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官场难免分派系,派系的建立除了基于政治立场,还要基于地域省份,人嘛都是群体性动物,都要讲究情面,当一个人居于高位,自然不能忘记同乡人,比如朱元璋,他建立明朝当上皇帝以后,淮西一派就是非常庞大的一支,势力如日中天。尤其是有些人起家,或者仕途的擢升都是靠在本地的政绩,事成以后自安然还要依赖同乡,今天要讲的是晚清时期的派系斗争,熟知这段历史的人都发现,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官中以湖南人,安徽人最多,地位最高,而江西人30年间没有一位三品以上的官员,而这个问题,曾国藩说了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同治光绪年间江西30年不出三品以上官员,曾国藩一句话道出玄机
江西有个叫陈宝箴的,这人可能有些朋友不熟悉,但是大家应该熟悉陈寅恪,陈宝箴是陈寅恪的爷爷,陈三立的父亲,陈家自陈宝箴起四代出来五位杰出人物,被称为陈氏五杰。
陈宝箴与许仙屏号为江西二雄,在江西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能力出众,为曾国藩赏识,曾国藩是湘系代表,当时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时去拜见曾国藩,曾国藩跟陈宝箴 提起江西官场的事情,曾国藩说:江西人素尚节义。今顾颓丧至此,陈子鹤不得辞其责。转移风气将在公等,其勉图之。”
这句话其实就道出了为何江西官场30年不出高官,曾国藩认为责任在于陈子鹤,也就是陈孚恩,陈孚恩是江西新城人,是学者之子,出生书香门第,经过自己努力一步步官至礼、兵、刑、户、吏各部尚书,这几个职位都是从一品,官阶非常高,按理说这时江西人应该势力很大才是,但是纵观晚晴历史,江西人在官场混得不咋样。因为陈孚恩这个人,是个官场投机倒把的人,玩投机政治,那肯定就有风险嘛。最开始道光年间陈孚恩跟穆彰阿走得近,排挤林则徐等人,受穆彰阿的保荐一路擢升,但是到了光绪年间,陈孚恩跟肃顺一队,这次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肃顺被查时,发现陈孚恩跟肃顺的书信来往有蓄谋造反的意思,因此被流放新疆,在京的江西官员受到牵连,猜忌,此后的江西人朝廷很难受到重用。
曾国藩这样告诫陈宝箴,就是在告诉他不要站错队,江西人自古都有气节讲义气,以后江西人能不能改变朝廷的认识,能不能发展好,就在乎陈宝箴了,后来陈宝箴任上,果然不负众望。简单来说,晚晴的政治派系中,安徽和湖南是因为曾国藩和李鸿章,江西混得不好是因为陈孚恩,后来朝廷改变对江西人的认识恰恰 是因为陈宝箴。
真是一个人可以成就一批人,也可以毁了一批人,曾国藩的话一语道破其中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