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一下国军各主力军战斗力

文:爱摸脑袋

来自专栏:军事杂谈

1945年到1949年国军号称最多的时候组建了158个步兵军,这些军实力差异很大,战斗力也参差不齐,我挑了几个我认为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进行评论和排序,如有不严谨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考虑到国军大部分军都有三到四次的重建经历,包括部分主力军因为扩编新部队,造成老部队战斗力下降的情况,所以选取的基准时间一律为1945年抗战结束到1946年内战爆发前,各军最完整的阶段。

第一名: 第74军,下辖第51、57、58师,约3.2万人,美械装备。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军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四大攻击军(优先补充苏械重装备),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是最早被共军歼灭的,但是当年共军上了五个主力纵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双方损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74军非将士不用命,纯粹是张师长无能。

第二名: 第18军,下辖第11、18、118师,约3万余人,美械装备。

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是国军第一个主力军,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委座与陈老师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土木系的老底,淞沪罗店拉锯战、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军显奋勇。在解放战争中,胡链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大王庄一战为淮海战役最惨烈的战斗,18军几个老兵团(如第33团、第54团)都打的异常惨烈,解放军几乎是拿同等主力团一一对战,双方都是伤亡惨重,黄维、胡链和杨伯涛最后连兵团特务营、18军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全部当步兵填入战线,可谓是死战不退,作战意志顽强,不过解放军还是更胜一筹,18军将士败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三名: 第5军, 下辖第45、96、200师,约3万余人,美械装备。

第5军第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 46年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

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也是四大攻击军之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突破。 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十八军和五军实际差不多,按照粟裕的说法是:第5军邱清泉,一直是华野寻歼的对象。5军战斗力比74师稍差,与18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邱清泉好打滑头仗,跟友邻关系不好。考虑太祖曾高度评价胡琏狡猾,部队的战力和主管的战役指挥相关,故十八军排到前面。不过在陈官庄包围圈里第5军军纪败坏,战心涣散,主官消极悲观,可以说邱疯子外强中干,打不了逆风仗,也终究算不上第5军的灵魂。

第四名: 新6军,下辖第14、207、新22师 ,约3.4万人,全美械装备。

驻印军主力。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第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42年底,第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全套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第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在异国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纵队,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可惜新6军因为果脯扩军,主力被分散的七零八落,加上骨干流失严重,果脯克扣军饷,军骨干也是南方人居多,受不得东三省的严寒,终归还是损失了。

第五名: 新1军,下辖第50、新30、新38师,约3.4万人,全美械装备。

驻印军主力,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财政部税警总团一部发展而来。41年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由此声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缅甸战役武器精良,智取强攻,歼灭野人山敌寇,孟拱之战,围攻密支那、八莫,整个反攻战役中战果辉煌。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

四平之战在新6军的配合下终于第一个攻进四平,重创东北民主联军。德惠守卫战充分显示了不凡的战斗力,”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军”是东野部队在前期的口号。 国军接受美械装备后,号称精锐,实际重武器不到美军相同编制的1/3,而且,美军各部作战都有飞机助战。新六军和新一军在缅甸表现起眼,和美军的参战是分不开的。而且,新六军和新一军回国后,大批热血青年退伍离队,到东北后部队成分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悍不畏死的精神传承不多。更主要的,部队在东北作战中被分拆,这对部队的战力影响太大。本来新一军的底子超过新六军,可是新一军分散使用,主力新38师为被拿去扩编新7军,反倒是新六军主力新22师尚存,所以新六军出动时对四野的威胁超过新一军,将新六军排在前面。

第六名: 第7军,下辖171、172师,约2万余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

大名鼎鼎的北伐第7军,号称钢7军,比铁4军还牛。是李宗仁、白崇禧的起家部队,既是桂系部队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广西老表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龙潭战役一战解决孙传芳。跟华东粟部作战时就不是好对付,到大别山后更是赶的刘邓满地走。到解放战争后期,仍能把四野主力牙蹦了。直到广西战役胜利结束,大陆上之上,再也没有一支像桂系军这样骠悍的反动武装了,解放战争胜利后由解放军评定的国民党军的七大主力即五大主力和杂牌军中桂军第7军以及青马回军的第82军。

第七名: 第25军, 下辖第40、108、148师,约2.7万人,前期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

说第25军战斗力强,我觉得纯粹是黄百韬打仗太猛,黄伯韬为了谋取个人功利,驱使25军猛打猛冲,无论是救援嫡系还是杂牌,均出死力,往往一战部队伤亡近万,各军将校也损失半数,虽然说部队装备兵员不如嫡系主力,但是敢于作战,毫无畏惧的劲头,给部队战斗力加分不少,不像很多嫡系主力,消极避战,纵然有优秀兵员装备,战斗力也发挥不出来,黄伯韬在山东赶得许世友的华野9纵满地跑,在豫东据说让1纵和4纵也吃了不少亏,在淮海虽然兵力装备不如邱疯子和黄维,但是凭个猛字,也让粟头疼不已;碾庄被围后,坚强防守使华野也费了好大劲。排第7不算过分。此外黄伯韬作为屌丝逆袭的主力,经历坎坷,宁是逆风翻盘,也值当排名靠前,豫东战役后吃掉配属伞兵的部分美械重武器,例如4门美制榴弹炮、部分107重迫击炮和战防炮,火力相比大部分嫡系部队更是强大、凶猛。

第八名:第8军,下辖第103、166、荣1师,约2万余人,美械装备。

原第5军荣1师扩编的部队,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远征军的主力,血战松山,内战中在山东和河北也是赶着共军跑,荣誉1师更是老兵不死。建国后逃出国境的少许残部仍能打的缅甸国找不着北,在西南边境祸害新中国多年。

第九名: 第35军,下辖第101、新31、新32师,约2.4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抗战中打出来的名将名军,晋绥军的主力,极其擅守,打的聂帅找不到牙,让太祖的三线四城计划夭折。军纪优良,也有很好的装备。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七路半“军。同样在偏僻贫瘠的地区,傅部队的战斗力强于该地区的共军。可见,部队的战斗力和党派性质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在训练、打仗和给养。平津战役前,傅作义配属辎重汽车团一团(420辆),连同35军原有车辆(95辆),一共凑了五百多辆美制十轮大卡,虽然挤了点,但也算是来去如风的摩托化部队,可惜遇见101的四野,硬是被人打出来了几十比一的战损, 也只能说命运不济。

第十名: 第26军,下辖第41、44、169师,约3万余人,半美械装备。

第26军在抗日战争中大有名声,抗战中期国军抗日主力之一,深得委座信任,配置第一快速纵队(整28师80旅为主力),其火力之强大,其他各军难以比拟。曾打得山东一号主力叶飞抱头逃窜。虽然过早覆灭,这只能怪粟裕不遵守太祖的军事原则:先打弱敌,再打强敌。要是对手是101,26军肯定坚持到最后。战后被共军缴获的48门榴炮等成为华野的特纵基础。还是一句话,骄兵必败,特别是在粟跟前,尤其是国军主力部队。 当然排名靠前的第一考量还是因为配属了第一快速纵队,有驻印军战车一营和榴弹炮团加持,战斗力还是加分不少的。

第十一名: 第48军,下辖第138、174、176师,约3万余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了部分美械。

桂系两大主力之一,被称为“加钢黄鳝”,喻其战斗力强悍,并且打仗很刁滑。比7军稍不如,可跟华东粟军作战时也只能是消耗的对象,到大别山后跟大哥7军一起赶鸭子。1942年,第48军高射炮队在太湖县弥陀寺演练中击毙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老兵老枪,广西猴子,善于山地野战。解放战争中桂系的基本力量就是第7军、第48军、第46军。

第十二名: 第52军,下辖第2、25、195师,约3万余人,半美械装备。

汤恩伯的主力,汤集团三基干之一,自称第六大主力,第2师是委座北伐的老底,由北伐军第3、14、21师和赣军李明扬部缩编而成,顾祝同、黄杰、郑洞国都任过师长,25师虽然是抗战前的新建部队,但是抗战中硬打出来千里驹的花名,擅长长途奔袭,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打造的英雄部队,52军排在这,可能有人不乐意。虽然在远征军中表现不错,可一到东北就被别人没费多大劲就干掉一个主力师,这怎么也不是主力部队的作风。在东北吃了一次亏,可是更多的时候是赶得101满地跑,我认为这也和101被打怕了,畏战有关。有人会强调52军的美械装备程度和战力,可是比26军强的,但是26军可是有快一纵加持,国军独一份,谁也比不过,52军在东北逃的也狼狈,主力折损大半,虽然在上海漏一把小脸,但是那是在坚城防御,华东共军限制动用重武器下取得的。共军要是像打天津一样架炮猛打,52军轻松玩完。到台湾后,跑的快,当元帅是第52军的最佳描述词,借的朝鲜战场的好处,52军优先补充了一些美械装备,原本打算作为第一批赴朝参战,不过麦帅看不上,也算是错失了最后投诚大陆的机会。

第十三名: 第100军, 前期下辖第19、63师,后期下辖第19、44(荣2)、63师,前期约1.6万人,后期3万多人,半美械装备。

第100军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之一,前期是半美械装备(19师装备部分美械,63师几乎没有),参加的雪峰山之战打的日寇抱头鼠窜。华野主力一师和六师(这可是共军在华中抗战保存的老兵,身经百战,原始股)以六比一的兵力围攻100军的两个团,虽然吃掉了,可咬的牙都快松了。太祖还亲拟电文询问:“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该师被消灭了多少,尚有多少?“言语透露着激动心情。以后历次作战中,作战相当顽强,表现非常突出。基本上不是共军能歼灭的,直到淮海战役前,原定驻日军荣2师加入,部队装备战力进一步提升。当年驻守宣家堡泰兴部队宣称新四军要是能打掉第100军,就可以倒着抗枪进南京城。这个预言还是很准的。 徐蚌战场的小蜜蜂,多处灭火支援,可惜亡在委座的举棋不定和黄伯韬的优柔寡断中,损失的不声不响。

第十四名: 第13军, 下辖4、54、89师,约3万余人,美械装备。

汤恩伯主力,汤集团三基干之一,第一批的美械军,抗战中期国军仅有的几个主力军之一。汤的起家部队十三军的骨干第4师是陆军军官学校组建的教导师,这些部队在张治中的带领下投入到中原大战中,为南京政府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这些部队历经演变,成为抗战时期驻守河南的第十三军第4师,南口血战,台儿庄大捷,成为日寇大敌,“作战目的虽在捕捉汤之主力”,抗战时期驻守河南。两次隆化之战打的冀察热辽惨不忍睹。 但是实事求是讲比52军还是差一点的。

第十五名: 第10军,,下辖第3、20师,约1.8万余人,前期国/日械为主,增加了部分美械,绝非18师重建的第10军。

1943年4月方先觉实任军长。该军自抗战以来,先后参加过1939年冬季攻势,第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浙赣会战。其中长衡会战中坚守衡阳47天,创造抗战中中国军队守城时间最长记录,予日军以重创。1946年5月该军被整编为第3师,师长赵锡田,其骨干第3旅也是委座北伐骨干之一,由北伐军第20师和第32军合编而成,钱大钧、李玉堂当过师长,据说赵师长跟顾祝同关系非同小可,顾总长给整3师批了不少美械,可惜赵师长可能太过张扬,成了内战解放军全歼的第一个整军。后期多次重建,其中第3次重建是以整编第11师第18旅为核心。可以说第一代第10军是抗战中防御战最好的部队之一。

第十六名: 第14军,下辖第10、83、85师,约2.5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残部,抗战时期卫立煌调教出来的子弟兵,龙潭一战成名,攻占豫皖区军政中心安徽金家寨,卫和朱老总与徐帅在抗战中惺惺相惜,但其基本部队一直被陈诚控制,成为中央军的主力部队。粟在淮海战后的总结里说的是18军强,10,14和85军也都不弱。

第十七名: 第71军,第87、88、91师, 3万余人,美械装备。

老71军由原德式师36、87、88师合编,在上海抗战硬顶日寇,在抗战中大出风头,可是也在抗战把精华消耗光了(跑跑哥就是88师长)。抗战后期成为第一批的美械军,黄埔一期的陈明仁任军长,部队战斗力也恢复很快,四平之战,陈明仁顶住101四野5倍以上兵力的围攻,造就101最大的遗憾之一。战后太祖对陈明仁言到“林彪打仗不如你!”,可惜陈诚为了一己私利,免去能战之将陈明仁 ,71军跟抽了魂一样,也损失的无声无息。

第十八名: 第82军, 下辖第100、暂61师,新编骑兵第8旅,约1.7万余人,国械装备,象征性补充了部分美械。

西北青马回军的主力,西路军的心痛,榆林之战赶的彭总赶紧往回跑。1947年在合水重创一野主力2纵,成功击退一野3个纵队的进攻,宁县九岘几乎全歼一野4纵,西府战役重创一野6纵教导旅。兰州战役在四个兵团的围攻中,也能跑掉大部。士兵悍不畏死,骑兵化快速部队,机动能力强。虽然在前面说过曾被列为7大主力,但人力凶猛那还是顶不住火力凶猛。火力太差,对付共军一野和华北部队能占上风;要是碰到火力强大的三野和四野,那半天就玩完。

第十九名: 第2军, 前期下辖第9、76、预2师,美械装备。

抗战时期的四大攻击军之一, 装备精良,以善于攻击驰名。骨干第9师前身是北伐时期蒋介石亲自兼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的第1军第1师主力,预备2师是陈明仁在抗战一手调教的主力师之一,兵员充足,装备精良。抗战中策应台儿庄会战,守卫鄂东门户田家镇,重创日军,克服昆仑关,夺得首功,预备二师三天拿下回龙山也是经典之战。1942年编入远征军左翼兵团战斗序列,占领芒友夺得打通中印公路的大功。远征滇缅、扬威西陲。该部治军有方,官兵拥护,乐于效命。1948年11月初仍能击溃共军第11军先遣团,取得了大陆上国军的最后一场胜利。

第二十名: 第64军,下辖131、156、159师,约2.4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由原粤军64军及桂军131师(原31军的主力)整编,士兵以客家人居多,参加过抗日战争中很多硬仗,如江西会战,南浔路阻击,长沙会战等。两次粤北会战把小日本也打的损兵折将。也跟解放军多次交手。64军的军长刘镇湘经常说:我们连小日本都不怕,还怕共匪?黄百韬在碾庄被围,也说:虽陷入重围,已抱必死之心,决心凭借战斗力较强的25军和64军,死守到底。但是碾庄一战,我觉得第7兵团被全歼,64军是有责任的,面对气势如虹的共军,刘镇湘非拖着第7兵团要跟共军决战,战役中,虽是64军充分发挥了极善防守的特点,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麻烦,但是螳臂当车,终究是被打的灰飞烟灭。

第二十一名: 第20军,下辖第133、134师,约2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杨森的川军,白崇禧很看中的部队。3次长沙会战,20军表现神勇,建有奇勋。确山、柳林、薛家集几次作战中卖了些力气,得到过几次嘉奖,49年4月在芜湖北岸使解放军受到很大的伤亡,而且把俘虏的解放军战士,弄到芜湖市去游行。同时内战几年来,让解放军吃了几次亏,20军上下把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气焰十分嚣张,渡江战役时,与解放军发生遭遇战,敢跟解放军硬拼,用猛打猛冲的办法前进,几个团轮番猛冲,双方均采用炮战,战况更激烈,最后还是硬被解放军击溃,军长杨才干自杀,可以说是渡江战役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国军部队。

第二十二名: 暂3军(后改为104军), 下辖暂编第10、11、14师, 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傅作义晋绥军的第二主力,张家口和集宁会战等战役尽显暂3军作战的机动灵活,敢孤军深入解放区实施突刺战术。彰武战役更是大破东北7纵(后来的4野44军),暂3军号称缴获武器可装备两个师。可以说1947年冬天,傅作义的部队在东北大出了风头。 不过到了平津战役,遇到打完辽沈战役的四野大军,暂3军被打的全军覆没。

第二十三名: 第28军,下辖52、80、192师,约2.8万人,半美械装备。

第28军最早为何健系湘军,抗战逐渐中央化;抗战后期由陶柳接任军长,编入顾祝同中央军52师,辖52、62、192师;基本隶属三战区作战,为战区主力部队;45年初在天目山遭粟裕苏浙军区重创。该军在抗战时军纪较好,比较有战斗力,是74军苏北进攻裢水的搭档. 有“猴子军”之称,内战期间,据说顾总长给弄了4门美制榴弹炮,是半美械军中装备较好的部队。

第二十四名: 第94军,下辖第5、43、121师,约3万人,美械装备。

抗战一结束运到平津地区,作为保定绥署的主力军,长期担任机动突击任务。特别是主力5师的战斗力比华北其余各军强,多次被围并不慌乱,利用对手错误成功脱险;全军攻击力也较同战场16、53、92军强。有一个美制榴炮营,火力很强。主官经历残酷的战火洗礼,都能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信心坚定,沉着应战,从而攻必克,守必固。抗战中,尤其取得鄂西会战的太史桥大捷、湘西会战的武阳大捷,分别奇迹般的创造这两次会战胜利的先声。”而内战中,打得最好的莫过于被我军战史埋没的清风店战役的导火线——徐水保卫战,驻天津美军撤退后,给94军留了不少装备,其中据说有几门M3轻榴弹炮 。

第二十五名: 第46军,下辖第175、188、新19师,约3万余人,半美械装备。

桂系主力军之一,真实战斗力不在第20军之下。莱芜战役中被合围已经够惨的,偏偏自己的军长老韩又是我党的同志,这仗换谁都没法打。莱芜中死的太窝囊,否则排名应该再朝前移。

第二十六名: 第73军,下辖第15、77、193师,约2万人,美械装备。

王耀武的骨干军之一,第一批美械军,三湘子弟组成,三次长沙会战及常德长衡诸次战役之中,予日寇以沉重打击,隶属抗战后期国内最精锐的集团王耀武第4方面军(第74军、73军、100军)。莱芜战役中被合围在死地,和第46军是难兄难弟。

第二十七名: 第62军,下辖第95、151、157师,约2.3万人,半美械装备。

由粤军及中央军95师(前宁马回军)合编,衡阳之战第62军能迅速挺进近郊西站,转战粤桂,屡创日寇,两次粤北大捷的功臣,粤军精锐。抗战结束赴河内、台湾受降,平津战役,傅作义指挥下的能战之军,被分拆使用。天津战中顽强防御,曾缴获了东野攻城“尖刀队”旗帜。天津战役陈长捷承认天津防御的主力部队是62军,所以敢守;可是62军军长承认守军的主力只是62军老部队一个师。这也太狂妄了,偌大的天津城,62军一个师也想独力擎天?

第二十八名: 第54军,下辖第8、36、198师,约3万人,美械装备。

土木系第二主力,远征军作战中换美械装备。强渡怒江,连克大寨、茶房,苦战击退第增援之敌56师团,与53军协力攻克腾冲。1946年夏,第54军从青岛登陆,进攻山东解放区,打通胶济铁路,整54师36旅在莱阳给华野13纵造成很大损失。1947年增调东北战场,与其他部队一起逼退四野。这是一只唯一参加了三大战役之二(辽沈和淮海)的部队。要是以征战路途远近论英雄,第54军可比共军包括四野部队强多了。四野部队最多是从江西北上到陕北、山东和东北再打回来,第54军是从中原一直打到云南,再到云南到东北,然后又从东北到上海,最后再跑到台湾,算是国军中少有没有被全歼的军了。

第二十九名: 第85军,下辖第23、110师,约2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汤恩伯系的主力部队之一,汤恩伯三基干军之一,抗战时表现英勇,台儿庄死战,豫湘桂会战死守邙山头六天;机动抢夺汝河南岸;临敌状态下由南平集向双堆集跃进,损失仅次于18军。可惜110师廖运周是老党员,阵前起义,狠狠戳了黄维兵团一刀。不过战前,廖能征得黄同意做突围尖刀,本身也表明了黄对其战力的认可。

第三十名: 第92军,下辖21、56、142师,约2.7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该军军纪良好,在国军中是出名的,由于军长李仙洲,师长侯镜如(老党员)生活作风俭朴,无不良嗜好,以身作则,对部队要求很严,士兵每到一地都要替老百姓挑水、出发前要扫地、上门板。鄂西枣宜会战,游击山东敌后,湘西会战,武昌受降,空运北平受降,开赴冀东搜索,掩护平津铁路的安全后担负北平城防。

第三十一名: 第53军, 下辖116、130师,约2万人,美械装备。

原东北军,远征军中换美械装备,腾冲血战,大青山击破日军第2师团的第4联队,切断滇缅公路。老将万福麟部第53军从华北打到黄河,打过长江,打到西南国境线上的云南。日本投降後由周福成率领进入越南,再由美舰运往华北,被投入冀东的内战。吕正操的第691团来自该军。

第三十二名: 第1军,下辖第1、78、167师,约2.6万人,半美械装备。

胡宗南的王牌部队,自称天下第一军,骨干第一师自称天下第一师,主力来源于黄埔军校的党军第1旅一部,北伐战争中一个团打败孙传芳一个精锐师。抗战中曾列入四大攻击军。淞沪战役和信阳战役中损失了绝大部分精锐,而后长期驻防潼关黄河河防,1938年10月后没有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战斗,灵宝会战力阻倭寇西进,稳定了西北地区。第1军胡宗南老舍不得用,刀子再快,时间长了也会生锈的。

第三十三名: 第60军,下辖第182、184、暂编21师,全军2.5万人,半美械装备。

台儿庄战役,官兵英勇,能打硬仗。旅长负伤不下火线,坐在担架上指挥反攻,连长上阵前给妻子留下诀别遗书,士兵用手榴弹炸毁日寇坦克。抗战结束后觉得打日军还不过瘾,顺便教训一下法国殖民军,在海防炮击法军兵舰。1948年防守长春一战打的四野一纵六纵没脾气,101一看:啊,都说新一军咱打不过,这不丢人,可这60军咱也打不动啊,得,彻底丧失一鼓而下长春的信心,只好来个长期围困,连老百姓都不准出城。若说71军给101,个人带来一时之羞,这60军是给四野带来百世之羞)

第三十四名: 第66军,下辖第13、185、199师, 约2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

土木系,参加淞沪和南京会战,是南京战役中少数能够全身而退的部队。参加鄂西会战,取得“大捷”,参加常德战役。羊山集与刘邓军打出名气。虽然武器战力都不如同宗18军、54军,但拼起命来也不是好惹的。防守能力很强,刘邓原以为信手捻来,没想吃了闷亏。

第三十五名: 第99军,下辖第60、92、99师,约2.8万人, 国/日械装备。

土木系,抗战以来,参加淞沪、鲁南、武汉(鄂南、南浔)、桂南及长沙(三次会战)、常德、长衡(功绩卓著)各会战,或沥血孤营,或横尸敌阵,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壮烈牺牲者逾数万。驻防九江接受二十六万多日军投降,命令日俘一万多名在庐山小天池营造九十九军抗日阵亡纪念碑,一以雪国仇,二亦使日俘得以反省服罪。改编为整69师内战中积极进攻,宿迁之战中,因胡琏坐视不救,师长戴之奇战败自杀,这在国军将领少见的。

第三十六名: 第30军,下辖第27、30、67师,约2.7万人,国械装备。

孙连仲西北军,台儿庄防守固若金汤,扼守娘子关,激战3昼夜,将日军小岛旅团全部歼灭。转战河南、湖北、湖南。常德与74军等发动总反攻,打得尤为英勇顽强,迫使日军全线崩溃。第30军是抗战中防御战最好的部队之一。临汾战役中,阎军两万余人被歼灭,30军参战的三千余名官兵中,有一个团硬是突出重围逃到了太原。在太原战役初期作战中,30军所部从解放军手中夺回了阎军丢失的风格梁、牛驼寨等要塞,阎锡山为此摆下庆功宴,称他们为狮子团、老虎团。参加防守太原城,国共两军先后进行了七次恶战。

第三十七名: 第65军,下辖第154、160、187师,约3万人, 国/日械装备,到西北后换成半美械。

整65师是在胡宗南被彭德怀打的满地找牙,大量有生力量被歼灭时从河南调来救场的。该师是粤系部队,战斗力较强,来西北后被胡视为肱股,给足了好枪好炮,补充了不少美械装备,胡的嫡系1军最为精良,但胡总舍不得用1军冲锋陷阵。荔北战役一野1、2、3、6纵队围攻整65师。整65师虽按国民党军惯例上报“消灭共匪上万”,却没有想到过是真的“消灭共匪上万”;也从侧面体现西北国共双方部队战斗力之低劣,一个被三野几小时就打成半残废的整65师,却在关中称“大王”。

第三十八名: 第93军,下辖暂编第18、20、22师,约2.7万人,半美械装备。

该军接受驻滇干训团轮训,义县攻防战,正是第93军战力的极致表现,增援四平,突破联军阻击,逼退四野。锦州城破时仍然坚持效忠,顽强抵抗。

第三十九名: 第88军,下辖第62、新21师,约2万人,国/日械装备。

“傻儿军长”范绍增个人组织的川军,在浙江太湖、宜兴一带抗击日寇,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跟着新四军学军纪,搞出4大纪律N项纪律(可见川人也是很好强的,至少是面子上),整个一翻版新四军(要说统战,除了周公,就得数陈毅、朱德)。防守能力强,舍得打。双十总反攻中,参战部队仅第88军收复余杭,获军政部明令嘉奖,升格为辖3个师甲种军。坚守丽水,继之克复温州。

第四十名: 第49军,下辖第26、79、105师,约1.8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

中央化东北军,所辖105师的前身,就是张学良的卫队旅,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九一八当晚,上校团长王铁汉不顾上级“不抵抗”命令,下令奋起杀敌,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枪。1941年任第49军军长。曾先后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淞沪抗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浙赣战役,杭州受降。典型的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抗战中消磨太大。

第四十一名: 第75军,下辖第6、16师,约2.1万人,国/日械装备。

浙军所余的精华,北伐中投效北伐军的原浙江部队,都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所辖6师是整理师,第75军的底子是第6师,在抗战军兴之后,迅速扩编成军.武汉会战之后,这个军投入陈诚的怀抱,成为土木系的主要部队之一,第六战区的骨干之一,解放上海之战中,52軍憑借工事在海空軍支援下拼力抵抗,戰至20日漸漸不支,湯恩伯從滬西南抽調第75軍前往增援。

第四十二名: 第36军,下辖第28、123、165师,3.3万人,半美械装备。

胡宗南的主力部队之一,原蒋介石的警卫部队,负责守卫战时陪都重庆。昆仑关接替国军第5军进攻,守卫九塘,表现差强人意。内战时榆林解围,西府征战, 整三十六师八千人就敢追得整个西野主力深入沙漠猛打。多少表现出西北国军主力的样子。也是长期修养养坏了身子。

第四十三名: 第4军,下辖第59、90、102师,约2.5万人,国/日械装备。

抗战时期,该部原先的广东士兵已经大部被调换走,而且该军提供新兵的师管区在赣南,1947年重点进攻开始,长期与整21师隶属于第一绥靖区,参与对苏北、苏中地区的清剿与华东11、12纵争夺,如1947年底的盐南战役。至渡江战役前,仅所属90旅遭受重创。铁气被新四军继承了,老气横秋,雄风难在?但毕竟是铁四军的遗脉。

第四十四名: 青年军第9军, 下辖第201、202、206师,约3万人,美械装备。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经过教官的严格挑选和训练,广大知识青年从一个个文弱书生变成了标准的军人,有了明确的作战思想,加上掌握了多种战斗技能,装备了全套的美式武器青年军部队的战斗力远非一般新编国军可比。实战经验不足,排在这个位置也差不多了。

第四十五名: 第21军,下辖第145、146、新编第7师,约2.8万人, 国/日械装备。

唐式遵川军,抗战中力敌日军第6、18师团进攻激战三天后撤,该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更是因此愤而自戕。浙赣会战中在大小长山对酒井师团进行顽强阻击,地雷战炸死酒井。第一个从日寇手中接管上海,成为抗战胜利接管上海第一军。1947年3月赴台湾镇压228事变。

第四十六名: 骑兵第5军,下辖新编第5师、骑兵第12师、暂编骑兵第1师,约1万人,国械装备。

青马主力之一,骑5军原来是马步芳之兄马步青的军队,后马步芳利用手腕攫为己有。打西路军时,该军也是主力(当时叫骑5师)。国民党政府镇压新疆三区时,让马步芳派兵,后者乐得扩张自己的势力,命该军去了新疆,后改为整骑一师。1949年,该师随陶峙岳起义。该师一个连曾在著名的”北塔山”事件中给蒙古军队以重创。骑兵第5军逃脱后进入新疆,最后起义。

第四十七名: 第47军,下辖第125、127师,约2万人, 国/日械装备。

川军李家钰部,抗战中守卫黄河南岸,不断派出小分队去黄河北岸打游击战。在山西作战两年多,与八路军协同配合,共击毙击伤日军1.5万余人,己方也伤亡1.5万余人。川军不是不能打仗,关键是他们愿不愿愿意打。

第四十八名: 第59军, 下辖38、180师,约2.1万人,国/日械装备。

西北军张自忠的基本部队,驰援临沂,重创板垣师团,抗日战场威名不灭。可是抗战中消耗大于补充,再好的一根钢精棍,也耐不住消磨。国共内战表现消极,但不能说明战力就差。

第四十九名: 第90军,下辖第53、61师,约2万人,前期国/日械装备,后期补充部分美械装备。

胡宗南的主力部队之一,抗战中表现良好,后期入晋作战。中条山之战中东渡黄河,袭扰日军侧后,为中条山解围,陕北震动。这给我们一个经验,部队的战斗力还是靠打出来的,光训练或养着,部队战力会自动衰减的。

第五十名: 第38军,下辖第17、55、177师,约2.3万人,国械装备。

杨虎城的17路军在西安事变后缩编,先后参加保定、忻口、旧关等战役,战功卓著、英勇顽强。

教导团在娘子关(旧关)沟口利用地形歼灭川岸师团1.5个联队,“六六战役”八百壮士投身黄河是陕军的精华,被蒋介石在战场上分割使用,置于其装备精良的嫡系部队的最前端,伤亡十分惨重,又不予补充供给,46年投共。这也许是蒋杀被囚的杨虎城的原因吧。

第五十一名: 第22军,下辖第86、新编第11师,约1.4万人, 国械装备。

邓宝珊的陕军,榆林全城军民中邓威望极高。彭总挟连胜之威集中一野兵力打榆林,22军榆林城下死守大战,让一野徒呼奈何,令胡宗南嫡系的钟松之流难望其项背。邓宝珊作客中南海时,曾问太祖为什么突然对榆林发动袭击,后者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第五十二名: 第81军,下辖第35、暂编60师,约1.2万人, 国械装备。

宁夏马鸿宾的起家部队,成立于1937年,曾开赴绥远参加对曰作战,绥西战役中,察汗格尔庙之战的胜利, 奇袭包头侧应35军,驰骋绥西沙漠之中,与傅作义部配合作战,重创日军”。

第五十三名: 第11军,下辖168、暂编第9师,骑兵第10师,约1.2万人,国械装备。

宁夏马鸿逵主力之一,解放军曾与马鸿逵的11军在固原激战,付出了很重的代价。

第五十四名: 第68军,下辖第81、119、143师,约3万人,国/日械装备。

刘汝明人称长腿将军,意思就是逃跑跑的快。不仅他跑的快,他的部队跑的也快。徐州会战后期完成掩护任务后,巧妙地跳出日军数十万大军重围,安全转移。进击坝上,张家口外围与敌激战后辗转至新乡整编,力阻日寇进犯南阳。攻击能力不足,掩护能力有余。逃跑能力更是天下一绝.

每次大战我觉得让68军当掩护部队最能称职。

第五十五名: 第63军,下辖第152、153、186师,约3万人,国械装备,后期补充了部分美械装备。

63军擅长城市作战,三次粤北会战军长张瑞贵(“生张飞”,《汕报》发表题为《惜乎不中》的社论(尹奉吉行刺日皇),日舰威胁汕头。张采取了果断措施后,经非正式外交途径暗示日方,谓不理什么国际公法私法,只要日舰敢开第一炮,我张瑞贵的部队便会把在监视中的日侨杀个精光,一切后果由我张瑞贵个人承担。这样理直气壮的强硬对策,竟把日方弄呆了。日本人只得退让,双方发表误会声明,“汕头事件”和平解决。日舰无条件撤走,《汕报》照常出版,张怀真受到各方函电嘉勉)驰骋沙场,临危不惧,力挫强倭:“英勇有余,远见不周”。 继任的军长陈章是抗战勋臣,因为抗战中左臂致残,有“独臂将军”之誉,指挥失常,全军在窑湾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