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大军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打得如此小心
来源:地球知识局
秦横扫六合之后,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是从六国收编的数十万大军如何安置,从而让帝国内部不横生枝节;第二,是如何继续拓展帝国的边界以建立缓冲,让秦楚两大核心区距离四方蛮夷更远。
习惯了胜利的始皇帝要求这两个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于是在历史上人们可以看到,秦国在完成统一之后,向北修筑长城对抗匈奴,向南翻过了南岭征服南越。今天的广东和广西,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熟地的。
秦始皇是怎么拿下这块岭南之地的呢?
凌乱的岭南
两广之地,和中华文明的中原之地相隔遥远,因此自古就保存着相当独立的政治系统和文化生态。在越人进入岭南之后,这里仍然保持着氏族部落的原始政治模式。
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岭南
但随着中原的文化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汉人的熟地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到了战国末年,即使楚国王室可能不愿意承认,吴楚之地和中原文明的联系也已经密不可分了。而楚国和南方的越人部落之间,仅仅只隔了一群稀松的南岭山脉。一旦岭北被整合入一个北方的大帝国,岭南就很难继续维持自己的独立性,迟早要被整合进帝国南方边疆的了。
虽然楚王和这些南方X越邻居关系不深
统一了六国的秦朝,就率先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表面上看起来,秦朝想要对付岭南星散的部落政权,实力上是摧枯拉朽一般的碾压。秦国已经扫平六国一统北方,又有连年战争带来的丰富作战经验,一旦秦军翻越南岭一定会势不可挡。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北方平原广阔
水路四通八达
岭南显然不具有这样的“碾压”条件
黄河和长江对周边地区的整合能力很强。这一方面源于它们简单的东西走向,在中下游能将中国有生产力的土地几乎全部纳入水系范围内;另一方面得益于它们本身的河道比较平直,支流的影响力也远远低于干流,让顺江而下的兵力和物资运输变得简单。战国时期重要的另两条大河淮河和济水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虽然长江支流众多
但几乎都以与长江的连接点为中心
只要拿住长江沿线诸枢纽
整个长江流域便可掌控
然而在北方屡试不爽的水运经验到了岭南就无法施展了。虽说岭南地区主要是由珠江串联起来的,但从珠江口上溯就会发现,这条大江是不断以扇形分支展开的,光是下游的西江、北江、东江,其水量和通航能力就很难和干流区别开。
临到入海口
西江、北江、东江才汇成珠江
即使再往上游去,不断汇入这些大支流的中小型支流,如桂江、邕江、左右江,仍然是不断以扇形对称展开,和干流之间的差别不大。
复杂的水系网络,让珠江沿线的地理整合非常困难,即使是位于珠江口的广州,也很难以一己之力压制所有其他的竞争对手。
而两广绵密的丘陵,也为这种分裂的竞争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地理支撑。以广西为例,作为省份基础的广西盆地和北边的四川盆地比起来,形状就很不规则,内部还有大量南北向的丘陵和山包阻隔,让东西向的移动和整合非常困难。而广东除了珠三角的平原以外,粤东、粤北、粤西都是山地,掩蔽着各位山大王。
广西比广东是更加凌乱的
已经习惯了大兵压境直取六国核心的秦国,面对这样调皮的对手,反而显得有些凌乱。
两条最佳路线
如果当时的两广已经被一个政权统一,比如后来的南越国,那么战争会好打一些。秦人只需要找到对方的首府——以两广来说毫无疑问就应该是珠江口的广州,就能够对对方的王室进行精准打击,接管对方的整个行政系统,剩下的地区就会望风而降。即使有零星的抵抗,也很难形成全盘的压力,无论是快速剿灭还是打持久战对秦军来说都不是难事。
放在现代来说,珠三角是一家独大
放在农业时代的两千年前
经济、人口、权力要分散的多
而要直捣珠三角,对秦人来说也并不困难。
秦朝军队可以在洞庭附近集结,沿着湘江上溯,在今天的衡阳转入湘江支流耒水(那个时代还叫雷水),并继续向南抵达南岭中比较低矮的骑田岭。只需要翻过骑田岭,就能看到武水。这是珠江三大支流北江的右岸支流,顺江南下可以直达珠江口,沿途地势相当平坦,不仅有利于舟船通行,还能为秦军提供适当的后勤补给。
洞庭湖(云梦泽南部)-衡阳-耒水-武水
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其起点是已经完成整合,并且留有大量旧武装的楚国故地,在后勤保障和人员调度上都会更轻松一些。但骑田岭还是太高了,物资转运过程会比较费事,所以秦人在东边又选择了一条另外的轻便路线。
一大片骑田岭
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在今天的赣州一分为三,分别是贡水、章水和犹江,这其中章水的源头就通往南岭深处,能够起到和广东对接的作用。事实上,今天赣州就是因为这一尴尬的地理位置,而难以在鄱阳湖经济圈和广东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导致了赣州经济的进退失据。
江西水路三大枢纽
九江、南昌、赣州
这尚且不是秦人要考虑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从章水上溯,只要翻过了大庾岭这个并不高耸的山坡,就能望见北江的另一条支流浈江了。由浈江顺流而下,起到的效果和进入武水是一样的,而且在物资转运的时候还能省下不少陆路的消耗。
赣州作为赣江在上游处的枢纽
不仅通向广东,且通向闽南
这是古代为数不多的通向闽南的内陆路线
通过以上的介绍,也就可以看到在古代社会从吴楚故地进入广东的两条重要路线了。无论是单纯地走水路,还是沿着河谷的平地行走并且尽量避免翻山越岭,这两条通道都是古人必选的通道。到了后来,中原王朝进入了治乱循环和与北方民族的猛烈对抗时,北方大族向南逃也是严格遵守着当年秦军找到的这两条战略路径。
湘江、赣江双路线
而在这两条通道的主要河流武水和浈江的交汇处,也逐渐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山地城市韶关。韶关对于岭南汉化的作用应该不用多提了,至今这里是很多两广人民乃至海外侨胞寻根的故里。而在大庾岭南麓,更是出现了一座南雄城,它的珠玑巷传说至今仍然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神话。
武水和浈江汇流于此
走珠江上游
然而很可惜,当时的岭南仍然是一地鸡毛,即使是后来一城独大的广州周边,在这个时候也还没有形成有力的中央集权。部落民的统治技术和交通水平,也很难支撑他们与更大范围内的友军互动。也就是说秦军必须逐城逐寨地拔除各地零星的抵抗势力和部落,一个都不能偷懒。
在这种情况下,从骑田岭或者大庾岭出发直捣珠三角的计划就显得没有那么实用了。即使轻松拿下了珠三角,秦军也仍然需要逆流而上,逐渐拿下上游的各个据点。在珠江这么大的水流中逆流而上本就很困难,而复杂的扇形支流水系,又给这个任务增加了不少难度。
即使拿下了广州
上游的凌乱也是难以接受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从珠江上游开始,顺江而下逐个攻取,顺便还能在作战环境简单些的广西盆地里练练手,熟悉岭南的作战模式。
这样,可供秦军选择的路线就只剩下一条了。
观察南岭的走势,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并不紧密的山脉。南岭各个组成部分的走向主要是东北-西南,而整座山脉的排列又是东西向的,方位的不匹配在山脉间留下了大量的缺口。其中一个很大的缺口,就是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由湘江冲刷而成的谷地,将影响力渗透到了广西盆地的最东北角。
虽然缺口很多,但并不一定好走
但湘江到这里就结束了,要接入对两广影响最大的珠江水系还需要翻过分水岭越城岭。面对一地鸡毛的南越部落,秦人其实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那么就不能完全指望不可靠的陆地运输完成翻越越城岭的工作。无论是从运输量还是可靠性上来讲,水路运输仍然是首选。
连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修建的。
当然秦军对越人的征服行动并不是只打这一线。事实上秦军50万大军分五路压迫南方百越氏族,有一支在战争初期就平定了珠江口的番禺(今天广州最早的核心)。但要完成对岭南的彻底征服,从珠江上游开始入手也还是免不了的。
灵渠通道从此永载史册
有了灵渠,秦军就可以穿越越城岭进入漓江,进入走桂江,顺江东下。沿途也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连盘踞当地的西瓯人首领都被杀了。
但随着孤军越来越深入,秦军还是发现事情起了变化。虽然大军压境可以快速控制沿江的河谷平原,也能在正面战场上轻松击溃敌军,但一旦越人逃入山林之中,指望正规军和他们打游击战是不现实的。此后西瓯人确实也组织了几次像样的反击,虽然没有成功,却给秦军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即使当秦人控制了珠江流域的各个主要据点开始为秦王朝实施统治时,地方上的零星抵抗仍然在继续,让秦朝官员不堪其扰。
没有秦朝的努力
汉朝也不可能将影响力一直深入越南
秦帝国找到狭窄的通道征服了岭南,但岭南独特的文化气质最终还是没有被彻底磨灭。在秦王朝风雨飘摇之际,领命征服岭南的赵佗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作为一名空降领袖,他恐怕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在很多方面融入粤人之中。
如今只能来博物馆看望赵佗了
而且这位来自中原的王对自己的统治还一直如坐针毡。当刘邦建立汉朝,试图招安南越国时,用的说辞是很少见的“小心民众起来推翻你,投奔大汉”。看来即使打下了岭南,统治者也需要赔上点小心。
毕竟,岭南人是永远不会服气北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