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美国卫英士牧师的一段刻骨铭心的上杭之恋!

作者:小草

北美上杭同乡群的会长梁瑞凤介绍了如何发现这个故事的经过:这个系列故事的不断演绎起源于我最初帮助一位传教士的孙子到上杭寻找他祖父墓,相关文字如下:

下面这个故事则充满传奇色彩!2009年11月11日我收到一封来自加州湾区、恕不相识的退体美国老人的邮件。他叫James Davis。他说他从网上查到我是上杭人,而他的祖父母1912-1925在上杭传教过,而且他祖父在上杭病故,埋葬在上杭,希望回上杭去找当年祖父母的足迹以及祖父的墓地。从此,我经三年往返北美一上杭努力,相互传话,促成戴维斯一家率1911-1925期间三位传教士后人共11人于2012年9月27日至10月9日访问上杭,并出席上杭基督教会100年庆典。

这个过程中我跑了县城跟教会有关的不少地方,访问过不少老人,了解到许多史实。想象一下,1910年代,有10多位美国人来到偏远的福建闽西山区,把现代文明带进上杭。他们在上杭城东门外,开山辟地60多亩,称之为美华园,创办上杭美华学校,美华中学,女子学校,西医院等。真是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很遗憾,我没能找到他祖父的墓,墓地在文革中被毀掉了。

但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今年7月 James给我来信,问我一件东西是什么。我一看,那是1920前后上杭美华学校师生员工送给当时校长罗恩耐的锦旗!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中文名叫罗恩耐的上杭美华学校校长就是 Anna Lohrenz,是我帮助的美国人 James Davis的祖母。还找到第一位传教士20年代写的“客家属地15年”的英文书籍!我觉得,作为北美上杭人,应该为曾经是我们的镜面人ー上杭北美人还原历史真相,站在北美的上杭人能够公正地评价早年美国传教士对上杭社会教育医疗方面的巨大贡献。上杭出了好几个西医专家就是一个佐证。 随后在本同乡群开始演绎,引起曾晓芬的注意,随后钟华从网上发现客家属地15年的书籍,后来丁立隆开始翻译。 一百多年前,一位年轻的美国加州的基督教牧师,携带妻子和两位年幼的孩子,不远万里,辗转经纬,来到闽西客家山区传教。他是本地区第一位用现代影视技术记录当时中国社会大动荡年代历史事件的牧者,也是第一位用文字记录了身处历史大变迁大转折时期,中国客家族群在文化、思想、宗教和教育方面的彷徨迷茫,无助求真。身处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卫英士牧师Wiens用他的博爱精神和无私无畏的奉献,在上杭山区谱写了一曲曲美丽感人至深的人间爱的颂歌!他独自一人在上杭创办学校,鼓励女子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建立了当地第一所现代的西式医院;组建了上杭的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医院;组织市民打井取水,开路修桥;养幼护孤,赈灾济贫:建立了许多教堂和圣经学院,引进美国的奶牛养殖和苏州的纺织工业。更让我们无比感动的是,他独自一人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的内战的枪林弹雨中救助交战双方的伤病员;奋不顾身调停战斗双方,;甘愿以自己做人质求得和平。他凭一己之力保全了上杭整个县城免遭炮火涂炭。用爱心做笔/纸,他记录了在上杭十五年的点点滴滴。英文版《Fifteen years among the Hakkas of south china》。 在20世纪初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卫英士目睹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了解了各阶层人们的生存状况,听见了人民善良的诉求心声,也亲自施行了方方面面的善举。在十万言的描述中,展现了一副当时客家人民生活的长卷,因而得到其后一代又一代从百姓到官员,包括文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该书在美国出版后,也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

下面这本书是【卫英土所著的《客客生活十五年》原版(英文版)

下面三本(一)、(二)、(三)兰封面为福建古藉部主任刘大治手抄线裝夲(复印件)。

郭敦牧译刘大治手抄夲应为1994年。(当时珍藏于县图書馆)。1996年蓝坤书译,中文手工编印夲(由统战部等有关部门工作参考)。二种译夲均出自卫罗兰送给县教会的英文版原一著。 二种译夲,原先鲜为人知,2008年政协老照片刊出才引起社会关注。 1912年—1927年,美国传教士Frank.J.Wiens(卫英士,1880-1942)来到福建上杭传教,并建立了上杭国际红十字会、医院、学校、教堂等机构。卫英士将自己在上杭的经历及上杭城市风貌、风土民情、社会生活等记录了下来。作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对当时的风物、事件,做了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描述,这些为当时中国人所习以为常,故中文文献极少予以记录,卫英士的描述恰好可以补中文文献之不足,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上杭及客家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此外,作者还配以数十幅反映上杭历史风貌的旧照片,这些旧照片多为作者自己拍摄,今天在国内极少见到,本书中文版完整的保留了这些照片。这些黑白老照片也是上杭保存完好的最早的照片。

这是丁立隆在2017年翻译的、由周显贵长老作序的中文版《华南客家十五年》。

2017年11月19日,美国南加州中华高校校友会联盟召开年会,表彰了杰出华人。这是在该会庆典上的照片和视频。大家热烈祝贺丁立隆先生因翻译《华南客家十五年》及其他文学成就获得”杰出文学家奖”。

翻开《华南客家十五年》,就看到卫英士牧师从心底发出的热爱中国的声心。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是个美丽的秋日,是一位十六岁少年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就在那天,我感觉到主的亲切召唤。他要我接受一个伟大的使命:作为他的仆人,去异国他乡传播主的福音。一定也是那一天,同样的感召在一位韶华初放的豆蔻少女的心灵最深处唱响。未来的十五年,他们携手并肩,在南中国的客家山区的广袤大地上,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开拓着神的精神疆士。”

1911年10月9日,弗兰克.卫英士牧师一家四口在告别美国加州的父母亲人后历经磨难,终于平安到达中国。他们先乘轮船到汕头,和当地的基督教浸礼会的康贝尓牧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选择了到神遴选的圣地一一上杭去传播福音。 下面是卫英士到上杭前的美国全家福

沿汀江溯流而上,卫英士牧师一家看到1911年秋季的汀江两岸风景如画。

这条客船在江面上缓缓地逆流而上,他们在甲板上悠悠地将风景欣赏。时值深秋,江岸两边的山顶上依然翠绿如玉。高耸入云的大树挺拔雄壮,直插云霄。山腰间和山谷里则是连绵不绝的果园和毛竹林。金橘、香蕉、橙子等果树上硕果累累,把天空都染成一片金黄。河岸边的农家菜园,也是郁郁葱葱,收获在望。有时,他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光着膀子的农民在菜园里辛勤地劳作,轮船经过时还会朝他们挥挥手里的工具或者毛巾。

他们坐轮船从汕头经由揭阳,再到嘉应。他们一路风雨兼程,只是当时正值雨季,河水泛滥,耽误了几天。1912年年5月9日上午10点,他们的客船终于顺利停靠在上杭的浮桥门码头。(图为汀江河畔的九名纤夫,在艰难地拖着向上游航行的货船。) 下面几张照片反映了110多年前的上杭城和现在新杭城巨大变化

上杭城是有名的“铁上杭”,它的东、西、南边都有厚厚的城墙包围,北边则是可以作为天然屏障的大片的沼泽地,南边城墙下面是水深流急的汀江河。它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粗略估计当 时的人口大概是三万到五万之间。整座县城呈长方形,一条大街横贯东西。这条街就是县城最主要的商业走廊。虽然它比其他同等规模的县城要宽、要长,但是,街道最宽处也只是三米多点。商 铺和民房就沿着这条街而建,四通八达的小巷则像一条大河的许多分支小溪一样,从这条大街开始,通往县城的四面八方。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这座县城开始有点新的变化,一些二三层高 的新派建筑开始出现,狭窄的街道也在开始拓宽。去年开始,全城开始通电了。所以,相比其他城市而言,上杭已经算得上是座现代城市了。实际上,上杭应该是从韩江上游到下游潮州府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了。 下面照片是宋代杭城的遗址

20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烽火连天,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卫英士牧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闽西客家上杭县开创了第一个浸信教会。

据上杭县志记载:原名基督教孟㑚浸信会属于美国,现在是中美合作,改名上杭中华基督教孟㑚浸信会。始于民国元年,卫英士夫妇来杭开办。该教会曾办美华中学、美华女校、美华园。十八年后皆停。

卫英士牧师一家到了上杭后首先聘请当地人刘康田当教会的中文老师,在刘老师的协助下,卫英士牧师的中文水平提高很快,很好地完成了宣教工作。

1912年,卫英士牧师在东门潭头购地开辟华美园,园内建有美华女子学校、蚕业学校、蚕经学校及牧师楼等。1929年被毁。

随着卫英士宣教工作发展的需要,他开始筹建西式建筑设计的教堂、学校、起居室等。遗憾的是,现在只遗留下县公园里和西汀江北岸的两座基督教堂。

由于那座他们刚到上杭在东门潭头建的教堂慢慢没法容纳逐渐增加的基督徒,在上杭城内的基督徒和乡下的基督徒就共同重新建设一个规模更大的新教堂,这个新教堂将作为上杭教区的主教堂。1917年夏,经过所有的本地基督徒和那些支持他们的非基督徒们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有余,一座崭新的砖瓦结构的大教堂在城区顺利落成。同年秋天,同属于客家地区的四个基督教教区的联合会议就在上杭的主教堂盛大召开。这次会议,对于年轻的上杭教会是个莫大的鼓舞,也是个值得庆祝的大事。由于历史原因,上杭城内本来就没有什么基督教宣教基础,教堂不多,牧师们也是刚刚从他们自己的圣经学院毕业的,现在要组织这么重大的活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许多本土和外国的传教士代表们来参加这次大会,加上他们主教堂的落成的献堂礼,使得这次大会成为那个年度华南客家地区很重要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一系列当年卫英士们拍的有关宗教建筑和活动老照片原来在上杭西汀江边的教堂和学校,现在只剩下一座教堂了。

上杭”圣经学院”的教职工宿舍

上杭”圣经学院”的学生宿舍

上杭东门潭头附近的女子学校宿舍和厨房

上杭东门潭头的传教士的居所

传教士在上杭城内靠近北门位置的居所

下面这张是现存在县城公园里的开展活动的基督教堂

传教士培训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员们

卫英士太太和她的”女子圣经学校”的学生们

上杭第一女子学校的学生们在操练

上杭第二女子学校的学生们在教堂门口

上杭美华教会学校的教职员工

美华学校的男生们在做体操

客家学校的学生在操练

上杭女子医院的献堂礼

传教士们在街头传播福音

主日礼拜后,民众们兴高采烈,象征着福音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生根发芽。

传教士”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为新教徒们洗礼,施与受都皆大欢喜。

时光定格在1918年的秋天,上杭城又ー次陷入大灾难的边缘。一边是全副武装的奉系朱永桂部队,另一边是粤军许崇智军阀,城墙内外虎视眈眈,炮口对准城内的每一个重要目标,城内百姓已被困半个多月了。蔬菜粮食进不来,死人棺木也出不去。士绅们央求卫英士牧师做调停人。卫英士牧师冒死请人用竹篓将自己从城墙上垂吊下去,劝和双方将领,在梅县经过艰苦的数天谈判,终于达成和解,成功拯救了上杭人民。 据上杭县政协编的《杭川老照片》记载:1918年8月,军阀混战,北洋军奉系军阀张作霖部朱永桂据守上杭城郊,粤军许崇智部盘据城内,双方对峙整27天。 下面是卫英士们当年拍的有关上杭城战争的老照片在上杭城墙下面等待作战命令的北方军士兵们

北方军在猛烈的炮火下坚守城墙

战斗越来越激烈,伤员也越来越多。虽然在内城后面有救助站,但是很多伤员还是被运到他们红十字会来。双方的大炮不断地互相射着对方的阵地,特别是在半夜的时候,攻击方的大炮射得更加密集。他们有时候必须冒着枪林弹雨到城墙边把伤员抬走。呼啸的子弹就在身边不停地飞过,为了保命,他们有时候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旁边那些可怜的伤员躺在原地死去。要想快速弯腰穿过火力网到那些房子后面的屏护架,往往要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生死就在一线间。有时候,他们会从死去的士兵的衣袋里发现满满一口袋的银圆。这些士兵再也无法享用从老百姓那里抢劫盘剥来的银圆。上帝很快就对其罪行行了致命的惩罚。整个县城的大街上除了战斗中的土兵和他们这些救死扶伤的外国传教士,连狗都没有一只。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所有的市民都躲在各自认为安全的角落。突然间变得空旷的大街上,只有卫英士这位洋牧师独自发瘋似地飞奔着。为了补充医疗用品,他只有冒险快速从阵地飞奔回红十字会。 海彭娜女士和卫英士牧师在整理绷带,准备好红十字会的工作。

海彭娜女士和卫英士牧师在检查战争中的第一位伤员

海彭娜女士和卫英士牧师在抢救一位军官

一名经卫英士太太救护后的烧伤的乞丐

抢救无效阵亡的军官被抬去埋葬

打铁出身的卫英士有惊人的膂力。一次,汀江游泳的两个小伙同时遇险溺水,卫英士发现二人生命已危在旦夕,就一边一个,用有力的双臂把他们双双救活。 下图是卫英士牧师在战火中收养的弃儿”露丝”

卫英士牧师为手臂中弾的士兵取出子弹

海彭娜女士和卫英士牧师为伤员包扎伤口

被红十字会抢救后伤愈回家的市民

在战争中被流弹贯穿头部却幸运地被抢救伤愈的78岁的老汉

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天下午,卫英士的妻子冒着枪林弹雨在双方火力交换最激烈的东城门外面寻找在城内救死扶伤的丈夫。 下面是卫英士牧师和约翰 迪克到敌占区救护伤员的照片。

卫英士牧师冒险爬到城墙根下,大声疾呼他妻子的名字。听到妻子的声音,丈夫的眼泪霎那夺眶而出。他妻子大声告诉他,在五点以前,北方军必须回复城外南方军提出的缴械协议。丈夫壮着胆子走上城墙,看见妻子孤零零地站立在城外的大路上,她头上围着的黄丝巾在风中飘扬。这一瞬间,站在战场上的她是多么美丽!这个战地玫瑰的壮美画面永远定格在丈夫的心里! 下面是海彭娜女士和卫英士牧师在抢救重伤员的照片。

子弹没有长眼睛,丈夫赶紧让妻子回家。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后,丈夫打开了妻子给他的信。”我亲爱的弗兰克:为了拯救全城的生命,我甘愿冒险来到城墙下。就算因此死了,我也毫无怨言。”卫英士深深地被妻子安妮斯的这一伟大的举动所震撼。她舍小家救大家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记载在上杭的史册之中。 下面是炮火猛击城墙后,众多的伤员们被抬到红十字会抢救的照片。

据县政协编的《杭川老照片》介绍:图为北洋军占据了重要的炮台(在老城墙边)。城门紧闭,交通断绝,市场停顿,兵临城下的奉军不时向城内开炮,一时人心惶惶。地方官绅请美国来杭传教士卫英士出面调停。卫英士让守城首脑把他从城墙上吊下城外去解决争端。经其调解,双方达成停战协议。

卫英士牧师冒着生命危险,陪同投降后的北方军官兵前往汕头领取抚恤金。

他们乘船穿越300公里的南方军占区前往汕头

这次卫英士回到上杭,全城的老百姓都对他感激不尽。还没到县城的城门,就已经有人在路上对他说着感恩戴德的话。有个人甚至在路中间向他双膝跪下,嘴里不断重复着:“多谢你救了上杭,多谢你救了上杭。”他纠正人们,告诉他们是万能的主做的这一切。乡绅们在教堂为卫英士举行了一个很大型的欢迎仪式,庆贺他平安回到上杭。很多有威望的人土在会上一再表彰他为上杭人民做出的奉献。轮到卫英士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专门提到,是他那弱不禁风的妻子,冒着枪林弹雨,来到城门外面送信给他,这才有了和谈的开始。当然,她的一切荣耀也是归功于主。各种仪式完后,我被乡绅们拥进一个官轿。几个人抬着卫英士,跟在锣鼓喧天的民乐班子后面,在大街上从西到东,再从东到西热热闹闹地游行了几个来回。一路上,红彤彤的鞭炮响彻半空,两旁的市民鞠躬,呐喊,鼓掌,致谢。这么高规格的答谢仪式让卫英士受宠若惊。

这是传教士们在华南出差的老照片

1921年,卫英士牧师一家在上杭生活快十年了。他们准备第一次暂时离杭返美探亲述职十个月。 下面是离杭时卫英士的全家福照片。

计划动身的那个星期的礼拜天,许多教友给他们送行。 下面是当时的上杭基督教教友集会欢送的老照片。

当时的驻杭最高长官和他的军乐队也来教堂欢送并送给卫英士牧师一副题词是”您真心的爱无边无疆。步兵第三师第一团团长李德生和全体官兵”的横幅。更值的一提的是,以刘牧师(中文刘老师)为代表的几位牧师们的祈祷感人泪下。教友们在军乐队的演奏下一直把卫英士一家送上客船,这厚重的情谊已经融化在一江春水里,流入心田。这温馨感人的画面,印入卫英士的记忆里,温暖着他的余生,从未远去。

着便装的北方军的李将军

1927年春天,卫英士牧师们不得不因战局撤离上杭。卫英士牧师在上杭的最后一个礼拜天,是他在中国华南客家山区十五年传教生涯中最快乐的一天。当两位被授职的牧师走上布道坛做神圣的宣誓的时候,过去的十五年往事重现,多年来含辛茹苦种下的神灵种子已经开花结果。 这是一位永生在上杭的传教士另外一位卫英士牧师(B. F .Wiens)之墓的照片。

故事还没有结束,1916年在上杭出生的卫英士的三儿子卫罗兰为什么是半个上杭人及他几次返杭做了什么事,卫英士的原著的版本在几十年来有过什么演变,请看下面在县统战部退休的我的高六六届老同学钟贵炳先生近期发表在《上杭政协文史资料》的文章《一份难得的文史资料》。

文:钟贵炳

上杭县政协文史资料第32辑《杭川老照片》一书,为广大读者留 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缩影和永恒的记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中“历史回眸”“故时风物”的二组照片,反映的是动满不安的20世纪初期,古邑杭城的精神面貌和客家杭川的人物风情,是目前发现有关上杭的最老的照片。这不能不引起不少社会人士、尤其是文史工作者的的浓厚兴趣。其实相关的文字内容曾在1992年版《上杭县志》就有所反映,因为这些图片史料都是选自《客家生活十五年一书》。 《客家生活十五年》是美国人卫英土所著。卫英士,美国传教士,于1911年来上杭传教,创办了基督教盂娜浸信会,同时,还办了多项教育,医疗事业。卫英土于1927年因时局变化回美国,他在上杭工作生活了整整十五个年头。 《 客家生活十五年》一书,是由卫英士的三子卫罗兰赠送给上杭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卫罗兰于1916年在上杭出生,1922年回美国读书。1948年携妻及二个儿子重返上杭继承父业传教。新中国成立后,曾受聘于上杭一中任英语教员。1951年,中国基督教开展“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运动,他离开中国,到日本传教,退休后回美国定居。

左三为卫英士牧师1916年在上杭生的三子卫罗兰,他们于1988年回到上杭受到县有关部门接待的照片。

随着改革开放的的深化,上杭被列为开放城市之列。1988年,卫罗兰得知这一信息后,即申请签证从美国来到中国,与福州的翻译郭先生夫妇一行4人,于当年11月3日-7日来上杭观光访友。卫罗兰到杭的次日在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了县委统战部及县外事办公室。该部门的领导对他们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座谈。卫罗兰用不太流利的上杭方言动情地说:“我出生在上杭,因为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请了上杭的奶妈喂奶。我是半个上杭人,梦寐以求来上杭,今天终于实现了。昨天刚到宾馆,高兴得跳了起来,梦实现了。今天要吃中国饭了。”他还说、他的二个姐姐也在上杭出生,长大,她们要他这次多拍些照片回去。他还提出、想去当年他出生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看看,走访教友、参观市容市貌等要求。有关部门领导都根据相关政策一一答复。为使他们在杭期间的便利,还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   随后的几天,卫罗兰他们参观了东门美华园旧址、原北门基督教 礼拜堂、原基督教养老院、圣经学校等。在参观北大路享三巷他曾经居住过的老屋时,与邻居相识的群众一一问好,并拍照留念。一位长者问卫罗兰:“卫牧师,你又回来传教了?”卫说:“不,你们实行‘三自’,你们自己可以传教了。”卫罗兰还到解放路、南门码头一带漫步,客家的民情风俗,汀江的黄金水道,沧桑的古邑坡,街道的市容景观,地道的风味小食都引起他们深情的回忆,不时拿起相机频频拍照。他们一行还分别走访了部分德高望重的教友。11月6日是礼拜日,在上杭县基督教礼拜堂,由县基督教会林传道主持礼拜,卫罗兰夫妇手捧一本英文圣经与广大教友一起坐在台下共同唱诗、诵经、祈祷,愉快地过了一次别具深意的宗教生活。 在杭期间。卫罗兰一行还受到县人民政府段副县长的接見,对卫 夫妇在杭观光访友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杭的情况。卫罗兰深有感触地说,上杭人热情好客,真不愧是客家人。又说,当年他在上杭 生活时,点煤油灯、井里吊水,现在变 化太大了,私人住房条件都十分不错。 卫罗兰在这次,也是他最后一次来 杭期间,送了其父所著《客家生活十五年》 一书给上杭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作留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编写《上杭县志》,“宗教”章节挑用了该书的有关文字内容。 1996年因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向教会借该书、并聘请原上杭一中英语教师蓝坤书翻译了该书,用手工打字机打印成册,作内部资料参考之用,书名为《客家生活十五年》。 1994年,有关单位请郭丁牧先生翻译该书,由刘大治先生手抄成册的《客家生活十五年》,现珍藏于县图书馆。

2008年,县政协以图片形式,节选该书部分照片入编《杭川老照片》。

2017年,再由周显贵先生作序,定居美國的丁立隆先生翻译的《华南客家十五年问世。 数十年来,该书以各种版本,各种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各有千秋,但其意义是相同的。正如福建省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大治在其手抄本作的跋中所言:“这是一部详细记录1912--1921

年间上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的一部资料翔实的上杭近现代史”。 下面四张是福建省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刘大治手工书写的《客家十五年》的跋

这是卫罗兰牧师(也当过一中的英语老师)和夫人费赞娜于1988年11月4日在县侨外办接待室与当时的统战部和侨外办工作人员的合照。

特别鸣谢:本美篇的参考引用资料来源为卫英士原创、丁立隆翻译的《华南客家十五年》里包括周贵显长老作序的内容和图片,上杭政协编的《上杭老照片》和有关文史资料、《上杭县志》、钟贵炳的《一份难得的文史资料》、北美上杭同乡会梁瑞凤、曾晓芬、肖英等乡贤提供的一些照片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