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年间,马邦德花钱购得县长一职,他和夫人坐在马拉的小火车上,吃着火锅,喝着小酒,高高兴兴地去赴任,不料,劫匪张麻子射出的子弹飞向了马拉火车的缰绳······
《让子弹飞》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卖官鬻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是一个王朝腐败不堪的典型表现,也是一个王朝走向穷途末路的征兆。晚清以来,从咸丰朝开始,卖官鬻爵开始出现常态化,并且一直延续到民国。
不过,买官的本质其实还是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免不了有盈利有亏损。
而在清末,这项投资往往是个赔本买卖,没有电影里渲染得那么美好。
01
清末:买官真的不划算
咸丰朝时期,为了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清政府只好干起卖官鬻爵的买卖。
战争就像是一头吞金巨兽,咸丰帝为了镇压势不可挡的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就差去直播带货了。1853年,户部仅存银29万两,就连京官京兵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只得拖欠。
中央财政的危机,迫使在前线杀敌的清军将领自己想办法筹集军费,他们想到的一个生财之道,就是卖官鬻爵。政府干起这种勾当,的确非常丢人,但是形势比人强,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开始,卖官的程序是这样的:朝廷要先收到买官者的钱,然后再由皇帝批准发下何种官爵的凭照。但是这样做的效率太慢,没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的爽快。
于是,咸丰帝便应地方官的请求,命令吏部直接下发空白凭照,地方官们想写什么官名你们自己随便填。
官职越低,价钱越低,官职越高,价钱越高,咱清政府都是两百多年的老店了,保证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问题是,买官者不是买到凭照就可以立即走马上任的。清朝的官员数量都是定额的,不能随意扩编。你买了某个官职,就必须等这个官职出现空缺之后才能补上。如果在职者身体健康,特别长寿,且迟迟不退休,那你就一直等吧。
大家想想现在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吧,因为他母亲伊丽莎白女王特别长寿,他已经等了足足60多年,还没当上国王。眼看95岁的女王现在还经常骑马锻炼,王子估计是熬不到登上王位的那一刻了。
绝大多数的买官者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在职者长寿与否完全是个未知数。更何况,同一个职位,清政府可以无限制地卖,反正只要在白纸上写几个字就行了。这就意味着在你前面还有等候的人,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凡是去过海底捞排队等候的人,相信都能理解买官者的心情。
且不说买官的人,就算是凭真本事科举考上的人,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拿康有为来说吧,他在1895年考上进士后,被光绪帝分到工部去“学习”。这个“学习”类似于实习,你现在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吏部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就把你留下来,改为候补主事。
当年,康有为“学习”之后,被分到工部虞衡司,这个部门满人主事为4人,汉人主事为1人,目前都已满员,而整个工部的候补主事达到83人,其中汉人79人。康有为又是刚刚考中的进士,自然排队排在最后面。
如果康有为等候,以当时候补主事补缺的平均时间来算,至少也要十六七年,就算以当时最快的速度来计算,至少也要十年。
而那些买官的人,在当时基本上都要等三四十年才能补缺。这还算是比较乐观的,就怕你买的时间稍微晚一些,到时候大清朝都亡了,你还没有摸到公务员的椅子。
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当政府卖的凭照越来越多,填的官位越来越大,自然就产生了通货膨胀的现象。你好不容易花三四千两的银子买了一个七品知县的职位,志得意满,心想读书到底有啥用?我有钱还不是能当上国家公务员?那你就太天真了。你上街走一走,就会发现满大街都是知府、道员,县令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讲。
因此,你买来的官,既不能给你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给你带来名声利益,请问你的这项投资到底有何意义?你等于是被朝廷割了韭菜。
02
朝廷逼着你买官
尽管买官的下场基本都是赔的裤衩都不剩,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看清这项投资的风险,反而执迷不悟。
晚清名士、文史学家李慈铭就是一个执迷不悟的典型,被人当成韭菜反复收割。
李慈铭虽然博学多闻,但就是应试能力不行。从22岁开始,他连续考了11次,都没有考中举人,比范进还要惨。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连发际线都开始慢慢往上移动了,身边的乡里乡亲都对他指指点点。他们还教育自己家小孩,读那么多书什么用都没有,还是要在家里啃老,咱真的不如辍学去当网红。
正当李慈铭绝望之时,天赐良机,朝廷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急需卖官筹款。李慈铭决定花钱买个郎中,价格是850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砸锅卖铁,再加上卖掉家里赖以生存的田地,才筹到了这些钱。
等交了买官钱,他去北京上任,吏部告诉他咱这里还没有收到地方政府寄来的你买官的凭证,你再等等吧。于是,他在北京当了半年的北漂,日子过得非常困苦。
等到半年后,吏部告诉他凭证寄来了,但是由于地方官工作失误,所以我们要罚地方官,不对,是要罚你300两银子。李慈铭又只得硬着头皮借来300两,但是不料这些钱被他的一个同乡给骗了,这真是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
就这样,李慈铭为了买官,花了1000多两白银,按他的工资来算,也得需要15年才能把买官的钱挣回来。
问题是,你买来的官只是候补,不是实缺,别说你现在拿不到工资,你连五险一金都享受不到。
到1865年,他在北京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只能先离开北京回家,而当时的浙江巡抚,看看他也是个京官,就把他邀请到一个书院当讲师,一个月20两银子,这才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
还有个叫赵之谦的大书法家,他也曾经捐了江西知县,结果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补上实缺。心浮气躁之下,他便以艺术家特有的方式发牢骚了,他把过去书房里的匾额取了下来,换了一块新的:
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雀斋。
雀是县令的意思,一千七百二十九是当年清朝的县城数。赵之谦的意思是,大清国的所有县令都像是吃了脑白金,个个身体倍儿棒,爬五层楼不费劲,一个都没有死的迹象。如此,我要补缺要到猴年马月呢?
据统计,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捐纳和军功记名为提督者近八千人,候补总兵者两万人,当时全国共有提督位置十九名,总兵位置可能多一些。大家想想,八千人就排队等着这十九个位置,不等到21世纪能轮到上你?
当看到大片韭菜被朝廷收割后,有些韭菜就猛然惊醒,“三年清政府,十万雪花银”?还是洗洗睡吧,趁早打消去买官的念头。
但是,朝廷岂能放过你?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这个官你不买也得买,这个官你不当也得当——尽管你这一辈子可能都等不到补缺的那一天。于是,地方官们带着士兵上门了,你是要钱还是要命?答案当然是要命,于是很多绅商只得掏钱买官,而且,你买一个还不行,还得买好几个官,如此才能显示你忠君爱国的诚意。
绅商就像是大西洋北海的鳕鱼,过度捕捞总会使得数量大幅减少。于是,地方官们又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回乡在籍的官员。这些本身就当过官的人对于一纸头衔毫无兴趣,但是地方官们一次次上门来,连哄带吓,逼迫你再买几个官当当。
大家知道同治中兴的两位大佬曾国藩和左宗棠关系不好吧?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曾对两江总督陶澍家逼捐,而陶澍的女婿正是左宗棠,两人从此成为仇家。
03
民国:卖官是个潜规则
1912年,大清国亡了,民国建立了,但是卖官鬻爵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而且北洋政府时代,由于没有了科举选官制度,卖官鬻爵更加没有束缚,也就更加没有底线和基本原则。
例如大家打开《甘肃省志》,就能看到1912年甘肃都督府公开卖官鬻爵的记载,如秦州、河州任官一年,买官价格1.5万两,张掖、武威1.2万两,兰州、宁夏、西宁各府5000两,一般小县城500两。虽然甘肃人民强烈反对,但是政府卖官如故。
袁大总统是想杜绝卖官鬻爵的,1914年6月5日,他签署公布了《官吏犯赃治罪条例》,其中三条规定得极为严格,即第二条,枉法赃至五百元以上者处死刑,第三条,不枉法赃至一千元以上者处无期徒刑,第四条,卷携公款潜逃至五千元以上者处死刑。同时规定,本条例实行之期为三年。很快,这些条例就派上了用场。
1914年6月27日,大总统袁世凯明令逮捕刚刚卸任顺天府尹的军警高官王治馨。10月23日,袁世凯又核准了大理院对王治馨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王治馨成为民国第一个被公开处决的省部级官员。
王治馨所犯罪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贿委官缺,其二是向商户征求勒索各种苛捐杂税,其三是他贩运的1万多两鸦片在良乡遭到查扣,其四是卸任之后还要补造报销凭据提取自己任期的剩余公款。
王治馨在任顺天府尹的半年里,竟然在所管辖的二十四个县中,通过换届的方式,公开贩卖二十三个县长之缺,收受贿金达七八万元大洋。
他卖官是明码标价的,他根据各县贫富不等的情况,具体规定:一等县五千元、二等县三千元、三等县二千元。有的人花了三千元,买来了二等县的县长,到任仅仅五天,就搜刮五千余元,可谓财源滚滚。
清朝买官者很多都是绅士和读书人,而向王治馨行贿买官之人大都是三教九流之徒,他们买官,只为赚钱,不为功名,武清县县长田载厚,原本是开芸香“小班”(妓户)的,后开设“牙行”(中介机构);
三河县县长刘其勋,原来是开照相馆的,他和其他四个人合伙凑钱买了个县长,但县长只有一个,于是五人抽签决定,刘其勋抽中当了县长,其他四人便作为刘县长的助手跟随刘其勋一同上任搂钱去。
由于王治馨闹得实在是不像话,这才惊动了御史监察机构,并由肃正院都肃正使夏寿康向袁大总统举报,经多方核实查证,王治馨买官受贿证据确凿,交由大理院审理。
由此可见,北洋政府也是明确禁止卖官鬻爵的。王治馨通过卖官鬻爵赚得钱,按照条例已经足够枪毙他好几回了。
但是,有严刑峻法,就能消灭掉卖官鬻爵的行为?
且看一位叫龚张斧的人的回忆,他曾于1917-1923年间在宜昌烟酒公卖局、鄂豫火车货捐局、汉口征收局任文书方面工作,他说任何税局局长,都能捞到很多油水,有些地方的省当局,或省财政当局,对于这项差使,就定有价钱。有些虽未明定价格,钱是不能不送的,只是送的时间或早或晚而已。
另两种情况不须这样花钱,一种是当局的亲信,等于自己的代理人,是老板与做手的关系;另一种是上司交下或特别要人介绍来的,不敢向他要钱。但这种局长却必须识相,要向当局表示一种感恩图报的诚意。无论明送、暗送、先送、后送、变相送,总之,都要花钱,这就是买局长。而且只有买来的局长,位置才稳,风险也少。
04
买来的县长不好当
看到没有,连在武汉这个辛亥革命的发生地,尚且卖官鬻爵到无法无天的地步,就不要说《让子弹飞》里那西南地方了。
西南地区本来就很贫穷,因此无论是鹅城还是康城,这样的小县城的县长价格应该很亲民,马邦德亲口说他买的县长职位才20万两。马邦德这样一个老骗子,连买县长的钱都是刘嘉玲饰演的妓女提供的,他当然也只能买这种亲民价格的县长职位。
便宜自然没好货,“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啦!”马邦德想从这些穷乡僻壤捞到油水,是需要付出极大的“智慧”的,例如县长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而这七成还是人家的,县长自己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马邦德的话道出了一个事实,在这些穷乡僻壤,都有地头蛇掌控着当地的政治,县长只不过是一个来要饭的。假设,一个买官的人,没有马邦德这种比狐狸还要狡猾的头脑,估计根本就捞不到什么油水,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钱都进了地头蛇的腰包。
如果县长还不识相,还敢对地头蛇表示不满,那么等待他的结局极有可能就是杀身之祸,《让子弹飞》里鹅城的前五任县长都是死于黄四郎之手。
如果一个人真想站着把钱挣了,就不要去买官。因为这项投资,真的没有那么划算,轻则让你连本带利赔个精光,重则让你违法犯罪命丧法场,何苦来哉?
部分参考资料:
1、龚张斧《北洋时期湖北税务黑幕》,《湖北文史》第八十五辑
2、张超《平政院、大理院与1914年王治馨卖官案的审判实践》,《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
3、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18年
4、茅海建《苦命天子》,三联书店,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