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的反击:哈尔科夫反击战

来源:芝兰学社     作者:帝林
在正式讲述本章主题前,需要先向大伙介绍下一个知识点,即进攻顶点。进攻顶点是指在一场军事行动中,军队因人力物力等等因素的不断消耗,通常会有一个临界点,一旦过了这个点而未加把握的情况下,则部队就将由优势转变为弱势。这一理论公认出至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在原文中克劳塞维茨写到:“进攻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已确立的优势,准确地说,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共同确立的优势。在上一章中我们已指出,进攻力量是逐渐减弱的。这种优势是有可能增长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优势是逐渐减弱的。进攻者在议和谈判时能获得有利的条件,但是他们在此之前必须付出动用军队去进攻的代价。如果这种在进攻中确立的优势能被维持到议和谈判,那么目标就算达到了。一些战略进攻能够直接导致议和谈判,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大多数的战略进攻只是进行到一个临界点为止,此时的兵力还足以进行防御,等待议和谈判。若是超过这一临界点,情况就会发生逆转,就会遭到反击,而且反击的力度大大超过进攻的力度。我们把这一临界点称为进攻的顶点。因为进攻的目的在于占领敌人国土,所以进攻肯定会进行到优势消失为止。这就促使进攻军队向目标推进时,轻易超过目标。如果人们能想到,在比较双方力量时需要考虑到如此之多的因素,就会明白,在一些场合想要判断交战双方谁占优势是多么的困难。这种判断常常不是十分可靠的。所以,一切都取决于准确地判断出进攻的顶点。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防御是比进攻更有效的作战形式,人们就应该相信进攻决不可能到达顶点;因为当军队还有足够力量采用较为不利的作战方式时,对于采用较为有利的作战方式就更不在话下了。
借此,后世常常会延伸出一段广为人知的名言:“外行看战斗,内行看后勤。似乎解决了后勤问题,整个战略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但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客观来说,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在战争中的确对作战行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使得任何敢于轻视它的人最终都不得不自食恶果。但某种程度上,后勤和战斗并非是一个二元统一的因果关系,即如朝鲜战争中的我军和联合国军来说,我军的后勤系统无疑是要比联军落后很多倍的,但并不妨碍志愿军依旧在朝鲜打了许多漂亮仗。
与此同时,深入的说,所谓懂后勤也并非单是指懂得兵站、交通线的建立和维系,因为这些技术细节的根本目地仍在于为战略目标服务。用人话说就是,比如以外卖行业为例,在美团这些专业平台未出现前,难不成就没有点外卖的需要吗?亦或者说是,因为有了美团,所以增加了人们点外卖的需要?事实上,想要准确去评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说“内行看后勤”的说法广为流传,但事实上各国的名将也大多还是出至于指挥系或历史系的,因为本质上战斗勤务虽然是能保障作战行动顺利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真正关键的仍旧在于指挥官想进行什么样的作战行动。反过来说,其实虽然每个国家的指挥员在进行指挥课程的训练时都会接受关于后勤领域的专业知识,但事实上要在一场战斗中准确判断出进攻顶点,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说到底,这是不能纯粹用科学计量去评估的,就像我们都知道一个人长期吃土豆是不会有多少体力的,然而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依旧靠着这有限的补给进行了惊人的战斗。也正因为这点,能准确预测敌方进攻顶点其实一件非常考验将道的活路,而1943年的哈尔科夫之战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好例子。
战役背景
1943年2月初,由于斯大林格勒德军的战败和第6集团军残部约9万人的最终投降,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呈现出一片颓势。首先从态势来说,由于第6集团军的覆灭和德国B集团军群被重创,整个北顿涅茨河以东的德军有被包围的危险,而与此同时,由于此时德国用于进攻巴库的A集团军群尚陷在高加索山脉广大的山沟沟里与苏军躲猫猫。为此,一旦北顿涅茨河附近的德军先行崩溃或撤退,那就必然导致整个A集团军群被歼灭。但反过来说,所谓兵家妙招之一的攻其所必救,既然德军由于为保障A集团军群不得不减缓B集团军群在北顿涅茨河的撤退,那是否可以进行深远穿插,直接兜底整个南线德军呢??

事实上,苏军还真就是这样想的。早在斯大林格勒方向态势基本明朗之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就在酝酿进行下一个针对南线德军的更大规模反攻计划。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火星计划”、“天王星计划”和“土星计划。”
“火星计划”由苏军中最为著名的将领朱可夫牵头,其最早于1942年10月1日制定完毕,预期是在10月12日开始战役行动。在计划目标上,火星计划以勒热夫突出部为参考,苏军决心以7个集团军分别从东、西、背三个方向实施突击,待该处完成突破后,苏军便可长驱直入对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实施深远纵深迂回和包围,且此时一旦成功,便将彻底锁死的不仅是德国的第6集团军,还有远在高加索一带德国A集团军群。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恶劣的天气以及斯大林格勒德国第6集团军出人意料的顽抗,迫使苏军将计划开始的日期延迟至10月28日,后来又延至11月25日。根据最早的设想,“火星计划”预计在“天王星计划”开始之前发动,而后者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进行歼灭。为什么要提前发动呢?在一般的说法里,这是为了可以有效吸引德军中央方向的注意,而最大程度保障天王星行动的顺利。就像一般的教科书所教授的一样,作战通常都会分为一个主攻方向和几个助攻方向。不过很大程度上,这个说法并不适用于“火星计划”和“天王星计划”。
首先是从目标上来讲,在“火星计划”中,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有超过一半的部队将包围勒热夫突出部,用于消灭一个德国的第九集团军。而在随后改良的“木星计划”中,两个方面军的其余部队将摧毁一个德国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部。这两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瑟切夫卡,维亚济玛和斯莫棱斯克,仅从图上距离便长达200多公里。“天王星计划”的目标也类似。在“天王星计划”中,苏军以西南,顿河,斯大林格勒三个较小的方面军中约一半兵力用于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消灭一个德国第六集团军。待计划完成后,三个方面军的其余全部力量将集中起来摧毁德国B集团军群并锁死德国另一个A集团军群。为此可以说,整个苏军的“三个星行动”是一环套一环,即本身单独出来是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而事实上又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在这方面值得指出的是,就像我们前文所说的一样,在一般的军事行动指导里,通常部队在进攻时需要分别安排主攻和助攻方向,这不仅是符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同时也是因为兵力兵器物资就那么多,平摊就只能是添油。不过既然说是一般军事指导,那就也会有例外的时候,除了像上面苏军的三个星计划外,事实上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打济南时就发生过一则著名的例子。在当时,我军对阵由国军名将王耀武驻守的济南城,作战行动开始前,我军兵团指挥部原计划由聂凤智将军所率的9纵承担济南城东路方向的助攻。但当命令下达到聂凤智将军手上时,他却不禁考虑到王耀武经营济南多年,且自身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宿将。为此,通常的主攻和助攻指导原则即使有效也必定会耗时良久,故而一番思索下,聂凤智在纵队命令上大胆将助攻改成了主攻。结果这一字之变,变得就是精气神,不仅使得9纵战士士气大涨,更完全出乎了王耀武的意料,最终解放军得以顺利完成对济南的解放。某种意义上,朱可夫的三个星计划也是这样,它们不仅互相可以作为彼此的助攻,但同时又都能算主攻。当然,从事后来说,这一点也有人会觉得这是缺乏重点的滥用兵力,不过这事大家仁者见仁就好。
对于上述说法的另外一个佐证是,在上述两个计划中投入的军队力量和规模也基本相同。1942年11月,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和莫斯科防区的军队总人数为180万人,24000门各型大炮和迫击炮,3500辆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170架飞机。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拥有110万人,15,501门大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463架飞机。在“火星计划”中,朱可夫为他的主要攻势投入了近70万人和超过2,000辆以上坦克,另外他还有40万人和1,265辆坦克以供发动“木星计划”。

不过朱可夫计划虽好,但对面德军也并非是吃素的。早在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奉命接手顿河集团军群指挥以及解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以来,曼斯坦因就日夜在为第6集团军乃至整个南线的德军心怀忧虑。在其后来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曼斯坦因这样写道:“顿河集团军群的战斗条件经常受到两个因素的支配:

第一点, 一种压倒性数量优势。即使这个集团军群得到第1装甲集团军的主力、以及陆军总部所提供的增援兵力的加强,一共也只有3个德国集团军,后来才增为4个。但是德军对俄军的比例却仍为1比7。(俄国某些单位在数量上不及德军一个师,这个事实已经计入)。
第二点, 还有一个极大的潜在危险。既然敌军的数量远较我们强大,那么当我们的同盟军崩溃之后,他们便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而他们达到德军南翼生命线——罗斯托夫和第聂伯河渡口——的距离也远较我们为近。
这两个因素联合在一起,即足以暗示德军南翼所面临的危险。一旦当其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就会全部被迫退向艾左夫河或黑海的海岸上,而最终在那里接受毁灭的命运——俄国的黑海舰队也恰好能够构成封锁。等到顿河集团军群及A集团军群被毁灭之后,整个东线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作战政策的要点
基于上述的战略情况分析,在1942-1943年冬季的整个南翼战役中,双方的问题就都是一样的。俄军能否捕捉到德军的南翼,来完成其趋向最后胜利的具有决定性步骤?德军能否避免这个悲剧?俄军所采取的作战计划很明显,那是德军统帅部亲自将一个好机会双手奉上,他们当然欣然接受。俄军第一步应围歼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那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决定。在其进一步的作战中,敌人准备利用其在罗意匈三国部队地区中的压倒性成功,一再增大其打击的力量和范围,以从北面和西面迂回德军的南翼。他的目标是首先切断这一翼的交通,而把它包围在海岸边。因为德军的南翼已经被其最高统帅部丢在太远的地方,所以这种战略构想更显得非常有希望。

在德军方面,所要决定的问题就困难得多了,由我们自己的疏忽以及敌军在斯大林格勒两侧地区内获得了的首次意外成功,遂使我们处于极大的危险中。可是从全盘战略情况上看来,在敌人发动攻击的第一天,我们的最高统帅部就应该认清这个事态的严重,设想到它会怎样发展,尤其是在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所面临的危险是多么的巨大。概括言之,德军最高统帅部必须在两条路线上选择一条。第一条是当第6集团军一开始受到攻击时,就应乘敌人尚未合围之际,先将其撤出伏尔加河,之后再辅以强大增援兵力的协助,使用这个集团军尝试恢复在顿河大河湾中的态势。同时也必须要使用德军去增强盟军部队所占领的顿河地区。不过很明显,德军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部队可以采取该方案,同时由于现有铁路运输力的缺乏,也无法使增援兵力如期赶到。而命令第6集团军撤出斯大林格勒又是统帅部所迟迟不能够下决心的一件事情。事实上,在俄国攻势发动数周之内,即可以认清这个集团军已经丢定了,就整个的作战体系而言,我们最多所能希望的,只不过是它能够尽量长久地牵制大量的敌军兵力而已。这也就是这个英勇的集团军所应担负的任务,直到其最后牺牲了其本身为止。

双方战役计划
凡事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也正是因为曼斯坦因对于整个态势有很明晰的了解,为此很可能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解围时,他就已经在构思可能的反击计划了,当然,这一点至少在1943年初时,尚停留在尽量把德军撤回到米乌斯河附近以求缩短战线的层面。不过虽然曼斯坦因经验老道,但却为下述两个原因而并未如愿,那就是第一,希特勒本人并不同意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后撤,因为这不仅将使得德国一整路大兵团彻底覆灭,同时早在1941年冬季时不也是他及时叫停了将军们的悲观主义方,才使得德军没有在1942年初就一溃千里吗?谁能说那时候的局面会比现在好呢?其次则在于,过早后退到米乌斯河会使得丢失高加索通向乌克兰的关键通道-罗斯托夫,而这里将直接决定整个A集团军群的命运。为此,等到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尾声时,整个南线的德军却不得不因为还要扼守庞大的战线而停留在北顿涅茨河以东和顿河的中间地带。此时就引出了我们的另一个要讲的知识点,军队的作战正面。
与一般人所认为的不同,一支军队的展开其实是一个高度科学化的流程,每一个作战层级比如班排营连团师等等,都会有其理想的作战正面和纵深,正面过于狭窄会导致部队拉不开而陷入添油战术的窘境,正面拉得太宽则兵力兵器无法形成有效集中,且随距离的增加也无限增大了部队运动的反应时间和OODA指挥的循环时间。在一般来说,以二战一个师级的单位为例,其防御正面通常不过6-10公里,而此时德军一个师的防御正面却高达近40公里,尤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不是每个德军师都奇装满员,为此这个差额在实际上只会更大。再一个问题是,整个乌克兰地区地形开阔,故而德军即使想有重点的对战线进行取舍也变得十分困难。

而也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不久,苏军便决心以沃罗涅日方面军一部并布良斯克方面第13集团军主攻库尔斯克方向,以西南方面军大部并沃罗涅日方面军其余部队由两个方向配合进攻哈尔科夫,同时西南方面军还专门组建以第6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以及1个类似于德国装甲军的波波夫的快速集群出哈尔科夫以南的斯拉维扬斯克方向直插第聂伯河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桥梁枢纽。一旦这些关键性的桥梁被占,那整个南线德军不管是顿河集团军群还是A集团军群就将彻底玩完了。除此而外,为保证这一目标的进一步达成,苏军再次玩起了三星计划并开的花样,以南方方面军为核心的苏联南线精锐则直扑高加索和乌克兰的关键命门-罗斯托夫。可以说,在整个苏军的这一行动计划里,不管是哈尔科夫还是罗斯托夫任一目标的达成,都必将导致整个德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境地。

在这个问题上,以曼斯坦因为首的一线德军将领可谓知之甚深,曼斯坦因更在回忆录中坦言道:“早在1月19日,我就已经向柴兹勒尔将军强调说明过,除非从哈尔科夫的方向上能有强大的兵力作迅速有效的干预,否则整个顿涅茨盆地就决无法据守下去。因为这种希望并不存在,所以我要求应准许我们缩回东翼,以便抽出兵力来防止整个南翼被切断。我们早已派遣第1装甲集团军前住顿涅茨河中游地区,以对抗正在那里发展的威胁。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应该把第4装甲集团军也撤出这个顿河下游和顿涅茨“阳台”。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敌人企图进到依苏门-斯拉夫杨斯克(Slavyansk)一线,以切断我们与第聂伯河渡口之间交通线的威胁。此外,在顿河上游,除了在斯拉夫扬斯克已经发现的兵力以外,敌人又更可以调集更多的兵力越过该河趋向第聂伯河下游。除了党卫军装甲军的第1师此时刚刚到达哈尔科夫以外,在B集团军群地区中,就只有意大利集团军的残部,根本不能作任何有效的抵抗,这一点兵力不够阻止敌人向我们的侧面实行纵深迂回。所以必须大幅度缩短本集团军群的正面,然后才能够抽出第4装甲集团军。目前我们所防守的是一条由顿河下游和顿涅茨河所构成的绵长弧线,从罗斯托夫起到伏罗希洛夫格勒以西的地区为止,所以本集团军群的右翼必须缩回到弓弦的位置,当德军南翼在1941年第一次从罗斯托夫撤退时,所守的防线就是这个弓弦——这条线在米斯(Mius)河的后方,继续向北走,直到顿涅茨河中段为止。把正面缩回到这个位置上,自然意味着要放弃顿涅茨煤田的东部。为了说明这种撤退的合理,我又企图把我对于军事行动的长期指导观念,向最高统帅部再度申述一次。以下就是我在呈希特勒亲启的一个报告中所阐述的大致内容:用本集团军群现有的兵力,即使就纯粹防御的观点来说,也不可能长期据守顿河-顿涅茨河突出地带。假使最高统帅部因为损失了第6集团军和共20个师兵力的缘故,决定在1943年采取守势,那么为了要想防守整个顿涅茨盆地,将会耗尽所有的兵力。可是敌人却仍然保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可以在防线的其他方向进行骚扰。目前的危险固然是顿河集团军群可能会被包围在亚速海岸上,而A集团军群也会随之困死在库班半岛上。但是即使我们可以避免这种危险,而整个顿涅茨地区也能守住,可是敌人的最后目标仍然是要把东线德军的整个南翼包围在黑海岸边。”
战役进程
无论曼斯坦因怎么埋怨希特勒及德军最高统帅部未按照他的意见及时撤出吧,1月29日,位于北翼的红军第6集团军率先展开攻势,经9天激战苏军占领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2月8日,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要地也相继被苏军解放,11日由于苏军第4近卫坦克军进展神速,更直接切断了德军顿巴斯集团的铁路线。一下子不仅整个尚停留在北顿涅茨河的德军有危险,同时整个第聂伯河渡口也将很快直接面对苏军的兵锋之下。迫于形势,希特勒总算在2月6日批准了曼斯坦因先前撤退到米乌斯河以缩短战线的主张。借着这一后退,使得曼斯坦因稍微缓解了下沉重的压力,他甚至在2月12得以集中维京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在红军村方向进行了一场反击。但此时最为被曼斯坦因所担心的,还是苏军直插第聂伯河方向的部队,该集群现正在强攻哈尔科夫。奉命守卫的党卫军装甲军拼命死守,但从战略上来说这并不会有助于改善局势。2月15日,党卫军装甲军司令豪塞尔一再向希特勒申请撤退未果,遂依据传说是源自曼斯坦因的一道含糊命令:“死守哈尔科夫直到最后一人,但守卫者应该保证自己不被包围”进行了撤退。希特勒在得知豪塞尔这一举动后大为光火,但考虑到党卫军毕竟属于自己的嫡系,在德国日薄西山的态势下会显得越发重要,为此希特勒并没有处置豪塞尔,而是将另一个勉强搭点边的兰茨集群司令兰茨将军予以撤职查办。至于曼斯坦因?他没事,毕竟现在希特勒也知道,德军前线能打的将领并不多,元首还指望着曼斯坦因重演下次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奇迹,进而反攻斯大林格勒,逐鹿莫斯科。
而与之相对的,收复哈尔科夫使得苏军方面士气大涨,为此斯大林直接给在哈尔科夫以南担任进攻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拍去电报,命令其加速向第聂伯河进攻,以将整个南线德军的大部分兵力彻底歼灭。得到命令后的瓦图京也不敢怠慢,于是苏军几乎是一刻也不曾停顿的彻夜向第聂伯河赶去,毕竟说到底,此时虽然苏军也很疲惫,但德军的日子想来只会更艰难。为此,只要多往第聂伯河努力一点,就有可能赢来一个苏联版的基辅围歼战。但瓦图京未曾想到的是,德军悄悄准备的反击行动,也即将开始上线了。
1943年2月17日,也就在斯大林催促瓦图京加快行动之时,希特勒也同样亲身赶赴前线的曼斯坦因司令部向其面授机宜和元首意志。但也就在这次面谈中,曼斯坦因却以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反攻计划说服了希特勒。以下出至《失去的胜利》节选:“希特勒于2月17日正午抵达我的总部。我立即向他当面报告下述情况:霍利德特集群已于当日抵达米斯河阵地,但敌军在后面穷追不舍;第4装甲集团军已经在格里希罗阻止了敌军的前进,但尚未消灭它;同样,在克拉马托尔斯卡亚地区,对沿着里希强斯克-斯拉夫扬斯克一线前进的敌军展开的战斗也未分胜负;南兹集团军正在撤出哈尔科夫,并已向西南撤往莫希河(Mosh)地区。
然后我向希特勒报告我的意图:准备命令党卫军装甲军安全撤出哈尔科夫,只留下南兹集团军的残余部分继续占领该地区;党卫军装甲军从克拉斯罗格勒(Krasnograd)地区向西南,大致朝巴甫洛夫格勒的方向突击,并与正向那里进攻的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这些兵力的任务是消灭通过第1装甲集团军与南兹集团军之间的宽广空隙中前进的敌军;这个任务完成后,霍利德特集群与第1装甲集团军将没有被切断的危险,我们就可以开始在哈尔科夫地区攻击。希特勒首先拒绝讨论我所建议的作战程序。他甚至根本不承认已经有强大的敌军正在通过第1装甲集团军与霍利德特集群之间的地区前进。他同时害怕我设想的在第聂伯河与顿涅茨河之间的作战会深陷在泥泞中。眼下正值隆冬,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但是希特勒反对的主因却可能还是他希望立即收复哈尔科夫,他计划等党卫军装甲军的各师完成集结之后,就立即行动。
实际上的情况却是,要想向哈尔科夫方向发起攻击,先决条件是解除敌军对第聂伯河渡口的威胁。除非跨过这条河川的交通线保持畅通无阻,否则第4装甲集团军或霍利德特集群就无法撑下去。此外,要想对哈尔科夫发动攻击,至少需要与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合作。而且,当地面解冻迫使作战暂时中止时,也是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地区先受到影响,在哈尔科夫周围和以北的地区中,受影响的时间会比较晚。因此,我们有理由希望在击败了目前正在第1装甲集团军与霍利德特集群之间前进的敌军后,还来得及向哈尔科夫攻击。相反,假使我们把次序颠倒过来,则这两个作战是否都能取得成功,不免大有疑问。因为希特勒总是固执已见,所以又引发了一场激辩。最后,我设法结束了这场争论,指出党卫军装甲军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在哈尔科夫-克拉斯罗格勒公路上集结,但要到2月19日以后才能完成集结,所以到底是向南或向北进攻,可以留到那时再决定。我之所以采取拖延政策,是因为我知道在2月19日以前第4装甲集团军也不能参加作战;同时我也认为以后的情势演变,将促使希特勒自己认清。
2月18日,我又谒见希特勒。敌军已经用强大的兵力向米斯河进攻,已经在尚未巩固的霍利德特集群正面突破了好几处。此外,被我们包围在后方地区巴尔特希夫周围的敌方骑兵军,也还未被歼灭。我向希特勒陈述,尽管如此,还是迫切需要从这里抽调摩托化单位送往西翼。敌人的机械化兵力已经在格里希罗深入了第1装甲集团军的侧面,所以我方在那里的部队受到了牵制。另一方面,现在有确凿证据显示在第1装甲集团军与南兹集团军之间前进的敌方兵力,正集中全力向第聂伯河渡口进攻。在克拉斯罗格勒以南已经发现了其第267步兵师的番号,其第35近卫师,包括一个坦克营在内,也已经攻克了巴甫洛夫格勒。驻守当地的一个意大利师(为前意大利集团军的残部)在敌军接近时便仓皇撤退了。据南兹集团军报告,党卫军“骷髅”师的轮式车辆部队已在基辅与波尔塔瓦之间完全陷在泥泞不能动弹,这样也就使希特勒想立即向北进攻、夺回哈尔科夫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假使说党卫军装甲军没有这个师就守不住这座城市,那么现在想要夺回该城则更是毫无希望。而目前却无法预测这个师何时可以抵达。所以我们现在唯一能够采取的行动,就是向东南方攻击,击溃通过南兹集团军与第1装甲集团军之间的空隙前进的敌军。因为那个地区马上就会解冻,所以要争分夺秒。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终于同意我的见解,把党卫军装甲军中第一个可以立即动用的师,“帝国”师,立即用在巴甫洛夫格勒的方向上。至于“元首卫队”师则对抗从哈尔科夫向南压迫的敌军,掩护第4装甲集团军的作战。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第4装甲集团军,在获得了“帝国”师的增援之后,能够获得成功。随后,我又把自己的总体意见再次向希特勒阐述。我指出,即使我们能够避免局势恶化,坚持到泥泞季节来临——这并无太多把握——然而我却仍需要未雨绸缪。泥泞的战场最多只能使战斗中断几个星期而已。此后,本集团军群就会有一个长达470英里的正面需要防守,而包括南兹集团军在内,全部兵力却不过32个师。一旦泥泞季节结束,敌军必定会集中主力对付德军的南翼,准备将其围歼在黑海岸边。
我告诉希特勒,仅仅用30多个师的兵力来防守长达470英里的正面,那么一个较强大的敌人可以随意在任何地点突破。此外,更缺乏兵力用以阻止他们继续从北面迂回本集团军,一直到亚速海或黑海岸为止。所以一旦泥泞季节结束,本集团军群决不能坐待敌人的突破或迂回。除非陆军总部能够寻找适当的时机,发动一个攻势以解除这个向东突出过远的正面所受的压力,否则它绝对无法持久。
我提出这种观念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说服希特勒,一劳永逸地就长远战略问题寻求一个总解决。不过很明显,他根本无意承诺。尽管他也承认集团军群兵力薄弱,不足以在明年防御那条正面,但他并不接受我提出的兵力比例。我们曾经证实面对着我们的敌军兵力一共有341个大单位,希特勒并不否认这个数字,但却认为这些单位已经没有太多的价值了。当我反驳他说,我们自己的各师也都筋疲力竭了,他却答复说,在泥泞季节中,我们可以使兵力补充足额,并配发新的兵器——理所当然——不过他却不承认,与此同时敌人也会把1926年出生的150万新兵送上前线。同时他也不承认在两个月之内(即泥泞季节期间),敌人所生产的坦克数量足够补充60个装甲旅。相反,希特勒却拼命强调,若是顿涅茨地区再度落入敌人的手中,将对俄国的坦克生产至关重要。至于在1943年对东线德军的作战指导,他却无法从任何其他战场抽调兵力以发动一个大攻势,也无从征召大量人员。然而,他却认为有了新兵器的帮助,他至少还可以采取有限的和局部的行动。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兵器和兵器生产上面,我们也就不可能捉摸希特勒对于夏季战役的意图了。我们似乎是住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2月19日,又举行了另外一次会议,这一次克莱斯特元帅也被要求参加。很明显,由于希特勒驻跸在我的司令部中,终于认清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危险,因为他现在宣称A集团军群今后应尽量把可以抽调的兵力,转送给南方集团军群。换言之,A集团军群应该当作是南方集团军群的一个“邻近兵力储蓄库”来看待,所以希特勒预备以后再利用库班桥头阵地的作战计划,现在已经暂时搁置了。不过很不幸,未来的事实证明,由于受到运输工具的限制,这个“储蓄库”并未发挥它的作用。库班桥头阵地继续处于孤立状况。过去的经验早已告诉我们,一支兵力一旦被牵制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将会非常难以调动。
当天,实力强大的敌人进抵辛辛罗柯夫(Sinsinokovo)火车站,情况变得更为紧张。敌军现在不仅暂时切断了本集团军群中央与右翼的主要补给线,而且距离德国元首所驻跸的地点也只有35到40英里的距离!由于附近已经无部队可供调动,所以希特勒于当日下午飞返他的大本营后,我倍感如释重负。不出所料,次日敌方的坦克便能够阻止我们使用在第聂伯河东岸的飞机场。我向希特勒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在计划中的从西翼发起的打击中,我将动用全部装甲师,换言之,必须从米斯河阵地中抽调。米斯河阵地之所以未被攻破,唯一的原因是敌军的主力必须经过罗斯托夫瓶颈,所以尚未到达。决不能忽视从东面攻占顿涅茨地区的可能性。除非我们首先解除集团军群后方交通线被切断的危险,否则将一筹莫展。希特勒对于这一点似乎也能了解。
无论如何,我的印象是,希特勒访问我的总部,足以帮助他了解东线南翼将被包围的危险是何等迫切严重。尽管如此,不久以后,陆军总部或希孟德将军却传来一个故事,说希特勒作这次旅行的主因,是为了要振作我们这个集团军群的士气。我从来不曾感觉到我的总部是需要这种振作,即使我们并不准备完全遵守希特勒的理想,实行寸土必争而不计后果的办法,但是我敢说要想找到另外一个司令部,能够在这种危机四伏的局面中,能像我们这样确保必胜的意志,似乎并不容易。就这一问题,我自己与我的幕僚看法一致。
有意思的是,在崔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回忆录中,对于苏军这一阶段的行动及其计划都隐晦颇深,似乎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直到库尔斯克之间苏德两军就并未发生过大的战斗,好像凭空沉寂了一般。而拿这场战役的主要负责人,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中所记载,整个1943年2月到3月,也就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在顿河和伏尔加河地域粉碎敌军后,苏军又成功地实施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苏军向西发展冬季攻势,占领了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以及其他许多重要地域。在整个苏德战场上,敌军的总战役战略情况急剧恶化了。”那么,这是否是因为这场战役败得过于惨烈,以至于苏军将领其实是有选择的避讳呢?某种意义上,可算也可不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斯大林格勒可以算是苏德战争以来,苏军方面第一个最为成功的反击战,在此之前尽管有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但毕竟仍是被动防守性质的。而正是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使得苏军真正意义上有了大兵团面对德军的成功,这一点不仅是从作战层面,同时也有从心理层面的考量。但客观来说,直至德国第6集团军的彻底投降以来,苏军这一信心并不是马上就树立起来的,而是一个缓慢累计起来的过程。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苏军的天王星行动也好,火星行动也罢,事实上最早都是围绕着歼灭斯大林格勒方面的德军部队为出发点。然而随着前线不断的胜利,也使得苏军统帅部开始出现了意图尝试更大目标的设想。这就像刚吃了一个汉堡觉得还能再吃,可啃第二个汉堡到一半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量也就在这了,所以从长经验的角度看,此时的付出是有利于苏军的成长的。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脱离了基本的战役指挥范畴,即需要统筹整个苏德战场的全局态势和战略去看待。毕竟虽然理论上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原地修整和有限进攻会更有利于后来的攻势,但在当时苏军的各个指挥阶层还没有后来十次突击那样如火纯情的指挥技巧。谁又能说,维持既定现状能使得苏军就能比德军更有优势呢?要知道,那时候还在1943年初,离库尔斯克还差着好些时候了。
不过无论如何吧,在2月17日前线的苏德两军来说,可没多少功夫去细想这个,于德军来说他们只知道再不对苏军有效反击,整个第聂伯河就有被关门打狗的趋势。而对苏军来说,携胜利之威,眼看着一个巨大的胜利就在眼前,没理由不最后加一把劲。2月19日,曼斯坦因以北部的党卫军装甲军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由南北两面共同夹击深入的苏军突击集团(包含波波夫集群、第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等部)。
这一反击大大出乎苏军方面的意料,同时由于多日连续作战,苏军各部也是油尽灯枯,为此很快便败下阵来。随即,德军转而由南向沃罗涅日方面暴露的左翼杀去,很快,第4装甲集团军攻占巴普洛夫格勒,至3月1日苏军整个向第聂伯河的进攻已完全失败。此时德军于3月初,开始以第4装甲军从哈尔科夫下游渡过顿河以试图切断其背后的交通线。3月7日,德军在克拉斯罗格勒附近展开了一场不错的攻势,逼得苏军不得不匆忙向后撤离。此后数日内,反应过来的苏军也加紧向该方向派出援兵,以避免沃罗涅日方面军出现更大损失,但激战良久德军依旧稳步的在向前推进。3月11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逼近哈尔科夫,同时党卫军装甲军也成功在哈尔科夫侧翼取得了进展。3月12日,党卫军部队冲入哈尔科夫,与留守的苏军展开激烈巷战。
13日,德军成功包围了红军方面的第3坦克集团军,不过由于德军兵力也日渐减少,这一包围并不算彻底。后两天,双方围绕着哈尔科夫进行了多次战斗,但基本上哈尔科夫的陷落已经注定16德军党卫军完成了对哈尔科夫的重新夺占,不过由于己方兵力也是几近枯竭,为此德军也无力对沃罗涅日方面军取得进一步的战果。3月17日凌晨苏军3坦克集团军在抛大量重型装备后,得以成功由包围圈突围而出。至3月22日考虑到苏军方面新的增援业已开到,德军最终停止追击,整个第三次哈尔科夫反击战宣告结束。

在该役中,苏军方面一共损失近9万人(其中阵亡和被俘约4.5万),坦克300多辆、火炮3000门、飞机100余架,而德军方面约损失了1.1万人,100辆坦克和500架飞机。而另外一种说法是,德军损失约3-5万人,坦克并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300余辆,苏军损失15-25万人,坦克并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1000余辆。无论这两则数据究竟哪个更真实吧,但对于苏军来说,哈尔科夫确确实实从战役层面来说是一场失败。
战后评点
也像库尔斯克战役一样,想要准确评价哈尔科夫战役中的曼斯坦因和朱可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拿前者来说,对于挺曼派而言,这可以说是曼斯坦因的又一指挥佳作。毕竟就像我们所说,无论是后勤影响胜负还是进攻顶点都可以算是每个高级将领在进修指挥学科时所必须学习的,但真到了战场上想要准确把握住这个临界点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本质上来说,战争就是一个相互欺骗的过程,拿曼斯坦因而言,直到他临终仍坚持在哈尔科夫德军几乎面对是超过1比8的极端劣势。即使抛开虚荣心的成分,我们事实上并不知道曼斯坦因当时所获得的原始情报是怎么样的,而在战后由于北约和苏联之间的长期冷战,也会使得双方的资料出现很大水分。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很难有人能真切体会到曼斯坦因的心境和决策过程的。而从这点来说,曼斯坦因在劣势下能很难耐住性子,成功判断出苏军进攻的临界点并实施反击,从军事层面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后世的朋友们常常会以“这不过就是一个防守反击”,来试图说明军事决策非常容易。但仅就此我们提出几个问题,大家就能理解下这个方面的困难。如是上面说的,以战术地幅来说,一个师通常也就防守6-10公里,如今它却要面对近40公里的宽度,这时候怎么办?而且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这仅是理论上的数据,在实战中由于各师的伤亡情况和装备消耗程度不同,故而其差异又会是十分惊人的。如是我们拿3个师为例,假设一个师基本战时编制为1万人,拥有火炮300门。此时经过多日战斗,A师剩余2500人,火炮40门,B师剩余7000人,火炮120门,C师剩余5000人和80门火炮,但有500名轻重伤员不等。集团军司令部命令你防守超过100公里,请问,上述各师应如何分配?
对于已经开始计算的朋友们来说,还需要明白的是,在实战中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题目。因为别的不说,不同单位间由于分属不同建制,其指挥习惯、默契程度甚至军内的明暗语都是完全不同的,表面上看去好像只要稍微匀一下就能解决,但实际上不同单位间的仓促组合并不会马上形成战斗力,故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并不会是个好办法。也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统辖整个南线德军的曼斯坦因来说,他能在斯大林格勒德军惨败的大背景下,还能组织如此反击,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对于倒曼派来说,他们的理由同样在理,即从上帝视角看,正是因为曼斯坦因在哈尔科夫的坚持和成功,使得不仅是他还是希特勒,都对于整个苏德战场上双方的局势都有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在后来的库尔斯克德军冒险选择直接梭哈,结果功亏一篑。可以说,这一自大的源头正来源于哈尔科夫这样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胜利上。
反过来,这一问题用在朱可夫元帅身上也同样适用,对于挺朱派而言,哈尔科夫战役可以说是在斯大林格勒大胜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局部失利。于苏军来说,未能成功夺下第聂伯河渡口锁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固然甚为遗憾,但毕竟就像高考已经过了本科线的学生一样,又有谁还会记得期中模拟考的一时失手呢?不过,同样的,如果说从战役指挥层面来评价,则事实上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后期的操作的确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自打从天王星计划以来,苏军统帅部就并未首先将整个南线敌军作为第一打击目标,而是更多集中在发展斯大林格勒的有限目标上。当然,某种层面上这也是出于对自身兵力的担忧,毕竟一鸟在手,总胜过两鸟在林。可问题的点在于,以朱可夫为首的一干苏军最高首脑并不是始终在贯彻这一点,而是分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和哈尔科夫中期进行了多次修正,这使得原本只准备了一桌子菜的主人,却突然要同时请两家客人来吃饭,碗筷一下子就显得不够用了起来。另外,也有资料显示在哈尔科夫期间,朱可夫实际上已经被调到其他方向的工作上,而失去了对前线部队应有的控制权,由此才导致哈尔科夫苏军中后期战役计划上的漏洞。不过这一说法究竟是否真实,就还待考证了。
至于笔者怎么看,老实说年纪越大,了解越多,越不喜欢轻易去评价,因为很大程度上战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有太多的元素都会导致战争的胜与败。而就像我在库尔斯克一文中的观点一样,即使德军赢得了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又能如何呢?届时相比苏联来说,德军在总动员方面已经慢了一步,整个占领地也因盖世太保的屠戮使得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德国的对立面。与此同时,美国即将参战,而德国哪怕自身的统帅部OKW和总参谋部OKH都还没有理清关系,反倒是越来越多的演变成了希特勒一人的传声筒。但我们又都知道,现代战争已经早早就不再是光一两个人就能决定胜负的时代了,为此即使哈尔科夫,德军胜了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