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饥荒英国还抽粮,素质这么差是在针对谁?
来源:地球知识局
爱尔兰这个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稀缺的资源,决定了其处在欧洲文明的边缘,从古至今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事在此发生。也正是如此,爱尔兰有机会窥视着英国和欧陆的状况,学习强邻。
但是,随着“邻居”英国的脱欧,爱尔兰似乎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在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了爱尔兰当下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英国脱欧,爱尔兰的身份也要变一变了
今天,我局文章就带你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个“翡翠岛国”——爱尔兰。
爱尔兰和不列颠
爱尔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边,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欧洲和北美之间的重要跳板,也一直被英国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不过虽然英国和其是邻国,两国地理地形的不同,也决定了两国的“上层建筑”因此大相径庭。
两国的对比姑且就看成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对比。
大不列颠岛面积较大,是世界第九大岛,大体上以奔宁山脉一分为二,呈南低北高的状态。东南侧的英格兰平原可以说是大不列颠岛为数不多的农耕用地,也有伦敦这样位于大河中下游直通大海的巨型港口;西侧的曲折岸线成就了众多良港,更间接成就了英国人最得意的“工业革命”。
地图
从外部条件来看,南部窄小的英格兰海峡方便英国人联系欧陆,在欧陆战时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内外条件相结合,很自然地使得英国成为了一个海洋气息非常浓郁,并时不时得以参与欧洲竞争的国家。
英国人能在伦敦的水面上建机场,爱尔兰就够呛
爱尔兰岛面积相比而言要小得多,地势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南部沿海悬崖陡峭,海岸线也平坦了许多。岛内仅有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称得上是良港。
然而贝尔法斯特是在英国手里的
这样的地理结构,让爱尔兰先民很容易固守在盆地中央而不愿意外出,尤其是当外出涉及翻越山岭和从悬崖下水这样的高难度操作时。同为岛国,爱尔兰的海洋气质比起英国和日本,可是要差得远了,其经济和文明发展空间,也容易被局限在岛上一隅。
爱尔兰还真是个盆地
不过虽然这些地理阻隔没有能让爱尔兰人早点下海,却也在今天让爱尔兰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爱尔兰海岸线上浴场、沙滩众多,绿草如茵的自然风景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于岛上经济也是巨大的贡献。
不去浪漫的土耳其了,不如去美丽的爱尔兰
不过两者如此靠近的距离,爱尔兰又是偏弱势的一方,爱尔兰迟早是要和大不列颠“合流”的。
英国是自己人or敌人?
关于爱尔兰和英国的恩怨,要从中世纪说起。
在中世纪以前,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一直生活在爱尔兰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公元5世纪,天主教传到了爱尔兰,使之成为欧洲天主教的重要传播区。但由于和欧洲大陆相隔较远,所以爱尔兰的天主教长期游离于罗马天主教之外,成为欧陆天主教之外的一块飞地(地位和冰岛、格陵兰差不多)。
爱尔兰的天主教堂圣柯曼大教堂
12世纪,英国人从教皇那里取得了对爱尔兰的宗主权,随后以“重建爱尔兰社会秩序”为由不断入侵爱尔兰。尽管爱尔兰人奋起反抗,但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所以被迫向英国屈服,承认了英国的宗教统治权。
随着英格兰1536年统一威尔士,并逐步蚕食苏格兰,英格兰人对爱尔兰的野心也不断膨胀,不断向爱尔兰进行渗透,并在沿海地区进行殖民统治。在“圈地运动”中,在不列颠岛上已经无地可圈的人跑到爱尔兰大肆“圈走”邻居的土地,并在爱尔兰推行宗教改革,推行新教,激发了爱尔兰人的强烈反抗,被镇压后发配往偏僻的南部地区。
爱尔兰至今仍是天主教地区,即使北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天主教地区
面对英国的暴行,爱尔兰人不得不向教皇求助。1580年,罗马教皇联合西班牙对爱尔兰进行远征,试图解放爱尔兰,但结果不但没解放爱尔兰,更是成就了英国。1588年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消灭了爱尔兰人最后的希望。1603年,英国通过“九年战争”彻底将爱尔兰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了大英帝国的第一块“殖民地”,但爱尔兰人却始终没有向英国人屈服,反抗浪潮不断。
已经将爱尔兰视为自己的一部分
1845-1850年,爱尔兰爆发了著名的“马铃薯瘟疫”,爱尔兰人赖以为生的土豆大幅度减产,很多地方绝收,爱尔兰人生活无以为继。而英国派往美洲的运粮船虽然在爱尔兰停靠,但没有一袋粮食发给饥饿的爱尔兰人,让爱尔兰仍然保持着粮食净出口。
都柏林的大饥荒纪念雕塑
由于英国政府的不作为,上百万爱尔兰人在这场大饥荒中死亡,超过250万的爱尔兰人漂洋过海逃往美国,这构成了传统美国白人里的主力军。
登陆纽约埃利斯岛的被迫移民
在这场大灾荒中,爱尔兰损失了近半的人口。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不堪压迫的爱尔兰人在这场大饥荒中彻底和英国人决裂,走向了英国的对立面,民族觉醒和反抗浪潮因此愈发激烈。
那些不甘被统治的普通人拿起枪,势单力薄的与英国人打游击
终于,爱尔兰在1916年爆发了“复活节起义”,向英国统治者发难。此时英国正在欧陆和奥匈、德意志打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在1919年授予了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相同的自治邦地位。而二战结束后,由于“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体系崩溃瓦解,爱尔兰人趁完全机脱离英国。1949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退出了英联邦,获得了彻底的独立。
复活节起义就是为了逃出英国的手掌心
不过,爱尔兰的独立并非是全国性质的。由于允许岛上各地选择自己的归属,在历史上和英国人最早接触也是关系最亲密的北爱尔兰人最终选择了跟着英国走。整个北爱尔兰岛上最富裕的一块仍然握在英国手里,这成为了两国之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然而北爱尔兰始终有断断续续的对英国统治的防抗,有些人甚至不惜忍受痛苦甚至牺牲生命也要为北爱尔兰争取自由和权利。
如何成为“欧洲明珠”?
虽然在中世纪是边外之地,但到了现代就不难发现,爱尔兰是欧洲为数不多的“净土”。
由于没有经历工业的污染,并且离美国本土近,在“二战”后的“科技革命”中吸引了大批欧洲和美国的高新技术人才来此创业。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如英特尔、苹果、微软等愿意把自己的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在“新秩序”下,爱尔兰开始把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长期国策。
微软员工在爱尔兰总部工作的环境不羡慕,真的
很快,电子、信息技术、医药、精密器件等新兴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逐渐成为了爱尔兰的支柱产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政府不断调整对内对外经济政策,采取优惠税率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占爱尔兰GDP的40%,人均收入已经到达了世界第五。由于经济增速迅猛,爱尔兰被誉为“欧洲小虎”,并且因为科技水平高,还被称为“欧洲硅谷”。
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当不错
与此同时,爱尔兰政府为了能长期在欧洲立足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大兴教育。虽然起步在西方很晚,但这一政策却获得了成功。目前25岁至34岁的爱尔兰年轻人中39%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持工程科学学位的人口比例为欧盟成员之最,并且爱尔兰的教育已经成为产业,和高新技术开发一起,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而存在。
随着2016年英国脱欧,因此有人认为同是欧陆之外的岛国爱尔兰也会脱欧。但事实上,爱尔兰要“脱欧”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爱尔兰自身是外向型经济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需求很高,对于像德国、法国这样的欧盟国家依赖很大;
二,爱尔兰在宗教文化方面更和欧陆诸国相似,而不是英国;
三,爱尔兰和英国有着北爱尔兰这个不稳定因素存在,如果“脱欧”将会被全欧洲孤立,这个打击对爱尔兰来说将会是致命的。
随着爱尔兰的科技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以及中国消费市场对科技产品的兴趣逐渐浓厚,近些年中爱两国关系升温,两国实现了互赢共利。爱尔兰为了在中国教育市场增加知名度,而于2012年和北京工业大学合办了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来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棋。
在中国也能参加爱尔兰圣帕特里克节的庆祝活动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目前也有包括华为在内的四家科技公司把爱尔兰当成了开拓欧洲市场的第一步,在爱尔兰设立欧洲总部。中国目前正在逐步取代昔日美国在爱尔兰的位置,成为“爱尔兰第一投资商”。
爱尔兰这个“翡翠岛国”,在中世纪和近代以饥荒与顽固的群众而文明,在新时代则会以“欧洲硅谷”的身份被世人所铭记,甚至很有可能影响欧洲地缘格局。虽然体量上只是一个小岛国,但他们期待着以“科技大国”的身份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