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西班牙内战期间来自各国的国际纵队?
2022-11-10
来源:知乎
1936年的7月,古老的西班牙国土上爆发了反对共和国合法政府的军事叛乱,就在叛乱爆发的同时,一些恰好处于战斗地区的外国侨民和游客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了当地的战斗,这些人无意中成为了为共和国而战斗的第一批外国志愿者。虽然这首批志愿者的战斗都很顽强,但他们的人数毕竟不多,随着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的开始和西班牙旧军队的解体,为了对抗叛军的快速挺进和作为对国际法西斯武装干涉的回应,从西班牙国外大规模招募志愿军的构想提上了议程。
西班牙内战宣传画
组建国际纵队的构想是在1936年的8月由法共领导人首先提出的,如果说在7月叛乱刚爆发时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向佛朗哥提供空中力量还仅仅是出于应急的便宜之计的话,那么到了8月,随着在意大利本土成立了专门负责向伊比利亚半岛运输送作战人员和武器的所谓“赴西班牙作战委员会”和在柏林成立了负责领导德国对西班牙武装干涉的“W”司令部,法西斯国家对西班牙叛军援助长期化和规模化的前景已经很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开战第一个月还不太情愿对向共和国提供大规模援助的苏联也改变了态度,在8月23日,斯大林接受了法国政府成立不干涉委员会的提议,但他同时指出,“如果要苏联不对共产国际的行为负责(指组建国际纵队),德国和意大利必须停止对佛朗哥的援助,葡萄牙必须签署不干涉协议”。
1936 年的9月18日,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组建国际纵队的决定,随后,国际纵队的组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实际操作起来。 国际纵队是由共产国际一手组建的,所以毫不奇怪,虽然从理论上讲国际纵队持非党派立场,所有愿意为西班牙共和国作战的人士都可以自由加入,但是国际纵队真正的组织工作则几乎完全是由各国共产党来具体实施的。这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法共,因为,不仅这个构想首先是由法共提出的,而且国际纵队的国际招募中心也正是设在巴黎。当然,在国际招募中心工作的不仅仅是法国人,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最优秀的人才纷纷集中到巴黎,有的直接进入西班牙参战,有的则留在招募中心从事同样复杂和重要的招募工作。例如,在招募中心的工作人员名单上,我们无意中发现了约瑟夫•布罗兹的名字,他就是后来的铁托。
虽然国际纵队是由共产国际组建的,然而,正如国际纵队的募兵口号-“将西班牙变成欧洲法西斯的坟墓”一样,在更多的时候,国际纵队的性质同法西斯分子的战时宣传正相反,其反法西斯的性质特征要远远大于其国际共运的性质。例如,第一个加入国际纵队的瑞典人是一名神学院的大学生乌•妙林格;而超级反共的丘吉尔却也有个外甥罗密利加入了国际纵队。在一名叫约翰•沙栖菲利普的英国人的回忆录中的描述正能说明当时反法西斯阵线的广泛:“我和二十名英国人一起动身去西班牙—我们还报名志愿参加了国际旅…我们之中有来自法福赛尔的三名矿工,一名爱丁堡的五金工人,两名剑桥大学生,一名铁路职员,几名退伍士兵、演员,两名农业工人,还有诗人……都是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最平凡的人们”。
佛朗哥
也正是由于国际纵队的二战爆发前唯一一支国际反法西斯部队的性质,使得这支部队有了一些空前绝后的特征。 其一,根据以色列方面的材料,国际纵队中接近25%的人员为犹太人,这个比例要大大超过犹太人在各国的人口比例(如犹太人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是犹太志愿者占国际纵队美国志愿者的38%)。至于为什么国际纵队中犹太人的比例是如此之高,我想凡是了解法西斯排犹情况的朋友们都很容易自己得出结论。 其二,由于知识分子比普通群众更能预见到法西斯瘟疫的恐怖,因此当巴黎出现这样一个以反法西斯为口号的国际部队募兵中心时,有大批知识分子加入了这支部队。事实上,加入国际纵队的知识分子之多使得有人称呼西班牙内战为一场“诗人的战争”。(例如,名著《1984》的作者奥威尔就是国际纵队的战士之一。而在几年前国际纵队老兵马德里聚会中唯一参加过马德里保卫战而仍在人世的英国人罗素则是在准备前往埃及完成其古埃及学学业的途中加入国际纵队的。)其三,鉴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国际纵队可能是史上最“国际性”的单一武装部队,其突出代表是一个绰号为夏伯阳的国际营,这个营总共只有389人,但却来自21个不同国家。
鉴于各国法律和政策的多方原因,总地来说,国际纵队的招募是非常小心地进行的,各地共产党组织非常小心地接近本地可能的志愿者,然后再见面并告知可能的危险性。非党人士只有在被可靠的本党党员推荐的情况下才能入选。一般来说,本地共产党应避免送出太多的领导成员,请注意这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出于保护组织骨干的考虑,事实上,国际纵队的伤亡率是整个西班牙人民军中最高的,即使是在避免送出太多领导人员的政策指导下,仅只笔者手里所掌握的材料,各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德里附近的头半年作战中阵亡的就有:德共中央委员甘斯•别姆列尔、意共中央委员尼诺•那涅奇和南共中央委员布拉果•伯罗维奇。 国际纵队领导层里的许多人都拥有军事和政治的双重经验,例如国际纵队的首任司令埃米利奥•克列伯,他是前奥匈帝国的军官,一战中被沙俄俘虏,后来参加了十月革命成为了红军军官,在参加西班牙内战之前,他还曾经来过中国担任军事顾问;而另一名国际纵队领导人安德烈•马蒂则是著名的1919年法国海军黑海兵变“主犯”之一。
这些具有复杂军事和政治经验的高层领导人加上大量参加过一次大战的中低级军官和士兵,使得国际纵队一投入战斗就成为了西班牙战场上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毕竟,西班牙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佛朗哥等人相对于共和国政府官僚所具有的“军事经验”也不过是些北非殖民战争的经验而已。
在国际纵队组建的最初半年里,志愿者的招募是非常成功的,其人数之多使得招募中心在很多时间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劝说志愿者回家而不是招募志愿者上。 总共有50多个国家的人参加了国际纵队,除了少数自行进入西班牙的志愿者外,多数志愿者在巴黎会合后集体前往法西边境,然后再通过种种手段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
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前往法国本身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来自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志愿者,由于地理因素,他们必须经过德国或意大利领土,而由于本国政府的反对,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越境护照和签证,为了躲避警察的监视,这些人只能搭乘货车、潜伏在列车车厢底、轮船货舱或者在夜里步行偷渡到法国。 甚至当这些人胜利来到法国,然后也成功地越过了法国边界后,控制了大部分加泰罗尼亚—法国边境的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还常常给他们制造麻烦。无政府主义者的一些派别和个人并不欢迎国际纵队人员的到达,他们更欢迎的是武器。 如果国际志愿者能够通过这重重考验最终到达共和国中央政府控制区,那么他们将被送往位于马德里和瓦伦西亚中途的一个叫做阿尔巴塞特的地方,这里是整个战争期间国际纵队战士的总训练营。
首批志愿者在1936年10月14日到达,8天后的10月22日,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正式承认国际纵队为西班牙共和国正规军-西班牙人民军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在同一天,阿尔巴塞特的国际志愿者们接受了国际纵队第一个正规旅的番号-第十一旅①。 第十一国际旅由四个营组成:巴黎公社营②650人,主要由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组成,人民军番号为第2营;多布洛夫斯基营650人,主要由在法国和比利时工作的波兰矿工组成,同时包括一些捷克人、南斯拉夫人、乌克兰人、比利时人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其番号为第3营;爱德华•安德烈营650人,包括两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在步兵连中有一个法兰德斯排和一个西班牙人编成排),主要由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组成,番号第41营;加里波第营520人,几乎全部由意大利人组成,番号为第45营。 11月4日,第十一国际旅接到共和国总统的命令,从阿尔巴塞特开拔前往马德里,而这时候,不要说严格的训练,他们甚至连组织工作都还没完成-加里波第营尚未完成组建。但即使这样,国际旅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向前线开拔的命令。
国际纵队
在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第十一国际旅以及以后的多数国际旅都是在未受过良好的系统训练的情况下直接开赴前线的,在许多西方资料中,这个史实被用来控诉共产国际的无人性,但在他们进行如此控诉的时候从来不提当时的前线局势,例如第十一国际旅紧急开赴前线的背景是法西斯军队在11月1日就已经兵临马德里城下而马德里城内可以说就根本没有正规军(有正规军的番号,但这些人民军正规军也是刚组建的,其“正规性”不过体现在番号上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批一战老兵的国际纵队已经是受过最良好训练的人民军部队了,虽然这种训练是多年前在一战战场上完成的。那些抨击共产国际无人性的作者们似乎都忘记了一点,并不是所有战争中的士兵,都有在开战后躲在永久防线里考虑明天看什么电影后天是否休假的“训练机会”的。
11月8日黎明,第十一国际旅以整齐的队形进入马德里。 看过本文的姊妹篇《西班牙内战》一文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马德里战役又被称呼为马德里奇迹,当时共和国政府实际上已经弃守了马德里,城内的居民,无论是主战派的还是主和派的,多数都认为马德里最终会被佛朗哥军占领。此外上面我们还看到,这时距离共和国政府下达组建正规军的命令还不到一个月,而在这之前,马德里市内的武装人员总得来说是杂七杂八的乌合之众,因此,当被整齐的军靴踏地声惊醒的马德里居民看到这样一支肃穆的军队排着整齐的方阵,威严地踏步而来的时候,第一反应还以为是佛朗哥军进城了,恐慌眼看就要开始蔓延……
记得列宁曾经说过:“全世界无产者,虽然语言不通,但只要会唱国际歌,那他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同志。”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当街道两边聚集的市民惊恐地看着这支陌生的军队的时候,这些行进在马德里大街上的拉丁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乃至犹太人,用各自不同的母语,唱起了同一个旋律-国际歌。在瞬间的沉默之后,街道两边的阳台上爆发出了雷动的欢呼声!“俄国万岁!③”英国政论家福•皮特开林后来写道:“向国际旅致敬的雷动般的欢呼声响彻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大街,他们也用欧洲所有的语言来回答这些欢呼声”。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国际纵队注定将以一个传奇的形象被记录在史册上。
然而传奇的背后并不总是浪漫,正如五年后通过莫斯科红场的苏联红军一样,通过马德里大街的第十一旅直接开上了前线。在以后的四十八小时内,这个旅几乎减员一半。 第十一旅出发的第二天,在阿尔巴塞特,留下来继续组建的加里波第营和新组建的德国人为主的恩•台尔曼营以及以法国-比利时人为主的格•季米特洛夫营一起,匆忙组建了新的国际旅-第十二旅,这个旅在匈牙利作家马泰•扎勒卡的率领下于11月12日也来到了马德里前线并立即投入了战斗最激烈的大学城方向,他们和十一旅一样迎头撞上了佛朗哥的主力外籍军团,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这个旅的人员基本轮换了一遍,其中阵亡达到40%。
国际纵队的奋战,打破了佛朗哥军最精锐的外籍部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国际纵队和苏联坦克的支援下,匆忙成军的西班牙人民军和马德里市民终于顶住了叛军对马德里城市的正面攻击,国际纵队进入马德里后一个月,佛朗哥放弃了正面夺取马德里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他的起家老本,2.5万人的非洲军伤亡太大,而在北方,和他同样老资格的叛军首领莫拉手里还有好几万人马。 佛朗哥停止进攻后,国际纵队单独出动,收复了马德里市郊的天使山,这个制高点是在国际纵队抵达马德里前一天失守的,法西斯的炮兵可以从这里轰击整个城市。收复天使山也就标志着马德里城区的战斗告一段落。
国际纵队为挽救马德里发挥了关键作用。图为国际纵队中著名的美国“林肯支队”
马德里激战的同一时间段内,在阿尔巴塞特也编成了一些新的国际部队。其中以波兰人、属波兰公民的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为主组建了以1806年西班牙人民反拿破仑战争中的英雄帕拉福克为名的一个营;此外还有波兰的阿•密兹凯维奇营、乌克兰的谢甫琴科连以及一个独立的犹太连和独立的波兰炮兵连。这些波兰人为主的部队同匈牙利人为主的姆•拉科西营和由原多布洛夫斯基营中的巴尔干地区人员为核心组成的基亚科维奇独立营一起对最初的多布洛夫斯基波兰营进行了补充,最终在1936年的12月12日,遥远的东方爆发西安事变的同一天,组成了第十三国际旅-多布洛夫斯基旅。这个旅的军旗上写着-“为争取你们和我们的自由而战”。
同时,由于法国和比利时志愿人员源源不断的加入,使得“巴黎公社”营以及其他法国比利时人占多数的部队在人员上获得了加强,从而在1936年12月2日组成了第十四国际旅-马赛曲旅。 1937年1月31日,在英语系志愿者的基础上组成了第十五国际旅,它主要是由美国林肯-华盛顿营,加拿大马肯兹•帕平营和英国营中作战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组成的。 在组建新旅的时候,对先前的十一旅和十二旅也依据其语言进行了改编,这样,最终形成了五个国际旅,其成员如下:主要由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组成的第十一国际旅-台尔曼旅;主要由意大利人组成的第十二国际旅-加里波第旅;主要由波兰人、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组成的第十三国际旅-多布洛夫斯基旅;主要由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组成的第十四国际旅-马赛曲旅;主要由英国、美国、加拿大及拉美人组成的第十五国际旅-林肯-华盛顿旅。在整个战争期间,国际纵队总共形成过四十个营和八个旅的单位。此时也是国际纵队占人民军人数比例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5%。
1937年2月6日爆发了雅拉玛战役,四万名叛军和德意干涉军的混合部队沿马德里南方的雅拉玛河谷前进,试图切断马德里-瓦伦西亚公路,这是马德里城市补给的大动脉。 敌人人数是人民军的三倍,而且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战役的头几天,人民军惨败。该区域的刚从民兵转化过来的西班牙人民军显然还不胜任这种现代化正规战争。 国际纵队全面出动,除了在南线马拉加地区④阻击意大利-佛朗哥混合部队前进的第十三旅外,第十一、十二、十四和刚刚编成的第十五旅全部投入了这个方向。新成军的第十五旅在这次战役中遭受了最惨重的伤亡。⑤ 虽然1月31日成军的第十五旅的序列中包括两个美国营、一个加拿大营和一个英国营,但事实上,美国的乔治•华盛顿营和加拿大的马肯兹•帕平营直到3月初才正式完成组建,因此,匆忙调上前线的第十五旅实际上只包括林肯营和英国营两个营。
2月12日,第十五旅抵达前线并立即投入了反冲锋。到达前线的450名林肯营战士中,第一天阵亡127人,负伤200人。到达前线的600名英国营战士中,最后能够继续据守防线的只余下了150人。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作“自杀山”。 在后面的日子里,国际纵队组成的防线仍然在优势敌人的压力前缓慢向后退却,但他们的防线却从未出现指导叛军这次进攻的德国顾问所预见的那种缺口,最终,当防线退至通往马德里-瓦伦西亚公路的最后一个据点时,叛军方面首先发现自己已无法承担战役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战役变成了僵局,叛军的战役企图被粉碎了。正是从这时候起,国际纵队的英美士兵之间开始传唱一首以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基调的战场小调。这首小调后来被国际纵队的老兵带到了中国抗战的战场上。若干年后,这首小调被印刷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音乐课本上,它的中文名字叫做-《雅拉玛》。
半个月后,1937年3月8日,马德里东北方向爆发了瓜达拉哈拉战役。这次战役的开始同雅拉玛战役如出一辄,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攻方主力是耀武扬威的意大利人。 如笔者在《西班牙内战》一文中所述,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国家,他们一直以世界法西斯运动的领袖而自居。为了证明“领袖”的权威,当西班牙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或单独或联合的进攻先后被粉碎后,墨索里尼这个自认的世界法西斯运动老大哥决心好好表现一下,于是,意大利人在瓜达拉哈拉方面集中了西班牙内战开战以来最现代化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并在开战头两天顺利地攻破了当地驻防的人民军的防线。国际纵队再次成了救火队。第十一国际旅和第十二国际旅投入了这个方向,我们前面说过,第十二国际旅又称加里波第旅,主要是由意大利人组成。于是在瓜达拉哈拉发生了悲剧性的一幕,在西班牙的国土上,两支意大利军队厮杀在了一起。
《倒下的士兵》,西班牙内战最经典图片,罗伯特·卡帕摄
正所谓天随人愿,就在国际纵队开到瓜达拉哈拉前线的同时,突然出现了暴风雪的天气,机械化程度远比国际纵队为高的意大利军队在泥泞的公路上寸步难行,而同人民军空军的冒死出击相反,德国和意大利的飞机都不愿意冒着恶劣的天气起飞,于是意大利人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 加里波第旅用高音喇叭向对面的意大利部队展开了宣传战,关于意大利人的战斗精神,对二战略知一二的朋友们都不用笔者多说,总之,在恶劣的气候、残酷的战斗和同胞的喊话下,瓜达拉哈拉前线意大利军团士气的下降是显著的。 3月12日,国际纵队在70辆苏联坦克的支援下发动了反攻,意大利部队“转进”了。这次“转进”,在法西斯方面的文件中称为“撤退”,而在共和国方面的文件中则称为“溃退”。但无论是撤退还是溃退,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就是,在1937年的春季,西班牙法西斯军官拒绝在街道上或者饭馆里向意大利法西斯军官打招呼。 瓜达拉哈拉战役是整个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国方面获得的最辉煌的一次全面胜利,国际纵队的介入,功不可没。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瓜达拉哈拉战役成为国际纵队辉煌胜利的同时也成为了国际纵队辉煌的转折点。 个中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一直没有放弃从西方国家那里获得援助的希望,因此当1937年2月设在伦敦的不干涉委员会通过决定禁止涉及西班牙内战的武装人员招募后,共和国政府必须降低对国际纵队的宣传。另外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西班牙人本身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无论国际纵队的初衷是否出自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他们毕竟是外国人,在一场内战中总让外国人唱主角,这是西班牙本地人所不能容忍的。
事实上,到1938年,这种传统的爱国观点已经导致将目前的内战引申为一场同19世纪从法国人那里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平行的“国家独立战争”的高度,在这种“独立战争”中,必须从宣传上大大地降低外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⑥。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开始慢慢放弃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政策。 第二个原因是军事上的,如果说在马德里、雅拉玛和瓜达拉哈拉战役中的西班牙人民军还是处于草创阶段,其人员组织都没有适应现代化战争,那么随着战争的继续,共和国人民军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再综合考虑共和国大规模的扩军,最高峰西班牙人民军达到了百万人之多⑦,这样一来,国际纵队的军事重要性显然比起开战初期来要下降许多。 最后的原因是来自国际纵队本身,志愿加入国际纵队的人在早期达到一个高峰后日渐减少,组建国际纵队的最初六个月,总共招募了1.8万人,而后面的六个月里,到达阿尔巴塞特训练营的国际纵队新兵只有6464名。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不干涉委员会禁止从外国招募志愿军加入西班牙内战的决心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国际纵队可怕的伤亡率吓住了可能的报名者,根据一份统计,能够毫发无伤地离开西班牙的国际纵队成员,只有7%,而阵亡人员达到了3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纵队外国新兵的增加速度无法弥补国际纵队的战场损耗,最终国际纵队开始吸纳西班牙新兵的加入,这时的国际纵队开始向真正的人民军部队过渡。到1938年7月,组成国际纵队的人员比例达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在国际纵队总共的40149人中,只有14175名外国人。
这个月同时也是西班牙内战的最后大决战埃布罗河战役爆发的月份,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争取可能的“民主国家”的援助,陷入困境的西班牙共和国拼凑起了所有的血本投入这场战役之中。在这种情况下,11、12、13、14、15这所有五个国际旅都出现在了战役序列之中。 在人民军初期的胜利后,随着佛朗哥主力的回师,挨布罗河南岸很快变成了双方的绞肉机,短短两个月里,渡过埃布罗河的7000名国际志愿者的伤亡率达到了75%。9月21日,出于政治考虑,西班牙共和国领导人涅格林在国际联盟宣布,虽然埃布罗河的决战正在进行,但他的政府单方面决定撤出所有外国战斗部队。这个消息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
10月28日和29日,国际纵队在巴塞罗纳连续举行了告别游行。成千上万的市民加入了游行的行列⑧。当乐队为了纪念那些永远长眠在西班牙土地上的国际纵队战士们奏起哀乐的时候,所有人都脱帽致哀,整座城市哭成一片……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国际纵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却是最可靠和最富有战斗经验的战士。当他们撤出战斗后,局势很快发生了逆转。
11月7日,人民军埃布罗河前线开始崩溃。 这使得国际纵队的撤退变得很艰难,截至1939年1月,仅仅走掉了4640人。当加泰罗尼亚全面陷落的时候仍然有大约6000名志愿者滞留在这里,在法西斯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西共号召这些国际纵队的成员再次加入战斗部队,绝大多数国际纵队老战士响应了这一号召。当几十万共和国军军人和难民涌向边境的时候,他们同人民军第26师一起担任了最艰难的后卫任务。这些国际纵队的士兵一直到2月9日才同最后一批越过边界的西班牙部队一起进入了法国。
7个月后,欧战爆发。已经分散到各国的国际纵队老兵继续同法西斯战斗。 1944年巴黎大起义的总司令亨利•罗坦圭,正是担任过第14国际旅政委的人,他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经验使得他在法国抵抗运动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⑨ 同时,在欧洲大陆的另一侧,波兰第一军的指挥官,也是国际纵队的老兵。而对于那些在西班牙内战结束后被直接送入集中营的国际纵队老兵来说,集中营同样也是战场。这些人甚至在死亡营里拥有完整的地下组织。例如,1944年6月,当一个名叫马特利奥的西班牙人民军老兵被送到达豪集中营的时候,立即受到了该集中营内国际纵队老兵的接待并被编入了非常完整的地下组织当中。 达豪在1945年4月被解放。当美国部队抵达集中营的时候,集中营的欢迎人群上空飘扬着两面他们并不熟悉的旗帜。一面是,西班牙共和国国旗,另一面是,国际纵队奥地利部队队旗。 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国际纵队。
1937年,17岁的政府军女战士
①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个问题,西班牙内战的爆发标志着旧西班牙军队的解体,在10月9日,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下达了组建新的西班牙正规军-西班牙人民军的命令,第一批组建的是十个旅,而国际纵队既然被认为是西班牙人民军的一部分,就自然要接受人民军的番号,很多书上所说的第一国际旅是国际纵队的内部称呼,在正规场合,他们被称为第十一旅或第十一国际旅。当然,国际旅和西班牙旅虽然同属人民军,但在文件表达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最常用见的区别就是国际纵队旅的番号用罗马数字标示,而一般人民军部队的番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②国际纵队的旅和营除了正规的数字番号外一般都还有一个具有志愿者来源国特色的绰号,例如法国人组成的营有“巴黎公社营”和“马赛曲”营,美国人组成的营有“亚伯拉罕•林肯营”等,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习惯于相互称呼绰号而不是番号。
③当时为了稳定人心,针对德意对叛军的援助,共和国方面一直在宣传苏联的援助很快将要到达,而在欧洲许多地方,习惯称呼苏联为俄国。
④马拉加于2月8日失守,当时攻城的五千名意大利人带来了守城民兵从来没有见过的坦克,现训练打坦克是来不及的,因此第十三旅被紧急调往了那个方向。
⑤国际纵队伤亡惨重的原因,除了战斗本身的惨烈外,训练不足也是一大原因。例如,英国志愿者只被告知如何通过开阔地,但没有被告知如何巩固阵地并且对其进行防守,以及如何组织撤退,这些都造成了他们早期重大的损失。同样的,第一批美国部队也“只进行了几天训练”就被送往前线。事实上他们还根本没有进行过射击训练,直到开往前线的途中,他们才被要求半路下车向四周的小山打了几轮枪,然后就上车直赴战场。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共和国的领导层主观造成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十一旅仓促投入前线的背景,十五旅的情况也一样,我们可以发现,第十五旅从成立到开赴前线只有两周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显然无法进行全面训练。
⑥国际纵队实际上的重要性比宣传上要大,例如1937年底到1938年初的特鲁埃尔战役中,共和国方面开始为了争取一次完全的“西班牙人的胜利”而没有让任何一支国际纵队加入战团,然而当佛朗哥军转入反攻后他们还是不得不让国际纵队参加了战斗。
⑦虽然人民军最多时号称百万,但实际上存在突击旅和阵地旅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在战斗中自然形成的,而非在组建时就明确规定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在这里原文引用梅列茨科夫回忆录的一段话: 整个冬季的战斗中心地段仍然是马德里。在这里做军队工作,同样也要照顾到部队的差别。最可靠的部队是几个西班牙突击旅和国际旅。 西班牙各突击旅也迅速成长为坚强而又有战斗力的火兵团。它们拥有优秀的指挥官和政工人员。这些旅在哈拉拉河战役期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瓜达拉哈拉战役前夕己成为共和军的基础。在一百个西班牙旅中,战斗素质名列前茅的(就我记忆所及)有由两个旅编成的利斯特尔师、第1突击族、加兰第3旅、加洛第6旅和久兰第69旅。 (必须指出,我所接触的主要是在马德里郊区作战的部队。在别的地方肯定也有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组建第一批六个西班牙旅时,主要的干部都是从著名的民兵第5团抽调来的。这六个旅的旅长中有四个是共产党员。其余的大多数旅则由国民警卫队、纵队和民兵团改编而来成,这些旅的大部分人员具有非凡的素质。但是,总的说来,这些旅的战斗力较之突击旅则大为逊色。这些旅只能称为正规旅,但在某些方面游击作风一直占统治地位。这些旅对日常的战斗勤务执行得还不错,但经受不了长时间的紧张,也不会打运动战,要把它们从阵地调离并派往另一地区,非常之难。所以这些旅有阵地旅之称。 因此,虽然国际纵队占人民军总额的比例不高,但由于其突击部队的性质,国际纵队在主要战役序列中所占的人员比例要远高于其在人民军中所占的人员比例。
⑧关于参加游行的市民人数,官方数字是超过三十万人,右翼方面的数字是三万人,考虑到当时的战时条件和人口密度,似乎官方数字太高,而右翼的数字又显然太低。
⑨无独有偶,首先进入巴黎抵达市政厅以达成支援起义部队和解放巴黎双重任务的自由法国第二装甲师第九连,正是由原西班牙人民军第26师老兵组成的纯西班牙部队。具体情况请参阅笔者的《西班牙内战》一文。
巴塞罗那街头上的共和派民兵围在自制的坦克旁边。1936年8月
附表一关于国际纵队的人员组成和数量,历来众说纷纭。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中,其数字最高达到59380人,最低则在三万以下,而最常被引用的数字则是四万人左右。在众多数字中,笔者最终确定将下列数字介绍给大家,这个数字由历史学家Remi Skoutelsky提出,他自称是称引自落款为1938年8月的共产国际文献,在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中目前看来这个数字是最可靠的。国别人数法国人(包括阿尔及利亚地区)8962波兰人(包括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113意大利人3002美国人2341德国人2217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2095英国人1843比利时人1722捷克人(包括斯洛伐克人)1066波罗的海国家892奥地利872斯堪的纳维亚799荷兰628匈牙利528加拿大512瑞士408葡萄牙134其他(南美、古巴、墨西哥、中国等)1122总计32256附表二如果单从番号来讲,国际纵队前后有过八个旅的番号,其具体番号如下。番号成立时间注解第11国际旅1936.10.22“台尔曼”旅第12国际旅1936.11.5“加里波第”旅第13国际旅1936.12.12多布洛夫斯基第14国际旅1936.12.2“马赛曲”旅第15国际旅1937.1.31“华盛顿-林肯”旅第86国际旅1938.2.13第129国际旅1938.2.13第150国际旅1937.5.27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前五个旅都是在马德里保卫战时期成立的,而86、129、150三个旅成立的时间一方面稍晚,另一方面在笔者掌握的另一份包括各国际营先后加入不同国际旅的名单中,11旅的序列中先后出现过十个营,12旅序列中出现过七个营,13旅序列中出现过九个营,14旅序列中出现过十个营,15旅序列中出现过八个营,相比较而言,在86旅的序列中只出现过一个营(37营),129旅中只出现过四个营,150旅序列中只出现过两个营(26营、31营),特别是这三个旅都未出现在埃布罗河大决战的战役序列,同时笔者也没有找到任何其他资料对这三个旅的作为进行诠释,因此这后三个旅的始末和实际效能令人怀疑。国际纵队包括下列四十个营:编号西班牙人民军内番号组成人员国籍注解第41营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丹麦、瑞典、挪威、荷兰第一个成立的国际纵队营。2第13营法国、比利时3第4营德国、奥地利4第4营比利时5第16营英国为主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和牙买加“英国”营6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7第2营法国“巴黎公社”营8第18营保加利亚为主的东欧地区“季米特洛夫”营9第50营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10第3营波兰为主的东欧、巴尔干,部分巴勒斯坦犹太人11第59营墨西哥、古巴、波多黎各、智利、阿根庭、波利维亚“西班牙”营12西班牙13第45营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14第9营意大利“意大利”营15意大利、西班牙“意大利-西班牙”营16第12营法国“马赛曲”营17第17营美国“亚伯拉罕.林肯”营18加拿大“马肯兹•帕平”营19西班牙“马德里”营20西班牙21第6营法国、比利时“安德烈•马蒂”营22第37营捷克斯洛伐克23第7营法国24第11营波兰25第52营西班牙26西班牙27第40营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28西班牙29西班牙30英国31第51营主要来自匈牙利,余下的来自中国、蒙古、捷克、波兰、乌克兰和巴勒斯坦32第9营来自欧洲九个国家33第15营主要来自法国、比利时,少数来自中东、中国、日本、印度和法属北非“二月六日”营34第1、4、5营德国、奥地利“台尔曼”营35第8营来自欧洲21个国家36第10营法国37意大利、巴尔干38第50营法国39第59营美国“乔治•华盛顿”营40奥地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纵队成员不少都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者,他们为国际共产主义和进步思想奋斗。且在前线无怨无悔与以弗朗哥为首的天主教教权派法西斯集团血拼,很多人并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不难看出他们和那些梦碎叙利亚的is国际军团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气势上都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