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后期国军编制与装备—远征失利
来自专栏:军事编制与装备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戴安澜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原因探讨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参战部队不可谓不精锐,将士作战不可谓不英勇,但最后仍然以惨痛的失败告终,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中英双方的矛盾和分歧
中英之间从一开始就对缅甸战局有根本性的分歧,在英国人看来,其核心利益在欧洲,亚洲方面始终处于次要位置,而印度是其在亚洲利益的核心,缅甸不过是保卫印度的一道屏障,必要时就可以放弃。但对于中国来说保卫缅甸就是保卫滇缅公路,在抗战中后期,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助中断,滇缅公路成为仅存的一条国际交通线,是支撑我国抗战的重要保障。因此中方对缅甸是志在必守,派出第5军入缅参战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在1942年年初,中国方面就迫切希望提前入缅布防,英国人在日本人入侵之前根本不希望我军插手,所以极力阻挠。待日军攻陷仰光后,其又匆忙要求我军尽快入缅,但是由于缅甸落后的基建和混乱的交通状况,我军无法在短时间完成集结,200师作为先锋抵达同古时,新38师还在云南境内。等到我军主力云集在中路平满纳一线后,英国人对所谓的联合作战计划也毫无兴趣,只不过是利用我军来掩护他们向印度撤退。结果就是其在西路的防线频频失守,我军原拟定的中路决战的计划也因此流产。
(2)指挥系统的混乱
远征军入缅之初,由杜聿明任代理司令长官统一指挥先期入缅的第5、6两个军,随后时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和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相继到缅,但是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与参谋长史迪威相互之间的地位,重庆方面也未做出明确规定。1942年4月初,蒋介石亲自赴缅部署指挥,宣布授予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的全权,但史、罗、杜三人之间的合作却并不融洽。史迪威同时还肩负协调中美英三方的职责,但史和当时的英印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之间也没有明确上下级关系。另外,远在重庆的蒋校长也免不了微操干预,如此混乱复杂的指挥系统必然会造成军事指挥上的问题。
例如同古之战后不久,日军已经从东线迂回我军侧后,第6军防线频频告急,200师奉命前往东线支援,此时英军却传来情报称西线乔克巴当(Kyaukpadaung)敌情严重,望中国军队火速支援,史迪威和罗卓英则不顾杜聿明的激烈反对执意调200师赶赴西线,结果果然不见日军踪影,东线的要地棠吉(Tounggyi,又译为东枝)又沦于敌手。200师又火速回援,经一夜奋战夺回棠吉,来回奔波近500公里。
在全军开始组织撤退后,混乱的指挥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史、罗二人认为应撤往印度,蒋校长则下令回国。结果史迪威、罗卓英各率一部西撤印度,而杜聿明对史、罗二人的指挥早有抵牾,秉承黄埔系对蒋的一贯忠诚率远征军主力回国。(杜对蒋的命令向来是服从到底,后来淮海战役同样如此,杜率三个兵团撤出徐州,蒋空降手令命其援救黄维结果全军覆没……)姑且不论两条撤退路线的优劣,全军上下没能贯彻统一的部署显然是后来突围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3)战略战术的失策
此次入缅之战,不可否认全军将士作战的英勇和坚决的战斗意志,但我军在整体的战略战术上仍有很多指摘之处。首先,当时攻缅的日军第15军下辖有四个师团(18、33、55、56),总兵力约10万,并配属一个第5飞行师团共约400架飞机。远征军三个军总兵力约10万人,英军共约三个师5万人。
中英联军虽然在总兵力上略占优势,但实际作战能力并非如此。中国军队的三个军中,第5军是毫无疑问的超级王牌,其余两个军下属各师则基本都是新编部队,除新38师战斗力较强外,其余都战力平平。后来的战况也表明,第200师、第22师均可以在短时间内独自对阵日军一个师团,新38师一个团可以击败日军一个联队。所以在战力评估上,第5军可以独自对阵日军一个师团,剩余两个军只能勉强抵挡日军一个师团,而西线英军虽然人数不少,但士兵多数为印度、缅甸人,战斗意志薄弱,装备也一般,实际战况表明他们连日军一个师团都挡不住。综合一评估,中英联军15万人只能勉强对阵日军两个半师团,这是双方在硬实力上的差距。如果要弥补部队战力差距,我方至少需再增调两至三个军入缅。当时如第71、2、52军等中央军嫡系部队都云集于滇西、滇南地区,若能及时增援战局或有所不同。当然,由云南到缅甸的交通运力比较有限,后勤供给也会有极大压力。
在兵力部署方面,东线第6军作为侧翼屏障,在入缅之后将第93师部署在景东, 第49师部署在猛畔,暂55师部署在罗衣考,军部设在棠吉,军直属队放在雷列姆。整体部署明显过于松散,所以日军能以一个师团轻松将其各个击破。而中路两个军主力分散在平满纳至曼德勒之间长达300余公里的公路线上, 既不能集中兵力进攻, 又无法建立起巩固的防线。第200师作为机动力量又在各条战线之间来回调动,疲于奔命。我军完全无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只能处处陷于被动。尤其对东线第56师团的动向、兵力情况一概不知,也因此被日军轻易地迂回侧翼截断我军退路。另外在空军方面,英军在缅甸仅有的数十架飞机也在马圭机场全部被日军摧毁,缅甸的制空权也完全被日军掌控。
我方整体实力上不占优势,应当尽量收缩兵力以机动防御的态势应敌,而防御作战也是国军所擅长,在国内战场国军为数不多的胜利都是通过防御反击的方式达成(例如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可以第5军主力坚守平满纳,第66军在外围策应,东线第6军的主力收缩于棠吉一线,可随时支援中路,也可及时回援后方,另外至少配置一个师兵力驻守腊戍,确保滇缅公路安全。至少争取在缅甸中部地区与日军形成相持拉锯,而后则可相机从云南增调援军,在缅甸中北部地区作长期固守。
第一次远征的结局
1942年5月的缅北大撤退,远征军各部分别沿不同路线撤退。杜聿明率第5军直属部队及新22师翻越野人山,取道大洛(Taro),新平洋(Shingbwiyang),因雨季道路冲毁,只能折向印度,在美军的空投补给下于7月底抵达印度列多(Ledo)。杜聿明本人在途中亦身患回归热,几乎丧命。8月初,杜从列多回国(杜最后还是率部撤到了印度,很讽刺)。96师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则从孟关(Makaw)、葡萄(Putao)翻越高黎贡山撤往滇西的福贡、剑川。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包括长官部直属炮13团的德制105mm榴弹炮在内的火炮、坦克等重装备全部损失。
第200师和第66军余部则从滇缅公路沿线的八莫(Bhamo)、南坎(Namhkam)地区撤往滇西的腾冲、芒市,途中戴安澜师长负伤牺牲。第6军就近从缅甸东部缅、泰交界地区回国。新38师原为全军后卫,在摆脱日军追击后果断撤往印度,全师以较小的代价抵达印度英帕尔(Imphal)。到达印度的新38师约有 5000 余人,新22师及第5军直属队约 3000 人。1942年8月,抵印的远征军各部全部集结于印度东北部的兰姆伽(Ramgarh)基地进行集中整训,原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撤销,改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中国驻印军正式组建。从10月份开始,国内的兵员陆续通过“驼峰航线”抵达兰姆伽,到1942年年底,驻印军的规模已经扩充到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的复仇之战—“滇西缅北反攻”作战计划也随即提上议程……
参考文献:
[1]倪乐雄.再论中国远征军成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影响——兼从制空权的角度分析缅甸战局[J].军事历史研究,2007(02):48-65.
[2]屠文淑.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评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03):71-75.
[3]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A]. 文史资料精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4]潘岳. 太平洋战争时期中英在缅甸的合作与分歧[D].安徽大学,2011.
[5]周景宝.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J].炎黄春秋,2020(11):39-43.
[6]杨刚.兰姆伽整编——1943-1945年缅北反攻之成军[J].文史天地,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