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西晋胡奋重阳登高纪功碑和五个典故

文|任复兴

西晋胡奋登高纪功碑近景 刘勇摄

任复兴 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中所感所思,不禁令人想到,继承羊祜遗志完成灭吴大业的杜预和胡奋,在荆州立的三块石碑最后都不知所踪,惟有山西定襄南冈的胡奋碑,依然巍然屹立,以其漫漶不全的文字,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本期推出的是,山西学者任复兴先生的文章:定襄西晋胡奋重阳登高纪功碑和五个典故当年重阳,今又重阳,胡奋在1700余年前重阳日里登高纪功,本文写于2016年10月该碑刊刻1740周年前,此时刊载,又逢胡奋碑迷雾日益廓清之时,可谓恰当其时。

嵯峨嶵魏上拂青云”的定襄南冈秋霁

胡奋碑在左侧山梁。任复兴 摄

任复兴先生在胡奋碑下

定襄南冈西晋胡奋重阳登高纪功摩崖碑,碑额题为《晋使持节监并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关内侯胡奋德行碑并颂》,坐落于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城南15里的系舟山脉山梁。碑下是忻定盆地通往太原盆地、滹沱河流域通往汾河流域的一条千年人畜古道。

它由特立于山梁的一块天然石灰岩石修整而成,碑体高3米、宽1.28米,碑面凸出崖体0.3米,半圆形碑首。碑顶坐标:东经38°24′721″,北纬113°01′018″,海拔1436.4米。碑下有天然基座拥立。碑顶高出人畜行走路面约30米。

站在碑下天然基座对面石丘仰望,十余米外碑面字径4厘米的隶字,多半历历可辨。然而此碑刻成后1600多年,却从未见诸文献,成为“秘崖”。1923年乡贤牛诚修发现此碑并棰拓考证为公元523年北魏尔朱荣所刻。20年来此碑重新激起学界兴趣。中华《文史》2008年发表殷宪文章,认为是233年曹魏秦朗所刻。2015年5月忻州市文管处李培林等联合浙大,新识读碑额首字“晋”字,和碑文“奋字玄威”的碑主名,突破这一秘崖的关节点,全面考证此碑的破竹之势已成。后又钩沉出明永乐大典曾记载此碑的碑主是西晋胡奋,民国时期有山西学者也考证碑主可能是胡奋。

笔者自幼生长在此山脚下,研玩鼓吹此碑20年,兴味盎然地埋头故纸,探讨历史五要素,剔醒碑文重要字句,做些迎刃而解的考证。铭文共约1500字,综合牛诚修以来诸人释读,释碑额全部24字,碑文526字,题名551字,共1111字(部分字为悬猜),个人认为这块摩崖碑刊刻于276年西晋咸宁二年丙申胡奋恩威并施“加税赏,复税盐”协和鲜卑大人息须鞬泥,重阳登高之后。时值丙申重阳胡奋碑刊刻29甲子1740周年,从中抽出碑主家庭、碑文与五个成语典故有关部分,奉献给博雅君子。

西晋胡奋登高纪功碑碑首“晉”

西晋胡奋登高纪功碑“奮字玄威”

碑刻字迹风化漫漶不清

“郭泰碑铭”引领安定胡氏名字

引出“定襄西晋胡奋碑铭”

胡遵(约190-256),三国雍州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曹魏名将,受司马氏倚重,北破匈奴,伐公孙渊,西拒诸葛亮,南征孙吴,累居藩镇。

233年秋,“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懿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三国志•明帝》)。234年诸葛亮领兵十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进据渭水南岸五丈原,与北岸二十万魏军对峙。司马懿“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懿)知其必败……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晋书•宣帝》)。

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238年春,魏明帝遣太尉司马懿帅牛金、胡遵等领中军步骑四万发自京都,征公孙渊。车驾送出西明门。“六月,军至辽东。渊遣将军卑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宣王(懿)军至,令衍逆战。宣王遣将军胡遵等击破之……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将军杨祚等降。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壬午,渊溃,与其子修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三国志•公孙渊》)。

252年冬,“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等征吴……胡遵等不利而还”(《资治通鉴•魏纪七》)。253-254年任征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内调卫将军,死赠车骑将军。胡遵可说是促使诸葛亮、公孙渊两将星陨落的重要克星。

从东汉起,文臣武将为流芳千古刊刻有铭文墓碑、纪功碑已成风气。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出朔方塞,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刻石纪功而还。汉末,人们竞相请著名文人蔡邕写碑。他不得不写了许多谀墓碑文,给大名士郭泰写的却是例外。《后汉书•郭符许列传》,蔡邕说:“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郭泰碑铭”轰动一时,并成典故,也省作“郭碑”。

郭有道墓在介休城北数里,蔡中郎碑久不存,傅山以汉隶法补书之,子寿髦镌字。胡遵才兼文武,对郭泰之景仰“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他有六子,给前仨儿子起名字,用了郭碑名句“芳烈奋乎百世”、“于休先生,明德通玄”里的字。以郭泰为典范践行儒家理念的安定胡氏,多名子孙载入史册。

长子原名胡芳,239年魏齐王曹芳继位后,已二三十岁,避帝讳改名胡广,字由“玄×”改为“宣祖”,官至少府。子喜,字林甫,仕至凉州刺史、假节护羌校尉。

次子胡烈(215?-270)字玄武,任魏平定蜀汉先锋,受姜维降,264年正月与儿子胡渊里应外合,攻杀反叛的钟会。魏末晋初任荆州刺史六年。269年晋设置秦州,以胡烈为刺史镇抚之。270年六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於万斛堆,救兵不至,力战,死之。子胡渊(247-301)字世元,钟会之反,时年十八,为士卒先,杀会救父,名震远近。

三子胡奋(220?-288)字玄威,“宣帝(懿)之伐辽东也,以白衣侍从左右,甚见接待,还为校尉”。任大将军司马昭的司马(相当于参谋长),率部下斩反叛的扬州都督诸葛诞,封阳夏子爵。晋初270-271年任徐州刺史,为冠军将军。272-276年任使持节监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定南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乱,协和鲜卑大人息须鞬泥。内任左将军。277年都督沔北诸军事。279年灭吴时,为水陆六路大军夏口一路统帅。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284年迁护军将军。286年任右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288年二月卒。子一,长融(约257—276),才华卓然,为晋武三子南阳王司马柬友,弱冠而卒。女一,入晋后用大伯父原名,命名为胡芳,273年七月被晋武诏选为夫人,后策封为贵嫔,生女武安公主。

四子胡岐字玄嶷,280年官至并州刺史。

胡奋碑拓片之育監軍高明柔克”

胡奋碑拓片之牧彼徐凉 ” 任复兴 摄

胡奋任并州监军刺史长达六年。咸宁二年丙申(276)春二月,王庭在今山西西北边内蒙古一带的鲜卑大人息须鞬泥(泄归泥)兴兵犯晋。胡奋率领洛阳带来的中军步骑五千人,并州一州六郡地方部队十辕门,加上匈奴四帅的部队,合五万余人,屯兵在新兴郡、雁门郡的忻定盆地内,大本营设在城周二十五里(仅比洛阳少三里)的定襄城,以强大实力为后盾,与息须鞬泥和谈,增加了每年给鲜卑的岁赏,免除了鲜卑向内地出卖池盐的入口税。订盟后,息须鞬泥率户七万四千家,“屈膝内附为官奴。朔边无风尘之警,黔首晏然。虽周之邵父,晋之魏绛,不足以喻”,自认为是旷世奇功。“其九月九日,以方嵎无事,与官属升定襄南冈。其山嵯峨嶵魏,上拂青云。流目博观,见代郡、雁门、上郡、太原、西河山川,历览周秦汉氏行事。薄襄子之袭代,蔑嬴皇之绥服。慨吴起之流涕,痛西河之入秦。恨悔敬之不用,感白墱之危患。祭汉皇之遭厄,祝免刑而复官”。感慨系之。又想起去年冬在洛阳大疫中死去的爱子长融,老年丧子,凄怆增伤。下瞻城郭居民,丰年穣穣,稍能自慰。

南冈峡谷内峭壁千仞,道路崎岖,“官属督将从者千数,顿踬岩岅不能上”。胡奋不必攀登,亲兵用架窝子之类把他舁上山顶。他体力充沛地在平缓山梁徘徊,勘验部下事先选好的巨大天然碑材。“冈领上有石,碣然独竖,四方而高,旁有茂树”,胡奋“长时坐其下,有其自然”,思接天地。碑文腹稿已经打好,再请文学侍从加以润色,把众官属督将也题名于后,五万将士都记入“茅册”,“故铭□□封树,并纪于篇”,“与冈岑而永固,非有期乎世祀”,“芳烈奋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

碑文21行,行34字,隶书,字径4厘米,

字间由线刻方框字格相隔,字格长宽均为5厘米。

老婆上万“羊车之游”的晋武帝

为何专宠胡芳?

胡奋学究天人,做为体制中人,对君臣关系看得透彻,认为皇帝是主子,皇家是所谓奉天承运的“天家”。臣子地位再高,也是为主子征战的奴才,到老仍是“老奴”。“奋惟有一男为南阳王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惟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升九天之上。’”(《晋书·胡奋》)基于这种明确认识,他对体制外独立独行人士郭泰,益发崇仰,立身处世比较超脱。他有个不知名好妻子,夫妇对一子一女的教育很成功。胡奋“性开朗,有筹略”,潜移默化影响了子女性格的养成。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继承其祖司马懿其父司马昭基业,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平定了东吴,结束了数十年的分裂,统一了国家。他执政七八年后,怠政事而耽于色。273年先下书禁天下嫁娶,继下诏博选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诗礼世家的母亲王太后五年前去世,由其皇后杨艳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

帝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胡芳既入选,下殿号泣。左右止之曰:“陛下闻声。”芳曰:“死且不畏,何畏陛下!”这分明是对晋武淫威的反抗。帝反而喜欢上有个性的胡芳。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帝先遣人策拜芳为夫人,继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芳为贵嫔。

274年帝诏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人入宫,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母女号哭,声闻四野。平吴之后281年,又选吴宫女五千人入宫,自此掖庭殆将万人,大大超越汉桓帝博采宫女五六千人纪录,向个人体能极限,发起勇敢挑战。157年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全国10677960户,56486856人。280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锐减到2459840户,16163863人。人口只有汉桓帝时27%,平均200多户就有一户是晋武的老丈人。

晋武眼花缭乱,莫知所适,发明省心简便、名垂青史的“羊车之游”,载入《晋书·胡芳》:“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侍御服饰亚于皇后。”

胡奋碑铭文:匈奴四帅

七岩山公元536年东魏灵光寺摩崖碑“劉石增暉”

其中的“劉”指南匈奴刘渊,“石”指石勒。

刘渊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

是胡奋碑中提到的“匈奴四帅”之北部帅刘豹之子。

任复兴 摄

晋武受外祖父、经学大家王肃和“诗书是悦,礼籍是纪”的母亲王太后影响甚深。即使和女人玩,也要玩高雅。胡芳长宠不衰,成了晋武万里挑一的好玩伴,原因之一是,胡芳有乃父之风,性格开朗,出言亢爽磊落。271年武帝表彰胡奋“开爽忠亮,有文武才干”,其中“开爽”二字可以概括胡芳性格。她爱读书,经史知识博洽,言行有书卷气。

汉代起就时行一种樗蒱(chūpú)的博戏,犹后世的掷色子,以掷骰决胜负。马融有《樗蒱赋》。晋代尤为盛行。有次晋武与胡芳摴蒱,争矢,伤了上指。胡芳这一行为似乎有一点鲁莽,好像常说的掀了真龙天子的逆鳞。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言外之意,我爷爷随你爷爷司马懿西拒诸葛亮,我爷爷、父亲又随你爷爷北伐公孙渊,世代为你家效劳,够意思了吧?将军的种子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理亏的?

胡芳语,典出左思刚出炉的《三都赋》:“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很大程度表明胡芳对左文的熟悉,未必完全出自350年后《晋书》编者润色。胡芳理直气壮,武帝因而面有惭色。芳生武安公主。

胡芳长期受宠,引起武元皇后的提防。“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芳),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274年“秋七月丙寅(274.8.25),皇后杨氏(艳)崩。”276年十月“丁卯(276.12.13),立皇后杨氏(芷)。”不是冤家不聚头。受武帝派遣,策立杨骏女儿、皇后杨芷的是太尉贾充。15年后对杨骏一家实施灭门的是贾充女儿、惠帝皇后贾南风。

胡奋曾善意地向杨骏发出警告:“时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耶?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骏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时人皆为之惧。骏虽衔之,而不能害,后卒于官。”杨骏一家被灭门,证明了胡奋的远见。此事被选入类书《太平御览》。

胡奋早已将女儿有希望当的皇后,视为家族祸患,无疑要谆谆告诫女儿决不要争当皇后,更不要像杨后那样干政。胡芳不争不妒,不给晋武添堵,也是晋武专宠她的另一原因。胡奋父女有这一警觉,都能平善而终。

晋武沉缅女色,成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如此色荒,是否促使他个人短寿和皇朝短命?唐太宗很想探索晋朝治乱兴亡,646年命修《晋书》。太宗对晋武的色荒未加评论,制曰:“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心屡移于众口,事不定于己图。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言外之意,晋武居治而忘危,处理重大人事问题,宽仁有余而杀伐决断不足,以致危及社稷,是对不起祖先的不孝子孙。

清松龛徐继畬对一般的男女大欲、妇女守节与否,持达观宽容态度,而对君主情欲却持论甚严,认为“圣帝明王即以是为修省最切之地……所谓衽席之上,天命流行……圣德之日新又新,圣政之久安长治,皆将肇基于此”。“夫阴阳无形,燮理之术,不外人事。人事非一端而总以君德为主。”“兴亡故有天命,岂亦不由人事哉。”认为晋武这是作死的做派,自蹈危亡。其《瀛环志略·土耳其国》按语,以晋武往事预见土耳其苛政不会长久:“俗无彝伦,国无纲纪,日以刀俎待其民,脧脂膏而供醉饱。三土之民,何不幸之甚也!观泰西人所箸书,西土之困於苛政也尤甚,胜广之徒,时时攘臂,而彼昏不知,犹晏然为羊车之游,亡可翘足而待矣。”他还把根子找到《礼记》。《后汉书·后纪》开篇援引《礼记·昏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松龛愤加眉批:“自后至女御凡一百二十一人,虽晋武、隋炀,恐亦不能遍及,安有圣帝明王而色荒至于如此之甚者!故内宫九御之说,乃后人伪窜礼经之文,断非圣人之制也!”

高明柔克 任复兴 摄

允武 任复兴 摄

“偷香窃玉”而生的贾谧

是左思“洛阳纸贵”推手?

平阳襄陵人贾充,累官至司空、尚书令,因不能齐家,祸害了西晋。贾妻郭槐性妒忌,生过两儿子。因她无端怀疑乳母与贾充有染,先后将两乳母杀害,两儿子都惊悸而死。生两女儿贾南风、贾午。南风成搅乱西晋的惠贾皇后。

当初,武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儿,杨元后艳采纳贾郭亲党之说,想和贾氏联姻。武帝说:“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杨元后固请,武帝耳朵软,就与贾家定婚。开始欲聘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更娶南风,时年十五,大太子二岁。272年二月册拜太子妃。

贾午其貌不扬,却因“偷香窃玉”勾引美男子而闻名。韩寿(? —291年)字德真,容貌俊秀,举止潇洒,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次宴请宾客,其女贾午就躲在帐后偷看,非常喜欢韩寿,便与之暗中来往。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奇香,人一用便几个月其味不绝。武帝视为珍贵之物,仅赐给贾充和陈骞。贾午将之暗中赠给韩寿。属下闻到韩寿身上香味浓郁,便在贾充面前称赞韩寿所用香之奇特。充侦知其女和寿私通,生米做成熟饭,就把女儿嫁给韩寿。寿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与贾午所生子贾谧(276?—300),好学有才思,历官散骑常侍、秘书监。谧因与贾后合谋陷害太子,为赵王伦所杀。

历览典籍,“偷香窃玉”所生的贾谧,似乎成了左思“洛阳纸贵”的推手。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272年因其妹左芬被选入宫,举家迁洛阳。291年起“贾后专恣,谧权过人主”,“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徙,莫不尽礼事之。或著文章称美谧,以方贾谊。渤海石崇……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刘琨皆傅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贾谧还请左思讲《汉书》。

300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典籍对《三都赋》创作时间记载悬殊。《世说新语》:“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华)。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又引《左思别传》:“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郎。谧诛,归乡里专思著述,齐王冏请为记室参军,不起。时为《三都赋》未成也。后数年疾终,《三都赋》改定,至终乃上。”《晋书·左思》:“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至今有的说《三都赋》成于280年灭吴之前,有的说作于291年。皇甫谧(215—282)、贾谧出生时间相差约60年,死亡时间相差18年,二谧究竟谁是左思文章的推手?还有没有更得力左文推手?

令人欣喜的是,刊刻于276年的胡奋碑,多处引用或化用左思、左芬兄妹诗文包括《三都赋》字句,同时也化用本朝史官字句,为解答这一疑难提供了新证。请看:

1、胡碑:“定襄南冈,其山嵯峨嶵魏,上拂青云。”《三都赋》:“扇飞云,拂轻霄。”“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2、胡碑:“君元子长融,年在弱冠,实有颜子卓然之才,遭命不永。”左思《咏史八首》:“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芬《晋元杨皇后诔》:“惟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遭命不永,背阳即阴。”

3、胡碑:“晋运之兴。岳降神灵,诞育监军。高明柔克,允武允文。”268年晋武命史官为母亲文明王皇后作《哀策》:“明明先后,兴我晋道。”274年武元杨皇后《哀策》:“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左芬《晋元杨皇后诔》:“赫赫元后,出自有杨。奕世朱轮,耀彼华阳。惟岳降神,显兹祯祥。”胡奋验碑材后,276年十月帝纳后杨芷,左芬受诏作《颂》:“峨峨华狱,峻极泰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钟于杨族,载育盛明。穆穆我后,应期挺生。”

载入《晋书·后妃》的,晋武除两皇后杨艳、杨芷之外,还有两贵嫔左芬、胡芳,一夫人诸葛婉。晋武选女人并不完全侧重性伴侣,还有文学待诏如左芬。“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后为贵嫔,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晋武如此看重左芬词藻,自然对文名更高的左思会青眼相看。由此观之,晋武才可以称得上左思文章的一号推手,其次是皇甫谧。

胡碑这一文史新发现,是刚性的、未经翻刻的、不走作的、最可信的原汁原味老篇章。它有力表明了在晋武等推动下,泰始咸宁间,左思入都四五年(272—276)后,其诗文包括《三都赋》,已经洛阳纸贵。较胡碑晚出的,无论《世说新语》还是《晋书》,对左思记载都有出入。左思成大名时,贾午才十五六岁,情窦初开,正和韩寿“偷香窃玉”,贾谧是否出生还是问题。论年纪左思与贾谧父亲同辈,年轻时并未因诗文和妹妹椒房之宠得到晋武重用,落得到老仍须傍年少得志的权贵贾谧,混迹“金谷二十四友”,这事大不可解,似乎也验证了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胡奋碑碑拓

“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与胡奋有何干系?

胡碑刊成次年胡奋调回京城,同年又都督江北。吴廷燮《晋方镇年表》:277-284年胡奋为都督沔北诸军事。284年杜预卒,胡奋都督荆州诸军事。

279年十一月大举伐吴的水陆六路大军统帅是:“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今鄂城),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今汉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余万。”总统领是太尉贾充。

280年正月,杜预、王浑等攻吴城镇,所向皆克。二月杜预在武昌会各路晋军统帅,商讨攻吴都。“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

《三国演义》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将《晋书·杜预》中持反对意见的,具体化为胡奋:“胡奋曰:‘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演义著者或许看到胡奋行事稳健,才把反对意见归到他名下,然而将正史“俟来冬”改为“俟来春”,使读者产生胡奋智力有问题的感觉:今年春水泛涨,来年春水就不泛涨吗?

当时企图以立碑方式留名后世,已到挖空心思地步。杜预、胡奋在灭吴后都立过石碑。《晋书·杜预》:“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水经注·江水三》:“江水又东迳鲁山南……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城中有晋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胡奋碑”。鲁山城鲁山,即今汉阳龟山。杜预还为前任都督、灭吴志士羊祜,在荆州岘山立了“堕泪碑”。

唐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继承羊祜遗志完成灭吴大业的杜预、胡奋,在荆州立的三块石碑,都不知所踪,惟有山西定襄南冈的胡奋碑,巍然屹立,以其漫漶不全的文字,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2019年9月22日,历史文化学者、人文旅行家刘勇与30多位文化爱好者在胡奋碑前

胡奋碑碑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