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之争:万历朝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作者:谢承汇 循迹晓讲
穿越这个词儿,自从神剧《神话》开始,就火了,不少人意淫自己可以穿越回古代,改变历史。起码回明朝当个王爷,能衣食无忧,最好能当皇帝,坐拥天下财富,美女都是我的,帅哥都是赛艇队长的,一点儿烦心事儿都没有。
其实,皇帝并不是没有烦心事儿,有两个问题困扰着历代皇帝:一是自己的皇位稳固;二是死了之后,传位顺利。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位稳固是最重要的事儿,其实传位是否顺利,才是古代皇帝最关心的问题,传位问题也被称为国本问题。国本稳固,天下太平,如果国本不稳,再有几人明争暗斗,那肯定天下大乱。不过皇帝的位置太吸引人,所以国本这件事儿经常出现不稳的情况。
今天就分析一个国本不稳的典型代表,这件事儿甚至直接动摇了大明王朝。这就是万历朝国本之争。
万历皇帝其实挺倒霉,别看5岁就被册封为太子,10岁就登基了。但因为岁数太小,需要托孤老臣张居正辅政。
张居正这人太尽责了,监督小皇帝的起居学习特别严格,弄的小万历特别怕他。古有张良一喝,百小儿不敢哭。今有张居正一瞪眼,万历皇帝就拉裤,张居正改开塞露了。
就这样,小万历顶着张居正的压力苦熬了十年,终于把他熬死了,万历开始放飞自我。
有一次喝酒——这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敢想——没喝两口喝多了,看上身边一宫女,上去就给办了。酒醒之后一看宫女长相,立刻后悔了。没辙啊,只能盼着宫女别怀孕,怀孕也别生儿子。
因为当时万历还没皇子,这宫女要生下男孩,那就是长子。按照明朝祖制,必须册立这个孩子为太子,万历皇帝肯定不想册封这么一个宫女的孩子。没想到,这宫女真争气,生了个儿子。万历没辙,给孩子起名朱常洛,还被迫册封这个宫女为妃。
万历后宫不是没人,没几年,郑贵妃也给万历生了个孩子,朱常洵。万历特别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对朱常洵也特别喜欢,渐渐冷落了长子朱常洛。朱常洵刚出生的时候,朱常洛已经5岁了,按大明祖制,应该立他为太子了。
不过万历不乐意。但是不能明说,只能采用拖延战术,先不立太子,等朱常洵长到5岁,再做打算。
但这种事儿是瞒不住的,很快宫中就有流言蜚语传出来,说皇上喜欢朱常洵,有心要立他为太子(前文讲了,明朝立太子有规矩,要立长子)。万一立朱常洵,那就坏了规矩。这个规矩坏不得,关乎国本。
于是前朝大臣们就站出来劝诫万历皇帝,赶紧立朱常洛为太子,以免谣言四起,国本不宁。
万历自然不肯轻易妥协,于是乎朝堂之上,针对立谁为太子展开了长达15年的争论。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就不细说了,直接说结果。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终于妥协,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此时的朱常洛已经20岁了(虚龄)。
看上去,大臣们胜利了,但代价非常惨痛。
四个内阁首辅大臣被罢官,六部长官换了好几茬,三百多名京官和地方官员死走逃亡,甚至还有被廷杖活活打死的。
万历皇帝也开始了他不上朝的人生,此后30年,上朝次数一只手就能数清楚。这就是明朝末期最大的政治斗争,国本之争,规模仅次于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
除了大臣倒霉之外,国本之争还有一个惨痛后果,东林党趁机做大,直接导致大明王朝的覆灭。东林党在历史上,往往以正面形象出现,为何他们趁机做大,反倒成了惨痛的后果呢?咱一点儿一点儿说。
东林党在国本之争时闹得特别欢,坚决支持立长子朱常洛,那肯定得被针对啊。于是,很多人在国本之争中,被降职甚至罢官。
别看他们被罢官了,但声望非常高。这帮人在国本之争时悍不畏死,都是坚定的儒家礼法捍卫者。这里解释一下,明朝所谓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南宋时期提出的程朱理学,已经跟孔老夫子那会儿的有很大区别了。
程朱理学在南宋被提出之后,其实并没有得到南宋官方的认可,之后的元朝,更不可能被推崇。直到明朝,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开始推广程朱理学。到了明末,程朱理学已经成为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的理论。
在这种思想控制下,文官能做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劝诫君王,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按照这种理论,东林党干的事儿,那绝对是最忠臣的行为。可如今,忠臣没得到好结果,甚至倒了霉,什么原因?就是朝中有那么多不遵守礼法的人,惑乱皇帝。
于是,一群人人抱着同样的观念,开始抱团,渐渐成为朝中势力最大的政治力量——东林党。
当然了,东林党们称呼自己为东林士人,毕竟东林党不那么好听。加上他们的政治理念,从表面上看还是不错的。
比如说什么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反对贪赃枉法,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这类的。很多人支持东林士人也很正常,不少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加入东林党。
不过什么事儿都怕走极端,东林党渐渐就极端了。开始以儒家礼法为名,打击朝中其他官员。说实话,在朝为官,有谁是绝对清廉的?有几个没点儿毛病?或多或少都干了点儿违背儒家礼法的事儿。
东林党自己也不都干净,比如说,他们反对其他大臣结交宦官,可他们自己就结交宦官。当时朝中司礼监掌印太监叫王安,东林党跟他走的很近。
当时也有人对东林党的做法提出质疑,东林党是这回答的:王安这个太监不是一般人,干的事儿都符合儒家礼法,跟他走得近是因为他跟我们是一类人。
这就有点儿太扯了,别人巴结宦官,东林党就参奏打击,自己巴结倒成了合理的行为。总而言之,那儒家礼法当武器,东林党渐渐做大,朝中其他大臣被打击的很惨。东林党还给他们起了名字:宣党、楚党、齐党,昆党。
后来万历皇帝去世,朱常洛继位,没几天也死了,朝中相继发生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就是明末三大案。
这三大案每次都有东林党的参与,而且结果人家还都赢了。这下,东林党彻底嘚瑟了。朱常洛怎么登基的?我们拿命争来的。三大案难搞吧?哥们们摆平的!东林党势力来到顶峰,哪个大臣办事儿不和他们的意,东林党就肆意打压。
打击手段也很巧妙,以孔老夫子的名义,拿着儒家礼法攻击别人,按现在话说,这叫站在道德制高点。这样一来,就有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政治是需要妥协的,两派意见不同,最好的方式是双方就事论事,最后各退一步,找个共赢的方案。现在东林党干事儿可不是。只要你反对我,那你就是道德败坏。
而且,一旦有人被东林党认定为道德败坏,那不管你提出什么观点,那一律被打击,哪怕这个观点是利国利民的也不行。最后甚至这些人的学生、同乡、同届进士也被牵连。
崇祯年间,皇帝为了打仗,想发展商业,多挣点儿税。就暗示朝中官员上朝的时候提一下,自己准奏。没想到,提案刚出,东林党不干了。
他们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挣钱的事儿是小人干的,咱们要做正人君子,坚决不能干这种事儿。崇祯问:那现在没钱怎么办?
东林党回答:只要人人都能成为清流,那不用钱也能打赢战争。历史上,只有那些昏君才重视商业,您是做明君还是昏君,看着办。崇祯最后只能作罢,还不得已罢了那个提案官员的职。
在不少人印象中,明朝的文官没啥地位,皇帝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其实不然。明末时期,文官,尤其是那些言官,他们的权力相当大。
这帮人不怕顶撞皇帝,被皇帝廷杖是一种荣耀,毕竟“文死谏”。后来出现一种情况,皇帝提出什么问题,文官都反对,为了博一个好名声。这也成为一种恶劣风气。
而且,东林党自己对于治国并没有什么具体想法,只会喊口号。
剑桥明朝史里对东林党有这么句评价:东林党人“从不曾提出过救治国家的政纲”,“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史学家刘志琴对东林党那真是又爱又恨,专门写了本书,书名特长叫《我敬仰东林党又痛其愚顽》,从名字就能看出作者的态度。
笔者对东林党也有自己的评价,不过今天卖个关子也做个广告,我在《奸臣传》那个专辑里的最后两集题目是魏忠贤,实际上讲的就是明末东林党和阉党党争的事儿,在我看来,魏忠贤就是东林党逼出来的,阉党每个成员,都是东林党打击之后走投无路才来的。
今天从明朝国本之争一直说到东林党,其实想讲什么呢?核心就一点,政治需要妥协,千万不要被道德绑架。
一旦政治被道德绑架,那就失去了弹性和商量的余地。政治最应该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道德什么的都是扯淡。什么事儿都先讲道德,在考虑利益,那没有不完蛋的道理。
可惜,大清帝国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清流当道,阻碍一切改革变法。晚清命运,在他们重视所谓“儒家礼法”的时候,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