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

多少年来,很多人都将满清轻易撮取大明遗产的原因,认定为是吴三桂的重要助力。并因此得出结论,只有吴三桂没有主动让出山海关,清军就无法轻易控制淮河以北。只是这样的结论,不仅过高估计的李自成集团的实力,也对吴三桂的关宁军太过吹捧。

吴三桂的选择 恰恰说明他当时对自己的处境有非常深刻的把握

实际上,就算没有吴三桂在山海关同李自成的消耗,闯军也基本上没可能是清军的对手。因为他们的来源、构成和比例,都比清军要弱了1-2个档次。清军则已经在几十年同明军的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前明军队也同样在与清军的较量中,被证明自己是如何的不堪大用。

李自成在失业后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边军士兵

作为一个被开除的邮递员,李自成并不是在失业后就立刻投身谋反事业。由于失业造成的断供,他不得不与债主发生冲突,并失手杀死了对方。好在当时的法律环境与当代的大有不同。李自成跑路后,选择加入了同样由苦出身组成的军队。根据就近原则,他时间不长的军旅生涯全是在大明朝的西北边军中渡过的。

所以,日后李自成的义军核心力量与最有战斗力的部分,其实就来自这些明朝的边境驻军。由于朝廷的军饷几乎全部用在了辽东,他们的生存处境非常堪忧。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终于忍不住起兵谋反。李自成就是混迹其中的一员。后来在山海关被重创和严重削弱的闯军主力,同样由这些人组成。

长期得不到充足财政支持的西北边军 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虽然李自成的闯军在壮大过程中还收纳了很多人马,但除了来自陕西本地的西军士兵外,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添头。

其中就有大大小小的土匪盗贼和其他混不下去的农民军集团。他们恰恰是最没有军事素养和战斗水平的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几乎就和炮灰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因为自己的出生与不良习气问题,在沿途造成的破坏很大。对于后来追求建立合法王朝统治的李自成而言,这些人马已经形同负资产。

除了陕西本地部队外 其他投诚的明军大都不太可靠

另一些加盟者则是投靠而来的明朝官军。这些人的军事水平和战斗素质也是高低不齐。但无一例外的是将投靠李自成视为自保手段或权宜之计。他们在明朝朝廷麾下,已经失去了任何战斗欲望。在加入闯军的阵营后,也对抢劫更感兴趣。李自成的统治班子,并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也很难给这些人分配现实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也让不少前明军队在后来又迅速投向清朝一边,并对农民军大开杀戒。

满洲的八旗制度 大体上以能力做标准甚于血统

相比李自成集团的内部涣散,满清在入关前就已经完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结构性建设。这不仅确保他们拥有当时东亚地区最好、最全面的武装力量,还充分调动了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并对观望者和敌对者都很大的吸引力。这些优势在才能出色的多尔衮手里,又发挥的特别明显。

满清的军事和政治核心单位,就是通常所说的八旗。但八旗就不是一个只准满人进入的血缘权力体系,而是对所有为满清集团服务的人敞开大门。只要有突出的贡献或杰出的能力,或者根本上是具备了相当大的笼络必要,就可以被吸纳入八旗。所以,很多蒙古王爷就被清廷升格到八旗中去。一些掌握明朝精锐军事力量和先进军事技术的将领,也会成功进入八旗队伍。

八旗中不仅包括了原先的女真和满人 也有不少汉人与蒙古人

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满清的治下,成为拥有一定特权的阶层。这对于受够了明朝刻薄寡恩和闯军浑浑噩噩境遇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所以,在入关之前的满洲,清军就已经拥有了当时东亚地区最好的重步兵、骑兵和炮兵。重步兵是满洲人的光荣老传统,不仅步战厉害而且还善于用强弓射击。骑兵则多由蒙古人和蒙古化的海西女真提供,在质量和数量上完全压过闯军手里的那点前官军部队。炮兵更是由西洋教官带出来的嫡传,在东亚大陆具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

清军的骑兵 步兵和武器 都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好的

至于李自成拿来对抗清军的部队呢?空有庞大的数量,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只会起哄和能力低下的炮灰添头。除了壮声势与消耗补给品外,很难有其他作用。李自成自己的精锐,也就是数万来自陕西的前明西军士兵。他们倒是有能力与清军相持,但也迫于经验、技术和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很难获胜。因为除了日常应付一些小规模的蒙古骑兵骚扰外,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大规模作战经验。至于那些半路加入的前明军队,则基本上只能用来执行次要任务。

李自成的核心班子 一直没有建立对广大占领区的有效管理

当然,有不少人会捕风捉影的渲染关宁军的战斗力,将吴三桂的位置不断拔高。但关宁军早就在一些列辽东的战斗中,落于下风。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在明军首次大规模溃败的萨尔浒之战中逃出生天。吴三桂本人也在明军同满清最后一次大规模冲突的松锦之战中,侥幸突围。整个关宁军都只有依托个别坚固城池防御的实力,而没有多少野战克敌的把握。让这样一支军队投入整体水平不高的闯王一边,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吴三桂与其父亲都数次在清军刀下死里逃生

所以,就算没有吴三桂的消耗,李自成一样不是多尔衮的对手。这其中也包含了李自成自己军事指挥能力低下的因素。他的出生决定了自己缺乏指挥大规模部队的作战经验。多尔衮则自小在军事贵族文化熏陶下成长,又多次经历了实战考验。他的部将与幕僚,也完全胜过李自成的乌合之众。

多尔衮的个人水平 远在崇祯、李自成和吴三桂之上

吴三桂的投降,只是给清军入关制造了浓墨重彩的戏剧化效果。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而言,并无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实力。这样的实力对比,在他数十年后掀起的反清叛乱中又真切的重演了一遍。在这两次标志性的大事件之间,他与关宁军的勇武之名,就全靠前明同僚们帮着刷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