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衰落全史
随着英国“特朗普”约翰逊近日决定硬脱欧,大英的全面衰落已经不可避免,英国曾经的“日不落”辉煌彻底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个过去式。
这甚至都不叫做衰落,而应该叫做“衰败”了。
回顾英帝国历史,从曾经的人口,领土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控制全球贸易,到如今这个样子,时也?命也?
一:一战前
如果问两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者是谁?协约国?同盟国?英国?都不是。
两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者都只是美国,美国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益最大的国家。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大发战争财,而世界上的前代殖民帝国巨头都只是惨胜,最终毫发无损的美国做成了德国想做而失败了的事情——取代世界第一的英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性的世界霸主当属大英帝国无疑。在二战衰败之前,英国独享了百年全球霸权。
1588年,英国把海上前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挑落马下,从此英国海上再无敌手,以此为基业奠定了英国全球霸权基础。此后英国应对了无数对自身霸主地位的威胁,无一不获得胜利。
1674年,英国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国家荷兰打败(对,就是那个发明了股市的荷兰),当时地球上最后一个对英国还有点海上威胁力的国家退出了竞争,英国独步海上,英雄寂寞。1815年,法国在战神拿破仑的带领下横行欧洲大陆,但最终止步于英吉利海峡,望洋兴叹,在英国的长久对峙中,最终兵败滑铁卢,饮恨圣赫勒拿岛。
大英是工业革命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第一强国,在18世纪中期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领土广及世界二十四个时区,英女王号令传及欧亚非美大洋五洲,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控制全球贸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日不落帝国
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如此庞大而又辉煌的文明体系,也是最后一个。
而历史上的波斯,罗马,奥斯曼土耳其,华夏历朝都只算是区域性强国。
大英的一切转折点源于1899年的布尔战争之败,虽然之后英国还是强得没边,但是祸根已经种下。
在布尔战争之前英国已有转弱的迹象。
那个时点欧洲列强还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只是英国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遥掌欧陆局势,玩得一手好平衡之术,得以一直一家独大。
英国之所以会逐渐被后起欧陆强国在某些方面超越正恰恰是因为他的过于强大。其渐暮根由就跟当年的天朝上国和今日之香港和美国一样。
因为英国太强大了,随便向殖民地倾销一下产品就能躺着赚钱,既然都能躺着赚钱谁还跟你跪着赚钱,人总是有惰性的,国家也一样,舒服惯了就不再想辛苦努力,危机意识就会变弱,危机意识没了竞争意识竞争力就弱,就像一个人有钱悠闲生活过久了觉得一切来得容易就容易懈怠。
所以那时的英伦三岛上开始风行大金融之术,伦敦证交所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证交所,大英从那时起成为金融强国,有钱有闲的人都去玩金融了,玩金融多易赚钱啊,左手一入右手一出一倒手的动作钱就来了,这在笔者某一次炒股瞬间赚到几百块小钱后对工作产生厌弃的幻觉就深感此道。而做制造业的苦哈哈的谁愿意去啊,又脏又累又要压榨劳动力,工人动不动就罢工,马克思主义又刚流行起来,开厂还要承受狄更斯等大文学家对欺负劳动大众的道德批判。
然后英帝殖民地广阔,生产出来的商品不愁没有销路,往外一倾销就完事了。所以英帝的资产阶级对于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这些什么事提不起兴趣。
结果其造就的后果就是英帝的工业制造业开始落后于欧陆强国与美国,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不再在英国。因为后起的欧陆强国没有英国那么多的殖民地,互相之间竞鸡烈,不努力提升技术,升级产业分分钟被抢饭吃。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先后击败欧洲强国丹麦,奥地利,法国,碾压欧陆实现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迅速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体。1894年,美国GDP超越英国。
此时的世界列强局势就处在“一超多强”的境况。一超就是“日不落”大英帝国。多强就是德美法奥匈等强国。一众二流实力梯队的疯狂开动生产机器抢夺市场的资产阶级看着大英广阔的海外市场直流口水。
掌握着世界话语权的老大是英国,英国控制着全球的贸易,英国海军独步天下,就如同今日美利坚航母满世界跑,欧陆列强战争中,英国帮谁,谁就赢,反对谁,谁就输。
当时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风行西方列强,嗜利的资本侵蚀一切,马克思大爷说过为了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敢于践踏人世间一切原则,其中就包括了同类间的互相厮杀,以及,对老大的挑战。
这就促使诸强展开了抢夺生存空间大战。
如果谁能把老大英国挑下马谁就能号令天下,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市场,谁就能躺着赚钱,毕竟,如果能躺着赚钱谁还想竞争啊。
其中,在一战前夕,最想把英国挑下马的处于第二实力梯队的国家是德国和美国。
那最终为什么是德国挑起了一战挑战英国统治下的全球秩序而不是美国?
主要因为地缘格局和美国的务实外交手法。在地理上,美国孤悬海外,在美洲一家独大,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历史上美国是一个极为幸运的国家,包括地理形势地缘格局自然资源等,以后有机会发文分析一下)。还没有国家能远渡重洋后还能在美国本土彻底击败美国人。
而当时美国的海军实力差强人意,在一战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海军实力排行世界倒数,就连李鸿章的北洋舰队都敢号称强于美国。直到一战前夕美国才拼凑起一支勉强称得上世界第三的海军舰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由美国向英国叫板,就要放弃本土优势,苦哈苦哈地远涉重洋派兵作战。美国肯定不傻,所以美国玩了一手李代桃僵之术,这手术数贯穿了一战二战,把英国撵下了云端,把美国送上了铁王座。
日不落帝国
这个李代桃僵其中的“李”指的就是德国。德国是个崇尚精工思想的国家,比较轴,不懂什么远大战略谋术什么的,就是一个字,“干”!(二战另一个策源地日本也是这么一个崇尚精工思想的国家)。
德国离英国近,在英国眼皮底下崛起,和英国的直接矛盾比较深,而且,英国为了防止欧陆有什么强国崛起,把欧陆整并成铁板一块,威胁到自己老大地位,一直在欧陆施行“平衡”外交策略。德国不趁有实力孤注一掷进行反抗,迟早被拥有丰富资源的英国慢慢玩死。就像前面的荷兰法国沙俄一样。
德国为了崛起,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拉拢友国,对英国阵营挑战。
成败在此一举,德国若赢了,能瓜分大英令人垂涎的全球财富,输了,我命由天不由我。就看历史走向怎样了。
二:一战
所以,一战前夕,最有可能最有实力挑战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只有德国和美国。
美国孤悬海外,不慌不忙,而德国活在英国眼皮底下,受制于大英的地缘战略外交手法,急于脱困,不然大英一番操作德国就要温水煮青蛙的弱下去。于是美国使了一手“李代桃僵”之术,静待欧洲药桶子爆响。美国因此而收益无穷。使得整个一战乃至二战期间美国毫发无损,还大发战争横财,从而成为整个一战二战期间笑到最后的国家。
一战期间,美国最好的也只能做的选择就是严守中立,这不是什么坚守不参战的和平使命,而是赤果果的利益考量,这也是美国务实外交的高明之处。只要在开始时严守中立,耐心等到战争双方打到差不多了,此时养精蓄锐的美国无论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必定成为胜利者,美国必定得到胜利阵营的无限欢迎,美国无论提出什么苛刻条件,胜利方为了结束战争都会无限跪舔。
况且赢了之后还能在对失败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又大刮一笔,不用买空卖空就能实现双向收益,何乐而不为?为什么要像德国一样打生打死去挑战人家?而英国是当世无二的世界第一海洋强国,德国是陆战强国,开打之后美国加入德国就是找死,将会承受大英主要的海上怒火,所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德国就输了。
更加上当时一战开战的原因是资本家疯狂生产的东西太多了,急于竞争市场引起的,意思就是市场不够用了。这是资本主义自由发展阶段的矛盾,但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案很简单的,那就是创造需求,那怎么创造需求——唯有战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点,目光如炬的美国看透了。
这就叫做谋诈,深刻洞见世界格局与形势之后最恰如其分的选择。而这就是美国这个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上生活的人民才拥有的生活技能,而德国这种崇尚严谨的逻辑思维的“精工思想”的民族是领会不到的。
德国是一个更善于与工具和机器打交道的民族,因为逻辑性强,而不是善于与别的民族打交道,所以比较轴,你可以将之理解为现在的理工男,但这种比喻是比较浅薄的,往深里说就是民族成因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所以一战开始,美国严守中立,向打仗的双方做生意,既卖军火又卖生活物资,还给敌对的两方借钱,凯撒的归美利坚,上帝的还是归美利坚。美国因而生意红火,各个纬度的产业都吃饱了,当时的美国遍地工厂轰隆隆的机器开响,大大提升了工业产能。就是在20世纪初的纽约曼哈顿岛,就已经是百米高的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之地。
等到一战打得差不多了,美国就借口说德国你的“无限制潜艇战”打到我们的商船了,于是宣布介入一战,一战瞬间结束。
这时战争双方都被打得快歇菜了,毫发无伤的美国来了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仅跟在英国背后乐呵呵地捡战败国的装备,还狠狠地刮了战胜国一笔。
一战后英国等国家欠了美国很多战争期间借下的债,债主就是爹,一战后美国与英国签订协议允许美国与英国的殖民地“自由贸易”,打开了广阔的新市场。
由于一战借款与购买巨量的战争物资,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黄金储备流入美国。由于黄金储备不足等原因,英国等国家取消了金本位,美元开始与黄金挂钩,这为以后半个世纪的“美元霸权”主导全球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大部分的黄金都拿到手中了,再想让他们跑出去?没门!于是美国采用各种无赖的手段把黄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不准轻易兑换。
这就导致了世界性的购买力不足,而美国在一战时积累的产能过剩,随着战争结束无处释放,“由奢入检难”,想让我们美人降低产能?没门!那会又没有供给侧改革,美国愚蠢资本家们为了削本开源,又拼命压低工人工资,工人工资低,就更加没能力去买你资本家生产出来的东西了,于是美国又陷入了一战前马克思老爷子的“资本主义发展陷阱”里面去了。
贸战一起,硝烟弥漫,世界经济马上陷入困顿,民不聊生。要解决世界性发展难题,就要解决需求问题,需求哪里来?答曰,战争。炮声一响黄金万两,美国资本巨头又想到了一战前一模一样的对应策略。
在美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等银行家巨擘家族的牵头下,美国资本巨头在一个小岛开了一个会议,决定资助德国元首(对,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元首),引动战争。然后让德国再一次李代桃僵,美国再来一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根本来说二战就是一战的延续,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二战成为了葬送大英帝国的盛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二战
早在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经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火种。
一战期间,来自交战双方的订单源源不绝,美国的工厂开足了马力供应需求。所以说,战争才能产生最大的制造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美这几十年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在全球制造战争的原因之一,都是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吃到了甜头。
曾经的大英
此时,美国的工业制造产能已经庞大无匹,达到了占全世界比重百分之四十的程度,参考这条公式:美国>英国+德国+苏联。
然而这个时候大英还是很强大的,大英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还没有纷纷独立解体,大英市场广阔,金融实力充足,还是可以躺着舒服过日子的。那时已经没有一超多强了,只有多强争雄格局,但在多强里面,大英也还是处于上流实力水平,对经过一战摧残的大英,从没受过战火的乐呵呵捡装备的美国,竟然还是没有形成全方位碾压大英成为一超的势力。大英帝国的雄厚底蕴,就是如斯恐怖。
即使后面面对重新崛起的德国挑战,大英还能凭着独步天下的海军生生把德国阵营拖死。
美国得了一战的福报,但是问题来了,随着一战结束,各国休养生息,没有那么多订单需求了,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上来了却没有市场可以释放。马克思老爷子研究过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家贪婪嗜利,撒脚丫子地拼命扩充生产,谋求壮大,占领市场。
然而一旦市场需求萎缩,资本产业马上爆雷。此时产能过剩,唯一的出路就是创造新的需求,资本们有三个选择。
第一就是开拓新市场,但是此时大航海时代早已经结束,哪还有那么多新的殖民地,即使有新的殖民地,穷人世界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是很低的,况且前面已经说过,全世界的黄金被美国牢牢地锁在手中,世界性购买力不足。第二就是等待技术革命,引领世界的产业迭代升级,这一条,呵呵,下一次工业革命还得等到大家打完二战之后。
还有最后一条,就是战争,唯有战争,是最消耗物资,能创造最大的需求的路径。尤其是对于美国这种孤悬海外,本土难以遭到战火波及的国家来说,战争需求尤为迫切。
在说希特勒的崛起前先说下前戏。
大英帝国
一战虽然让美国的资本巨头吃饱喝足,但是广大人民得益较少,与工业相比,农业得益较少。国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美国的农民伯伯不高兴了,虽然他们不能揭竿起义,但是他们手中有选票,于是在竞选总统时美国的第31任总统胡佛承诺将会对入口的农产品加税借以保护国内的农民伯伯们的利益。
于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总统胡佛靠着贸易保护主义主张上台。上台后为了兑现竞选诺言赢得拥戴,罔顾国内经济学界联名上书抗议,胡佛按下了关税保护的核按钮。这引起了世界列强的不满与强烈抗议,激烈对峙之下纷纷跟进,贸战的烟花漫天飞舞——像今天的特朗普不?
再加上此时美国产能过剩的危机显现,关税的提高反而导致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加关税的后果被转嫁到美国人民自己身上,种瓜得瓜,求锤得锤。于是一时之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等着解放军叔叔早点度过太平洋过去解放他们了。
作为全球一大贸易、工业与金融强国,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强国身上。美国成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全球列强在贸易大战中抱在一起玩完。
此时,为了创造需求,美国的资本巨头开始用别样的眼光看向了大洋对岸的德国,期待再来一次李代桃僵。
但凡有经济危机,就会有一部分人生活困顿,生活困顿了内心总免不了怨气,有怨气就想要发泄,一发泄,此时就极为容易引起极端民粹主义,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归因于都是其他某个团体挤压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此时,就极容易爆发战争。
当时哪一国国内民族情绪比较尖锐?答曰德国。当时德国为了赔付一战的战争赔款几乎被英国等榨光,底层人民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但是德国当时国内一些犹太银行家把持着金融产业,在民间放放贷,日子过得极为滋润。
但是德国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民族,曾诞生过黑格尔康德俾斯麦等伟大的思想家,性子里是倔强的,内心积蓄着无限的冲劲,想打破一切套在自己头上的枷锁。一战就是因为这个性子极为倨傲的民族不满世界利益的分配引起的。
所以,德国有挑起战争的潜力。
美国的资本巨头看到了,于是德国有着极端民粹倾向的希特勒上台了。然后希特勒竟然把德国的经济带活了。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希特勒的能力强的一匹,如果他不发动二战的话他有可能因为其功绩而留名史册。
不幸的是,这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用于发展经济的钱很多都是借来的,并且是向美国的资本家那里借来的,当时世界上也只有美国有这个实力借钱给希特勒把一个被战争打烂还背负沉重战争债的国家扶持起来。
美国资本家给希氏元首提供巨量资金当然不是白借的,就是希望看着一个有着战争潜能的民粹主义者壮大起来。
于是,二战爆发。
已经在一战被打得摇摇欲坠的英国内心肯定是不愿意再次卷入战争的,他只想安安心心的休养生息恢复实力,能安抚一下德国就安抚一下,战争这东西对某些国家意味着发财契机,对另一些国家来说却是毁灭性灾难,所以英国在一开始的绥靖政策合情合理。
直到德国再也无法被安抚为止,英国只能应战,应对得很狼狈。其实英国也很无奈,作为老大,时刻都有人看着你的位子,你想金盆洗手休息一下都不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于是美国重复一战的套路,开始时严守中立,卖军火卖物资,大发横财,然后看看双方都打得差不多了,出来收拾残局,双倍获利,和和美美。
二战结束。此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大英帝国再也无法遏制美国的全方位超越了,大英帝国跌落到二流实力选手,累积数百年繁荣的帝国底子被彻底打烂,沦落到只能抱昔日儿子美利坚的大腿为生的菊面。
四:二战后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既李代桃僵又渔翁得利,把昔日霸主与爸爸英国彻底挑落马下,成为世界双极格局中的一极,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美国力压一筹,战争结束后包括苏联亚欧各国本土都遭受战火洗礼,一片狼藉。
而美国却趁机把引擎开到最大,生产总值一度占据到世界的百分之六十。
就是如斯的恐怖。
所以你现在看美国那时的电影,美国人普遍有个带泳池带大草坪的大房子,除了国土大之外实质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无限福利。美国从此富得流油,任性挥霍。
此时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性锚定货币作为标志,美国开始在经济上布局对昔日霸主残余势力进行清扫。1944年,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货币金融会议,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成为世界性货币。美国从此成为世界金融霸主,割韭菜割的欢快。
机智的丘吉尔借势而为,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把美国可能的对英追击,引向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英国抱紧美国大腿,转移攻击,用苏联李代桃僵。一边巩固友谊,一边内联欧陆诸侯,放下恩怨,抱团抵御美国过于强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丘吉尔一招祸水东引虽然很是机智,避免了历史上不断出现的新一代老大对昔日老大清算的危机,但是也还避免不了美国对英国残留实力的瓦解。毕竟这样美国在老大的宝座上才坐的安稳。
一战后英法虽然遭受重创,但是实力仍存,就是源于这两货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殖民地体系,一战后美元虽然走强,但是英镑还是很坚挺,至少在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里只认英镑,这维持了英镑的世界老大地位。
二战后鉴于前史,世界新贵苏联和美利坚为了维持自己两极地位,于是极力推动旧王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体系肢解,倡导殖民地独立,宣扬民族自决与民主独立。
——日后美国以同样手段肢解了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
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苏联和美利坚在联合国闹得极凶,罕见地联手给英法两国施加压力,促使完全有胜算的英法两国灰溜溜地把势力范围的苏伊士运河归还给埃及,让纳赛尔赢得巨大威望。
通过这么一肢解,大英帝国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因为体量过小的原因,日渐迟暮衰落也就剩时间问题了。这里的体量小,是地狭民寡,地狭民寡意味着没有我这么大体量的大天朝的廉价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广阔的市场和巨量的消费需求。
大英面积才20多万平方公里,跟中国一个省差不多,我老家广西就23万左右。大英人口也就6000多万,还老龄化严重,也是跟中国的一个省差不多。假以时日,也许也就沦落到经济总量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地步。
所以被肢解后的英法越加迅速地与昔日互相厮杀了几百年的西欧列国抱团取暖,欧洲自法兰克帝国分裂之后前所未有地团结。借欧洲同盟又延续了几十年的贵族生活。
然而末日终将降临,整个欧盟体量除了经济其他都还比不过单独一个中国,况且欧盟又不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向心力差,联合调度能力自然比不过中国(参考战国时六国合纵攻秦)。
现在英国还闹脱欧,欧盟三驾马车掉了一驾,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中国正在奋起追赶当中,英国再这么闹,估计以后真的比不过中国一个省了。欧盟少了英国估计也快被中国超越了。
从1588年成就“无敌舰队”威名,在海上崛起开始,到两次世界大战后衰落,被肢解,被美国彻底超越,再到今天2019年闹脱欧越闹越凶,一代雄主苍发老颜,用了400年左右,这也差不多是中国古代一个大朝代更替的周期,比如汉朝就是405年。所以说,英国,差不多到时候了。
五:启示录
从美国从世界老二超越英国的过程我们必须找出一个启示,让我们赢得天命与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地位就跟当年的美国一样,而现在的老大比当年的要更凶更恶更难搞。
大英从1894年工业产值被美国超过开始,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洗礼,直到1944年才被美国全方位碾压,共历时半个世纪。所以今天中国经济崛起了,经济总量才排世界第二,离逼平美国尚遥遥无期。这就开始有很多人瞎嚷嚷猜测什么时候能超越美国,还为时过早。
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变化诡谲的时代,足够发生很多的变数。中国是否能一直畅顺地走下去还说不定。况且现在这个世界根本难以再发生像两次世界大战那样对英国摧残至深的战争,即使发生了凭着美国孤悬美洲大陆的地缘优势也很难影响到美国本土。
而除了战争的毁灭功效,实在难以想象得到别的等量级的灾难能把美国拖垮。
所以在有生之年,想看到灾难级别的影响拖垮美国从而使中国实现反超是几无可能了。
如果没有,凭着美国现在的实力,那么大的经济体量,科技实力,人口数量,广阔的市场,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盟友,与世界深度绑定的经济,在美洲一家独大的地缘优势——想自然正常的竞争,慢慢奶劲干翻美国,这个过程还要很久很久。
所以现在我们的最优选择是什么呢?就是要尽量避免正面激烈对刚,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不是要打着竞争口号高喊着超越谁谁谁,坐上世界老大的位置。手段要灵活,战略要柔和,大道一太极,辗转推桓,化战力于无形。无需也不再能韬光养晦时我们也不用蛮力去斗。
美国军事基地
所以我们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和气生财。摆明了我们是要和大家一起合作,我们是求发展要让国民生活更幸福,但是我们也不是为了从谁口中夺食,把谁挑落马下。
比如我们在非洲就是表明了我们是来带你们发展的,有钱大家一起赚的,不是来抢谁的地盘来搞新殖民发展势力的。解决南海的领土争端思路我们也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分钱的事好商量,伤感情的事我们慢慢谈。
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这一外交思路是我们立国时就开始思索的战略,这一战略我们一直坚持至今,极为适合今日之中国的发展局面,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正式向世界推出,我们用祖先古老的智慧去化解经济过度竞争会带来恶性后果这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去挤地盘被瓜分殆尽过后剩下的生存空间。
我们不是某国,打着高大上的旗号,为了自己一国私利,肆意干涉他国家事,肆意挑衅,发动战争,狂轰滥炸,只为了一家独大。
我们不是某国,为了一国私利,罔顾他国主权,大修军事基地,控制他国内政。
我们不是某国,为了一国私利,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发动贸易战,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我们不是某国,受马基雅维利、俾斯麦之流的不择手段和“铁血”思想影响过深,我们完全可以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果实,我们一向有和平合作的外交优良传统。
假以时日,我们和各国合作得越多,蛋糕越做越大,分得自然也大,大家看到我们发展自己也能得益,对于我们做大做强也就乐见其成。
然后,我们再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哥,我们之所以让大家奉为新老大不仅是因为我们拳头够硬(当然拳头还是要够硬,大国重器缺之不可,但是我们不轻易动拳头),还是因为,我们够义气,让大家从内心拥戴,我们才能成为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