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屠杀:安史之乱在江淮流域造成的次生灾难

来源:冷炮历史

公元759年,扬州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帝国江都。不仅有着众多来自波斯、印度和阿拉伯半岛的移民经营,同时也成功吸引来大批出生自草原、中亚或朝鲜半岛的商业势力。依靠自然之力与人工雕琢所赋予的双重优势,成为唐朝除广州外的最大南方口岸。

航行在运河上的大型运粮船

然而,仅仅在一年之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便彻底沦为人间地狱。大批居民遭无情屠杀,积累数百年的财富也被洗劫一空。这场空前悲剧的始作俑者,正是贵为帝国封疆大吏的将领田神功,也是因安史之乱而衍生出来的次生灾害。对整个江淮流域的影响,也将持续数百年时间。

扬州建城 始于吴王夫差的邗沟运河工程

作为出现于春秋晚期的重要堡垒,扬州从一开始就与内河航运有千丝万缕的共生联系。当时的吴王夫差为实现自己的北上战略,下令开挖由长江通向淮河水系的邗沟。同时也兴修了历史上的第一代扬州城,作为保护航运安全的军事要塞,以及自己御驾亲征时的前线指挥部。但令他没能料到的是,江东大地很快便为一波又一波的北方势力所斩获。原是交通节点的扬州,也自然升格为许多中原王朝的东南区域总部,并不断与对岸的南京展开地位争夺。

隋朝灭陈后 又将扬州扶持为自己的江都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的军队攻灭陈氏南朝,并下令将对方的都城建康拆毁。在此之前,他已名人将许多自春秋到魏晋时代的旧运河重新疏通,以便大批士兵和钱粮能在关中与江淮两地快速转运。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吴王夫差留下的邗沟。于是,整片区域的首府又重新迁回扬州,开始升级为隋唐两代的繁华江都。等到隋炀帝在公元605年开启第二阶段工程,将运河在规模扩大之余,又直接延伸至北方燕云地区。从而塑造了一整四通八达的内陆航运体系。

莅临扬州考察运河漕运的隋炀帝

此时的扬州有多重要?我们从隋炀帝本人的结局便能略知一二。在三次好大喜功的远征高句丽战争失败后,全国各地都因不堪重负而爆发骚乱。由于自知难以迅速平定局势,这位先前还意气风发的自信派君主便选择退而求其次,率领禁卫军部队沿运河撤退到江都待命。这样一来,即便不能靠战功重新执掌天下大局,也能靠江南的粮食供给坚持很久。虽然还是被哗变的贵族与士兵杀死,自己也没有因物资匮乏而丧失最后的体面。

隋唐大运河成为扬州繁荣的根本保障

到了公元619年,新建立的唐朝军队成功降服江淮流域,继续将扬州作为自己节制东南的区域首府。辖区不仅包括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还包括了今日的浙江与福建两省地界。通过相对宽松的统御政策,迅速将恢复的农业产出运往洛阳和长安。稍后也频频支援北部前线,成为击败东西突厥、高句丽等劲敌的物资保障。至于扬州城本身,也利用帝国不断打通的漫长交通线,升格为联动东南亚、中亚、北亚与东北亚各边区的国际交通枢纽。

隋唐时代的大运河航道走向

简单来说,巅峰扬州的特殊经济表现,就是唐朝对外扩张的内在体现。许多来自中亚乃至波斯的商团,可以由河西走廊抵达关中盆地。再顺着运河支线赶往东都洛阳,最后才坐船抵达江都。草原上的突厥人则可以由河套或燕云两地南下,同样利用运河的交通便利汇集江都。他们在那里,还能遇到不少从广州、宁波驾船北上的同族远亲,或是由淮河西进至此的新罗商人与日本遣唐使。因此,以上人群都乐于以扬州作为交易市场,也逐步在当地定居下来,形成自己的独立蕃坊。城中也就陆续出现了拜火教神庙、犹太或基督教教堂和清真寺,与早先就已经存在的大量佛寺相得益彰。

唐朝时期的许多大城市 都有胡商频繁出没的身影

不过,事情终究在公元755年之后发生了变化。由于安史之乱的突然爆发,位于长安与扬州之间的洛阳迅速遭攻陷。唐玄宗在遁逃至巴蜀境内后,也立即对原有的曹云路线做出修改。放弃扬州的运河故道,直接靠航行在长江上的船舶输送至上游。但好在当时的叛军的重点集中在快速解决李氏中央,所以对东南方向的扬州并未有太多图谋。此后的战线也多半是在北方和中原两地拉锯,让稍有萧条的江都市场得以继续繁荣了数年时间。直到史思明取代安禄山家族,成为范阳叛乱集团的新任领袖,恶劣的局面才最终延伸至江淮流域。

安史之乱爆发后 并未立刻波及到江淮流域

由于交战双方都意识到战争陷入僵局,便企图将招揽那些并非前沿位置的军政都倒向自己。部分地方上的节度使也利用战乱制造的紊乱期,乘势扩充个人利益,并随时找机去消灭异己。结果酿成了宋州刺史刘展的大举南下,将驻守淮南、江东与浙西三地的官军全部击溃。甚至还渡江拿下瓜州,迅速控制了盛产粮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就是说,一旦他站稳脚跟并有效控制军粮输送,便会成为破坏力不亚于史思明的讹诈集团。

迅速奔向江淮的唐朝官军

于是,身在武灵的唐肃宗便派出得力干将田神功,命其迅速搞定为祸东南的刘展势力。尽管手头只有5000名士兵,这位兖郓节度使依旧迅速从鲁西平原南下,顺着运河直逼对手的扬州大本营而去。由于早年就与安史叛军有过交手,所以面对刘展亲自率领的8000人马也毫无畏惧。双方在苏北与鲁南交界的梁山遭遇,很快就以前者的大捷而分出胜负。早已无兵可用的江都,虽有高达6米的外墙拱卫,还是选择开门迎接王师的顺利入驻。

唐朝官军在入城后 对扬州进行了全面破坏

结果,田神功却立即放任手下大肆劫掠,并且为快速求财而不惜大开杀戒。特别是对胡商聚集的商业区有严重破坏,造成约120000人的死伤惨剧。其中虽有不少是东来不久的穆斯林阿拉伯商人,但更多是数代生活在本地的波斯或粟特移民,以及来自王朝番邦新罗的定居者。

安史之乱早已使北方多地的经济崩溃

事实上,田神功的暴虐举动并非没有动力源头。由安史之乱所引发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将黄河两岸的大片沃野变成废土,也使很多区域的经济全盘崩溃。于是,唐朝方面为缓解严重的财政压力,不得不大量铸造新钱,并以1:30的比例兑换旧币。对面的叛军集团也有类似操作,引得全国上下物价飞涨。很快又催生出造币产业的原材料不足问题,使得民间出现了许多私自毁钱售卖或复刻假币的求生行为。因此,许多节度使的部队也仅仅能做到包持包住,根本拿不出足以催促士兵再卖力些的高额军饷。

南北朝时代的波斯商人画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扬州商业区的破坏和滥杀无辜也就顺理成章。许多从当地藩坊搜罗出的昂贵财货,也被田神功直接送往长安宫廷,从而为自己在唐肃宗那里争取来免责声明。至于原本尚能支撑的江淮流域经济,则因发动机遭重创而彻底停歇。不仅使江南米价蹿升至可怕的1斗1500文钱,稍后又连带传到至关中地区,弄出了1斗7000文钱的恐怖高价。显然,这是基层办事人员的竭泽而渔作风所致,更是长期战乱对民生福祉的破坏力展现。至于官军在收复洛阳后,允许回鹘雇佣兵靠劫掠弥补工资缺额,自然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粟特商人墓中的 波斯化生活场景再现

最后,田神功对扬州痛下杀手,还有一层因安史之乱而被引爆的矫枉过正风潮。由于安禄山自己是粟特商人后裔,副统帅史思明是归化突厥,麾下的精锐骑兵又多为契丹人,所以让许多文臣士大夫们都愤恨不已。纷纷制造舆论攻势,将叛乱发生的缘由归结为华夷之辨。尽管当时的许多胡商根本看不上安史集团,也根本没兴趣陪他们夺取江山,却架不住唐朝地方官的为财清洗。更为异常讽刺的是,身在灵武的唐肃宗因痛感军队表现疲软,先后从西域、吐蕃、回鹘、阿拉伯、南诏等外邦招揽佣兵。还直接委以重任,弄的官军队伍里的胡人比例经常要远高于叛乱者阵营。

唐朝时期的扬州城 面积远大于后来的宋明两朝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安史之乱在公元763年彻底结束,原本萧条的运河经济也再度活跃起来。依靠人流、经流的迅速回血,扬州城也以最短时间就重现了繁华景象。但始终无法比肩此前的盛世阶段,并且开启了一场持续约2个世纪的衰退进程。等到五代时期的杨吴政权被颠覆,这座盛极一时的江都就再也没恢复到自己当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