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大战中那场不合时宜的慈禧寿宴
文:且 东
一
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本不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但历史决定了那一年的特殊。那一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60岁的生日,而慈禧太后的身份、地位,决定了1894年是大清帝国的“老佛爷大寿年”。
从这一年的夏天开始,北京城就弥漫着过节的气氛。那时候,中国人要大操大办的节日不多,皇帝、皇太后的寿辰就是国家重大节日。中国人祝寿极其重视整寿,慈禧的六十大寿定要大办特办、风风光光。过五十大寿时,刚好赶上中法战争,寿典进行得并不那么痛快,慈禧的四十大寿倒是过得不错,只是生日过完没多久,她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就因一场怪病身亡了。虽然慈禧也知道,时下局势不好,朝廷需要银两应对日益紧迫的国内外局势,但她却不想为国家大局放弃这好不容易才盼到的六十整寿生日。
当时的朝廷,事事要看慈禧的脸色,大家早就摸清了慈禧的心思,谁都不敢在办生日宴上惹慈禧发脾气。
仗要打,慈禧的生日更要办。为了将慈禧的六十整寿办得空前隆重,早在1892年冬天,紫禁城就行动起来了。光绪皇帝发布上谕,对慈禧的六十大寿下了明确指示:“甲午年,欣逢花甲昌期,寿宇宏开,朕当率天下臣民胪欢祝嘏……”之后,户部、礼部、工部、内务府,都把筹办慈禧大寿当成了头等大事。1893年,紫禁城又专门成立了庆典处。慈禧爱看戏,人们就在慈禧太后喜欢的颐和园搭建了偌大的戏台。
就在大清上上下下为慈禧六十大寿张罗时,大清的藩国朝鲜发生了大事。1894年5月31日,朝鲜农民发动起义占领了朝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发出呼救,希望清朝增派兵马支援自己。
接到李熙的呼救,清驻朝官员袁世凯马上禀告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为保护朝鲜王朝关系着清朝的脸面,以及清朝在其诸藩属国中的威信,所以,1894年6月4日,李鸿章要直隶提督叶志超率领1500名淮军奔赴朝鲜,镇压起义。
宗主国帮藩属国解决麻烦天经地义,但事情却比想象的复杂得多。19世纪90年代,崛起中的日本盯上了朝鲜,并对大清国进行了试探(日本曾在1874年攻打台湾,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在对中国有利的情况下,给日本送去了50万两白银的“补偿费”),日本由此察觉到清政府的软弱和颓败。于是1887年,日本天皇便制定了《征讨清国策》,准备侵略中国。
这一次,日本也觉得可以在中国出兵朝鲜一事上好好地大造文章,就在袁世凯向李鸿章禀告朝鲜乱事并请求出兵时,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伊藤博文和日本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正讨论着坐主朝鲜的办法。最后,两个人都认为,朝鲜内乱是天助日本,他们要来个浑水摸鱼。由于日本议会不同意对朝鲜实施强硬政策,山县有朋建议解散议会。
袁世凯等人并非对日本的心思一无所知,在发兵朝鲜前,他们就已经和日本方面打好了招呼,日本驻朝鲜使馆也一口承诺,日本不会给入朝清兵添什么麻烦。
中国人万万没想到日本会出尔反尔。李鸿章要叶志超救朝时,伊藤博文也联系到日本外相,商量好出兵朝鲜的办法。时任日本外相的陆奥宗光立刻察觉到清军入朝是日本控制朝鲜的大好机会,便欣喜若狂地对伊藤博文说:“日本脱亚人欧的时机来了。”
原来,在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之苦时,日本也没少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日本一直想改变被人蹂躏的命运。对此,很多日本政治家以为,日本必须“脱”亚洲之“弱”,“入”欧洲之“强”,即加入西方强国的队伍,和他们一起侵扰弱国。
由于陆奥宗光对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非常了解,伊藤博文特向他请教。
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再不济也是泱泱大国。清政府在1885年时就加大强化海军的力度,从德国那里购来七千多吨的“定远”号、“镇远”号战舰和两千多吨的“济远”号巡洋舰。又在1886年组建起北洋水师,海上力量大增,1891年清朝大臣丁汝昌还率北洋水师到日本横滨做访问。气势汹汹的北洋水师给日本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想到此,伊藤博文就对出兵朝鲜一事十分担忧。
但陆奥宗光告诉他,中国军队并非表面上那样强大,清国有陆军60万,但装备上有先进武器的只有李鸿章手下的3万北洋水师。而日本在1890年后就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筹备军事,虽然海军在数量上比不得清军,但战舰数量和吨位却不比北洋舰队逊色,其配备的火炮数量甚至比北洋水师还要多,完全可以拼尽全力和中国大干一场。
伊藤博文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向朝鲜出兵。于是,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带着500多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奔赴朝鲜,明治天皇则在东京募集兵力。而此时,紫禁城的头等大事依旧是为慈禧准备生日。
二
朝鲜国王李熙听说大鸟圭介带兵来了,非常惊慌。他怕被日本抓住口实,要袁世凯暂缓清军入朝。袁世凯一面安慰李熙,一面赶忙和日本进行谈判。日本假意许诺不会增兵朝鲜,袁世凯信以为真。为了稳定局势,袁世凯要李鸿章暂停进兵,并让叶志超按兵待命。恰逢此时朝鲜乱事趋于平定,清朝方面认为已没有进兵的必要,便和日本商量共同退兵。
可日本不仅没有一点退兵的意思,反而更加强硬起来,不但切断了清朝驻朝大使馆的柴米供应,还将大炮直对着使馆。袁世凯这才明白日本人来者不善,他乔装打扮逃到仁川,又辗转登上了返回中国的军舰。
听说朝鲜的事情后,光绪皇帝焦急万分,心情非常矛盾。到底是大战一番,还是息事宁人?尽管随便一个人都清楚,捍卫国家利益远比什么生日庆典重要,但在当时的清廷中,没有谁能说服慈禧“将办生日的工夫花在为国谋利上”。
无奈之下,光绪只得和老师翁同龢商量对日办法。翁同龢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趁日本还没有什么大举动前,劝其退走,不战而屈人兵。看着一脸惶惑的光绪,翁同龢建议道:“皇上最好在给老太后请安的时候,婉转地告诉她日本东犯之事。”
光绪小心翼翼地来到慈禧所在的乐寿堂,委婉地告诉慈禧朝鲜事急,需要大量银两筹备战事。慈禧一下子就听出了光绪的弦外之音,她提高嗓音责问道:“是不是要准备战事,削减六十大典的用度?”见慈禧不悦,光绪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在办生日宴上,慈禧不打算作任何让步。对她而言,大操大办六十大寿不单为图个痛快吉利,也是在巩固自己的权威。几年前光绪名义上开始亲政,并很有些自揽国家大事的意图,慈禧做惯了大清的主人,还不想退居幕后,她急需要借大办生日来挫挫光绪的锐气。在慈禧看来,光绪想将更多的银钱放在巩固军事而不是她的六十大寿上,是在挑战她的权威。
光绪没有说服慈禧,只能悻悻地回到紫禁城。坏消息再度传来,日本拒不撤兵。
清廷重臣也并非个个主张对日宣战: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筹备总办之一,庆亲王奕劻就打算趁管理庆典银两时大捞一笔,因此他坚决反对增兵朝鲜;大臣李鸿章也不想将事情闹大,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鲜问题,因为他比很多大臣都清楚,清朝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银钱和日本交战,只有他的淮军尚有800万两军饷足够对付日本,可威胁中国安全的不只是日本一国,他还不想早早耗掉这点老本儿。
此时的日本也并非很阔绰,可为了建立在亚洲的利益体系,却早已做好了军费动员,上到富商、官员,下至平头百姓,都积极地为国家捐款,甚至连明治天皇也把自己的私房钱掏出来兴建海军。日本等入朝之战已经很久了,它要将朝鲜当作侵入中国的一个跳板,要和其他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一起瓜分中国。
慈禧在期待六十大寿的同时,捎带着“操心”了一下朝鲜问题,她以为这次还能像当初对待人台日军那样破财消灾,因此给大臣们发出的指示是:“朝鲜事求速结。”但慈禧的指示不是指速战速决,而是赶紧搞定那些日本人。也许在她看来,对付像日本那样的弹丸小国,没必要花那么多心思。
可李鸿章等人很快明白,要想速结朝鲜之事,是不可能的。李鸿章一面催促光绪准备军费,一面调兵遣将,制定作战方案。他打算从平壤进军,遏制日本的锐气,还采用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意见,在威海增设挡雷链、木桩等,防止日本的鱼雷偷袭。
日本人没等清军完成应战准备,就在1894年7月25日早晨发动突然袭击,动用三艘军舰,攻打中国驻朝鲜牙山湾的军舰。中国的“济远”号和“广乙”舰遭受重创。日军还掳走了一艘装满弹药的中国运输舰,另一艘中国运输舰见情形不对,遂挂上了英国的米字旗,结果被日军识破后击沉,舰上数百名清军全部遇难。而在牙山待命的叶志超部队则遇到4000多日军的猛烈攻击,叶志超抗敌不成,领兵撤退,一路逃到了平壤。
三
清军退败的战况接连传到紫禁城,为喜庆的紫禁城蒙上了浓厚的阴影,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寿典的筹备工作。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朝中主战的大臣多了起来,光绪见后大喜,遂向慈禧提出对日宣战。面对朝廷中日益高涨的主战之声,慈禧只得顺应大家的意思,8月1日下旨宣布对日开战。
中日两方横兵朝鲜,8月9日,李鸿章的各路部队都集结到朝鲜平壤,和叶志超的部队汇合。一开始,李鸿章采取了“守为上”的策略,当他得知日军已经在朝鲜元山登陆后,便意识到一味地“守”并非是个好办法。他要叶志超速击日军,以挫日军锐气,但一向以善识人才著称的李鸿耷这次却看走了眼。牙山的战败让叶志超患上了“恐日症”,他贪生怕死,错失战机,没能挫日本的锐气,反倒挫了清军的士气,致使清军一败再败。
手握大清实权的慈禧对兵家之事一窍不通,手握日本大权的明治天皇却很有几番军事头脑。慈禧密切关注着她的六十大寿,明治天皇则时刻紧张着朝鲜局势。为了方便指挥,明治天皇将进攻朝鲜的两个师团整编成一路军队,要山县有朋亲自执掌。9月12日,一万多日军使尽全力攻打平壤。清军抵挡不住,退入平壤城内,战斗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国小力弱,持久战对其大为不利,很快就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眼看形势渐渐向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叶志超却精神崩溃了,他不顾将士们的反对,亲笔写了封投降书交给日方,还在城门口高悬白旗。叶志超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在告诉日本,清军坚持不了多久了,于是日军决定咬紧牙关背水一战,对平壤城发动猛攻。叶志超见此,领一小队兵马趁夜逃跑。
平壤被攻陷后,清军直退到九连城,战战兢兢地观望战事。失掉平壤对清军大为不利,平壤背后不远就是鸭绿江,北洋舰队就停在鸭绿江的江口。
陆军一拿下平壤,日本海军就向北洋舰队发动进攻。1894年9月1 7日中午,北洋舰队的将士们正准备吃午餐,“定远”号的船员远远地就看到十多艘日军军舰。负责统帅北洋舰队的丁汝昌闻讯大惊,忙要将士们准备迎战。
中日黄海海战开始了。
北洋舰队十分英勇,其战舰排成犄角的队形,宛若一把尖刀直插日军,迅速破坏了日军的阵形。但是,此时此刻,北洋舰队装备不足、武器老化的弊端暴露无遗。日本军舰行动迅捷,很快便突破北洋舰队的包围圈。虽然北洋舰队誓死抵抗,但终以日军的胜利告终。
清政府得知黄海战役失利后自然不快,但这种不快还没有强大到影响慈禧举办六十大寿。
朝鲜战事还在继续,日军稍作休整就又开始向清兵进攻,其规模庞大的第一军跨过鸭绿江,一路所向披靡,并于10月31日拿下安东(今辽宁丹东)。拿下安东后,日军司令山县有朋竟然激动得哭了,他向明治天皇请战,希望可以乘胜追击,直取直隶。
当时,北京城也在直隶的范围内。明治天皇并不认为日本已经强大到可以一举拿下北京的地步,日本若开进北京,难免引起其他西方国家的警觉,将日本当作自己在华利益的挑战者。况且日本国力有限,贸然将战线拉长无异于拿身家性命做赌注。于是,明治天皇叮嘱山县有朋,绝对不能攻打山海关。他认为,目前最聪明的选择就是赶紧和清政府订立和约,最大可能地敲诈清政府一笔银子。
日本早就摸透了此时的清政府已非刚入关那时的满清帝国,特别是那个慈禧老太不仅怕打仗,而且厌恶打仗。山县有朋听从了明治天皇的命令,将接下来的进攻要点定位在中国的辽东半岛。他们要巩固胜利果实,要在中国站住脚,要给清政府造成心理压力。
听到两万多名日本大兵开始向辽东半岛进发的消息后,光绪皇帝愁眉不展,下令要李鸿章、丁汝昌在海上阻截日军。但北洋舰队却已无力投身战斗,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在此后的十余天里,北洋舰队都躲在旅顺港内没有动静。日军大摇大摆地地抵达盛京(今沈阳),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金州,又意气风发地占领了大连湾。
四
日军夺取大连湾的那天,刚好是农历十月初十,慈禧太后的60岁生日。北京城根本没工夫为大连湾的陷落而难过,紫禁城里看不到一点悲戚之气,而慈禧的心情也格外好。这天一大早,慈禧就起床了,精心梳妆了一番后,便在大殿上接受群臣朝贺。
为了不破坏慈禧的心情,光绪早已和大臣说好,在六十寿典这几天,千万别把辽东半岛的战况告诉太后。大臣们明白光绪的无奈,将前方送来的加急电文悉数扣下,还要装出一副“不知辽东有战”的样子。
慈禧喜滋滋地查点着各路官员奉上的礼品,虽说此前慈禧曾放话说寿宴从简,但所有大臣部明白,她的话只是个“政治姿态”罢了,这六十大寿足足耗费掉了上千万两白银。当北洋舰队急需银两恢复战斗力时,慈禧正提醒大臣按时上贡,光绪本人也硬着头皮准备了价值数十万两银子的寿礼。
慈禧的万寿庆典豪华瑰丽,单是彩排就进行了多次。为了讨慈禧高兴,大太监李连英早早就带着穿戴一新、化装成500罗汉的小太监守在宫门口。寿筵一开始,扮成罗汉的小太监便提着精巧的灯笼鱼贯入殿向慈禧祝寿。与此同时,宫外放起了祝寿爆竹,为图热闹,爆竹声在慈禧进膳时都没有间断。膳桌上的各类菜肴都冠着吉利名字,什么“江山一统”、“寿比南山”,似乎吃了它们,大清的江山就真的坚不可摧了。
国难当头之际,大清在理国事和享乐事之间,选择了后者。那为慈禧祝寿的各位官员、陪慈禧吃饭看戏的诸多大臣,也不是不明白清朝正处在一种怎样可怕的境地,但他们却置若罔闻,和慈禧一起大吃、大笑。这样的大清焉能不败?
五
拿下大连湾后,日本收缴了不少军火,靠着这些军火,日军的战斗力和自信心都极大地膨胀起来。北洋舰队还在发愁要从哪儿募集军费时,日军已经做好了对清朝发动新一轮进攻的准备。这次,它盯上了旅顺。
旅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清朝的海防之本,清朝也在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旅顺港是渤海的门户,对清军来说,旅顺的最大优势就是易守难攻,它有坚固的炮台,据险要的地势,英猛的战士。日本知道拿下旅顺要冒很大风险,因此特为旅顺之战组建了一支1500人的敢死队。
因早有人送来情报,说日军已准备好对旅顺发动攻击,所以,李鸿章一面忙着庆贺慈禧的寿辰,一面忙着应对旅顺战事。他让丁汝昌率舰于海上严阵以待,可丁汝昌要求率先出战打击日军时,又被李鸿章严辞斥责:“如出海,即令战殁,亦不请恤。”这就让北洋舰队无法真正承担起保卫海港的作用,只能困于一地受制于敌。驻扎在旅顺的清军足有14000多人,于数量上并不输于日本,但统领旅顺兵力的将领早已习惯了各行其是,大敌当头之际,也缺少合力抗敌之心。
日军自信而来,清军无奈地扼守要地,仗还没打,清军就先在士气上输了下来。不少清将此时思考的不是如何抵御外敌,而是如何能在外敌来袭时全身而退。
攻旅顺对日军来说,比想象中的还要容易,清军很快就狼狈溃散,他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控制住了旅顺。
黄海战役的失败没给紫禁城带来太大影响,旅顺的失守倒是让紫禁城紧张起来。一些大臣指责李鸿章领军不力,翁同龢也怒骂李鸿章“事事落后”,光绪皇帝为平抚朝中情绪,查办了数名抗日不力的官员。
日本在侵入旅顺后,对旅顺进行了大屠杀,中国民间听闻旅顺失守,都是一片悲戚。而紫禁城由慈禧六十大寿渲染出的那些“喜气”,也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