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与向右:1919年巴黎和会,如何让中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

一个月后,山东青岛。大约五万名日军携12000匹战马,一百多门重型火炮, 以及4艘巡洋舰,13艘一级和二级巡洋舰,24艘驱逐舰,还有数十艘巡逻舰与扫雷艇,将这座城市团团包围。

如此兴师动众,他们的对手是谁?显然不是孱弱的北洋政府,而是素以强悍著称的德军。

原来,自1898年起,德国从清政府那里夺取了青岛和胶州湾。随着一战爆发,日本因为与协约国站在一边,与协约国为敌的德国,自然也成了日本的敌人。

趁德国在欧洲自顾不暇。日本人想一举拿下青岛。他们有必胜的把握,因为德国在此只有4500名守军,而日本的兵力在其十倍以上。

这场战争史称“青岛战役”,是一战唯一发生在亚洲的战争。正如日本人所料,德国人的精力主要放在欧洲战场,根本不值得为远东的一片陌生土地做太多的牺牲。两个月后,青岛落入日本之手。

青岛战役只是一战中的小插曲,可对当时的中日两国而言,却成了日后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博弈的一块试金石。

1:中日一同卷入一战

就在日本向青岛发动进攻之际。时任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向北洋政府郑重承诺,会把青岛无条件还给中国。

中国人满心欢喜。毕竟,德国人强占青岛,让国人愤恨不已。现在有人帮你把它抢回来,又有大英帝国作担保。收回青岛应该指日可待。

然而,天下岂有这等好事?

日本参加一战的目的,无非想趁列强在欧洲打得不可开交,在远东取得独霸地位。日本对西方的战事根本不感兴趣,他眼里只有德国在亚洲的几块殖民地。

果不其然,夺取青岛仅仅三个月后,日本便“关心”起中国的内政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私下递交了一份备忘录,里面总共有二十一款要求,这便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的内容你在历史课本上就熟悉了。总之,这份备忘录的宗旨是要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控制中国,把中国变成日本的附庸。

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答应这种要求,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更不想因此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仇日情绪一触即发。工人游行、学生罢课,报章媒体每天对日本口诛笔伐。但面对敌人的坚船利炮,所谓的正义苍白无力。

所以,摆在北洋政府面前最现实的方案依旧是——让列强干预解决。

自打日本人占领青岛起,中国就决定参加一战。袁世凯的想法是,待战争结束,看在中国在一战中助列强一臂之力的份儿上,欧美国家也能“投桃报李”,替中国说服日本归还青岛主权。

起初中国想派军队去欧洲参战,却遭到了日本和英国的反对。前者是因为不希望中国有更大的话语权,后者则是担心中国的运输条件无法将军队运抵欧洲。

最终,中国提出了一个权宜之计,以工代兵,派遣劳动赴欧洲为协约国服务。如此一来,既能打消列强的顾虑,又能实现参战的目标。

一战期间,中国总共向欧洲派遣了十四万劳工,有近一万人死亡,两万多人失踪。但不管怎么说,北洋政府把宝给押对了。随着协约国的胜利,中国也成了战胜国的一员。

中日在一战中不同程度地获益。对日本而言,一战让其首次实现了对西方的贸易顺差。出口量增长了四倍,工业投资增长了17倍,GDP连续翻番。依靠为欧美各国出口商品,日本成功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

中国虽没能取得经济上的高速增长,但通过输送劳工,以及在国内帮助战胜国建造船只等举措,一度改善了在列强心目中懒惰散漫的负面印象。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中日两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自己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2:威尔逊主义与世界和平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

虽说有27个战胜国,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三个:英国、法国和美国。

其中,英法是老牌列强,在战争中出力最多,牺牲最大。美国作为后起之秀,尽管早在19世纪末就超越英国成了世界头号工业国。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尚无足够的话语权。

不过,美国也是有备而来。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美国得以在战争开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置身事外。不过,通过向欧洲国家提供武器与资金支持,美国也发了一笔战争财。

直到战争结束不到一年,美国才派部队参战。不过,他这“临门一脚”来的正是时候,恰恰是这胜利前夕的关键助攻,让美国成了巴黎和会的主角之一。

外交上,美国过去对美洲以外的争端始终持中立立场,把注意力一心放在国内建设上。

但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美国人开始觉得,自己应该给世界刷存在感了。于是在巴黎和会召开之际,时任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他的“民族自决”主张,史称“威尔逊主义”。

什么是“威尔逊主义”,其实就是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权,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国与国之间完全平等,先进民族不应当吞并落后民族。大国不能够侵犯小国。

威尔逊主义一提出,就获得了许多弱小国家的掌声。他们数百年来饱受列强的压迫。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替他们说公道话,能不高兴吗?

不过,威尔逊主义可不仅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它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就是美国想用这种方式,遏制欧洲国家的扩张。表面上威尔逊宣扬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欧洲大国对殖民地的占领和压迫,通过允许让小国独立的方式,削弱列强在全球的力量。

这一点,英法等国当然心知肚明,虽然他们口头上赞成威尔逊主义,但私底下却一百个不情愿。

然而,“民族自决”尽管听起来很美妙,却有几个致命缺陷。

首先是民族的定义问题,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太多了,究竟以什么标准来界定一个民族?语言、人种、肤色、习俗还是宗教?

其次,如果同意任何民族都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则那些多民族国家里的少数族裔要闹独立该怎么办?比如,美国的黑人要在北美建立一个共和国,威尔逊答不答应?

除了技术与法理问题外,威尔逊还忽略了一点。

虽然美国作为战胜国与头号工业强国,但在欧洲人的地盘上,美国人还没有强大的话语权。一方面因为美国参加一战的时间较晚,尚无足够的底气让列强听他的。另一方面则因为美国介入国际事务不多,经验不足,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仍不够强硬。

即便如此,中日两国仍旧视威尔逊为人类的希望。

3:拥抱和平与走向霸权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人仿佛迎来了春天。北洋政府宣布全国放假三日,以庆祝人类和平的降临。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写道:协约国的胜利象征世界“黑暗”时代的结束与光明开放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听闻威尔逊的主张后欣喜万分。看来,西方人也不全都是坏人。有这位美国总统替自己撑腰,日本鬼子不敢再霸占我们的土地了。

北京的大学生在美国大使馆前集会,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则赞美威尔逊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好人”,另一位创始人李大钊,对威尔逊也不乏溢美之词,称其“和解之役,必担于威尔逊之双肩也。”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甚至“相信威尔逊总统说的每一句话”。

当时,威尔逊总统的中英文演讲集,成了市面上的畅销书,年轻人纷纷把他名言挂在嘴边,就像今天的年轻人喜欢援引乔布斯的金句一样。

中国人觉得有威尔逊做主,他们定能在巴黎和会上达成以下目标:

短期目标是收复山东主权,让日本撤军。长期目标是收回治外法权,撤走在中国的外国军队,实现关税自主。

日本人同样视威尔逊为知己,作为对威尔逊主义的呼应,日本也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种族平等”的主张。

不过,日本所谓的“种族平等”,却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貌合神离。

威尔逊式的民族平等,是在互不侵犯,承认各自主权基础上的平等。

而日本的“种族平等”,尽管披着道德的外衣,根本目的却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的霸权。

何为威尔逊的平等?比如,我们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皆得遵守法律,任何人一旦犯法,无论他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受到同等的惩罚。所以,威尔逊的“平等”,是给每个人的行动设置共同的边界。

但如果人人皆犯法而不受惩罚,法律就形同虚设。倘若警察只抓你一个,对你就不公平,这时你就会辩解道:“除非你能把所有人抓起来,否则把我给放了,这才叫‘平等’。”

显然,这就是日本人眼里的“平等”。说白了,它仅仅是日本与列强之间的平等。更确切地说,是人人都有做强盗的“平等”,只要你凭本事。

在日本看来,欧洲列强对全球殖民地掠夺了那么久,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既然日本现在是列强的一员,他也“有权”获得自己想要的。

日本想通过这套强盗逻辑,让西方承认其对青岛的占有。那么,英美法是否认可他的说法呢?

4:列强的妥协与让步

我们先来看法国的反应。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一向瞧不起日本人。在他看来,日本人阴险狡诈,不值得信任。而且根本没有为一战出过力,仅仅是捡了个便宜而已。

所以无论从理智还是情感上,克列孟梭都反对日本霸占中国领土。不过,法国和日本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他的反对意见对日本人起不了多大作用。

反而是英国可以对日本施加压力。

英日两国是长期的同盟关系,早在日俄战争期间,两国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当年日本人攻打青岛时,英国甚至还派兵支援。

不过,英国人毕竟不敢支持日本。青岛属于中国那是明摆的事情。英国人甚至早就看出,日本想把中国变成它的附庸,以便在这个国家肆意妄为。

但英法两国都不愿得罪日本,不是因为畏惧日本的力量,而是不想当小人。

早在1917年,为了让日本参战,英法两国曾与日本签署秘密协议,承认了日本对青岛的主权。作为交换,日本得为他们在地中海提供反潜艇援助。

日本后来履行了承诺,如果英法在这时候要日本归还青岛,一旦被日本把这件事捅出去,以后就没人敢和他们合作了。

况且,如果英法真的替中国申辩,这就等于承认他们的那些海外殖民地都是非法的。届时,日本便可借此大做文章,把英法说成是伪君子。

毕竟,以文明人自诩的欧洲人,脸皮没有日本人那么厚。

最后我们看看美国的反应。实际上,美国才是最大的软肋。

美国对日本有一种奇怪的老好人心态。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美国对日本一直避让。尤其是1905年日本打败俄国之后,美国更是极力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

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可能源于两点,一是当年用武力敲开了日本国门,刺激对方搞政治改革,使得美国对日本产生了一种既愧疚,又敬畏的复杂心理。

而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中立政策,使之不敢得罪强权的国家,美国不愿意惹是生非,只想过太平安稳的日子。

另外,一战以后,鉴于美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威尔逊开始倡导组建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今天联合国的前身,他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遵循威尔逊主义。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倡导世界和平,尽管在后来因故解散,但在当时却备受期待。

中国人对筹备国际联盟也很上心。国内成立了好多个研究小组,很多人甚至希望中国能参与国际联盟章程的制定中。

威尔逊希望中日两国都能成为国际联盟的一员。尤其对日本来说,国际联盟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遏制日本的狼子野心,他天真地认为,只要把日本纳入国际联盟的制度框架内,就能阻止他在亚洲为所欲为。

如此一来,威尔逊不得不做出让人费解的决定:为了不让日本未来为所欲为,允许日本当下为所欲为。

总之,这位“当今世界第一大好人”既不想得罪中国,更不愿得罪日本。为了平衡双方,他只能选择妥协。

最终,青岛既不归中国,也不归日本,而是归“国际共管”。

5:总结

这样的处置意味着中日在巴黎和会外交得彻底失败。

在中国看来,这是对国家主权的无情践踏,让中国人蒙受更大的屈辱。

在日本看来,这是对日本“尊严”的公然藐视。西方人对他们搞双重标准,目的是为了阻止日本变得强大。

由于未能收回山东主权,北洋政府被一片骂声给淹没。愤怒在人群中不断聚集,最终于1919年5月4日这一天大爆发,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五四运动”。

而日本这边,民众对青岛得而复失耿耿于怀。在他们看来,正是西方国家对日本的“出卖”,粉碎了日本的强国梦。

虽然巴黎和会加剧了中日两国的对立,但在一点上双方是一致的,他们都不再信任西方。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大使顾维钧说:“中国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她来西方是为了寻求正义。如果得不到正义,那么中国人民·······更会将此归罪于西方的冷漠态度,因为西方之所以拒绝支持中国,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个别大国私下里答应了支持日本”。

日本人也不买账,有日本人写道:“我现在被列强彻底厌恶了·····国际联盟的目标是所有国家的平等与和平,但它拒绝废除种族歧视······作为一个民族,立刻担负起准备复仇的责任。”

实际上,中国和日本先前对巴黎和会的理解都存在误区,这场以“和平”为名的会议,表面上是替战胜国“讨回公道”。但真正的议题,是大国如何重新瓜分这个世界。

巴黎和会的结果使中日认清了世界的残酷。这场会议是中日命运的交汇点,也是转折点,使两国最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日本选择向右走。通过大力鼓吹军国主义与法西斯思想,彻底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希望以此方式获得西方人的承认。

中国选择向左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决定告别无知与落后,与过去决裂,用知识武装众人,最终用激烈的革命推翻旧秩序。

成长,往往是从对别人说“不”开始,这是巴黎和会给中国与日本上的宝贵一课。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

然而,当你埋怨这个世界对你不公的时候,接下来该怎么做?是觉得这个世界错了,还是自己错了?

日本人相信前者,当得不到承认时,他们进一步与世界为敌,试图用拳头迫使别人低头。

中国人相信后者,他们不再对别人报以幻想,也不再对自己报以侥幸。而是选择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以便重新拥抱世界。

三十年后,日本终尝战争苦果。而中国则迎来了新生。

成长路上,有人关心的是输赢,有人在乎的是未来。谁的眼光更长远,想必已经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