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九一八事变中的东北军实力

作者:戴琦晖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一声爆炸的巨响震动了古老的沈阳城。爆炸发生在沈阳城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日本人炸毁铁路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没过多久,惊魂未定的沈阳百姓便听到沈阳北郊的北大营传来密集的枪声。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这样爆发了。

[1]九一八事变沈阳战斗(出自《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由于国民党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虽然部分东北军在马占山等爱国将领的指挥下自发进行了抵抗,但没有改变东三省相继遭日本侵占的命运。那么,除了众所周知的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之外,九一八事变中的东北军究竟有多少实力?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军总兵力达到三十余万,包括海陆空三军,陆军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装甲兵兵种齐全,装备就国内而言比较先进。海军有大小舰艇26艘,其中巡洋舰3艘,另有8架水上飞机,2个陆战大队,总兵力约3万人。空军拥有各型飞机273架,但大多属于老旧型号,维护不到位,能飞起来的不超过50架。然而,这些部队并没有全部投入抗击日寇的战场。

[2]东北军坦克部队

陆军:军心涣散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的精锐部队并不在东北。

中原大战爆发后,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派十万东北军入关参战。这些军队都是张学良精挑细选的精锐,此后一直驻扎在华北地区。1931年7月18日,盘踞河北邢台一带的军阀石友三起兵反对东北军,张学良又从关外抽调8万余部队入关。

两次入关带走了东北军的精锐部队和主要的炮兵、工兵力量。根据事变后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出具的报告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留在东三省的东北军共有15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和5个炮兵团。据国内学者统计,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关外的东北军(东三省加热河省)算上教育、卫戍、边防、屯垦等部队,总兵力为214140人,另有警察等准军事部队70701人。

与之相比,九一八事变中参战的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共计2个师团另2个旅团及独立守备队、重炮营和航空兵3个飞行中队,共计约4万人。

21万东北军看上去不少,但和日军相比,东北军存在三大不足。

一来开战之初日军集中于沈阳、辽阳、大连三地,全在铁路沿线,便于机动。反观东北军,不仅分散在东北各地,存在被日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可能,而且主要兵力集中在黑龙江省和锦州附近,作为东边交通枢纽和东北军指挥中枢的沈阳竟只有一个步兵旅,焉能不败。

下图是笔者根据国联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总结的九一八事变前东三省中日两军部署。

[3]九一八事变前中日军队部署态势

二来日军训练有素,各师旅团的步、骑、炮、工等多兵种协同较熟练,而东北军则是一支军阀军队,编制和训练均较为落后,建设装甲兵、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也是为了装点门面,这些弱点在中东路事件中已暴露无遗。

三来相当部分东北军军官受日本军队和情报机关渗透影响,早已动摇。如当时代理东北军驻吉林副司令官的熙洽就与日军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颇有交情,当日军第二师团占领长春之后,熙洽便派人去接洽多门二郎,心甘情愿将吉林市也献上。这类投敌卖国做汉奸者不在少数。据伪满官员王之佑笔供,九一八事变后,先抗日后倒戈的有3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1个屯垦旅、1个卫队团和1个骑兵团,直接投敌的有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2个步兵团和1个卫队营。投敌卖国的东北军超过了总兵力的一半。这些伪军投靠日本人之后,立即转身投入到残害同胞的战争当中。例如,令马占山一战成名的江桥抗战就是由汉奸张海鹏的部队打响的。

[4]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三省(出自《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综合以上三点,东三省的东北军兵力分散,北重南轻,战斗力也不如日军,总共19个旅的正规军还过半当了伪军。“不抵抗”命令又如火上浇油,使得有些部队一触即溃,譬如东北军讲武堂学生队和驻长春的炮兵团。这样一支缺乏理想信念的军阀军队,怎能抵挡得了虎狼一般的日军呢?

[5]日军在清点机枪

空军:被一锅端

东北空军的飞机,除8架驻扎在北京南苑机场外,其余265架都驻扎在沈阳东塔机场。东北空军基本上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用来装点门面的,飞机型号杂乱,新老不一,也不注意保养维护,官兵纪律散漫。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正值深夜,东北空军毫无准备,飞机基本完好无损地被日军缴获。在柯博文的书中也提到:“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人能在奉天的中国飞行员到达机场前,把他们全部拘押,并因此在他们能够飞达安全地带之前俘获了张学良的全部60架飞机。”后来,部分东北空军飞行员辗转南下,重新加入空军,参加了全面抗战,他们当中还涌现了高志航等抗日英雄。然而,在九一八事变当中,东北空军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6]机库中被缴获的东北空军飞机

海军:“谨慎行动”

东北海军编为海防第1舰队、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三支舰队。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海军在规模上是全国第一,不仅有三艘当时中国海军首屈一指的巡洋舰——“海圻”、“海琛”和“肇和”,还有中国的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可搭载2架水上飞机的“镇海”舰。

[7]当时中国海军最大的军舰——“海圻”号巡洋舰,摄于清政府时期,舰首装饰有龙纹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海军江防舰队坐困松花江,无处可去。随着陆军失败,江防舰队的舰艇也被日本人俘获。

东北海军海防舰队除“镇海”舰担任葫芦岛海军学校训练舰之外,剩下的军舰基本全部停泊在青岛。在青岛监视它们的是日本海军“球磨”号巡洋舰。看上去似乎东北海军占据局部优势。

[8]在青岛的“球磨”号巡洋舰,摄于1935年

然而,三艘中国军舰都是老舰,“海圻”1899年竣工,“海琛”1898年竣工,“肇和”年轻一点,1912年竣工。日本军舰“球磨”号则是1920年竣工的。在“球磨”和“肇和”之间隔了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球磨”和“海圻”、“海琛”之间更隔了另一场战争——日俄战争。

战争是军事科技的催化剂。当“肇和”号竣工时,世界主流海军烧的是煤,交战距离尚且在9千米以内,当“球磨”号竣工时,世界主流海军开始烧重油,交战距离已经达到15千米。这导致中国军舰的航速、主炮、火控系统和鱼雷都不如日本军舰。

下表对中日四艘巡洋舰的作战性能进行了对比。

[9]中日四艘巡洋舰作战性能对比

*火炮对最远射程上巡洋舰大小静止目标的命中率,数据来自美国海军兵棋,仅供参考
和三艘中国巡洋舰相比,日本巡洋舰“球磨”打得远,打得准,还跑得快,大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还不算完,笔者查阅日本外务省档案发现,“球磨”号相对东北海军还具有情报上的优势。

为何?因为“球磨”号正在为胶东地区的日本情报机关充当临时通信站。下图是日本外务省档案馆馆藏,1931年10月3日,“球磨”号发往日本外务省的电文。

[10]“球磨”号发往日本外务省的电文,红圈为作者所加,是“球磨”号的名字

电文不仅报告了青岛市政府、东北海军和国民党青岛党部的情报,还报告了青岛当地的抵制日货运动、学生反日游行等情况。电文上有日本驻青岛武官的署名。除此之外,“球磨”号的电台还转发过烟台、龙口两地的情报。这表明,“球磨”号是当时日本在青岛情报网的重要节点之一,通过舰上的大功率无线电台将日本在胶东地区搜集的情报发送给日本外务省。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比较两军的实力差距,因为东北海军的高层根本不想和日本人打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青岛日军还对东北海军高层的抗日态度进行了试探。9月22日,青岛日军的最高指挥官——第二遣外舰队司令官津田静枝少将向东北海军提出两点要求:一、希望严格管理新闻报道;二、东北海军应谨慎行动。据日本海军官方战史描述,东北海军作出了圆满答复。

好一个“圆满答复”!当日寇的铁蹄踏上东三省的土地,残杀东三省的军民,中日两国的军舰却在青岛和平相处,中国海军还要“谨慎行动”,这真是一个让侵略者安心的“圆满答复”!

尾声

东北军毕竟是一支军阀控制下的军队,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对它的期待不外乎角逐内战和装点门面。军官良莠不齐,虽有马占山等爱国将领,也有张海鹏等卖国汉奸。士兵蒙昧无知,有骨气的还会保卫乡土,没骨气的只知当兵吃饷。这样一支军队,怎能抗衡来势汹汹的外敌呢?

东北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却丧师失地,不免遗憾。但恰恰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教育了人民,唤醒了人民。被唤醒的人民在白山黑水间保家卫国,在街头巷尾呼吁救亡图存,在舞台荧幕上讴歌英雄。诚如毛主席所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这种意义上,日本军国主义是独一无二的“老师”。从来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像它一样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如此广袤的中国大地,从来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像它一样把侵略者的嘴脸直接展现给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像它一样把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传递给如此广泛的中国阶层。上至城市的资产阶级,下至农村的贫苦百姓,都加入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浪潮。它用枪炮和刺刀唤醒了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一群人民只要得到了恰当的领导,就会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附录:东北陆军沿革浅析(从张作霖之死到九一八事变前夕)

张作霖死后,在张学良的主导下,东北军的前身奉系军阀于1928年11月进行了整编,整编后的奉系陆军存在国防军和省防军两套体系。在番号上,国防军称“东北陆军某部”,省防军称“某省陆军某部。理论上,国防军负责保卫国境,省防军负责剿匪和维持治安,实际上国防军是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东北军高级将领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而省防军则是东北各地方实力派掌握的武装力量。因此,在张学良控制力较强的辽宁省,省防军力量就比较薄弱。而在张学良控制力较弱的吉林和黑龙江省,省防军力量则比较壮大。

国防军

22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个骑兵团、10个炮兵团,8个工兵营、1个通信大队、1个探照灯队、1个辎重教导队、1个战车队、1个铁甲车队、9个宪兵队

辽宁省防军

3个步兵团、4个骑兵团

吉林省防军

5个步兵旅(第8、9、13、18、21旅,虽然占用国防军的数字,但仍是省防军)、1个卫队团

黑龙江省防军

3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

兴安屯垦军

3个步兵团

热河省汤玉麟部

4个步兵旅(其中1个属于国防军)、2个骑兵旅、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辎重营。

中东路事件中,东北陆军第15旅和第17旅被歼灭,1930年6月,第14旅被拆散用于重建这两个旅。

1930年9月,奉军入关调停中原大战,带入关内的部队有:7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2个炮兵团、2个工兵营、2个宪兵队和辎重部队一部。

1931年3月,奉军收编了刘桂堂部,编为东北暂编第1旅。

1931年5月,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国防军的番号改为全国统一的番号,称“陆军独立某部“,省防军维持原番号不变。此时东北陆军下辖25个独立步兵旅(含吉林省防军的5个旅和刘桂堂部改编而来的独立步兵第6旅)、6个独立骑兵旅、1个骑兵师(归察哈尔省主席刘翼飞节制,仅2个团)、黑龙江省独立骑兵团、3个独立炮兵旅(下辖8个炮兵团)、2个独立炮兵团、1个独立工兵团(下辖4个营)、2个独立工兵营、1个辎重兵教导队、6个宪兵大队、3个战车队(相当于坦克营)、5个铁甲车中队、2个通信大队和1个探照灯队。

张学良的卫队在此次改编中也有所扩大,下辖3个步兵队(规模相当于团)、1个骑兵队、1个卫戍队。

1931年,东北各地方部队的编制如下:

辽宁省防军

3个步兵团、5个骑兵团、1个海防练军营

吉林省防军

5个步兵旅(与东北边防军重复)、1个卫队团

黑龙江省防军

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1个卫队团

兴安屯垦军

3个步兵团

热河省汤玉麟部

1个陆军师(下辖3个步兵旅、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1个独立步兵旅、2个独立骑兵旅、1个工兵营、1个辎重兵营。

1931年6月,东北军入关讨伐石友三叛乱,国防军在辽宁的14个独立步兵旅仅留下3个旅,其余全部入关,国防军在黑龙江仅有的2个独立步兵旅也入关,国防军的骑兵炮兵也大部入关,仅留下1个骑兵旅和1个炮兵团。
讨伐石友三战役后,石友三部第三军投降东北军,被改编为新编独立第1师,下辖3个团。入关的东北陆军除了步兵第20旅撤回昌图一带之外,其余均留在关内。张学良为了缩减军费,此时还裁撤了独立炮兵第13、14团。

东北军就这样迎来了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
[1] 胡玉海, 范丽红. 东北军论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4):341-346.
[2] 中央档案馆. 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M]. 中华书局, 2000.
[3]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日本海军在中国作战[M]. 中华书局, 1991.
[4] 刘怡. 出没风波里:旧日本海军轻巡洋舰史[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5] 诺曼·弗里德曼.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军武器:世界各国的舰炮、鱼雷、水雷及反潜武器[M]. 海洋出版社, 2018.
[6] 陈悦. 中國軍艦圖誌:1912-1949[M]. 商務印書館, 2017.
[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战争史地图集[M]. 星球地图出版社, 2007.
[8] 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2030333300、1.青島ノ部/1 昭和6年9月30日から昭和6年11月17日(A-1-1-0-21_5_023)[DB/OL].
[9] League of Nations. Commission of Enquiry into the Sino-Japanese Dispute, Lytton, Edward Robert Bulwer-Lytton, Earl of. Situation in Manchuria: Report of the Lytton Commission of Inquiry[R]. 1932.
[10] 刘彬. 东北军海军兴衰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1] 辽宁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辽宁文史资料 第二十一辑[M].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