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肚子的基因如何刻在了中国人骨子里?
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
中国人只要睡觉,无论天气冷暖有一件事必不可少, 就是拿被子盖上肚子。哪怕是在炎炎夏日,也要拿被角盖上肚脐眼,否则就没有安全感,担心第二天肚子着凉导致腹泻。
像这样的习惯,基本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最近这件事也成为热搜,很多人都盖肚子产生共鸣,那么这样的习惯基因是如何传下来的呢?
微博关于盖肚子的话题冲上热搜
说起腹部保暖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件物什——肚兜,可以说小小一个肚兜的背后,便是中华千年来关于“腹部养生”的文化缩影。
首先说明,由于我并不是医生,也没有学过中医,对于医学药理并不精通, 在这里我只是讲历史,阐述一下这个习惯是如何深入人心至今的,关于文中引用的一切中医理论到底是否正确不做判断,也无权判断。只讲历史,不讲医学。
自古以来我国男女老少都有穿戴肚兜者,尤多用于儿童。据记载,成人肚兜多系情感信物,旧日民间盛行以肚兜定情的风俗。儿童肚兜多图案来祈求平安。传统的肚兜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吉祥纹样则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 而用肚兜捂肚脐,是国人所称道的养生方法。
闽中端午节,儿童必着新肚兜。婿家有儿童者,应依人数制成肚兜以遗之。《福州风俗竹枝词》曰:“诃子宜时价倍增,剪裁绿锦与红绫。中间绣作昆虫王,辟毒居然仗尺缯。”宋代儿科名家陈文中在《小儿病源方论》中记载养子十法,其中重视“要肚暖”,小儿知识未开,不会言语表达,父母常给小儿带上肚兜,就是为了保暖,防止风邪侵犯肚腹而生病。
关于肚兜的起源,有着许多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后通婚,生儿育女。为了遮蔽人体之羞,女娲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也就是肚兜。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
汉代服饰中,与肚兜接近的有帕腹、抱腹和心衣。帕腹是横裹在腹部的布帕,抱腹在帕腹上加了系带,心衣则在抱腹的基础上加了肩带。汉代还出现过一种内衣,有前后两片,既可以包住前胸,又可以挡住后背,称为“两当”或“裲裆”。“两当”通常为夹层,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魏晋时期也有妇女将其穿在外面。
唐代是个文化开放勃发的时代,为配合唐人开放的穿着习惯,便出现了束胸腰的无带内衣,称为“诃子”。宋代理学兴起,人们的穿衣打扮追求简洁质朴。此时的内衣是可包裹整个胸腹、缀有帛带的“抹胸”,又称“抹肚”,别具中原特色,为日后的“肚兜”文化奠定了基础。
褐色绢抹胸(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
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这时期的肚兜融合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形状类似小背心,穿时由后向前系束,称为“合欢襟”。
明代之后,妇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又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称为“肚兜”;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抹胸肚”。《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内衣称“肚兜”,在形制、色彩、图形上都已经非常完善,目前保存下来的实物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风侵体,更兼有药疗及香囊的功用了。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清代《青缎地平针绣虎镇五毒肚兜》
肚兜的使用与腹部保养有关。顾名思义,肚,腹部;兜,有围护、护卫之意。肚兜者,护肚护腹之物也。肚兜对腹部的保护作用,一目了然。《普济方·卷一·方脉总论·五常大论》云:“言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也。”这其中,神穴是核心,故其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阴,最怕受凉,阳气偏少就容易受寒邪的侵袭。 人体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腹部,以脐为中心有穴位40多个。
腹部保暖,其实也就是脐部的保暖。脐部又称“神阙”。神阙穴,《素问·气穴论》称之为“脐”,神阙之名首见于《外台秘要》,历代文献又称为脐中、脐孔、气舍、气合、维会、命蒂。对神阙穴名的认识,《医经理解》曰:“神阙,在脐中,元神之阙庭也。”《会元针灸学》则解释为:“神阙者,神之所舍于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又名气舍者,后天胃气谷气舍入,先天之精气舍出,故又名气舍。”
由于神阙穴具有调理先后天之气进而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的特殊作用,历代医家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多种疾患。如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载“绝子,灸脐中,令有子”;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治虚寒腹痛,上吐、下泻,以吴茱萸纳脐,帛布封之”;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认为神阙“主百病及老人虚冷泄泻,又治水肿臌胀、肠鸣、卒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脱肛”。
有关腹部的养护,清代医家冯兆张特别强调:幼儿“又不可日置地间,令肚着地,以致脾宫受寒,腹痛泄泻”,“故儿最要背暖肚者,脾胃处也。胃为水谷之海,脾为健运之司,冷则物不腐化,多致肠鸣腹痛,呕吐泄泻,故儿更要肚暖”(《冯氏银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三・护持调治诸法(儿科)》)
明朝医家王大伦说得更加直白:“俗云:肚无热肚,肚者胃也。胃为水谷之海,若冷则物不腐化肠鸣腹痛,呕吐、泄泻等疾生。经云:胃热则消谷善机,所以能饮食也。故曰肚宜暖”(《婴童类萃・上卷・调理五法》)。
清代曹庭栋撰的《养生随笔》卷一也有记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主,可治腹作冷痛。” 从这样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中医里,不仅要用肚兜保暖腹部,甚至可以在肚兜中放入中药,敷于腹部,作为日常保养。可见腹部对于中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清代医家罗越峰的医方著作《疑难急症简方》中录用了《医级・杂病》治疗鼓胀的肚兜药方:制硫黄、巴豆霜、轻粉(各一两),研末,用布作肚兜一个,先以绵衬之,放药于上摊匀,再用绵盖,用针密行之,系腹上,则气自通,宜戒咸味”(《疑难急症简万卷二.鼓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焯《端阳戏婴图》局部
清代医家冯兆张在其所著的《冯氏锦囊秘录》中有这样的描述:将数药“研细拌匀,铺于绵上,阔二寸半,长三尺余,再用红布包而缝之。外包以绵绸或湖绉。长四五尺,线行为带,可系于腰,名暖脐带,或作肚兜式,系之亦可,故一名暖脐兜。治阳虚体弱,食少便溏,气滞血寒,结成症痞,男妇内疝,腹痛腰疼,诸证极效。但止宜系于冬令,春时即当解下,略焙藏锡器中,勿泄气则一剂可用二三年。男子阴虚火盛,女子血虚内热者勿用”(《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三朝顺逆险・险症当治》)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婴儿在二月龄开始就会有胀气,而肠胃功能没有完全发育好之前也非常容易腹痛腹泻,因此中医里关于小儿腹部保养一定是最重的,也是小儿阶段最常出现的病症。
中药草本肚兜的主要思路是利用中药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腹部的经络、穴位,以起到护肚、康复和保健作用,养护腹部,特别是养护肚脐。这些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有相关的记载。
清代医家程鹏程在《急救广生集·卷十》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夏月衣服单薄,有系棉布兜肚,白夜皆不可离。夜间睡着,恐被去体,有肚兜,则无腹痛泻痢诸症。” 程氏所说的内容是指夏月,等寒冬之季更需护腹,由此可见护腹之重要性,这些说法祖祖辈辈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要知道在医术并不算发达的古代,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因为腹泻致死的情况。基于此,人们对中医里任何一项关于腹部保养的方法都会特别注意并沿用下来。
参考资料:《儿童亚健康学》徐荣谦;《中国传统肚兜服饰文化》訾韦力;《急救广生集》程鹏程;《医学入门》李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