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

作者:张大卫

长期以来,因为德军第6集团军最终在斯大林格勒被歼灭,希特勒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决定都被视为是战略上的愚蠢行为,被后世各路军事历史学家和爱好者所抨击。德国发起蓝色作战向高加索进攻的基本目的便是获得高加索的石油,同时打击苏联的石油生产。近年来,在我国民间军事圈颇为流行一种空穴来风的观点:高加索的石油对苏联并没“西方学者”说的这么重要,苏联同时还可以依靠西西伯利亚的石油,由于德军远没有推进到巴库油田,因此德军的这一攻势并没有对苏联石油及石化制品的生产造成什么影响。

这一说法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略微认真查证一下相关资料便能发现,这一说法实际上不过是一些键盘军事爱好者的臆想。出版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官方出版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清晰不过地指出了在整个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绝大部分液体燃料资源都集中在南高加索地区,在1942年时,苏联石油总产量的超过80%集中在高加索!同时苏联石油加工工业的80%左右也同样集中在高加索。

具体到当时苏联最大的石油产地-位于阿塞拜疆的巴库,在整个战争期间生产了7500万吨石油!生产的汽油占到全苏汽油产量的80%,石脑油产量为全国总量的90%,更为重要的是苏联战争期间96%的润滑油均生产于此!离开了巴库生产的润滑油,苏联红军引以为骄傲的坦克大军无异于废铁,整个苏联的运输和工业都会变得举步维艰。1942年,巴库单单78号汽油就生产了34万吨!这些辛烷值相对较高的汽油成为了苏联空军的血液,驱动着苏联空军数以万计的各型飞机。

高加索的苏联油田
高加索的苏联油田

在苏德战争开始时,苏联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但在燃料补给上却计划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在战前制定的计划中,战争开始时将有大量囤积在高加索的燃油送往前线,前线各军区本身的储备却相当匮乏:直接拱卫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一战略方向的西部特别军区在开战时只有300吨的军区储备油!西部特别军区中最精锐的机械化第6军是整个苏军中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的部队(两型新式坦克数量合计350辆!),但该军因为缺乏燃油加之指挥不当,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被德军消灭的干干净净。

越来越多的苏军部队陷入包围圈沦为了德军俘虏,原定送到他们手中的燃料也不得不紧急疏散到后方,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批运载燃料的油罐车挤成一团,无助地丢在铁路线或货车编组站附近,或被飞速前进的德军装甲部队整列整列地缴获,或者在撤往后方的路上被德国空军的飞机炸毁,这一时期苏联损失了超过8000节油罐车!更有大量还没装车疏散的石油被德国空军炸毁。

在莫斯科保卫战时期,石油供应再次成为了苏联人的一大难题。不过,国防委员会委员阿列克谢·柯西金出色地组织了石油供应和分配。他清查了莫斯科周围所有的燃油储备,并制定了详细周全的计划确保莫斯科城市和城下苏军的燃油供应,并从巴库调来了大量石油,从而使得苏军在保卫莫斯科期间没有出现燃油匮乏的问题。柯西金也因为这一出色的表现随后逐级而上,在二十余年后成为了苏联总理。

当德军在1942年春天恢复了部分实力后,希特勒做出了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决定。,斯大林格勒,这座位于伏尔加河畔的城市本身便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控制了斯大林格勒,实际上就基本上切断了苏联内地和高加索最为重要的铁路联系,同时苏联经济的另一大动脉-伏尔加河的内河船运也被基本切断。在乌克兰等苏联西部地区的工业疏散到乌拉尔地区,还未彻底恢复过来,列宁格勒被切断了同苏联内地陆上联系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城北的工厂区是苏联除去莫斯科外最为重要的军工基地。

此外一直以来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斯大林格勒本身便是苏联的一大石油储存基地。在巷战中因为储油设施损毁,大量燃油流入了伏尔加河,使得伏尔加河河面上一度燃起了大火!与此同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段的伏尔加河上布设了大量水雷,严重影响了伏尔加河的内河航运。

切断苏军石油供给链的德军装甲部队
切断苏军石油供给链的德军装甲部队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空军轰炸了位于萨拉托夫的基洛夫石油精炼厂,使得该厂一度暂停了炼油工作。这样,全苏的燃料几乎都需要依靠巴库的燃油工业。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则充满无奈地使用春秋笔法记述到“1942年8月22日晚,敌人突破防线,进抵伏尔加河(指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北推进到伏尔加河一事),石油工业受到了极大损失······连接巴库与中部地区的伏尔加河被封锁后,巴库的石油几乎已经不再运出”无奈的苏联人不得不将500多万吨蒸去轻油的石油装满可以使用的所有容器后,剩下的统统倒回油井,重新回到地下作为储备以供将来使用!

自然,为了设法尽量运出一些巴库石油,苏联人也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把油罐装满石油后连在一起推进里海,然后由里海中为数不多的拖轮拖拽着一路横穿里海,运到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再从那里运往苏联内地的工业区!由于连接伏尔加河口阿特斯拉罕同苏联内地的铁路干线也在斯大林格勒被切断,经过里海运到这里的石油也无法有效运往苏联内地,为此苏联铁路部门不得不临时修建了一条铁路支线从这里将石油尽量运到苏联内地!

而德军在高加索的推进则对苏联的石油开采造成了更为直接的打击——后世的战争史研究者多集中于指出德军夺取高加索油田行动的失败,指出这些油田在落入德军手中前被苏军破坏相当彻底,却鲜有指出德军的行动对苏联石油开采造成的极大打击:在1942年一年内苏联的钻井数量减少了73%,石油全年总产量从1941年的2870万吨暴跌到了1780万吨!这还是在当年前半年石油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德军影响的情况下!

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

尽管日后苏联经济史学家声称“国防委员会在1942年9月作出了开发东部油田的战略决议”并竭力描绘苏联东部大量新油田投入生产,为苏联燃料工业作出了如何如何的贡献,但实际上苏联东部的石油产量不过从1942年的420万吨增加到了1944年的480万吨。

好笑的是这增加的60万吨原油产量不过是1942年苏联原油减产的一个零头——1945年9月13日的《真理报》刊文指出单单在格罗兹尼和克拉斯诺达尔,德国侵略者就拆毁了3000多口油井,年产量达到500万吨。不过真理报这里也再一次采用了苏联传统的春秋笔法来叙事——这些油井的确是因为德军入侵被毁,但动手拆毁油井的却是苏联红军——实际上德军并未能攻入格罗兹尼,为了不让油井落入德军手中,苏联红军先行炸毁了这里的油井,结果反倒坑害了自己·······

即使到了德军被赶出高加索的1943年,苏联石油工业仍旧远未能从1942年德军带来的重创中恢复过来。恰恰相反,由于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恢复被德军和苏联人自己破坏的设备,苏联原油产量在1943年再创新低,从1942年的1780万吨年产量进一步下跌到了1350万吨,并在随后两年维持在了这一数字,整个战争期间都没能恢复到1942年水平,只有1940年原油产量的一半!即使在远离德军的巴库,1943年也有多达5600口油井处在完全停工的状态!

由于苏联将大量机械制造厂工厂转产各种武器弹药,1942-1943年苏联本国的各种采油设备也几乎完全停产,尤其是管子的供应——1940年管子供应为30.1万吨,1942年只有6950吨,1943年也不过恢复到了3.57万吨。如此低的供应量使得苏联人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诸如把一些钻管挪用做油井套管。在1942年,苏联人拆东墙补西墙地“重新利用”了近8000吨各种套管!

致命的套索:二战德军差一点掐死苏联的石油工业

自然,由于石油原料不足,1943-1945年苏联炼油工业也受到极大影响,石油加工厂生产能力只启用了三分之二左右,苏联后方的汽车不得不尽可能“采用固体燃料”,通过加装气体发生器改烧煤气。《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哀叹到“由于石油工业损失巨大,煤炭工业取得的成就对国家的燃料平衡意义极为重大”并进一步指出因为石油大幅减产,苏联后方不得不大量采用木柴作为燃料——1943年苏联西北部燃料消费总量有三分之二来自木柴,中部也接近三分之一!”

不过苏联人一如既往地打肿脸充胖子声称“苏联液体燃料问题是靠内部潜力解决的,从国外购进的液体燃料只有259.9万吨”,全然不顾这些来自英美援助的汽油中有超过60万吨苏联几乎无法自产的,辛烷值超过99的高标号航空汽油。更有76万吨各种炼油添加剂!

而苏联人用了什么“内部潜力”的高招来充分挖潜呢?笔者不经意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许多人民委员部和主管机关兴建并投产了低温干馏装置来提取燃料”,自然,考虑到苏联经济煤炭大多由中央计划统一分配的特点,这些人民委员部和主管机关实际很有可能为了解决液体燃料问题,砍掉附近一切可用的木柴干馏,获得了“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