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传奇人生

来源:凤凰网

内容提示:作为享誉文坛的中国现代作家,风靡世界的文化名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他究竟是学贯中西的幽默大师,还是专事“小摆设”的反动文人,是睿智深沉的“一代哲人”,还是饶舌鄙俗的“世故老人”。事实上,后半生多以英语写作的林语堂先生,虽然在国际上盛名不衰,但在中国大陆他是一个被封禁长达30年之久的“反动作家”,而很多人往往是通过鲁迅著作来了解林语堂的。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吾国兴吾民

—林语堂

福建龙溪人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著有《吾国兴吾民》、《京华烟云》等

北京发生3.18惨案 林语堂鲁讯联手声伐

解说:1926年3月18人下午两点多,身为北京女师大校长的林语堂,匆匆赶到铁狮子胡同,他被通知作为校方代表前来认领学生尸体,在那里摆着一溜棺材,打开第一个便是自己十分欣赏的女学生刘和珍,另一个女同学杨德群也同时遇害。

这是林语堂担任教务长的第三天,就在早上,林语堂还接到刘和珍代表学生请假上街请愿的电话。一个星期前,4艘日本军舰进入中国大沽口,被国民军击退,4天后,日本联合英、美、法等共8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提出撤除国民军在天津、大沽的防务,并且对日本赔款,段祺瑞政府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回复,北京民众纷纷游行抗议日本暴行,女师大的学生们自然也无法安心书桌。

林语堂对学生爱国运动十分支持,中午时分,他目送着女生队伍有说有笑的出发,一小时之后就传来学生们上街游行遭到政府镇压的消息。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军警对游行请愿的学生举起了刀枪棍棒,当场打死47人,伤132人,史称3·18惨案。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从小信奉基督教的林语堂,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3天之后,林语堂才平静下来写了一篇文章: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之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

林语堂这篇文章被排在鲁迅创办的刊物《语丝》第72期的卷首。

施建伟(上海同济大学教授):3·18惨案之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实际上就是同一期里面,周作人也写了,林语堂也写了,题目都差不多,而且从时间上来查阅,鲁迅不一定是第一篇了。

解说:而此时另一份刊物《现代评论》却刊登了一些对学生和政府各打五十大板得闲话。

事实上林语堂与鲁迅的友谊,就是在这激情飞扬的“语丝时期”结下的。每隔一个周六,在中央公园里今雨轩的茂密松林之下,林语堂都要兴致勃勃参加《语丝》杂志的聚会,主编杂志的鲁迅这时也同在北大任教,他辛辣的杂文以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一系列著名作品早已让他成为许多青年的精神领袖。

西装革履,抽着烟斗的林语堂,饶有兴趣的描述比自己年长14岁的鲁迅,每逢他攻击敌人的言词锋利可喜之时,他会得意得哄然大笑。他身材矮小,尖尖的胡子,两塞干扁,永远穿中国衣裳,看来像个抽鸦片烟的,没有人会猜想到,他会以盟主般的威力写出辛辣的讽刺文字,而能针针见血。而与此同时林语堂也经常去胡适家,参加“现代评论派”的聚会,林语堂与胡适是1918年就相识的老朋友,1923年林语堂从海外留学归来,就是由胡适引见,到北京大学英文系做教授,而留学期间,他还曾接受过胡适一笔很大的经济帮助。

范培松(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当时为什么他倾向于鲁迅呢,就是说他觉得鲁迅这一派是自由的园地,是自己表达自己的知识分子这种意见,而胡适他们这一派,陈西滢这一派是靠近政府的,他是靠近政府的,所以整体上他是站在自由的一方,个性的一方,知识分子的一方,而和政府之间他是保持距离的。

施建伟:这个就是他始终要保持他的独立人格,我喜欢任意而谈,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语丝》风格我喜欢,我就给他写文章,即使你胡适对我有恩,我可以其他方面报答你,但我不一定给你的刊物写文章,因为我不能因为你有恩于我,我改变我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我的艺术观了,对不对。

解说:林语堂为《语丝》撰稿毫不留情的抨击北洋政府,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当时的北大被视为“异端之家”而极为活跃的林语堂,则被称作“异端之家”的一位激烈的教授。

施建:林语堂跟鲁迅曾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我用了这样一个定语,因为他们在语丝派的时候,他们是并肩跟北洋军阀政府来进行抗争的,而且当时林语堂从年龄上来说要比鲁迅,周作人年纪轻,而实际上他也把二周,就是鲁迅,周作人当做自己精神上的导师,我说这样的,当然也是朋友,我说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我查阅了史料,我看每一期的《语丝》上,凡是鲁迅跟周作人讲什么题目,林语堂在同一期上也会讲这个题目或者下一期上也会讲。

解说:现代评论派称语丝派为学匪,林语堂就索性著文《祝土匪》,很愿意揭竿作乱,以土匪自居,文章末尾还高呼一声不要投降,有一次林语堂甚至走上街头与学生一起游行,拿竹竿和砖石直接和军警搏斗,大学里练就的投掷垒球技术派上了用场,这一次搏斗给林语堂的纪念是在眉头上留下了一个伤疤。

林语堂和鲁迅支持学生运动 遭北洋政府通缉

这是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为鲁迅,许广平,林语堂等六人的合影。

照片拍摄于1927年10月4日的上海,此时林语堂来到上海已经一个多月,而鲁迅则是一天前刚刚到达,林语堂特地赶来给鲁迅接风洗尘。这是鲁迅到上海后第一张照片,通称鲁迅许广平“结婚照”。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后,两人都因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不得不离开北京辗转一年多后,又相继选择上海作为避难之所。这一年林语堂32岁,三十而立,他朦朦胧胧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将要和从前不一样了。他跟鲁迅谈到今后的打算,说准备以协作为生,得到鲁迅的赞赏。然而面对霓光闪烁的上海滩,林语堂不能不感到一丝迷茫,当时的鲁迅已经是中国知名的文坛大家,以文为生自然不成问题,而林语堂还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一介书生,要靠笔杆子养家糊口还要费些思量,其实仅仅在半年之前,林语堂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做一名自由作家,那时他的理想多半在于国民革命。

1927年整个中国都处在风雷激荡之中,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以孙中山为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联合中国共产党从广州发动了一场由南向北以打倒封建军阀为目的的北伐战争,赢得了空前的民众支持,革命军一路凯歌,这一场革命让林语堂振奋不已,他认为国民革命将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满以为中国的新日子已经出现。

3月在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要求下,林语堂欣然到武汉担任外交部秘书长,地位仅次于部长陈友仁。不久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武汉民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林语堂却高兴不起来,几个月的“衙门”工作让他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投机分子,而他信任的国民政府干起大屠杀比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掌权,下令“分共”“清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被屠杀。

席扬(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1927年以后,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中国进入了所谓的训政时期,但是从此以后,林语堂实际上已经离开了政治,但是离开所谓政治岗位的林语堂,实际上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思考。

受牧师父亲影响 林语堂从小向往西方文明

解说:9月,林语堂选择了辞职,在武汉的6个月,是林语堂一生中唯一一段官场生涯,此后他立下了一个终身宗旨,“决不做政治家”

林语堂出身于福建南部沿海山区的漳州市平和县坂仔村,父亲林至诚是一位牧师。林语堂故居旁边这所房子是最近新建复原的,据林语堂外甥孙女林梦海介绍,林语堂就是在这样一间小学完成了自己的启蒙教育。

林梦海(厦门大学教授林语堂外甥孙女):那么当时因为我的老爷爷,林至诚牧师,他在传教的过程中跟外国的传教士接触比较多,也有一些杂志,可能看了一些杂志,就国外的杂志一些宣传,所以他就跟孩子讲说,你们将来都要念,到世界上念最好的大学,要好好读书,将来要当名人,这是他的梦想,应该是他的梦想。

汤彰平(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他把这个理想灌输到全家人,就是每一个人要共同为实现他这么一个理想来努力,这个确实我们想想在山区里边那么一个穷牧师,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很奇特。

解说:林语堂曾经回忆说,父亲是当时前进的先锋,他是一个梦想者,敏锐富于想象力,幽默并且永不休止。他传授给我们孩子一切新的及近代的东西,就是对西方知识被称为“新学”的强烈兴趣。因为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林语堂一直上教会学校,对于西方文明十分向往,林语堂在《八十自述》中回忆自己第一次看见蒸汽机时的震动:

我当时看得着了迷,呆呆的默然不语,后来在学校看见一个活塞引擎图,自然充分了解,从那时起兴趣始终是在科学上,很想以后做个物理教员。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统治哄然倒塌,一个新型的共和政权诞生了。就在这一年17岁的林语堂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所大学由基督教会主办,创建于1879年,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有3位毕业生先后担任中国驻英国美国的大使,在国际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声誉,圣约翰大学以英文著名,林语堂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把英文学通了,之后他选择了文科。

林语堂觉得课程太容易了,上课是浪费时间,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偷偷地看其他的书,而当别人紧张地准备考试的时候,林语堂却去学校旁边的苏州河钓鱼,但是他的成绩总是考第二名,他后来解释说,因为同班有一个笨蛋非常用功,对分数非常重视,他考第一名。

汤彰平:他是从小好像这种独立性格很强,不是说我刚才讲到,他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而且自己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就不可能,不可能成为就是好像在学校里边很乖的这样的孩子,所以这也注定了他不可能拿到第一名。

解说:林语堂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读书之余他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有一段时间他对棒球也产生了兴趣,很快就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垒手。

林语堂一人独领四奖 赢得大学校花芳心

1914年6月,林语堂在学校崭露头角,大学二年级他担任了小刊《约翰声》的编辑,在当年获得了三项最优等奖,以及最优生银杯一个,因此他的名字在典礼上接连4次响起,四度登台领奖,轰动全校。一人独领4枚奖牌,这在圣约翰校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林语堂成了校园名星,他的趣事逸闻迅速地传播出去,也传到了隔壁的圣玛利女校。

在大学里林语堂和来自厦门的同学陈希佐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次聚会陈希佐带来了在圣玛利女校学习美术的妹妹陈锦端。

林梦海:陈锦端女士是当时圣玛利亚的校花,在那样的学校里的校花你可想而知,那么这个校花,她说每到星期六的下午呢,一排汽车在等她,就是那么多那种有钱人的公子都要请她去,晚上去玩什么的,都是这样的。

汤彰平:她长的又非常漂亮,又很活泼,很有才能,音乐什么东西都很好。

解说:林语堂几乎是一见钟情,而这位大学里公认的才子已引起了陈锦端的极大好奇,很快林语堂的爱情得到了陈锦端的回应。

这个就是陈锦端的娘家,她的祖父陈家就在这里,她的父亲叫陈天恩。

位于厦门鼓浪屿的这栋二层西式建筑,虽然久经岁月的沧桑,却仍旧可以看出主人家的非同寻常,这是当年陈锦端的家。当时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在厦门创办了造纸厂,电力厂,汽车公司等,是厦门数一数二的巨富。

陈家当时是我们厦门鼓浪屿比较显赫的,因为他在旧时医院,是最早期的西医,他自己对药方面有研究,他在闽南,在东南亚都很有名。

林梦海:那个廖翠凤。

汤彰平:这件事对林语堂的打击非常大,林语堂回到家里面,坂会仔来见他父母的时候,他只是哭啊。

解说:位于鼓浪屿漳州路44号的这栋别墅是当年厦门富商廖悦发的住宅,由陈天恩做媒,林语堂在这里见到了他未来相伴一生的妻子廖翠凤。

范培松:廖翠凤一看就看上了,长的一表人才,而且吃饭的时候很能吃,目不斜视,她觉得以朴素的眼光来看,这个人必成大器,所以把他的脏衣服洗好,桨好,弄好,放在箱子里面,是这样成的。

解说:廖翠凤的母亲对女儿说,语堂虽然是个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他家里穷,这可是“吃饭的人家嫁给吃粥的人家”,廖翠凤却坚定的对母亲说,没有钱不要紧。

汤彰平:他的姐姐好像这个知道,了解廖翠凤这个人,好像也拼命跟他说,廖翠凤这个孩子很大方,很端庄,还是很不错的,那么说了以后,后来他们家里也同意,这个林语堂他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 当场烧婚书

解说:1919年,林语堂与廖翠凤举行了婚礼,婚礼举办的当天,林语堂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拿出婚书,对新婚的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

这对夫妻相伴半个多世纪,果然实现了白头偕老。林语堂在《我的婚姻》中写道:

妻是外向的,我却是内向的,我好比一个气球,他就是沉重的坠头儿,我们就这么互相恭维,气球无坠头儿而乱飘会招致灾祸。

林语堂对妻子极其忠实,因为妻子允许他在床上抽烟,他说这就是完美婚姻的特点。林语堂在任何文章中从未提及与陈锦端的往事,但是女儿林太乙回忆说,父亲对陈锦端的爱情始终没有熄灭,我们在上海住的时候,有时锦端阿姨来我们家玩,母亲经常得意的告诉我们,父亲是爱过锦端姨的,但是嫁给他的不是当时看不起他的陈天恩的女儿,而是认为“没有钱不要紧”的廖翠凤。母亲说完就哈哈大笑,父亲则不自在的微笑,脸色有点涨红,我不免想到,在父亲心灵最深之处,没有人能碰到的地方,锦端永远占一个位置。

1933年之后 林语堂和鲁迅的斗争公开化

曾子墨:1932年9月16日,这一天对于林语堂来说意义重大,这天由他主编的半月刊《论语》开始发行,这是一份颇具特色的刊物,旗帜鲜明提倡幽默文学,稿件不分派别,不分政治倾向,只要言之有趣都可以用《论语》发行之后马上大卖,销量很快达到三四万份,史无前例,尤其是在大学生中更是流传甚广,《论语》被形容是好在人前说毫无顾忌的老实话的小孩,而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1933年甚至被时人称为“幽默年”,也就是这一年,林鲁之争公开化。

解说:1930年3月,中共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盟主便是鲁迅,他依旧执笔著文,鞭挞社会政治,批判传统文化。但是此时已经厌倦所谓革命和政治的林语堂,对左翼联盟这样的党派团体强烈排斥,毕竟距离他立下终身不参与政治的宗旨才刚刚过去两年半的时间。

钱锁桥(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他要个性自由随意,他不能被一个由党控制的这样一种领导的或者推广的以左联的形式怎么样来做文学,他觉得这个不能接受的。

范培松:漠视,不奉迎,不屈从自己,他一直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种骨气,在任何情况下他是这样,所以林语堂很著名的一句话他这么说,他说我从来没写过一行字是奉承别人的,我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书是有目的的奉承别人的,他最后加了一句说,连这个想法都没有。

钱锁桥:1930年他又有一篇小评论文章,1930年我记得是9月份的一篇小评论文章,他又写了一篇,他的态度是立此存照,就是我描述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他说你现在只要到上海福州路去看看书店里面最近一两年全是翻译苏俄的这些作品,小说历史文化什么都是,就是说,他的意思是说在最近一两年苏俄已经把年轻中国人的心给俘虏了,这是他的一个观点,但是他虽然这篇文章是写当时的一个描述性的一个事实记载,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有一个个人的立场,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悲伤的事实。

解说:事实上林语堂终其一生都没能改变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他说自己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对法西斯和共产党没有好感,他认为中国理想的流浪汉,才是最有身份的人。此时林语堂对于时政的看法完全不同于鲁迅,发表的文章随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至此开始渐行渐远。

这一时期林语堂在时代书店老板邵询美的客厅里结交了一群主张在政治上“不左不右”的自由主义文化人,林语堂身着长袍马褂,手持烟斗,海阔天空,他说顺乎本性,即是深在天堂。

林语堂的这份闲适立刻招致左派作家的猛烈攻击,因为《论语》发行之时,一二八事变日军轰炸上海的硝烟才刚刚散去。

林语堂的在美国出版《吾国与吾民》引起轰动

曾子墨:1934年林语堂用10个十月的时间写出了他的第一部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由美国作家赛珍珠介绍到美国出版,这部用英文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典范之作,让外国读者第一次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人生智慧与艺术精神。仅仅四个月时间里就印行了7版之多,因为《吾国与吾民》的成功,赛珍珠邀请林语堂到美国去写作,考虑了一些日子,林语堂决定舍弃在国内的一切,事业,声望和地位,举家赴美。

解说:由于美国读者最喜爱《吾国与吾民》中的《生活的艺术》那一章,所以赛珍珠夫妇建议林语堂着实扩展这一章,林语堂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尽管由仇敌将《吾国与吾民》丑化为《卖国与卖民》,一年后《生活的艺术》还是出版了,而且引发了更大的轰动。这是一本完全以个人经验,陈述中国人生活观的书。

林语堂在自序中写道,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只想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这本书出版了以后影响更大,那么它呢成为美国每月读书会的一个入选作品,美国的每月读书会是一个几十万会员,有几十万会员这么一个大会,那么一旦被它选种,林语堂说了,就像中国人得了状元。所以这个时间,林语堂听到这个消息,从地上跳下来,像孩子一样在家里面,就是那种手舞足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这个作品出版以后,连续52个周是第一名,而且一版再版,现在世界各地的版本可能不少于几十个版本,五六十、六七十,就是说这个版本非常多,而且西方各国把它看成一个枕边书。

范培松:《生活的艺术》跟《吾国与吾民》,当然在美国是反响厉害的不得了,我因为刚刚美国回来,当时美国我看大都会物博物馆里面,就收了一个林语堂的书法,我当时惊讶的不得了,他的书法怎么在这里,还有林语堂的一些书,这个大都会博物馆也算得上一个比较规模宏大的一个了,就说明它对林语堂的肯定吧。

王兆胜:比如说有一个外国人看了以后,他就说我看到了这本书,还想向着唐人街上的每一个中国人鞠躬,因为我想不到在世界的东方还有这样一些活着的人们,他们知道听这个鸟的鸣唱,能欣赏月之光辉,还会听流水的音乐,很美的。

解说:林语堂写出的中国味全是英文,他笔下的英文又都是中国味,《生活的艺术》大获成功。

就在这一年日本在中国制造的七七事件爆发,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未写过小说的林语堂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他给朋友郁达夫写信说,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

王兆胜:他说早上起来以后拉开窗帘,说这个时候呢,惠风和畅,烟斗在口,香茗在手,这个时候自己从口中叙述出来,让书记员打字的,打他的作品,每天写三天字,风雨无阻,这样一本书很快就写完了。

解说:爱好文学的凤如、玉如是最早的读者,每天一放学,姐妹两人大衣都来不及脱,就冲进父亲的书房抢着看最新写的部分。

王兆胜:有一天他这个女儿回来,每次回来,看他爸爸写的《京华烟云》,回来这一次推开门,没有敲门,一看他爸爸泪流满面,这个林太乙说爸爸你怎么哭了,他说爸爸写到伤心之处。

解说:1939年9月,《京华烟云》出版,再次入选美国“每月读书会”,但此时中国大地燃烧的抗战烽火让林语堂难以在异国他乡安心写作,他决定回国亲身投入抗战。

钱锁桥:我有资料显示,当时在美国,林语堂的一些好友,因为当时林语堂已经成名了,知名人士了。在纽约受到知识界的追捧,所以他有很多美国的友人,美国友人曾经背着他的面不让他知道,给他联系在美国做教授这样的职位,这样可以长期留下来,但是林语堂后来就没有接受,他还是要回来。

1940年林语堂回到中国 受到蒋介石宋美龄亲自接见

解说:1940年林语堂回到硝烟弥漫的中国,受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亲自接见,林语堂还给蒋介石写了一篇三千字的《上蒋委员长外交方略建议书》。

钱锁桥:他最主要的就是讲到你外交,对美国外交你不要软,要硬,要有大国风范,而且这个,我觉得是有一点点一种导师的一种口吻在教导蒋委员长,说你现在已经是四大强国的一个领袖,你是世界领袖,你自己要想的你是一个世界领袖,要为世界说话,所以角度要站得高一点。所以他说,比如说你现在有大西洋宪章,这个是罗斯福、丘吉尔他们发表,难道战后的所有和平的东西都只能是让罗斯福丘吉尔说了算吗,林语堂说你作为中国的领袖,要站出来,为世界说话,亚洲所有今后的民族都是平等,是吧,帝国主义到此终结了,他说你要有这样一种宣言出来,对,所以这个我觉得很有意思。

解说:在此之后的很多年里,林语堂和宋美龄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而他对蒋介石的拥护和支持在《八十自述》中也有真挚的描述,那时在反共战斗中我是唯一为蒋中正先生效力的,当时我把喉咙都喊哑了。

林语堂和蒋氏夫妇的这种密切关系,加上后来发表的《逃向自由城》,《枕戈待旦》等文章和言论,让他至今都没有摘掉“反共”的标签。

钱锁桥:他曾经在这信件当中还给赛珍珠,比如有说有一次就问过,他说赛珍珠我问你,在你的所有的朋友当中,他如果这些是你的中国的朋友,他们受过西方教育的朋友,哪一个不是认为蒋介石这政府,对他们来讲应该是好过在共产党的政府下,这种生活的,是吧。所以他是出于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由主义熏陶这样思想下,他觉得国民党怎么样腐败,这个肯定是有,到后来他还特别关心中国,就是国内共产党统治怎么样的情况,他一有什么第一手资料,他马上就会写文章,或者他甚至写过小说《逃向自由城》,还有什么《匿名》这些都是讲他政治立场,所以林语堂一生他实际上是一个,就是说他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最典型的一个代表,对公众知识分子来讲,政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他是要说话的,他要表达他自己的观点。

施建伟:他那个故居在半山上,当时就被日本的飞机炸了,人家指着炸的人在这里,如果当时林语堂没有在防空洞里,就被炸死了。

钱锁桥:不过他回来没有多久,他就觉得还是不行,没有什么用,整天就是躲这个轰炸这样的,所以他后来和蒋夫人商量,写信觉得我应该还是回到美国去对国家更有用。

解说:已成为国际知名作家的林语堂在美国各大报刊连篇累读的发表许多关于抗战的文章,呼吁美国政府民众支持中国的抗战,一时间成为宣传中国抗战最有力的民间发言人。

钱锁桥:他当时就是诗性大发,他觉得他有很多的激情,他有PASSION,要讲什么呢,就是讲批评英美在战争当中的表现,从英美在战争当中忽略这个中国战场,对中国的这种歧视,在战略物质方面这样一种歧视,他上升到一种文化的层次。

王兆胜:后来日本一个这个什么军阀曾经感叹,说如果我们日本战场上有林语堂这么一个人,能在国际舞台上为我们说话,我们的局势会大有改观。

林语堂研究中文打字机让其倾家荡产

解说:1947年已经在美国出版十部著作,53岁的畅销书作家林语堂决心完成长久以来的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梦想。经过三十多年断断续续的研究,他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发明了打字的键盘,林语堂的发明构思是新颖而独特的,但难度却极大,打字机的每个零件都要请工程师绘图,以人工制造,他亲自到唐人街请人排字铸模,在纽约郊外找到一家极小的机器工厂制造零件,还请了工程师协助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

王兆胜:本来他可以找一个合作单位,但是后来呢,他觉得那样毕竟受制于人,不如我自己做一件事,因为林语堂一生中,很大的特点就是不喜欢和别人合作。为什么是书生呢,他喜欢自己去做。

解说:1947年5月22日,凝聚着林语堂全部心血,并让他倾家荡产的中文打字机模型诞生了,他将这个耗费了12万美元之巨的发明取名为“明快打字机”。

但是让林语堂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的发明在美国获得了专利,却由于中国发生内战,没有厂家愿意制造,而此时的林语堂为这部打字机已经背了一身债,直至许多年以后才还清。此外这部打字机还直接导致了林语堂和好友赛珍珠反目成仇,近20年的友谊惨痛结束。

30年后,计算机时代开始,林语堂研发的“上下形检字法”和键盘被台湾神通公司采用为计算机输入法,经过不断地修正,最终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电脑键盘。

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潇洒了一辈子,最后却惨淡地结束在写文章的机器上,林语堂的人生句号令后人愕然。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从来没有后悔过,他仍然执著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说“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曾子墨:在《我的话》中,林语堂这样评价自己,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确,林语堂终其一生,都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躬耕者,一生著作60多部,其中大部分以英文写作。他向世界介绍中国,也向中国介绍世界,1966年旅居美国30年的林语堂定居台湾,他说许多人劝我入美国国籍,我说这儿不是落跟的地方,他选择在台北的阳明山,建起了一栋中西合璧式的庭院,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

在那里,林语堂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日子。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解说:林语堂说,他踏上台湾的土地,最感到惬意的一点就是能够听到闽南话,如同置身山明水秀的漳州老家。在《我的家乡里》林语堂在文字里寄托了他无限的乡恋和乡愁。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的河边,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在《四十自叙》中,林语堂再次表达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

1975年林语堂以《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82岁的林语堂在香港去世。

去世之前,他最遗憾两件事情,一是死前没能见到陈锦端,二是没能亲自把《京华烟云》翻译成中文。

有朋友曾问林语堂:林语堂是谁。林语堂说“我不知道他,上帝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