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克上”传统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经典案例?
在日本,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历史传统,就是所谓的“下克上”。
下克上,从字面而言就是下级对上级的成功攻克,在日本,很多行为都可以称为下克上,譬如下级取代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弑杀家主、农民驱逐武士等等。
下克上和日本人尊敬前辈的风气之间似乎有非常严重的矛盾,既然十分尊重前辈,又为何会想着“下克上”呢?这其实是有内在逻辑的。
2014年,人民日报写过一篇十分虾仁猪心的文章,叫做《日本擅长下克上 提醒美国勿重蹈覆辙》。在这篇杀人诛心的官方雄文中,提出了日本政治具有二重性的看法:一方面是“事大主义”,也就是追随强者,狐假虎威的政治传统,另一方面是“下克上”,也就是浑水摸鱼的投机主义。
从历史根源追溯,这种政治传统源于日本历史没有一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因此保持了以武士和特权精英为主体的政治体制。这个从大名的“家臣”中发展而来的武士阶层,天然的具有事大主义和下克上的二重性。
事大主义和下克上的结合,决定了日本政治的极端危险性。说得直白点,日本确实追随强者,但只要时机成熟,他立刻就会选择“取而代之”。
日本的下克上传统其实也能从历史中寻找去形成的原因。
下克上一词的来历来源于战国时期,一提到战国,很多人就会想到大名之间的争雄。其实战国本没有大名,当时中央归属于将军统治,在地方上由“守护”来管理当地豪族。在漫长的时间里,将军的势力逐渐衰落,地方的守护势力不断增强,就像我们的商周时期,中央衰落而地方势大。
于是,各地的守护就在一场大动乱之后完全不搭理中央的指示和政令,转变成了“大名”。比如说著名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武田氏起初就是甲斐的守护。
还有两种成为大名的方式,一种是地方豪族振臂一呼,群起响应,顺利夺权,譬如很出名的织田信长,织田家起初就是尾张地方的豪族。另一种是中下层武士通过提拔升迁最终鸠占鹊巢,譬如斋藤道三,起初就是一个下级武士,最后流放主君,成为大名。
在战国时期,从守护、国人、武士转化成大名的这个过程,就是“下克上”。由此可以看到下克上的两大根源:阶级跃升和名实不符。
真正掌握相应权力的人,也就是各地的治理效果良好的守护和守护代、强大而得到地方百姓支持的豪族、得到提拔且具有威信的武士,他们掌握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力量,但没有得到相符的名望。
他们的阶级也没有得到实际的跃升,即使他们已经一呼百应,在理论上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依然要为上位者当牛做马。这自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们必须要“下克上”。
下克上的本质就是在日本战国那样一个极为严重的等级社会中,真正掌握实力的下层要想改变自己当牛做马的命运,实现阶级跃升,就必须铤而走险。成功了,自然万人之上,失败了,大不了还是当牛做马。
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说了,“这下克上不就是造反吗”,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传统的造反,指的是推翻现有政权,再造新政权的武装反抗行为。但下克上不一定要推翻现有政权,而是机会主义下的个人上位方式,当实力有所不如时,就如蛇隐忍,当实力足够时,立刻翻身夺权。这更像是我们所说的“篡夺”,是野心家的表演。
明智光秀,也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日本战国名将,织田信长帐下重人。为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明智光秀在织田信长即将统一日本的前夜掀起叛乱,于本能寺将织田信长袭杀。一声“敌在本能寺”彻底改写了日本历史。
这一战,织田信长本部只有百人,而明智光秀则出阵了一万三千之众。从明智光秀身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日本武士阶级的事大主义和下克上本性。
明智光秀身为织田信长的账下元老,一旦织田信长成功统一日本,明智光秀就是新势力的大臣,但在明智光秀认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之后,就立刻毫不犹豫的掀起叛乱。
本能寺之后,织田家将都更倾向于讨伐叛乱的丰臣秀吉,而不支持“下克上”的明智光秀,因此,明智光秀走向了自己的败亡。
其实在这里是一个下克上的伦理要求,一般而言,下克上是不允许谋害主君性命的,成功夺权的人对失败的前任君主通常以流放的方式处理,而非直接杀害。如果夺了权还害了前任主君性命,那么其声望就会大受影响,从而失去支持悲惨下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智光秀的下克上,是一场“反面教材”
和战国时期主要目的为出于野心的个人上位不同,日本近现代的下克上,其主要目的是急于表现自己,迫切的要求改变现在,从表面来看属于军国主义,从日本人自身的角度来看,甚至带有爱国主义的色彩,例如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为什么属于“下克上”的范畴呢?
二战时期的下克上有两个方面,一是军变,二是前线军官在无指挥情况下的自主行动。九一八就是第二种情况,这件事并非来自大本营的策划,而是几个下层军官自行搞得大新闻。
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有所察觉,向外务省发送机密电报“关东少壮军官图迫中国军队引起冲突”。结果日本外相和天皇亲自去找了陆军大臣,要求他整顿军纪。陆军大臣当即派遣作战部部长建川美次前往沈阳传达皇命,制止关东军的胡作非为。
而在前线搞事的是“关东三羽鸟”,关东军的三个参谋,最高军衔不过是大佐。另外两人一个中佐,一个少佐。这三位相当头铁,在明知后方来人阻止的情况下依然按计划进行。
关东军司令在生米煮成熟饭的情况下捏着鼻子下令进攻沈阳近郊、辽宁、长春、凤凰城和鞍山,并向上报告称“中国军队主动进犯”。
前线军官在没有指挥甚至知道天皇和陆军大臣不支持的情况下擅自发动九一八事变,做成既成事实,是典型的下克上。关东军司令在明知实情的情况下选择谎报军情,并在没有大本营指挥的情况下,下达进攻指令,同样属于下克上。
第二天,内阁大惊失色,要求“事变不得扩大”,但关东军置若罔闻,直到日军本部派人到关东军内部严密监视,这才咬牙切齿的停止行动。这让少壮军官十分不满,甚至约好要“回国举行政变,铲除政党政治”。
九一八之后,日本其他少壮军官都认为“九一八是可以被复制的”,日军本部为此焦头烂额,但在前线的擅自行动无法指挥的情况下,日本在政府并不情愿的情况下强行进入了全面侵华阶段。二战时日军下克上风气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从动机而言,日军下克上的目的有二,第一是少壮军官认为将日本引入全面开战的道路,是日本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如此,则是不爱国的软弱表现。其二是少壮军官急于立功,急于表现自己谋取军功的行为。
前面说道,在九一八事变后,来自本部的监视让少壮军官非常恼火,扬言要回国政变,于是就有了二二六兵变。
所谓的二二六兵变,是日本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下克上,半个师团在青年军官的带领下试图血洗整个日本内阁,以此将日本带上极端激进的扩张道路。
1936年2月26日,在几个少壮派军官的带领下,上千名士兵全副武装杀向皇宫,目的在于“清君侧”,他们不仅袭击了首相官邸,还刺杀了内大臣、教育总监、财政大臣、侍从长。除此之外,他们还封锁了陆军省与参谋本部。
然而,本应该快速被镇压的叛乱,却迟迟没有得到镇压,这并不是少壮军官作战勇猛,而是根本没人去镇压。
陆军势力中居然有很多人是支持兵变的,双方唇枪舌战,难分高下。另外一边,由于海军在这次兵变里死了三位元老,在陆军迟迟没有动手的情况下,海军向外喊话“陆军没这个意思的话(镇压),就由我们来动手”,他们甚至打算把天皇接到军舰上来,以免被陆军伤到。
最终,在天皇表示要亲自带着近卫师团去镇压的情况下,陆军无奈出兵,镇压了这一次兵变。
二二六兵变,是少壮军官的下克上行为,目的是将日本引入战争的深渊,兵变虽然失败了,但就结果而言,日本也正是在二二六兵变之后,彻底走上了法西斯和军国主义道路。
二战结束后,太上皇麦克阿瑟主导改革了日本的政治体制,但可惜的是,下克上的历史传统并没有消失,依然根植在很多日本人的内心,只不过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电视剧《半泽直树》中,半泽直树就下克上打倒了反派大和田常务。在这部电视剧中展现的是一种梦想,日本一代青年在残酷的职场生活中,击败老一辈领导,使其下跪引咎辞职,从而使新生代如愿坐到办公椅上的梦想。
这部电视剧走红,也是得益于日本新生代做着如此美梦的青年并不在少数。
只要日本还是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只要日本还是那个极其注重排资论辈的社会,只要日本还是那个下层人为上级当牛做马的社会,日本的“下克上”就不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