵见打不过,居然将石的耳朵一口咬下。石忍着剧痛,奋力用双手将这个日军掐死。

正常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攻防作战,敌我双方作战距离基本都在200米外,主要发挥远射武器的威力。一旦到200米内,基本上胜负已分,不是一方撤退,就是一方放弃进攻,很少会出现这样互相掐咬的肉搏战。由此足可以看到,战斗已经打到了什么地步。

日军地面炮火猛烈只是国军伤亡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更可恨的是日军飞机的猖狂。由于田家镇要塞几乎没有高射武器,日军战斗机轰炸机肆无忌惮的超低空飞行,到处投弹和扫射国军部队。这一线负责空中支援的是日本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包括战斗机45架,轰炸机18架,飞机总数超过60架,数量已经很多了。

当时武汉地区国军正在全力保护武汉三镇,由于日军飞机数量是国军的一倍多,国军空军疲于应付,虽然颇有战果,但显然无法兼顾前线控制权的争夺了。

国军没有防空武器,只好想其它办法。第9师师长郑作民抽调一部轻机枪手集中起来对空射击,同时指挥预备队那个团,以营连为单位,集体用步枪对空开火。

自然,这样打法基本不可能打到日军飞机,只是对其有一定阻碍而已。日军飞机见地面防空火力变得猛烈,也就不太敢超低空飞行了,但轰炸和扫射还是相当猛烈。

当然,日军今村支队也不是善类,他们攻击极为猛烈。尤其山炮部队炮击非常厉害。山炮独立联队的36门75山炮数量众多,射程高达9公里,无论火力还是射程都完全压倒我方炮兵部队。我军野战工事在日军这么多山炮的打击下,一个个被炸得粉碎,我军伤亡非常惨重。

两天激战下来,仅仅解云祥所在的旅,排长,连长,营长就伤亡60多人,士兵伤亡近千人,但日军伤亡也大,黄色军服的日军尸体到处都是,躺满了山野。

第9师用迫击炮猛烈轰击进攻的日本兵。由于国军处于防御,迫击炮早已计算过射击方位,所以炮击相当准确,给日军造成不小的伤亡。日军用几十门山炮猛烈轰击国军迫击炮部队,作为压制。国军迫击炮被迫分散开使用,但每门火炮都尽量高速发射,以尽量弥补一线国军士兵火力上的巨大劣势。期间国军迫击炮发射的也是相当猛烈的,据说有一枚炮弹下落的时候正好落在一架超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上,炮弹爆炸,飞机也被击落。当时很多松山上的国军官兵目睹了这个场面,都兴奋的大叫,士气大振。

由于日军第6师团进攻过于猛烈,第9师伤亡过大,一线部分阵地在17日被日军突破。

得知阵地部分丢失的消息后,第9师师长郑作民将军和第26旅旅长亲自赶赴松山第一线指挥反攻作战。一线官兵见师长旅长都不怕死,士气再次被鼓舞,17日当天收复了部分丢失的阵地,松山阵地还是很稳固的。

李延年看到16日,17日两天伤亡数字以后,顿时吃了一惊,脸色铁青。他随后下令将57师大部向田家镇核心阵地收缩,准备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第9师。

虚张声势,今村支队被合围

经过两天的进攻,今村支队伤亡也很大,官兵很疲惫。更惨的是,从17日晚上开始,田家镇一线出现阵雨,到了18日转为暴雨。
当时日军飞机并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只得全面停飞,失去了空中支持,日军战斗力就削减了三分之一。瓢泼大雨中,日军山炮部队也前进困难,无法有效跟随一线步兵前进,重武器的威力也大为减弱了。日军攻势开始减弱,这也是今村胜治旅团长不愿意看到的。

当时第6师团稻叶四郎师团长也得到了进攻田家镇受阻的报告,他立即下令第6师团另外一个主力支队,也就是牛岛支队南下发动进攻(包括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野炮联队),日军在广济仅留守一个步兵联队。

让稻叶四郎再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开拔,突然遭遇国军四面的围攻,被迫转为防御。

此次进攻的,就是国军赶来增援的第26军,第86军和第48军。这三个军已经赶到了田家镇一线,准备给与支援。

根据一般方法,这3个军应该陆续进入松山,在第2军伤亡惨重以后接过防御阵地。但李延年却并不这么打算,在目睹着3个军的现状以后,他认为这种添油式的增援办法根本没用。以淞沪会战作为例子,由于日军火力强大,其实防御时国军单纯积聚兵力用处并不大。因为大部分官兵的伤亡并不是日军步兵进攻时候造成的,而是被日军炮火杀伤。对于防御来说,其实坚固的阵地和比较良好的火力配备比兵力要重要。此时松山一线已经遭遇日军重武器和空军的猛烈打击,阵地已经被击毁超过三分之一,第2军的伤亡也差不多。如果等到第2军守不住的时候,松山阵地基本上也被摧毁了,此时让这3个军上去增援,基本就等于让他们在无依托情况下被日军炮火大量杀伤。也就是以重大伤亡多支持几天而已,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况且,李延年认为这3个军的兵力现状,甚至不足以长时间防御。3个军中,以中央军第26军为例,他的兵力经过2个月会战的消耗,已经相当削弱。26军本来也是一支劲旅,在军长萧之楚的领导下参加过长城会战等战役,该军本来有3个师,经过淞沪会战的激战以后,全军伤亡过大,被迫缩编为2个师。之前由于在广济战役中,26军也参加了对第6师团的围攻作战,伤亡很大。第6师团在激战后,立即得到3000多新兵的补充。第26军则没有任何补充,当时2个师总兵力只有几千人,每个师平均只有不到2000人,实际1个军还不到1个师的兵力。

萧之楚接到命令以后无奈,只能将随军民夫全部编入作战部队,勉强增加了1000兵力,但战斗力自然就大幅度下降了。

至于何知重86军和26军情况类似,只是他是国军中战斗力最差的黔军,所以战斗力还不如26军。只有桂系张义纯的48军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也仅仅只有几千兵力。以这3个军不过1万出头的总兵力,怎么去对付总兵力高达4万之众的第6师团呢。

鉴于这种情况,李延年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并且报知上级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
这个办法说起来很简单,这3个军不要增援田家镇要塞,而是去广济主动进攻第6师团同时从背后攻击今村支队,切断今村支队和后方的联系。如果能够侥幸击溃第6师团或者包围今村支队予以歼灭自然最好,如果击溃不了他,至少也可以拖延第6师团和今村支队的南下步伐,这也就是所谓的以攻代守。

李品仙对于这个提议再三考虑,最终还是同意了。

结果第6师团立即遭遇驻守在该地的国军第26军、第86军、第2军、48军等部队围攻。不但在田家镇以北的黄泥湖、马口湖一带的胡家山、沙子瑙、乌龟山、下郑一线及以北地区将今村支队第11旅团被国军从北面切断了补给线,连广济的日军第6师团也遭遇到国军猛烈进攻。

这一招,确实把日本人打的措手不及。首先广济的第6师团被打懵了,他搞不清国军突然敢于进攻他这个兵力雄厚的师团目的是什么。从15日开始,广济的第6师团大部队同国军26军,48军开始激战,暂时无法将师团所有兵力南下调动。其次,与此同时,26军和86军一部约4个师(其实就是4个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从背后切断了今村支队第11旅团的补给线。

今村胜治旅团长本来正在全力进攻,没想到后路突然被人抄了,补给完全中断。无奈之下,他在18日被迫停止全面进攻,转为防御,看看国军倒是是怎么回事。

正面松山国军乘机反攻,夺回不少丢失的阵地。由此,日军在国军虚张声势的主动进攻下,顾此失彼,导致进攻田家镇作战几乎完全停止。

其中今村支队最惨,他的南北西三个方面都是国军,唯一没有国军的东面又是广大的泛滥区和湖泊,实际已经被国军包围。

两方继续激战2日,日军由于补给开始匮乏,伤员过多,进攻势头已经大不如前。到了20日当天,今村支队已经完全陷入困境。

在15日出发时,他只携带了7天的补给和弹药,此时已经6天了,弹药消耗殆尽,补给也基本没有了,连日军身上所谓紧急食品也动用了(2天分量,只有指挥官下令才能动用,一般用在最后关头)。日军没有重武器的弹药,就成为没牙的老虎,嚣张不起来了。20日当天,国军火炮居然完全压制了日军的火炮,给日军进攻部队造成不小的伤亡。

到了这个时候,今村胜治旅团长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现在依靠自己已经无力返回。
如果这种没有弹药和补给的情况继续,不要多说,只要保持3到4天,这个近万人的支队不用国军打,也要跨掉了。旅团长今村胜治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声嘶力竭的要求第6师团立即增援。。

在广济的第6师团长稻叶四郎此时也被国军猛烈攻击,虽然进攻国军数量并不很多,却无法摸清国军虚实,不能大规模南下。所谓的牛岛支队的旅团长牛岛满也建议暂时不要南下,以避免陷入国军包围圈。看来,国军的进攻厌恶完全迷惑了日军。

注解:牛岛满就是后来指挥冲绳战役,最后切腹自杀的死硬派军国主义分子。他还是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

9月20日晨,稻叶四郎急派步兵第45联队的山本第2大队前去增援。山本第2大队1000多人赶到前线以后,看到今村支队被国军上万部队四面围攻的惨烈场面,吓得全军躲在山头后面。大队长山本要求师团长继续增兵,他才敢前进。

其实山本大队长也并非没有道理,他这点兵力就算杀进去了,估计也是一样被歼灭,等于用滚油去救火!

师团长稻叶四郎无奈,于9月21日的夜间,又派步兵第23联队的池田第2大队,相继前往增援。同时稻叶四郎再次发电报给今村胜治,让他继续坚持几天。

此时已经是21日,今村支队官兵已经开始普遍断粮,弹药也快消耗光了。今村胜治表示没有粮食和弹药,他无法坚持,必须立即补给。

在今村胜治的再次紧急求援下,稻叶四郎师团长深知情况严重,但他手上已经没兵了,根本无法解决。稻叶四郎只好拉下脸皮,向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要求帮助。

冈村宁次本来整天跟人吹嘘自己麾下 的第6师团天下无敌,此时接到这份报告,不觉也傻了眼。冈村宁次自然不可能听任第6师团被歼灭,不然自己11军司令官恐怕就要被解职。他立即命令空军给予支援。可惜这几天天气很差,日本海军航空队表示很难起飞,就算飞机勉强起飞了也看不清地面目标,等于没用。冈村宁次大怒,在电话中一顿怒骂,下令无论 天气如何,一定要立即起飞支援,违者军法严惩。

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的第12航空队,于9月21日,冒着低云的复杂天气,飞到黄泥湖以西、以北对国军进攻部队进行大规模轰炸;日本陆军空军也在当日参与轰炸,同时还向其地面空投大量粮弹物资,其中包括山炮弹 100发。由于天气原因,攻击效果不佳,却多少帮助第6师团稳住阵脚。

至于弹药倒是勉强可以对付着用,因为至少可以用缴获国军的轻武器和弹药暂时顶一段时间。但粮食确实严重不足的,这个就没法解决了。空军方面表示在这种天气下,依靠空投保证今村支队的粮食供应不现实,必须另外想办法。

鉴于空军已经无力继续救援,冈村宁次低三下四只好找到了海军方面。海军方面本来不买陆军的账,冈村宁次厚着脸皮说好话加上套私人交情(他和近藤英次郎少将认识超过10年时间)。

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11战队司令近藤英次郎少将和冈村宁次仔细研究后,认为可以用吃水极浅的一种铁皮船,将大量粮食和弹药沿着泛滥区送到湖泊里面,今村支队只要派人接应就行了。

但这种做法有很大风险,因为不知道泛滥区水深到底有多少。如果水太浅,这些铁皮船恐怕要全部搁浅,成为国军的活靶子了。不但援助不了今村支队,还另外搭进去一票海军官兵。但事已至此,就算成为活靶子也要拼命试一试。

冈村宁次硬着头皮下令执行援救计划,于是经过22日一天的准备,23日一批铁皮船带着物资冒险开入湖区。

他们的运气不错,这几天由于暴雨,泛滥区水位很高,铁皮船居然侥幸通过了。这批物资由今村支队全部取走,虽然数量并不大,但却是救命的粮食。同时铁皮船将今村支队受伤严重的伤兵送到后方,前后一共运送了680人。

之所以能够让今村支队起死回生,说到底还是国军没有空军和海军的原因。如果有了空军或者海军,又怎么能让这种没有武装的铁皮船到处乱窜呢。

当时今村支队已经断粮3天,饥饿的日军士兵挖掘中国农民田地里面还没成熟的红薯吃,将田地里一些谷子摘下来,放到钢盔里面捣碎后煮着吃。如果在缺粮3天,怕是就要饿死几千人了。

得到补给的同时,日军增援的那个联队也在空中掩护下向今村支队靠拢。此时今村支队已经放弃进攻,抽调1个主力大队,不惜一切代价和援军汇合。

从24日开始,天气转晴,日军空军再次开始活跃,每天投弹都在500发以上。得到数日补给和弹药的日军恢复了攻击力,开始拼命攻击前进,试图打破国军的包围圈。

两股日军之间是人员稀少的26军和86军共3个师,总兵力不过3000多人,而日军靠拢的3个大队就有4000人。两军激战3日,战斗也是无比激烈。激战中26军44师师长陈永在一线指挥作战,由于敌我双方互相进攻相距不过几百米。陈永在战斗中被一发炮弹炸中脸部,好在运气很好,弹片只划过皮肤,没有伤及骨头。后来军医说,只要弹片偏1厘米,陈永师长必死无疑。

同日,26军32师师长王修身也赶赴第一线指挥。结果被日军炮兵发现,一顿急速火炮猛烈的砸向黄师长。第一枚炮弹落在黄师长前方5米处,其它几十发炮弹随后就到。好在黄师长身边的卫兵身经百战,他们经验极为丰富,用力将黄师长拉入一个简易工事。结果这顿炮火炸伤了几个卫兵,王师长侥幸没事。

目睹伤亡过大,26军军长萧之楚在21日就向蒋介石电报:本军四次猛攻,已经牺牲过巨。先44师和32师每师战斗人员都不超过1000人。兵力如此情况,最后只有集合民夫军官进入第一线作战,遇敌拼死一战。萧之楚在电报最后说道:成功顾佳,成仁亦所甘愿也。读起来虽然壮烈,实际萧之楚向蒋介石表示自己已经战斗到最后一刻了。

到了26日,26军和86军力不能及,没能守住全部阵地。26日,日军增援的那个联队和今村支队终于汇合,日军总兵力也增加到1万5000人。

最后的决战与真实的王成

由此,田家镇要塞保卫战的局势再次扭转。这次所谓的进攻作战,为国军争取了整整11天时间,而其实进攻的国军根本是虚张声势,实际没有什么实力。

说句实在话,国军只是装个样子迷惑日军,在日军有海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国军这点部队凭什么能阻挡第6师团大部队,又能将今村支队近万人歼灭呢?

在日军汇合以后,李延年被迫再次调整部署,将外围部队收缩核心阵地,只留下一部牵制外围日军。这些牵制的国军也很厉害,出现了不少英雄。

第9师一个连全线退往松山核心阵地时,留下一个连在陈家湾牵制日军大部队。黄连长当时名义上有一个连,经过激战以后仅剩一个排兵力,而且伤兵占了大半,实际只有一个班10几个人还能作战。

黄连长也是个老兵,经过仔细观察地形以后,他认为陈家湾村四周都是平地,中间一个孤零零的几户小村子,根本无法防御。但是陈家湾村口有一颗数百年历史的古樟树,三个人都包不过来,树荫极为茂密,如果躲在里面外面根本看不清楚。黄连长经过再三思考,决定不能以卵击石的死守,他征集了5个志愿者留下作战,其余人带着伤兵全部退往后方。

黄连长从村子里面找了一个门板,搁在古樟树的树荫里面,架上了全连仅有的一挺重机枪,由他们6个人驻守,还让村里老百姓赶快撤退。

第二天,一群日军杀向陈家湾。日军经过观察,认为这个村子并没有国军驻守,随即大摇大摆走到村前。

黄连长下令开火,重机枪在树荫的隐蔽下,子弹密集的射入日军人群中。日军大乱,当场被击毙数人,还有十几个人被击中受伤,余者也不顾伤员死活一哄而散。

随后,日军这个中队小心翼翼的向村子进攻,没想到他们一举一动都在视线极好的黄连长他们眼皮底下。日军刚刚进入射程,重机枪再次开火,日军被打的滚的滚爬的爬,一部向后溃败,另外一部向村中开枪开炮,打的不亦乐于,但黄连长他们自然毫发无伤。

经过这样几次进攻,前后居然打了整整一周时间。日军每次都丢下几具尸体,前后伤亡近百人,却始终不知道子弹从哪里来的,狼狈不堪。到了后面,日军无奈,调来山炮部队,将陈家湾村子轰平,但之后进攻又被黄连长重机枪痛打一顿,再次溃败。

日军进攻部队的大队长也傻了,明明村子已经被轰平了,哪儿来的机枪子弹呢?

没办法,他们只好向空军要求支援。于是几架飞机飞来投弹,将本来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小村子,再次炸出很多弹坑。其中一架飞机俯冲扫射时,飞行员无意中看见古樟树上似乎有块门板,才恍然大悟,赶快报告大队长。

日军大队长又羞又愤,下令山炮部队立即瞄准古樟树开炮。一顿猛烈的炮击后,古樟树被炸碎,黄连长6人光荣殉国。

日军一个中队被这6个人阻挡了整整一周多时间。

黄连长殉国以后,逃回村子的老百姓含泪将还算完整的黄连长遗体收敛埋葬。遗憾的是,老百姓们只知道连长姓黄,具体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只好在墓碑上写道:英雄黄连长之墓!

在长江以北日军第6师团全线进攻田家镇的同时,长江以南的日军27师团,第9师团和台湾旅团也没有闲着。

波田重一的台湾旅团同第9师团,第27师团配合,从9月11日开始向阳新县的富池口江岸要塞和半壁山要塞发动进攻。

主攻富池口要塞的为台湾旅团,第9师团和第27师团沿着瑞武线向西进攻,以牵制包括18军在内的国军部队。

日军台湾旅团以2个步兵联队,1个山炮联队,1个装甲车中队,1个野战重炮大队这样强大兵力下,又在绝对的海空军优势下,居然经过5天激战才前进10公里距离,杀到富池口要塞附近。

霍揆彰的第54军18师奋力抵抗日军,造成台湾旅团很大的伤亡。随后,日军在海空军掩护下,全线进攻富池口和半壁山要塞。

当时日军对富池口要塞和半壁山要塞攻击极为猛烈。半壁山要塞驻守的31集团军第98军193师385旅旅长马骥回忆当时一幕,还心有余悸。

每到天亮,长江中日军军舰就排成一线猛烈炮击各要塞,其中炮击半壁山的日本军舰最多有13艘。我要塞只有6门火炮,还不到日军十分之一,几乎被日军完全压制。同时,日本空军也赶来轰炸,我军4门高射炮无法对付这么多日军飞机,只能不开炮还击,重炮也只好暂时隐蔽起来。当时日军的重型轰炸机的重磅炸弹威力极大,我军精心修建的工事,不论多粗的条石和石柱,全部被日军500公斤以上的炸弹炸得粉碎。步兵的地下碉堡经常被炸毁,人员不是被炸得血肉横飞,就是被活埋在地下。我军火炮只有日军飞机不在时,才敢于还击。由于白天战斗激烈,我们根本顾不上别的,甚至连饭都没法吃。只有在晚上战斗停止以后,才将活埋和被炸死的战友尸体清理出来,修复一些损害较小的阵地,顺便 吃几口冷饭。此战我旅死守半壁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从我(旅长)和团长一直到勤务兵,伙夫,饲养员,无论在敌人进攻,清理战场(掩埋死者,救护伤员)方面,或者修复工事方面,都是一起合作,竭尽全力。关键时候,勤务兵拿枪去一线作战,伙夫帮助搬运伤兵,饲养员帮助修复工事,仗打到这个地步,也就没有人所谓不拿枪作战的人。由于日军炮火轰炸实在猛烈,我旅官兵伤亡很大。我军每个重炮和高射炮掩体都被日军炸毁,一些火炮也被炸伤,从营部到旅部,几乎每一个指挥所也都被日军击中,我自己左臂也被炸弹击伤。

台湾旅团又苦战3天3夜,9月24日,几乎被炸成废墟的富池口要塞才被台湾旅团攻占。

当时张发奎要求18师师长李芳郴必须继续坚守3天,李芳郴认为要塞已经被炸成这样,还怎么继续固守呢?难道让数千弟兄们在废墟里面做日军火炮的靶子吗?

在这种情况下,李芳郴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总撤退,不能做无谓的牺牲。9月23日夜晚,18师残部破坏了炮台以后,放弃富池口西撤半壁山要塞。

李芳郴当时的决定其实是正确的,但作为军人必须坚守命令,因为此次抗命,李随后也吃了大亏。1939年3月李芳郴因作战失利被老账新账一起算,撤职后判刑3年,虽然10个月后就被保外就医,但随后再也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军职,最高职务不过是16绥靖区中将高参兼江北指挥所主任。一个堂堂的黄埔一期生,就这样废掉了。

为了占领富池口要塞,台湾旅团在10公里的进攻距离上花费了整整8天时间,平均每天前进1公里距离。

不过即使这样,在9月23日,日军在长江以南已经占领了和田家镇隔江相对的富池口,田家镇要塞侧翼被突破,田家镇要塞群已经被撕开一个缺口,对全局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27日开始,日军今村支队1万5000多人以陆军和海空军配合,从三个方向全线进攻田家镇要塞主阵地。

此时局势对国军极为不利,不但对岸较远的富池口被占领,日军第3舰队还逐步扫平水雷,逼近了田家镇要塞。

日军军舰开始和要塞火炮激烈炮战,并且开炮支援日军地面部队的进攻。

本来日军重火力都来自陆地和空中,此时主要的重火力支援来自于长江上的日本军舰。以安宅号炮舰为例,他的主炮2门120毫米口径重炮,火力相当惊人。为了攻打田家镇要塞,日本海军可谓用尽全力,除了第11战队的大量内河战舰在一线,另外还集中了40多艘战舰,参战日军总战舰数量高达50多艘,重炮上百门。

各种海军陆军火炮如雨点一样,射向田家镇要塞,要塞守军用20多门要塞炮和机动布置水雷来抵抗,给日军造成一定的损失。

激战中,原要塞司令梅一平少将和炮台总台长秦德生等军官,在日军猛烈炮击下冒死坚持炮战。最终先后殉国,国民政府追赠梅一平中将军衔。

到目前为止,8门要塞炮已经有5门被炸毁。
而日军空军也特别活跃,日军战史记录到:28日我方出动400架次战斗机,轰炸机,持续轰炸国军阵地。当日投弹1500多颗,约100多吨。

在第6师团和海军陆战队数万重兵围攻下,加上近百架飞机和50多艘海军军舰的联合进攻,田家镇守军继续坚守了2天2夜,最终距核心要塞仅有3公里的玉屏山失守,守军342团团长李瀚卿受重伤。

期间战斗惨烈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还是解云祥回忆,当时他们驻守的大小阵地几乎都被日军炮击摧毁,他们以部分没有炸塌的战壕,散兵坑和炮弹坑为阵地死守。当时他们的第9师师长郑作民和旅长杨宝玉再次全部赶到第一线,亲自指挥战斗。当时国军几乎和日军以一寸一尺的做拉锯战,日军每前进一步都遭遇国军顽强抵抗,不杀光阵地中最后一个国军,就无法有效前进。激战中,坚守阵地的57师339团(缺一个营)死战不退,几乎全部殉国,2个营长一死一伤,团长周义重本人负重伤。该团最终突围出来的还不到50个人!而57师340团团长龙子育见战况危急,亲自持手枪去一线作战,不幸身中数弹殉国,该团也几乎全军覆没。这个龙子育就是57师师长施中诚的外甥。

63团重机枪1连少尉排长袁次荣率领全排防御一个阵地,在日军猛烈炮火掩护的步兵冲击下,该排官兵基本全部伤亡。袁次荣命令轻伤员将重伤员抬下阵地,自己率领几个还能作战的战友奋力抵抗,但很快战友们伤亡殆尽,仅剩他一个人没有受伤。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袁次荣应该放弃阵地撤退,因为他一个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对付冲锋过来的数百日军士兵。但袁次荣抱着必死的决心,根本没有考虑过撤退。他用重机枪从他驻守的小山坡上居高临下向日军顽强射击,击毙击伤日军十多人。日军见国军重机枪还在射击,认为国军在阵地上还有不少部队,一惊之下退了下去。其实此时阵地上只剩袁次荣一个人,而且重机枪子弹也打光了。

在日军又一次冲锋的时候,袁次荣命令几个受伤的战友赶快离开阵地。这几个战士多是重伤,他们其中几个人勉强爬到了后方,但还有几个实在无法动弹,只能躺着等死了。
袁次荣目睹日军如蚂蚁一样的冲锋上来,他拿出阵地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从容的放在重机枪上的机匣内。此时日军已经冲入战壕,看见战壕里面还有个中国兵活着,以为他要投降,都停住脚步,大声威吓让他过来。谁知道袁次荣突然拉响了手雷,随后自己猛地抱紧重机枪。一声巨响,重机枪被炸毁(不让日军缴获),袁次荣也当场牺牲。

目睹这个场景的日军一个个目瞪口呆,几分钟以后,其中几个日本兵自发的向袁次荣殉国的方向鞠了一躬。因为在日本人眼中,能够为国牺牲的军人,哪怕是他们的敌人,也是真正的勇士,是值得钦佩的。随后日本人由于急于进攻,并没有打扫阵地就继续前进,一个重伤没死的国军士兵后来被老百姓所救,回到国军部队里面将袁次荣的事迹汇报了。不然袁次荣始终还只是一个无名英雄!

放弃田家镇,武汉会战落幕

李延年自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此时日军已经逼近田家镇要塞内部,增援要塞已经没有意义。

在李延年的建议下,第26军,第86军,第48军再次全线进攻今村支队侧后。遗憾的是,3个军伤亡过大,此时的进攻在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奏效。今村支队虽然在3个军的攻击下步步后退,放弃大量阵地,但并没有停止对田家镇主阵地的进攻。

在日军猛攻下,李延年再次全线收缩防线,但此时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个方面包围田家镇要塞,情况极为危急。

白崇禧认为,如果继续防守下去,一旦日军切断田家镇守军退路,就得不偿失。况且武汉会战的目的已经实现,没必要继续硬拼。
白崇禧上报蒋介石,得到他的允许以后,下达了撤退令。

防守要塞区的第2军军长李延年,根据第4兵团总司令李品仙的命令,于28日将防守田家镇的部队撤出。

至此,田家镇要塞一共坚守了15天,造成日军数千人的伤亡。杨宗鼎旅长,李汉卿团长受重伤,至于营连长伤亡也很大。

10月1日,田家镇被第6师团今村支队第11旅团及海军近藤英次郎少将的第11战队攻占。撤退时,国军守军将火炮部分零件予以拆走,其余则灌入王水,予以腐蚀。

攻占田家镇要塞以后,富池口田家镇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仅剩一个半壁山要塞。日军随即调动主力猛攻半壁山要塞,包括32艘军舰,80架飞机和数千步兵。

半壁山要塞也坚持了4天时间,守军98军193师385旅伤亡1000多人。鉴于田家镇要塞群已经被攻破,半壁山坚守意义已经不大,10月4日蒋介石再次下令放弃半壁山。

385旅将搬不动的要塞炮破坏,然后从容掩护重炮营和高炮营撤退,随后秘密撤退。

由于此战打的太狠,日军在富池口伤亡巨大,所以对这种攻击作战极为惊恐。半壁山要塞被国军放弃4天以后,日军却始终不敢进入半壁山要塞,怕遭受伏击,只是在外围开炮。直到10月8日,日军才以重炮火力掩护下,占领空无一人的要塞。

日军占领田家镇要塞,付出极大伤亡。日本方面战后公布资料是伤亡5000多人,当然这是缩水的资料。一般认为日军最终伤亡人数可能是7000到9000人,包括第6师团,台湾旅团和海陆军战队方面的总伤亡。但国军方面伤亡更大,总数高达1万7000多人,是日军的一倍。参战的国军部队都极为英勇,郑作民第9师伤亡2000多人,其中旅长以下军官伤亡130多人。57师伤亡7000多人,其中171旅旅长杨宗鼎重伤,团长营长伤亡无数,战后57师仅剩700多人,变成几个连暂时编入第9师。

此战我军伤亡比日军高的多,主要原因在于日军在田家镇集中了第11军大部分重武器,火力优势实在太大。

战后我军民在田家镇一线收敛殉国烈士遗体,由于日军炮火太猛烈,大部分遗体都被炸碎,在57师殉国的3000多烈士中,最终仅找到1000具相对完整的遗体。当地民众把他们都葬在五福寺附近,并且立碑纪念。

至于日军第6师团再次被打残,被迫再次停止进军,等待预计10月25日方可到达的3000名新兵补充才能继续 作战。

由于兵力损失太大,第6师团连占领田家镇要塞,做最基本的卫戍防御也没有兵力。

台湾旅团伤亡很不轻,后来也停下来进行了长时间的休整。

至此,日军已经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新兵补充,已经没有什么预备部队,只能抽调现役部队到第一线。比如第6师团,在补充了3000新兵后,由于伤亡太大,补充兵员还不足以恢复七八成实力,再次向冈村宁次求援。冈村宁次无奈,被迫将驻守南京的岩松义雄第15师团,驻守安庆的清水喜重的
116师团都被派到一线,直接补充第6师团等作战部队。要知道,将一个师团打散,混编入另外一个师团,这在日军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足可见日军在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几乎要崩溃了。

田家镇战役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时间,国军在田家镇要塞付出了伤亡1.7万人的重大牺牲。为坚守一个要塞伤亡如此多的人,在二战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国军为了抗战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如果现在还说国军不抗战,那真的是没有天理了。

田家镇保卫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田家镇坚守的同时,国军各部迅速做了调整和撤退的准备,从而保证之后武汉地区国军大撤退的顺利完成。同时,在这段时间内,还留在武汉地区的大量工厂(包括宝贵的兵工厂),物资全部转移到后方的重庆和宜昌,从而保证了中国中后期最基本的工业力量。

所以说,田家镇保卫战还是非常值得的,也是极为壮烈的。但是,南方田家镇的丢失以及北方罗山,信阳被日军占领,也就意味着武汉会战的结束。

到目前为止,日军伤亡病疫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人,却没有实现任何战前的目标,比如歼灭国军主力,占领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以及消灭国军在武汉的内迁工厂等等。所以说,战术上确实是日军赢了,但战略上日军却是完败。

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再也无法发动可能灭亡中国的大规模进攻,直到1944年的一号会战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