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莫开!一名炮兵观察员的绝境传奇
亲眼遥控远程打击,就是这么刺激!
神童从军
1923年,本文的主人公——罗伯特·林肯·魏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父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匈牙利移民美国的犹太人。
魏斯自幼聪颖过人,是小有名气的早慧儿童,结合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他连续跳级,18岁时便从美国普渡大学毕业:这是一所理工科名校,出过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校友还包括首次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抗日将领孙立人。
普渡大学校园
身着军礼服的罗伯特·魏斯少尉
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魏斯被授予少尉军衔,进入第230野战炮兵营。诺曼底登陆开始后,魏斯前往法国,作为炮兵观察员配属给步兵部队,主要工作是根据前线战况,通过无线电台与后方联络呼叫炮火支援。
“元首”豪赌
此时正值1944年夏天,希特勒可谓是遭到了塌方式惨败:苏德战场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法国战场上,经过近两个月激战,盟军在诺曼底站稳了脚跟,形成席卷法国腹地之势;到了7月,他本人更是遭到手下的刺杀——著名的“720事件”。巨大的打击接踵而来,希特勒愈发焦躁。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希特勒不是盘算着收缩防御,而是如同一个输红眼的赌徒,聚拢手边的筹码孤注一掷,企图翻盘。他所挑中的“赌桌”是法国北部,目标是向西拦腰斩断正准备南下的美军第3集团军,夺回法国西部的阿弗朗什市,继而向北,重新冲向诺曼底的海岸线。
在希特勒的反攻计划中,只有1600居民的法国小镇莫尔坦是关键一环。
莫尔坦在法国的大致位置
莫尔坦位于塞河和塞尔乌涅河中央的谷地里,因周边林木茂密被称作“诺曼底的瑞士”。该地区遍布丘陵,最高点是小镇东郊的317高地,可以俯瞰四周所有东西走向的公路。因此,德军必须抢先夺取莫尔坦,最低限度也要占领317高地才能保证向西的道路畅通无阻。
从南向北航拍317高地,它只是小镇东边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包。
夜半被围
1944年8月6日,正当准备发起反击的德军部队紧张调动之际,莫尔坦的美军也进行了换防。第30步兵师自登陆以来连续战斗了50多天,非常需要休整,但军令如山,风尘仆仆的官兵们只得爬上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莫尔坦。
美军第30步兵师120团2营负责接防莫尔坦镇和317高地,罗伯特·魏斯少尉此时正好配属给该营的E连。他连做预先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就随部队来到了317高地,手头只有营里下发的几张大比例地图。整个8月6日白天,美军步兵们忙着加固野战工事,魏斯带着他的五人观测组对周围地形进行了测绘标定,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因为时间已晚,他没有回E连连部,带着观测组在317高地南面山坡上挖了散兵坑就地休息。
8月6日晚上,颠簸和劳累带来的倦意如同四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暗一样笼罩了美军第30步兵师。除了执勤哨兵,几乎每一个人——尤其是第一线的官兵们,全都沉沉睡去,魏斯也不例外。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即将被历史的进程选中,去为个人和身边战友的命运而奋战。
22点,德军开始执行代号“列日行动”的反击作战,进攻美军第30步兵师和第9步兵师,负责攻打莫尔坦镇及317高地的是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和配属该部的党卫军第17“伯利欣根”装甲掷弹兵师菲克战斗群。这一次,德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盟军虽然掌握了德军全套密码,但是在战斗开始前两小时才破译出关于反击计划的电文,一线部队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预警!
1944年8月的德军已经对于车辆隐蔽行进已经习以为常。
为了避免遭到美军炮兵压制,“帝国”师在攻击之前没有进行火力准备,而是绕开317高地,从南、北两个方向直扑莫尔坦镇,将317高地留给身后配属的菲克战斗群解决。
跟随着“帝国师”的步伐,从8月6日23点开始,德军菲克战斗群以多个排级分队发起渗透攻击,两小时之内荡平了美军第30师120团2营设置在317高地附近的一系列路障和前哨阵地,顺便捣毁了唯一一处配属给317高地守军的反坦克炮阵地。慌乱中,美国守军不是被俘虏,就是在老兵和军士带领下摸黑向317高地上的主阵地后撤。
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虽然不如几支党卫军装甲师有名,但依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在317高地之上,战斗刚刚打响,魏斯少尉为自己傍晚时就地休息的决定付出了代价。渗透到高地上的小股德军不断投掷手榴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令美军分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敌人,魏斯向身边的一个步兵班求助,谁料步兵装备的气冷式轻机枪在激战中过热卡壳,霎时失去了压制能力!眼看阵地就要失守,魏斯观测组只能背着电台和仪器,冒着头顶不断飞过的子弹向上爬了150多米找到E连连部,才暂时安全下来。魏斯少尉紧急呼叫后方炮火支援,虽然夜暗和大雾中飞来的炮弹毫无准头,但总算打退了德军菲克战斗群凶猛的渗透突击,给317高地上的美军争取了稳住阵脚的宝贵时间。
M1919A4是二战后期美军广泛装备的气冷式轻机枪。
对美军而言,更大的打击来自莫尔坦镇——德军“帝国”师发挥了最大的突然性,以24辆黑豹式坦克支援一个装甲掷弹兵团猛地楔入镇内。美军第30步兵师120团2营和1营一部来不及形成连续的战线,与德军陷入逐屋巷战,数量和装备上的劣势尽显无疑。很快,小镇在黑豹式坦克的燃烧弹轰击下成了一片火海,德军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美军第120步兵团2营营部躲进一处废墟,部分守军向东逃到317高地上。
莫尔坦反击战第一天两军交战情况,其中红色箭头为德军,蓝色箭头为317高地位置。
8月7日的太阳升起时,莫尔坦镇已经被“帝国”师完全攻占。317高地上则聚拢了美军第30步兵师120团E连、G连和K连共计约700人,他们虽然被包围、与上级失去了联络、手中没有反坦克武器、弹药给养也所剩不多,但依然如同砸进德军动脉的钢钉,对周围公路上滚滚向西的敌人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德军不可能对317高地围而不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山包即将面对“帝国”师精兵的正面猛攻。
激战连连
8月7日上午,笼罩整个诺曼底的雾气渐渐散去,317高地上的美军往下张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映入眼帘的敌人不再是前夜遍地开花的小股部队,而是数以百计的装甲车辆和数以千计的德军步兵,从东面、北面和南面三路向317高地蠕动而来!
此时魏斯少尉正带着观测组在半山腰找好观测点,架起三脚架和望远镜。317高地连接后方的野战有线电话已经被完全切断,守军唯一的通讯手段就是魏斯少尉的电台了,他就是对抗德军机械化突击的“秘密武器”。
二战西欧战场正在开火的美军榴弹炮。
魏斯少尉是这样开始这天的传奇战斗的:
我们蹲在树丛里搜索目标,很快锁定了几辆满载步兵、正在穿过农田的德军半履带车,我把方位报给无线电话务员,过了一会儿,105毫米炮弹从西面2英里(3.2公里)外的炮兵阵地飞来。敌半履带车纷纷扭头,开进四周的树林和灌木里。我看到德军步兵下了车,又呼叫继续炮击,同时修正落点。炮弹以两发、四发、六发的规律落在敌群中,炸出片片黑云,消灭了他们。
几分钟后,观测点暴露了,一串串德军机枪子弹射了过来。魏斯命令放弃这里,在不远处重新设置了观测点,继续定位南面的大股德军,他们离317高地只有1500米了:
步步紧逼的敌坦克和步兵是很好的目标,我要求同时使用延时引信和碰炸引信进行射击,炮兵的齐射不断在德军头顶和四周炸响,敌步兵忙不迭地寻找隐蔽,坦克也不得不散开。
经过前一天的紧张测绘,自幼记忆力超群的魏斯已经熟悉了317高地周围的地形地貌,他毫不浪费口舌,不说一句废话,快速又精确地报出从各个方向接近的德军坐标,只是在向无线电话务员修正炮弹落点时稍作停顿,不断给急于进攻的德军带去死亡和迟滞,确保敌坦克和步兵难以成建制地突入美军阵地。
魏斯的底气来自于后方实力强劲的炮兵群,莫尔坦方向打响之后,美军第30步兵师下辖的炮兵获得了紧急加强,一天之内从3个炮兵营增至12个炮兵营,共144门105或155毫米榴弹炮。毫不夸张地说,魏斯少尉就是这百余门重炮的眼睛,魏斯的无线电电台就是这百余门重炮的扳机!
战至8月7日下午,317高地之上,美军军官们开始担心士兵们手头的弹药、食物和饮用水还能坚持多久。不过,魏斯少尉更担心电池还能坚持多久——作为317高地仅剩的对外联系方式,可以说守军的生存完全取决于无线电台的电池电量。魏斯和观测组把电台摊在太阳底下,希望增加一点温度,让电池更耐用一点,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了。
如果要冒着猛烈的炮击攻打317高地,“帝国”师是极不情愿的。然而,他们很清楚美军与苏军不同,拥有极强的通讯能力,即使317高地的重武器已经被全部消灭,也能通过配属的炮兵观测组呼叫后方火力支援,持续威胁莫尔坦以南“帝国”师向西进军的主干道——177号公路。因此,德军眼见不能一鼓作气拿下317高地,便在8月8日改变了战术。魏斯对此印象极其深刻:
这一天(8月8日)艳阳高照,首先出现一个穿着原野灰军装的德国步兵排在阵地前方集结。我们还在前一天的观测点,无线电台的电池电量已经所剩无几,但必须坚持传递指令。很快一阵爆炸和黑烟笼罩了德军步兵排站立的地方,人体碎块四散飞溅,但敌人兵力充足,不在乎这点损失,坦克和步兵不间断地发起冲击,我们不断呼叫炮击把他们砸回去。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德军换了一种战术,使用88炮抵近直瞄射击高地上的石头,崩碎的石块成百倍地增加了炮弹破片的数量,铺天盖地般砸下来,我们只能暂时停止观测,忿忿不平地寻找掩蔽。
突然,敌人开始发射白磷弹,这是一种可怕的武器,爆炸后向四面八方射出数以千计的高温燃烧颗粒,一旦落到人体上,就会一直烧到露出骨头为止。突然间白磷弹炮击又停止了,可能是敌人用完了吧。周围剩下四五个冒烟的着火点,方才那股窒息的感觉总算好一点了,我和观测组其他几个人略带欣慰地互相看着,但没人笑得出来。
二战中,德军将88毫米高射炮作为“多面手”使用,除了防空、反装甲,还经常用于压制盟军步兵部队。
8月8日接下来的时间,魏斯的精力放在寻找德军炮兵的位置上,顺带继续压制敌人可能的冲锋。美军第120步兵团E连连长克里中尉让他用无线电向团长哈蒙德·伯克斯上校传递消息:“我连正原地坚守,收拢部分H连官兵,与G连和K连保持联系……急需补充电池、药品、食品、轻武器弹药和60毫米、81毫米迫击炮炮弹。”魏斯少尉在后面加了一句自己的疑问:“援军很快会到吗?”
然而,伯克斯上校没有任何答复。
8月8日,莫尔坦方向的美德两军像摔跤运动员一样扭打在一起,德军继续向西进攻,美军则全力向东,意图夺回莫尔坦镇,给317高地解围。美军第4步兵师、第9步兵师、第30步兵师、第2装甲师和第3装甲师在南北宽不过10公里的狭小正面不断与德军爆发短促激烈的遭遇战。
在法国战场的其他方向,8月8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天。北面,蒙哥马利指挥的加拿大第2军向南挺进,开始进攻法莱斯和阿让唐,在西南面,美国第15军攻占勒芒。这两支大军都插到了正在执行列日行动的德军反击部队后方,一旦会师,就意味着纳粹德国在法兰西土地上最精锐的一支装甲集群将被盟军合围。
1944年8月8日之后投入莫尔坦反击的德军陷入被包围的境地,(红色为德军,蓝色为盟军)。
德军意识到了来自身后的危险,希特勒“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迫使他们死中求活,一心要拿下317高地,打通交通线,拼凑起部队继续西进,因此“帝国”师在8月8日晚上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疯狂的夜袭。精疲力竭的魏斯少尉倚靠着随时可能断电的无线电,一次次地呼叫炮火支援把德军砸回去,又一次次看着德军重整队伍冲上来。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一度丧失信心、甚至有点希望敌人突破阵地,好早些结束无休止的折磨。
苦苦坚持
8月9日白天,魏斯的任务与前两天区别不大:在他的号令之下,视野中的德军坦克、装甲车、步兵不断被从天而降的浓烟和爆炸席卷;此外,他还要引导美军炮兵对317高地四周的公路持续进行炮火遮断,阻止德军西进。
虽然经历整整两天苦战,魏斯精准的指挥依旧没有半点偏差:
一支德军卡车车队,在日头猛烈的大白天径直沿着高地以北的贝尔埃尔公路行进,在距离公路远端一处美军路障数百米处停了下来,穿着原野灰军装的德军步兵迅速下车,一气呵成地拉开散兵线,消失在田野和灌木丛里。我们立刻支起电台,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敌人的类型和方位,无线电那一头的军官一口气指挥6个105毫米榴弹炮连和1个155毫米榴弹炮营向这股德军步兵急速射,数以百计的炮弹炸得地表犹如火山喷发,完全掩埋了敌人。
眼见步兵的偷袭企图再次被挫败,德军动用大口径火炮报复性轰击317高地。魏斯感到脚下的泥土和石块在持续不断的爆炸中震颤起来,似乎高地随时都要塌陷。不知过了多久,德军的炮击终于停歇了。
魏斯很清楚,自己是317高地能撑到现在的关键,他后来回忆道:
炮击修正指令不断变成电波传回后方,又变成望远镜里炮弹落地,掀翻敌车辆、人员和火炮的情景,犹如不停给我注射肾上腺素,驱散了前夜几乎没有合眼带来的疲惫。
只是,精神上的鼓舞不能当饭吃。魏斯观测组只剩下最后一份K口粮和一点巧克力,五人分着吃掉了,这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顿饭的量。更要命的是电台随时可能断电,魏斯让话务员把用尽的电池收集起来,轮流接上,使用最后一点余电,在不向炮兵阵地报告的时候关掉报话机,尽可能节约电量。
317高地之上,美军步兵纷纷趁着德军攻击间隙跑到四周法国农民的菜地里觅食——胡萝卜、芜菁、卷心菜,有什么吃什么。一名好心的士兵给炮兵观测组送去了芜菁,魏斯少尉回忆道: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最珍贵的馈赠。我把芜菁切成大块,一点一点咀嚼吞咽,仔细品尝着毫无味道的块根,暂时填上了肚子,却丝毫没有减轻饥饿感……
美军高层了解到前方的困境,也在设法解决317高地的补给。8月9日,第30步兵师派出两架小型炮兵联络飞机携带药品和电池低空飞临317高地。不过,还没来得及空投,飞机就遭到德军“帝国”师高炮营的猛烈射击,一架被当场击落,另一架也不得不折返。
这天傍晚,两名打着白旗的德军党卫军士兵来到317高地的美军第30步兵师120团E连连部,其中一人会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后者先是表达了德军对于高地守军的钦佩,随即口风一转,要求美军投降,否则将在20点整“被撕成碎片”。还没等几名美军军官回答,许多躺在E连连部里的伤员就忍着疼痛喊了起来:“不能投降!”
E连连长克里中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德军的劝降。
天完全黑了下来。317高地上的每个人,包括魏斯少尉,都握紧了手里的枪,准备迎击预想中的敌人猛攻。可德军劝降时的威胁却没有成真,这一夜既没有夜袭,也没有炮击。原来,外围的美国援军罕见地进行了夜间进攻,仅第30步兵师指挥的12个炮兵营就在19点到20点之间进行了30次齐射压制,德军忙于招架,哪还有能力实现黄昏时撂下的狠话?
8月10日,随着美军第2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4步兵师和第35步兵师从不同方向逼近莫尔坦镇,两军在外围的战斗胶着而激烈。魏斯听得北面、南面和西面的隆隆炮响一整天都没停过,317高地本身却像台风眼一样平静,没再遭到前几日潮水般的猛攻。当天,美军动用C-47运输机对317高地进行了一次正规空投,投下一个步兵营两日份的弹药和给养。这次行动没被德军防空火力打断,但因317高地过于狭小,过半补给物资丢到了四周的德军阵地上。
然而,魏斯依然没有得到最渴求的无线电电池。
到这天晚上,317高地之围已经进入第5天,美军解围部队的脚步在莫尔坦镇西郊停了下来。21点50分,他们收到了沉寂近一天的魏斯少尉发来的消息:“若援军还不抵达,我部仅能坚持至明日。望将此消息逐级上报。”美军第30步兵师师长霍布斯少将亲自回复了魏斯的告急:“援军正在路上,坚持住。——霍布斯。”
但是,317高地上的守军已经收不到这条消息了——因为缺电,魏斯少尉的电台无限接近于报废,只能勉强发信,完全无法接收信息。
最终解围
8月11日凌晨,勉强合眼小憩的魏斯少尉被履带碾过路面的嘈杂惊醒。他抓起望远镜,借着微弱的月光搜索贝尔埃尔公路,只见德军正费力地推开前几日被毁的车辆残骸,卡车、半履带车和坦克时停时走地向东行进——即便偏执如希特勒,此时也不得不默认下属的撤退行动。
魏斯下意识地准备命令向后方通报敌人位置。忽然间,炮弹从东面接连不断地飞来,其中一发正好命中观测组副指挥约翰·科恩中士睡觉的散兵坑。魏斯飞奔过去,只见科恩膝盖以上直到胸口多处被弹片割开,鲜血止不住地流出来。
魏斯自知无能为力,忍住悲痛回到电台旁边,命令向后方报送德军撤退的情况。或许是电台已经彻底断电,这一夜只有德军零星的炮击落在317高地,美军几乎没有发炮压制,撤退成了“帝国”师整个莫尔坦反击作战中最顺利的部分。
8月11日9点45分,美军第35步兵师320步兵团成了第一支赶到317高地的解围部队,一同到来的还有记者、救护车和满载食品药品的补给卡车。也是在此刻,魏斯观测组的科恩中士停止了呼吸。
小结
在近6天的317高地防御战中,700余名守军伤亡过半,仅有357人能自行撤下高地。与之相比,他们的对手——党卫军“帝国”师则成了莫尔坦反击战中德军装甲师推进距离最短、损失最大的单位,已经几乎不能称作一支“装甲部队”。该部绝大多数的坦克被击毁、被遗弃,或者因为严重受损必须大修。小小的317高地成了这支德军王牌部队的“麦城”,猛攻数日却几乎崩碎了门牙,随后更是遭遇了建立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而美军能守住被“帝国”师团团包围的317高地,最大的功臣便是魏斯少尉。他在6天中累计引导193次炮击,不仅挫败了德军对317高地的连番猛攻,而且引导美军炮兵几乎掐断了317高地周围的所有公路,使“帝国”师向西推进的计划化为泡影、完完全全被阻挡在莫尔坦镇!
战后,因为在317高地的卓越表现,魏斯少尉被美军授予银星勋章。法国政府为了感谢魏斯在解放法兰西的战斗中作出的贡献,先后授予他英勇十字勋章和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并曾多次邀请他参与诺曼底登陆纪念仪式。
魏斯获得的美国银星勋章(左)法国英勇十字勋章(中)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右)
二战后,退伍回到美国的魏斯定居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考取律师资格后成为一名地方检察官,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半个世纪后退休。2015年8月26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魏斯安详地在家中逝世。
2008年,魏斯前往法国参加二战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