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降将,看懂他的人生便看懂了唐宋的百年更迭

作者:景旭

大唐王朝的名将可谓是数不胜数,但今儿个提及的这位乍看起来和盛世大唐没有一星半点关系,可兜兜转转下来,终其一生却总是和“大唐”扯不断联系。

这位被命运揪住就不撒手的将军,正是五代中前期的名将卢文进。他的身上被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卖国贼子、军民拥戴、反戈将军、名将虎臣,而在这些充满矛盾的标签背后,正是卢文进那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一生。

唐朝末年出生在范阳这一燕赵之地的卢文进,可谓是名副其实一“幽并游侠儿”,他在少年时即从军于盘踞幽州的刘守光部队,并凭借自身勇略升任燕军骑将。

但刘守光并不是一位贤君,他囚禁生父,窃取幽州大权,在位期间更是残暴不仁,设置一系列残酷的刑罚。

如果有人犯罪,或是将人关进铁笼子,然后在四周点起火来,烘烤折磨,或是用铁刷刷犯人的脸和身上的皮肉,极尽残忍之能事!

残暴的统治注定不能持久,而深受胡风熏染的卢文进,料想也没什么忠贞不二的观念,因此在这样一位主儿手下效力的卢文进自然在随时准备着跳槽。

没多久,晋王李存勖即派大将周德威进兵燕国,击讨不得人心的刘守光。此时心思本就不在燕国的卢文进,得到机会便率先投诚,他更是因为投诚的早而升官,被授予“寿州刺史”的虚衔,并随军跟从晋王的弟弟李存矩征战。

此时是公元911年,而此时的晋王李存勖,却正是12年后于魏州称帝的后唐庄宗。卢文进立刻从一个偏僻政权的下级军官,一步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前途政权的青年储备干部,并还能经常在领导层面前刷刷脸。

卢文进也因此实现了在出生后,第二次与“唐”王朝的亲密接触。

但老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因为在李存矩身边任职,当李存矩手下士兵全都拥立他,哗变杀死李存矩的时候,卢文进在李氏集团六年来的功苦一朝消失殆尽,本来光明的前途,立时变得一片晦暗。

公元917年,面对晋军的疯狂堵截,无路可去的卢文进只得率领部曲离开故土,北上投奔契丹,去做契丹的“二等公民”。

而等到卢文进第三次与“唐”王朝亲密接触,则要等到十年后的公元927年。

在契丹的十年间,卢文进成为契丹“卢龙节度使”,是契丹麾下所有汉人的统帅。在辽、唐间这些大规模战争中,他的军事天才可谓是得到了充分展露,但可惜却是为契丹竭尽的全力。按照《旧五代史》的说法更是:“为唐患者十余年,皆(卢)文进为之也”,“契丹由此益强”。

都说命运是个圈,兜兜转转总会回来。

公元927年,后唐当时的当家人明宗李嗣源明确表示不追究他当年的过失。于是,卢文进自平州率所部十余万众回归故国,那冲破重重藩篱的十余万归国者,演绎出不亚于清朝“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壮丽。

卢文进的治国理政才能在此时也得到发挥,史书评论为“颇有善政,兵民爱之”,他更因得到明宗的赏识而升任“滑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前途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可是公元936年,归国尚不满十年,命运便再一次和卢文进开了一个玩笑:中原的主人要变成契丹国君的干儿子石敬瑭!

此时的卢文进,按照陆游在《南唐史》中的说法,妥妥的“至是不自安”,于是一咬牙,决定离开中原往南逃,去江淮的吴国避难。位于江淮地区的吴国欣然接受了卢文进的避难申请,并任命其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

卢文进也因为知道自己当年身陷契丹时的所作所为,不能为吴国君臣接受,于是韬光养晦“不再言兵事”,最终在江淮终老此生。辞世后,《十国春秋》更是给其“北方之虎臣”的殊荣。

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当卢文进离世之前,江淮地区早已改朝换代,从昔日的吴国,变为了如今的“南唐”,而这也是卢文进与“唐”王朝的第四次亲密接触

命运就是这么难以捉摸,历史也就是这样充满巧合。卢文进这位出生在大唐,出仕在后唐,离世在南唐的将军,用其一生为后世勾勒出一条梳理“五代史”的新线索:(隋朝)-唐朝-后唐-南唐-(北宋)。而透过这样的视角,揭开五代乱世的面纱,我相信展现出的将会是一幅别样的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