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论崇祯——明帝国最后一声长叹

来源:红小岩谈古论今

历史上所有的王朝,正如它的开始一样,都有着注定的结局。这一条由鲜血洗涤的荣华道路,终有曲终人散之时,前人披荆斩棘以生命堆砌的繁华故事,如一缕楼烟转瞬即逝,留下斑斑史迹,一页页的重复着轮回。

无论是歌舞太平的盛世,或是兵荒马乱的时代,历史仍然前进着,随着岁月流逝,将那些活跃的身影写入史册,四百年前三月十八日那一夜,紫禁城冲天的火焰,给予了帝国最后一击,皇城陷落王朝倾灭,毒辣的火舌吞噬着曾经无比辉煌的殿堂,殿上的主人蹒跚地走过长廊,一幕幕的往事,片段的在他脑海里回响,他是如此的盼望复兴王朝,无时无刻都巴望着能中兴帝国,一次次的失败,他都坚强著撑了过去,然而路已走到尽头,这次他再也无力撑起这早已倾颓的江山,他用坚强的意志苦守,为帝国做最后一次长叹,泪已干涸,曾经的繁华不在,步出了宫墙,走上了煤山……

崇祯登基时的大明朝,早已是千疮百孔,日薄西山、山河震荡、烽烟四起的动乱局面,北有后金压境,而在南方则有流寇饥民窜行,《明史神宗本纪》论赞评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间,虽弹精竭虑力图复兴,然而其优柔寡断与急躁之性格,再加以明积赘太深,早已是病入膏肓,任凭崇祯帝千方百计,也无力回天。

纵观历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治国救国的责任与雄心最为强烈,在他生命最后的十七年间,他耗尽了心血尽力地守护了大明朝最后一寸疆土,最后万念俱灰、君死社稷。

登基以前山河飘零

明朝自隆庆时期短暂中兴之后,国家政局便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局面,和蓬勃发展的社会文化相反,明王朝正逐渐地走向衰败,万历时期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虽获得了重大胜利,然而明王朝至此也筋疲力竭了,光彩辉煌的胜利掩盖了国力衰退的事实,万历之后的后继者,光宗及熹宗均为历史上所公认的昏庸皇帝,在光、熹时期国家大权旁落,对外大明的边疆战火频传,曾经声威一时的帝国威权不在,对内阉党乱臣弄权,国家朝政腐败不堪,而在社会上则出现了瘟疫以及饥荒,整个大明朝像是腐朽的巨木,千疮百孔有如风中残烛,只待那轰然倾塌的一刻。

崇祯登基江河日下

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时的大明朝,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然而这位末代皇帝与其历代的末帝不同,年轻的崇祯帝充满着救国的热忱与决心,他果断地解决了魏忠贤,肃清朝野,并着手重用良将贤臣,致使朝野精神为之一振,这是这位青年皇帝人生中最灿烂的一刻,然而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崇祯初即位便面临了严苛的考验,因饥荒天灾蔓延,国内流寇窜行。

崇祯元年(1628年),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挂、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先后起事,这对于忙于对外抗战的明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次年,后金突破明在塞外的防线,直捣关内,明廷只得调兵勤王,然而因缺乏粮食,士卒在饥饿的情况下战斗意志消沉,甚至大批逃亡加入了流寇的行列,此后,山西、甘肃、陕西落入了流寇之手。

崇祯二年(1639年),焦急的皇帝眼见自己的国家仍陷于水火之中,气急败坏地流放了兵部右侍郎杨鹤,改由洪承畴接任。在此之前杨鹤采取抚剿并进的平乱策略,虽有小成,但仍无法弥平急欲恢复太平的崇祯皇帝的愤怒,而遭到了谪戎漠北的凄凉结局。

崇祯皇帝常与朝臣议政,一改光、熹二朝之怠政,他孜孜不倦,勤奋理政,常日以继夜地批阅奏章,遇天灾、兵祸更自责不已,并常以“罪己诏”以检讨,眼见国家财政吃紧,他缩衣节食,不近女色,十七年的在位期间并未享受过任何帝王应有的荣华,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的就是早日复兴山河、恢复大明荣光。

然而纵使是皇帝,也有着一颗充满复杂的人心,他多疑、急躁并优柔寡断,虽能用人,却不知人,更不能信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或许到了最终他仍未能有所醒悟,一句“诸臣误朕”伴随着烽火山河,徘徊于幽冥之间。

名将身死,自毁长城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大败,这一仗明朝军队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在东北的防线摇摇欲坠,是时朝廷启用了熊廷弼经略辽东,阻止了防线的崩溃,然而护国有功的熊廷弼还是没能逃出阉党之手,遭到了弹劾,最终和东林党人悉数遭到杀害。

熊廷弼之后,大学士孙承宗起而经略辽东,逐步收复失土,并将后金铁骑拒于关外,但正当孙承宗在遥远的辽东艰苦抗敌之时,国家朝政逐渐由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把持,东林党人纷纷失势,孙承宗也在此时被迫去职,落寞地返回故里,而令一方面的后金,正苦无对策破明辽东防线,眼见孙承宗去职,遂率大军直指辽东。

后金领袖努尔哈赤扬鞭一指,铁蹄再次踏碎了明朝短暂的和平,继孙承宗之后的高第,眼见大军逼近却毫无抗敌决心,率军内撤返回关内,然而这场毫无悬念的胜负,却被一介书生给彻底逆转了。当明朝大军放弃关外之时,宁远守将袁崇焕却凛然道以:“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是此,以血书昭示誓死守卫城池,一座宁远孤城,凭恃着顽强的决心与后金军激烈抗战,最终,宁远的火炮点燃了明军久违的气势,击退了后金保住了王朝一线生机。

崇祯即位后,启用了袁崇焕督师辽东,意在收复失土,而袁崇焕也认识到了明军野战实力之薄弱,故以守御为主,坚强的保卫王朝的最后一道命脉,努尔哈赤死后继位者为皇太极,比起凶蛮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更富有战略头脑,眼见袁崇焕防守的宁远防线战意坚强,遂绕道蒙古,由防守薄弱的喜峰口突击南下,直捣京师门外,后金军的来临震惊皇城,朝野一片混乱,袁崇焕只得率辽宁铁骑赶赴勤王。

此战两军对阵异常激烈,明军已无天险高墙可守,全凭关宁精锐于城下浴血厮杀,袁崇焕率军亲自督战,其部满桂、祖大寿等总兵皆投入战场搏杀且身受重创,皇城攻防战,从白天杀至傍晚,由傍晚战至明晨,城外杀声震天、血流成河,而城内的崇祯皇帝此时的心中也格外焦虑,连日来的参劾袁崇焕的奏书不断,后金刚犯,而袁崇焕随后便到,激起了崇祯皇帝心中的猜疑,然而此时的袁崇焕万万也想不到,他拼死捍卫的皇城将成为他生命的终点。

袁崇焕经略辽东大有成效,但其个性跋扈与朝臣相处不快,在辽东所任多为亲信,再加以诛杀明边防大将毛文龙之举,都使得袁崇焕受到抨击与猜忌,崇祯的心思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他深知袁崇焕保家卫国的功劳,他也看见了城门下袁崇焕为帝国所留下的每一滴鲜血,然而他是皇帝,任何会动摇他帝王权威的人,最终都只能有一个结果,崇祯皇帝无情地斩杀了袁崇焕,行刑以前袁崇焕留下了千古名句: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

袁崇焕忠诚地履行了他报效国家的决心,但也换来了凄凉的结局,讽刺的是日后为他平反的竟是他与他为敌的满清王朝。

许多人说崇祯诛杀袁崇焕之举,无疑是自毁长城。

《明史袁崇焕传》云:“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袁崇焕死后,大将满桂战死,祖大寿北遁,朝野上下找不到平乱将领,崇祯帝此时的心境,是否也曾有过后悔,杀害了边疆大将呢?

袁崇焕之死传回了辽东,一时间辽东陷入混乱,昔日令人震慑的关宁铁骑散做一盘散沙,崇祯帝苦思良久,只得启用赋闲在家的孙承宗,而老将孙承宗不负众望,成功的收复了关内四城,暂时地打退了后金。

疑心惹祸,功亏一篑

经验老道的孙承宗暂时稳住了大明江山,然而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孙承宗不敌城战败,崇祯帝震怒之下,孙承宗再次引咎辞职。

纵观崇祯一朝为求成效所任官员往往撤用频繁,再加以崇祯本身疑心与对臣下的不信任感,往往造成大臣们无法放手表现,而在解决魏忠贤后,崇祯帝本身却也渐而重用了宦官,以至于朝政充满了弹劾结党之风气,杀了袁崇焕后,心寒了边陲将士的心,种下了边将离异之心。

崇祯七年(1634年),后金再度大举进犯,这次没有了袁崇焕、满桂等扶危将才,朝野上也找不到了孙承宗等如此救国心切的大学士,此时国内流寇仍频,崇祯自知无法两面作战,遂有了议和之心,然而明朝臣的反应激烈,反对声浪四起,多引南宋为戒,劝其放弃议和之想。

此刻崇祯寡断的性格再次显现,朝臣的强烈反对,致使他议和态度转而消极,皇城内帝王迟疑不决,关口外后金气焰嚣张,言官的压力与边关的急报不断传来,崇祯心中犹豫,一方面他想图存,借以挽救江山,一方面又有议和之举实在是辱没了大明天子的威信的压力,最终朝廷陷于两难,就这样心中抱持着一丝丝议和之想迎接后金一次又一次的侵袭。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表达了代明入主中原之决心,相较于努尔哈赤一生苦战,皇太极要面对的仅是一个风雨飘零的王朝,以及一位还未放弃的皇帝。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决定性的一战来临,皇太极发动了全面的侵略,由北向南辽西、锦洲、松山、宁远一路到山海关,清军势如破竹地南下,而明军则一败再败,陷入了退无可守的绝境,事以至此,朝中再无大将可力挽狂澜,崇祯帝只得将明最后一支劲旅交付给洪承畴,他将全部的希望押注在了这支大军身上。

洪承畴深知敌我情势,在面对兵强马壮的清军,早已意念动摇的明军绝非对手,因此,他采用了“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策略,期盼明军向来引以为傲的防守战力能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发挥,然而人在京城的崇祯帝并未想到前线的艰难,他满心的期盼他的军队能早日凯歌而归,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懂战事,屡下急令要洪承畴早日收复江山,崇承畴只得无奈遵从,遣军疾行,至松山一带,击退了清军,取得了胜利,然而这也是这支军队最后一场胜仗了。

此战,皇太极几乎倾全国之力来袭,而洪承畴率领的亦是大明最后的一支大军,早先后金无法南下,无非是辽宁防线坚强的防守意志,其中也包刮了战斗力最为高昂的辽宁铁骑,然而袁崇焕一死,辽宁铁骑也就走入了历史,在大明朝最后的奋战中,再无他们的铮铮铁蹄,松山一战明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洪承畴困守松山,最终突围失败,被俘投降。

煤山自缢,君死社稷

“松锦一战”以明军覆灭告终,明朝在关外再无可守,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民兵,朝京师进军,“嗟呼大明,气数已尽”。

城外烽火遍起,崇祯帝独坐于宫中,眼见人民流离失所叹曰:“苦我民尔”,万念俱灰之下,持长剑手刃了皇后、贵妃以及公主,随着叛军马蹄声渐近,怅然地离开宫中,来到了煤山,在这里结束了他三十三年短暂的生命,在他在位的十七年间,大明朝可以说是大厦倾颓,崇祯帝虽有救国热忱,且也急欲作为一中兴之主,奈何多疑之性情,致使虽有孙承宗、孙传廷、袁崇焕、杨嗣昌等能臣相补,也不能尽信之。

晚明阉党乱政,朝政乌烟瘴气,崇祯虽一时解决了阉党干政之情形,然不久又复信之,再度的使宦官干预朝政,远在塞外的边将不时受言官弹劾,其心自无法全力抗敌,久而转趋消极,在议和与否之举上,崇祯无法果断决定,导致边关陷入战或不战的胶着,都是崇祯举步失当的地方。

然而我们若不以功过成败而论,平心而言,在明知气数将尽之时,却仍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他励精图治,勤于理政,事必躬亲,一位如此勤快的皇帝却无奈成了末代皇帝,待李自成大军破城,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常说所任非人,而最终成了孤家寡人,无人能再替他把守江山,听他劳思忧国,过去繁华烟雨,伴随着煤山自缢,只能在梦里回顾了。

后面的历史还很长,小岩在崇祯结束之际落笔,为这位末代皇帝写了这篇不成熟的文章,繁华落尽、王侯长眠,是非功过、都成往烟,小岩无法将崇祯的全部面貌写上,仅能就自己的观点落笔,崇祯自缢了,大明也亡了,然而他未看见仍有一群人,仍昂然奋斗着,黄道周、夏完淳、孙承宗等等…. ,为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尽最后一份气节。这是小岩之所以喜爱历史的原因,历史充满着人性,透过字句与遥远的时空相连接,借由想象重现往事浮云,一页页翻看着史书,不觉已到深夜,虽已疲惫,却欲罢不能,阖眼大明朝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在脑海里活灵活现,这是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永远有着数不尽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