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村夫”并非底层逆袭

本文节选自《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作者:成长,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诸葛村夫”的庞大政治资源

在《三国演义》及三国题材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诸葛亮的敌人骂他是“诸葛村夫”。久而久之,“村夫”成了人们对诸葛亮十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出山前的确住着草庐,躬耕陇亩,一幅清贫的样子,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他估计得种一辈子地。在大众眼中,诸葛亮从农民成为丞相,简直是一个底层逆袭的励志故事。

诸葛亮真是农民出身吗?

显然不是,这都是《三国演义》渲染的效果。小说就是希望反差大一些,这样戏剧性才强一些。这样的假象也不是无本之木,因为西汉初年就曾经有一幅“布衣将相”的政治图景:汉高祖刘邦和他那些开国文武大臣,不都是亭长、县吏、屠夫、吹鼓手这样的社会底层吗?

然而,时过境迁,在世家大族主导官场的东汉末年,如果真是一位没有家族背景的草根少年,尤其是文士(武将还能立战功),实在很难崭露头角,也很难拥有社会关系能被举荐给刘备这样的当世豪杰。实际上,诸葛亮非但不是草根出身,而且背景还很强大。

琅琊诸葛氏中最早从政者为西汉元帝时期的司隶校尉诸葛丰。司隶即京畿之地,司隶校尉专门负责监督京师的皇亲国戚、达官要员,既是令人畏惧的职位,也是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偏巧诸葛丰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检举官员时毫不避讳,京城人有一句俗语:“间何阔,逢诸葛。”就是说诸葛丰执法严正,使得贵戚畏其锋芒,到处躲避。诸葛丰的名声流传甚远,甚至连曹操也对诸葛丰的霹雳手段十分欣赏。邺城爆发魏讽之乱,曹操叹息说,魏讽之所以能作乱,就是因为自己手下没有像诸葛丰这样能查处奸邪之徒的能臣。

书摘|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村夫并非底层逆袭

但诸葛丰处于西汉帝国由盛转衰之际,汉元帝也非明君贤主。当诸葛丰查到了贵戚许章时,便惹怒了汉元帝,被夺去了符节。自此,司隶校尉便没有了符节,权力大打折扣。诸葛丰没有学会官场油滑的那一套,带着一腔愤懑上书要求辞职。皇上并未批准,却从此疏远了他,降他为城门校尉,权贵们也时常攻讦贬损他。最终,诸葛丰以年老之躯、戴罪之身被免为庶人,终于家中。诸葛家族的第一次从政以失败告终,却传下了忠诚正直、刚正不阿的家风,其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在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对诸葛亮人生影响最大的是其叔父诸葛玄,是他把诸葛亮从东海之滨的琅琊带到江南,也是他将诸葛亮带入了荆襄名士的圈子里。

关于诸葛玄的仕途,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三国志》记载,诸葛玄被袁术派去豫章郡担任太守,但李傕、郭汜把持的朝廷另派了朱皓(太尉朱儁之子)担任豫章太守。诸葛玄无法上任,只好带着诸葛亮一家去荆州投奔刘表,不久病卒。《献帝春秋》则说,诸葛玄去豫章上任是由刘表任命的,朱皓从刘繇那里借了兵来攻打他,诸葛玄退守西城,被反民所杀,诸葛亮则带家族投奔刘表。

这两种说法虽然出入较大,但从其相同点来看却能看出两个线索。其一,诸葛玄与刘表关系匪浅,还可能与袁术相交甚厚。刘表和袁术都是当时的大镇诸侯,豫章郡又是两大势力共同觊觎的领地,委派诸葛玄去占据豫章,足见他的才干和对他的信任。二是,诸葛玄无论是南下豫章,还是西投荆州,都将诸葛亮兄弟带在身边。当时青徐之地战乱频仍,琅琊郡则被臧霸、孙观等豪强势力盘踞,反倒江南相对平静。因此诸葛玄远赴豫章任职,也有举家南迁避祸之意。

诸葛玄与刘表有何交集?于史无证。他将诸葛亮一家送到了刘表统治下的荆州,便撒手人寰,但留下的人脉网却是强大的,因为它让侨居于荆州的诸葛家族迅速融入荆襄上流圈子。如前文《襄阳豪门风云录》一章所述,诸葛亮大姐嫁给了襄阳大族蒯家的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大隐者庞德公之子庞山民,诸葛亮自己则娶了另一位襄阳大族黄家黄承彦之女。

书摘|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村夫并非底层逆袭

史书记载,黄承彦的这个女儿,黄头发、黑皮肤,可以说是丑女。因此诸葛亮的这门婚事在当时就成了乡野之人谈论的笑话,还编了首儿歌:“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诸葛亮娶丑女,“娶”的实际上是老丈人的身份地位,也就是襄阳名士圈子的入场券。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是蔡瑁的姐夫。这么推算起来,诸葛亮见了刘表应当叫一声姨父,见了蔡瑁则应称舅父。

上述三门婚事,就像三把牢固的锁,将颠沛流离、客居荆州的诸葛家族与荆襄世家大族们牢牢地绑在了一起。考虑到当时诸葛亮还年少,笔者推测,这很可能是诸葛玄死前特意安排的。唯有进入了这个荆襄上流名士圈子,才能为诸葛亮铺设起未来入仕的台阶,为其建立起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么说来,诸葛亮以在野之身结交司马徽、徐庶、崔州平、孟建、石广平、庞统等名流之士,最终被推荐给刘备,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当然,还应当提到的是,深厚的豪门姻亲背景为诸葛亮提供的,还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见识。正因为他对荆州之主刘表太熟悉了,早早洞悉刘表并非命世之主,才并不急着出来做官,而是沉得住气,躬耕陇亩,以观时变,静待那位“真命天子”的到来。

诸葛亮养子死亡之谜猜想

诸葛亮的长子是谁?

有人回答是诸葛瞻。这个答案并不准确。在诸葛瞻之前,诸葛亮曾过继诸葛瑾之子诸葛乔为子。在古代,宗法关系高于血缘关系,过继即视为亲生子。然而,诸葛乔却在盛年早逝。这是一件谜案,至今难辨其详。

诸葛乔在吴国时已经与兄长诸葛恪齐名了,当时的评论者认为,诸葛乔才能不及诸葛恪,但性格好过诸葛恪。到了蜀国,诸葛乔官至驸马都尉。但诸葛乔并没有留在成都,而是与诸葛亮一道出屯汉中。汉中是蜀国北伐的军事指挥中心,诸葛亮将他带在身边,可见是要把他当继承人来培养。

到了建兴五年(227),四十六岁的诸葛亮终于喜得一子,即诸葛瞻。但诸葛乔过继在先,所以此时诸葛亮在法理上有两个儿子,即长子诸葛乔、次子诸葛瞻。

可在诸葛瞻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诸葛亮首次北伐的建兴六年(228),诸葛乔突然死了,年仅二十五岁!

《三国志》对此的记叙很简略,未载诸葛乔死因。但在裴注《诸葛亮集》中,刊载了诸葛亮给其兄诸葛瑾的一封信函,信中这样说:“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大意是:“我本来是想让诸葛乔回成都,但如今将军们的子弟都赴前线负责军队的粮草运输,我觉得诸葛乔应当与他们荣辱与共,就让他督兵五六百,和将军子弟们一同在山谷中负责粮草运输。”

分析这段话,我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诸葛乔曾参与第一次北伐战争。此事在“蜀二代”霍弋的传记中也得到了印证:“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霍弋)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看来诸葛乔不仅是搞运输,还作为游击部队辗转多地,策应各方。

诸葛乔
诸葛乔

再看看这封信件的语气,言语十分恳切,像是极力在向诸葛瑾解释为何要派诸葛乔上前线。文中特意强调了诸葛乔是与其他的将军子弟在一起,除了让他放心,也透露了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我总觉得,如此刻意的解释,其背后一定有某种不安的心情。可惜信件原文散佚,无法得知这句话是出于何种语境之下,一切只能靠猜测。

我们都知道,那一年诸葛亮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连赵云、邓芝都被魏军追击,失利于箕谷。诸葛乔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去世,又在战事前线,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死另有隐情。是阵亡于军中,还是像马谡那样因违令而被军法处置?我们不得而知。

站在阴谋论的角度,有一种可能性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诸葛亮借战争除掉年长的养子,为亲生子的未来扫除障碍。这种推论显然颠覆了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不会被太多人接受,而且缺乏证据。但作为诸葛乔之死因多种解释中的一种,它也不应被轻易排除。因为在蜀汉,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比如刘备对待刘封。

诸葛瞻子承父业了吗

诸葛瞻的降生为诸葛亮晚年鞠躬尽瘁的岁月平添了些许欢乐。他在给诸葛瑾的信中掩饰不住自己对孩子的喜爱:“诸葛瞻今年已经八岁了,聪慧可爱,我怕他太早成熟,以后会不成大器。”

为了教育好这个独子,诸葛亮写下著名的《诫子书》,为后世留下了这句教子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的家庭教育内容含义深刻,境界高远,无怪乎得到后代人的推崇。

可是,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吗?

书摘|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村夫并非底层逆袭

诸葛瞻八岁丧父,十七岁娶蜀汉公主,授骑都尉,而后官爵累迁。史书中不见他有何等功绩,反倒是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说蜀地人因为追思诸葛亮,都喜爱诸葛瞻,每当蜀汉朝廷出台一些利民的政策,即便不是诸葛瞻提倡的,百姓也争相道:“这都是诸葛瞻所为。”陈寿特意加上“美声溢誉,有过其实”的评语,认为诸葛瞻的好名声主要是老百姓对他父亲爱屋及乌的原因。

到了蜀汉景耀四年(261),诸葛瞻已经做到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录尚书事。当时,诸葛亮培养的接班人蒋琬、费祎、董允均已亡故,诸葛瞻与董厥实际上行丞相之权,为国家最高行政首脑。但诸葛瞻、董厥主持内政之时,正值宦官黄皓弄权,诸葛瞻、董厥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匡正,被《三国志》认为是失职。

此外,诸葛瞻、董厥与在外统兵的大将军姜维的关系也不好。他们甚至向刘禅提出,姜维连年用兵,导致民生凋敝,建议召回姜维,改任其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而令右将军阎宇代之。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北伐,其衣钵为姜维所承袭,而诸葛瞻作为其独子未有伐敌之功,却在后方给姜维使绊子,这就不得不让人降低对诸葛瞻的评价了。

实际上,当时已经有蜀国元老表明了对诸葛瞻的态度。有一次廖化要拉宗预去诸葛瞻府上拜会,宗预一脸不情愿地说:“我们都是年过七旬的人了,所欠不过一死,还有什么必要去登门拜访晚辈呢?”于是拒绝同往。老臣拜访晚辈,并不是什么失礼或丢人的事情,宗预有这么大的反应,可见对诸葛瞻的为人处事颇有微词。

蜀汉炎兴元年(263),邓艾打到家门口,朝中却无人可用,诸葛瞻请命领兵赴涪县抗敌,以维护武侯之子的尊严。但诸葛瞻毫无军事指挥经验,又自负不听黄崇的建议,以至于败退绵竹。邓艾遣使劝降,许诺灭蜀后表诸葛瞻为琅琊王。琅琊是诸葛家族的老家,也是诸葛亮终其一生无法返回的故乡。然而诸葛瞻不为所动,斩杀来使,继续作战,最终战死沙场,其子诸葛尚也一同殒命。

也许我们不应当苛责诸葛瞻,毕竟他的父亲光芒太过耀眼。但相比于同时期的名臣二代,如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陆逊之子陆抗,甚至其堂兄诸葛恪,诸葛瞻的确逊色很多。

好在蜀亡一役没有让诸葛亮一脉绝后,诸葛瞻另一子诸葛京幸免于难。入晋后,诸葛京任郿县令。郿县是长安西边的门户,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咫尺之遥却未能攻取的城池,没想到许多年后,他的孙子来到此处当官,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