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么硬,除了都是山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来源:地球知识局
密集的群山和靠山面海的特殊地形,让福建在漫长的历史上都和中国的主体部分有着诸多不同。在中央王朝的早期历史上,福建甚至被视为一块最冥顽不灵的化外之地,空有建制而全不听中央号令。
即使是那些因为北方战火而逃入福建的北方汉人,在进入了福建之后,也开始演化出特殊的社会结构,把宗族宗法制度演绎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可以说是东南丘陵的核心地带
而这一切,主要是因为进入福建是那么困难,从福建外出也极为不便。直到今天,福建也仍然是一个和外界有着诸多不同的省份。
交通,是谈及人们谈及福建时永远也绕不开的一把钥匙。
福建就是山
若要问一个先秦时期博学的古人关于中国南方的知识,他的描述会终止在长江沿线,比长江南岸更远的南方,就不是他的知识所能及了。
即使对于最南边的楚国人来说
向南越(两广)渗透
也比向闽越(福建)渗透容易得多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如果问一名秦朝的官员帝国南方的情况,他会知道得更多一些,也许能把广东和广西的大致情况描述一下;而汉初的人,则能把浙江南部和江西的情况讲得更清楚一些。
但唯独对福建,这些人恐怕了解甚少。虽然被浙江、江西、广东这几个省份包裹着,但福建却似乎自带战争迷雾。统治着周边地区的秦汉中央朝廷,被死死阻拦在了福建的外侧。没有人知道在这群山背后发生着什么事情。
西汉时的福建属于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很巨大)
而会稽却位于整个郡的最北端
福建境内甚至只有一个县-冶县
可见当时福建除福州外恐怕都是化外之地
能够让福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甚至让追求大一统的皇帝们都鞭长莫及的,是福建的山。
本身东北-西南向的福建,按照从西往东的顺序又可以分为东北-西南向三个部分,也就是闽西、闽中和闽东。划分出这些地理区块的,是一层又一层连绵不绝的山脉。
前往广东有很多条路线
前往福建那可就是
里三层外三层,里里外外又三层
闽西山地的标志性地理单元是著名的武夷山脉。对于福建来说,武夷山脉不仅是一座以自然奇观著称的自然遗产,更是福建的守护圣山。武夷山脉的东西两坡呈现明显的不对称,东坡有层次地舒缓向上,西坡则是地形发育中的断裂层,有着明显的断崖。
武夷山脉中连绵不断的山地与谷地
(从长汀至连城盆地)
这样的地质结构,在自然和人文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坡陡峭的悬崖,能够有效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干旱冷空气,让武夷山东坡以东的地区能够常年保持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山地地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为福建多少保留了一些生产的潜力。而且陡峭的峭壁,不仅能够阻挡住狂风的来袭,也是军事上的优质防御阵地,让很多试图入主福建的军队知难而退。
在狭小的山间谷地
仍顽强建起人类的聚落
注意其中穿山而过的铁路与公路
翻过武夷山脉,闽中的山地则是由三个断开的山脉构成的,从北至南分别为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这一系列山脉,是位于福建腹地的第二道闸门,风光秀丽却完全不适宜人类大规模定居。在福建的早期历史上,这些地区除了一些散碎的部落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烟。连从北方南逃的难民,也不愿意在此多做逗留。
西高东低的福建
东高西低的台湾
在海峡两岸面对面
事实上,这里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虽然适合旅游业开发,但是至今诸如戴云山这样的景区,商业化程度也不深,徒步旅客甚至需要自己找到村边的山路上山游览。
通向戴云山的山间小路
这样难以开发的清净之地,当然也就成了追求清修的佛教徒的最爱。因此闽中山间多佛寺,顺带着让整个福建都拥有了浓郁的佛教和茶道氛围,清新中透着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