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英国人视野下的清代社会生活

来源:博悟斋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是副使斯当东在跟随马嘎尔尼使节团前往中国时的行程日记。在书中,作者以一种较为真实客观的态度,对沿途所见到的社会上的人和事以及所见所想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内容大致包括乾隆盛世末期下的士农工商,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的情况,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成为当时社会现象的缩影。

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描写到的诸多关于清代人民社会生活的内容,我大致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活动,其次是清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最后是描写沿海沿江的渔业活动以及纤夫、水上人家的水上生活。

在关于清代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活动中,书中所记载的内容也确实不少,不过对于植物的生长情况都是轻描淡写的,比如说,“船只航行经过的地方完全是耕种得非常好的田地。大部分土地,同天津另一边一样,种的是高粱。高粱经常是隔行种的,在两行高梁之间种一行秸很细、粒很小的谷子或稗子”、“ (白河)现在田地上高粱已经收割完,农民正在用锄挖掘地下高粱根。中国人办事非常注意方法步骤,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他们锄地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一个人沿着一条直线用锄锄出一条畦,把高粱残株摆在畦的两边;随后第二个人把残株上的土打下来再一准堆地放好;第三个人把畦与畦之间的大土块打碎;最后用一个水牛来犁地。这些二堆堆的残株有时就在原处焚烧撒在地面上作肥料。在缺少燃料的季节,农民就把这些残株拿回家去当燃料。”、“船到沧州附近,使节团员们自进入中国以后首次看到土地上种着小麦。虽然据说这个地方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但干沙土地上两时高的麦苗还是长得很好。中国人种地不弄畦埂和犁沟,把种子平均撒在平面土地上。”“(使节团回国途中经过江南)沿岸两边干的地方挤满了村庄,低的地方种着稻子。低地大半时间都淹在水里,稻梗从水下长出水面。”这些都是从书中节选出来的细节,作者认为中国的农民都是勤劳的代表,他们身体黝黑结实,但是不美丽(有点丑),他们在每一块土地上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非常多的,一家几口同时出动也是常有的事情,英国人还在江南地区看到了在一块窄小的土地上一个农夫一手执犁,一手撒种,把他的妻子轭在犁上当牛使用的情况。土地耕作得非常精细,甚至不能在种庄稼的土地上看到一株杂草。这些都是让英国人惊讶不已的。

相比于此,他们更加关心的则是农民在农业生活中的工具等方面情况。他们对中国人的农业生产工具非常之感兴趣,每当看到一种他们在英国从没有看到的农业生产工具,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将其形状大小画成图像,还记录下了其工作方法、原理等,比如说引水灌溉工具水车、举扬器、镰刀、耕犁。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农民去谷壳的方法和积肥的情况。中国人去稻壳的方法是把一个如同其他地方所用的滤水器形状的大石臼牢牢安在地下,把稻子放进去,用一个安在一根杠杆顶端的圆锥形石头去打。一般是人用脚踏杠杆的一端。这样打法有时不会把稻壳去干净。另一个方法是把两块圆形石板放在一起,转动上面的石板去磨下面的石板,两块石板的距离可以容纳稻子进去,把稻壳磨掉而不损伤里面的米粒。这种方法大规模的都是在磨坊里借用水力转动。轮轴带着几个分枝,打在杠杆端上,把杠杆抬升起来。中国的磨坊里有时可以用水力同时带动二十个杠杆。去粒以后,稻草切短了,当中国农民喂养的为数很少的牲口的饲料。于此同时,中国人非常注意积肥。书中是这样写到“大批无力做其他劳动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身后背一个筐,手里拿一个木耙,到街上、公路上和河岸两边,到处寻找找各种动物粪便和可以做肥料的垃圾废物。除了家禽粪而外,中国人最重视人的尿粪,中国人把这种粪便积起来,里面搀进坚硬壤土做成块,在太阳下面晒干。这种粪块可以作为商品卖给农民。农民们不成块地用它,他们首先造一个大池子存放这种粪块以及其他各种粪便。他们还积存各种植物的残根、残梗和叶子,运河上的泥土,甚至理发匠修剪下来的须发等等废物,加上尿便或者清水使之冲淡,然后积存起来使它腐烂发酵。他们就用它作肥料进行耕种。他们在田地里或公路道边安放一些大缸埋在地里,供来往行人小便。在村庄附近或公路旁边有时搭一个厕所,里面安放粪缸。在缸里面随时把一些稻草放在上层,借以阻止蒸发消耗。因此在中国农民家庭中,任何老弱残废的人都有用处,他们干不了别的劳动,但他们能积肥弄肥。”中国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很大,虽然通过上述种种积肥办法,但只是杯水车薪,肥料还是不够用的。他们的肥料首先用来加速蔬菜的成长,其次用来养花和种植果树。中国的农民和技匠们平时很少吃肉,他们主要食物是大米和白菜,再加一点葱蒜,饭后喝一杯粗茶。中国农民永远先把种子浸在尿粪里使它涨大开始发芽然后种在地里。他们说这样可以加速成长又能防虫。中国的芜菁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怕苍蝇侵扰,可能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国人种果树和其他植物在根上施用尿粪,这样来催促生长增加活力。可以说物尽其用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为典型的特点了,在他们的眼中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多余的,粪便可以回收做化肥,稻杆可以当柴薪。即使是贫瘠的土地,在缺乏肥料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将不同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掺杂起来来发生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这就是中国农民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的生存之道了。

至于人民日常生活这一方面,作者在书中的篇幅就更多了,而且内容也是皆为广泛的,衣食住行样样皆有。在穿衣方面,在穷人和富人两大阶级之间的差别(尤其是女性的穿衣)就将这一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在定海,作者记述了这一情况,男女都穿松宽的衣裤,就是男人头戴草或藤制的帽子。男人除一绺长头发外,前额的头发随时修剪。女人的头发整个盘成一个髻在脑后门,在有些古代妇女铸像上还可以看到这种装束。而且绝大部分妇女的脚,即使是中下层的家庭妇女,都是裹得很小的。看上去好像她们的脚的前半段被切断,只剩下后半残部,将残肢裹绑起来。另外在北方的某一个港口码头,河的两岸看到许多中国妇女,她们的行动非常敏捷,好像是天足。据说缠足的风气近来在北方,尤其是在下等社会人士中,已没有从前那样盛行了。妇女大都把粗黑的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压以束发针。小孩多赤身露体。男子大部表现雄武有力,四肢筋肉突起。另外,英使节团随行人员希基先生在江南的农村农田中看到“这些妇女既不窈窕又不美丽。头大而身子矮,全身不超过头部的六倍长。身上穿的肥大衣服从颈部起遮盖了全身的线条,肥大裤子从腰部起到达足部,脚上从踝部起缠着很长的绷带。”朴素而不鲜丽,宽松而略显肥大的衣服裤子就是农村妇女的典型穿衣的代表。而在另一方面则是天差地别,斯当东在北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景象,“在这里(北京)看到一些头戴红帽子的回族人。围着的人群中有一些妇女。她们大部分都是鞑靼妇女。他们不是小脚,脚上鞋的厚底有一时多高。穿这样鞋走起路来的不方便恐怕同小脚妇女也差不多。这些妇女身上穿的很好,脸上有很浓的脂粉。口红只涂在下嘴唇的中部,似乎是这里涂施脂粉的方法。有些鞑靼妇女坐在有盖的车子里面。在城内几个地方可以租到这种车子和马。也有几个骑马的鞑靼妇女,她们的骑法同男子一样,也是两腿分开,跨骑在马背上。”同样是在繁华的城市,苏州也有这样的描述,“这里人民大多数穿丝质衣服,样子显得非常愉快;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气象。使节团人员还认为苏州的妇女确是比北方妇女生得较漂亮,较会修饰一些……苏州妇女不大出门,偶尔被距声赤道三十度以外的太阳晒一下,是大不但同的。这里妇女多半喜欢在前额上戴一个垂到眉间的上面缀着宝石的黑缎小便帽。她们巧戴水晶体的或金质的耳环。”这就是不同阶级之间穿衣差别,但是即使是穷苦的老百姓,他们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差别,相反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自得其乐,这说明他们还能保持一个最低的生活,同时也说明他们并不感觉受到不公道的待遇而心安理得。

此外斯当东在书中也描写了中国人特有的净化饮用水的事情。在通州,来往船只从这条河的河底带上来的,从两岸掉下来的,以及从山上飘荡来的大量泥土,悬浮在水里,以致河水混浊几乎无法饮用。中国人用了一个相当简便的办法使它立刻变成可以食用的水。方法是把河水取上来之后,用一些明矾放在一个穿孔的竹筒内,然后把这个竹筒放在水里搅动。水里面的泥沙遇到明矾立刻沉淀到水底,三四分钟之后,全部泥沙都沉下去,整桶水完全清洁了。中国的大量水上居民终于找到把混水变为饮用水的方法。这种方法并非由于他们了解不同物质相互吸引的知识,只是实际的需要使人不得不做相应的试验而已。这种成功的净化饮用水的方法也并不是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其中也有因为饮用水问题而出现疾病的情况。就在马嘎尔尼使节团前往热河的途中,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个处在山谷内的村庄,村庄居民多患颈腺肿症,情况同阿尔卑斯山区居民相似。患者在幼年时代首先由咽喉腺开始肥大,以后逐渐扩大,有的长到异常之大。以后耳下腺跟着肿大,逐渐扩展到全部颚下腺都肿大。吉兰大夫说,他所看到的六分之一的当地居民都患此症。据说本地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现象,视若无睹了。患者男女两性都有,但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种奇特的肿瘤症似乎没有复发症候,也不影响身体的健康。但患者的精神理智大见衰退。有些患者竟致变为白痴。初看到这种现象的人无不认为是一个严重问题,感到非常忧郁,但当地居民却对之并不介意。这种病症在欧洲和亚洲都认为是由于过多食用雪水而起的,融化雪水比雨水包含有较多的石灰质,并包括少量的硝酸和海盐。此地多山,可能山区气候对于这种病也起一定的作用。这个时候的情况不仅仅反映了下层群众的饮水问题了,而且更表现人民对付疾病的脆弱性,社会底层群众对于疾病对于自身的影响,只要不影响四肢的活动,他们更多时候会听之任之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英国人眼中的城市人文景象

在使节团初进北京城的时候,碰到了现在在我们眼里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使节团的人马队伍,在街道上遇到其他几股队伍。一个队伍朝着城门前进,从它的许多白色饰物,用欧洲人的眼光来推测,以为这准是一个结婚典礼。但仔细观看,人人都带着非常悲痛的表情,才知道原来这是出殡。长方形的棺材上面复盖着鲜艳颜色的棺罩。棺材前面有许多颜色旗子,棺材后面有一些用白色盖着的轿子,里面坐的是死者的亲属女眷。出殡的队伍刚走过不久,我们又遇到一股办喜事的队伍。在中国,白色既然是代表悲哀的丧事,因此有关喜事的一切饰物上都尽力避开这个颜色。新娘(在这以前,新娘与新郎彼此是从不见面的)的镀金的华丽轿子外面全部扎花结彩。亲友们随在新娘轿子后面,仆人们抬着新娘的嫁妆。对于这些事情,初来报到外国人自然不晓得何为红白喜事冲撞的意义,红白喜事在同一天发生,对于凡事图吉利的中国人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事情,不过结婚队伍和送葬队伍并没有起什么冲突,这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从使节团进入澳门以来以及在返程的过程中,他们的行程工具几乎是帆船,所以他们对于沿海沿河情况是非常熟知的。对于沿海沿河城市、小镇的情况,他们都有叙述,但是情形却是惊人的一致,无论在市镇还是在大城市,一幅高高的围墙将将城市的范围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在这个包围圈的范围内并没有西方人所想象到的高塔、寺院,大多都是简陋的矮小平房,就连比较漂亮的大屋也很少发现,在城市之中,贸易非常繁荣,货物琳琅满目,人们都安于自己的生活,形同陌路。不过他们对于新事物都是非常的好奇的,总是不自觉地走去围观,使节团也经常遇到这种事情。

使节团在天津的时候曾经偶然碰见了这样的一种水手的日常生活,在风停水静的时候水手们大都利用两个大桨划船。桨很大,几个人划一个。桨永远放在水面下,来回振动,先用正边排水,然后再用反边排水。划桨的人在工作的时候,配合动作,唱一种活泼歌调,船长歌唱一句, 全体水手随声附和。水面上所有的船都唱的是一个音调。月明之夜,坐在船上,听到水面上东来西往无数船只此起彼落地唱着这种悦耳的歌声,说明这个为数不少的以船为家、水上生活的劳动阶层对自己这个行业是非常满足的。有时遇到逆风或逆流摇不动桨或者力量不够的时候,就用以前在河口曾经用过的办法:用纤拉着船走。在其他的国家里,这种劳动多是用驴马来做。在中国不仅人工便宜,而且处处不惜用人力,凡人力所能做得到的事无不用人做。在这种情况下,拉绳一头绑在桅杆顶,同另一根绑在船头上的绳子结起来。绳子很长,上面结成许多活圈,纤夫把头伸进圈内,绳圈达到人的胸部。绳圈上多半绑着一块木板,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绳子压迫胸部的力量,妨碍肺部呼吸。纤夫排成一条直线拉船的时候,嘴里唱着一种流行歌。这一方面是为了统一步法,增加拉的效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着唱歌尽使其忘掉劳动的辛苦,甚至使其情绪更加兴奋。平均每一个游艇用十五个纤夫。全体载运使节的船只总共由五百纤夫拉。两班纤夫轮流调换,还要有准备调换的五百人。这些纤夫都很健壮,肌肉发达,但都显得特别拱背。在夏天他们赤露着上身,皮肤是铜色的,遇到水浅的地方,他们须要赤着全身下水拖船,他们的下身皮肤却也相当白皙,并不像上身那样颜色。于此同时,英国人还发现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实在的神灵崇拜者,(返程)使节团船只穿过黄河的地方水流很急,为了保证行船的安全,来往船只都在这里祭供河神。使节船长在一群水手包围之中,手里拿一个公鸡,走到前甲板,把鸡头割下抛到水里,然后用鸡血滴在船的甲板、桅杆、锚和房舱门口并在上面插上几根鸡毛。船头甲板上摆上几碗肉类菜肴,摆成单行,前面又摆上酒、茶、油、盐各一杯。船长跪下来,磕了三个头,两手高举,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祷告神灵。水手们同时大声敲锣、放鞭炮、烧纸烧香。船长在船头奠酒,依次把酒、茶、油、盐等一一抛到河里。仪礼完毕之后,水手们围坐在甲板上,把祭神的肉食大家痛快吃一顿。等到船只平安渡过对岸,船长还要出来在原处磕三个头答谢河神。上述的祷告仪礼是在经过险地或遇到逆风的时候祈祷神灵用的。除此而外,中国船上还在房舱左边设立一个祭坛,每天都要上供和祷告。前甲板上敬神地方,船上人员除非万不得已不在那里来回乱走。这就是他们简单的日常生活。

鸬鹚

同样在使节团沿内河返程的过程中,他们见到了不少的渔民,在这些渔民的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些他们之前完全没有听过的捕鱼方法,这些方法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他们除了在日记中记录之外,他们还仔细地画了图以供参考。(汶河) 船从这里开行不久,看到一种捉鱼的鸟(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鸬鹚)。这种鸟可以训练为人捉鱼,每天收获量很大。在这里运河之东附近有一个大湖,里面有上千条小船,都是用这种鸟来捉鱼。每只船有十几只鸟。船主做一信号,它们马上飞到水里去捉鱼。我们非常惊奇地看到在它们很小的嘴里衔着很大一条鱼。它们被训练得真是好,用不着在它们的喉部用线或圈套着,它们把全部捕获物交给主人,自己不吃一条,除非主人为了奖励或饲养,做信号叫它们吃一两条。这些小船都很轻,主要是在湖里划。当地渔民以此为生。另外还有(微山湖)的情况,湖边居民主要以打鱼为生。打鱼的方法很多,最普通的是用网捉鱼。在这里看到一种新奇捉鱼方法。在船的一边按上一个漆成白色的木板和船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向水中倾斜。在明月之夜,月光射在这块白漆板上反映在水面,好似水的波动。鱼以为是食料,纷纷往木板上跳,渔民用绳把木板拉上来把鱼扔在船里。中国人利用各种办法捉鱼以补助他们平时肉食的不足。微山湖居民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捉捕水禽的方法。他们事前把一个空瓶子或一个葫芦放到水面上漂,叫水禽逐渐同这个东西熟习。然后人就跋涉到水里去,把空瓶或葫芦戴在头上,走近水禽。水禽已经看惯了这个东西不再怕了,等人走到跟前还不飞跑,于是很快被人捉到。捉到以后,他立刻把水禽抓到水面下,不叫它发出怪声来惊动其余的同类。他这样一次可以装满一袋子这种鸟。

英国人眼中的城市人文景象

江南的湖面尽是渔船,主要是用前述的方法来捕鱼或水禽的。在这里他们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勤勉和创造精神。他们用木头或竹筒搭成木筏漂在水上,在筏上铺一层土,他们可以利用这层土壤来种植蔬菜。同样地他们能在船甲板或甚至一块绒布上铺上湿土来生产小棵蔬菜。芥子这样种下去,很快长出叶子来。这对长期离开陆地的人是有趣的。中国人不但按照上述办法在水上种蔬菜,还利用湖、河和运河做许多其他有用的事情,例如在水底生长植物,莲花就是在水里生长的。他们已经熟知这片水域,并且能善于利用这片水域,这些经验丰富的渔民们俨然成为了大自然的主人了。

除此之外,《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还有许多的民间生活的记述,如中国的寺庙,妇女的裹脚、民间冶铁、陶瓷制作、海盐的生产等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来乾隆盛世没落前夕的辉煌。可以说《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是一本关于清代社会的“现实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