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国家”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英德关系

一、《历史研究》中“大一统国家”思想与特征

汤因比在其著名史学大作《历史研究》中多篇章节提到了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及其对历史的影响,作者该思想的提出震撼了史学界,对史学理论的影响极深。同时,汤因比该思想与该时期英国与德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与外交政策的变化是否有直接或是间接联系也值得思考,从中读者可以判断汤因比的学术研究与《历史研究》该书著写的最终目的是否始终贯穿英国的政治与外交利益。

《历史研究》的第六部开始便是汤因比关于大一统国家的讲述与分析,在该部分的第二十三章,汤因比提出了一个问题:大一统国家本身就是目的,还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对于这个初看让人费解的难题,汤因比首先给出了大一统国家的几个突出特征:

首先,大一统国家给文明的社会载体带来政治统一,它们兴起于文明崩溃之后,而不是文明崩溃之前。他们不是,而是小阳春,掩饰了秋天,预示着寒冬。

其次,大一统国家是少数当权者的产物,也就是说,他们是出自那些一度富于创造性,但已失去创造力的少数人之手。

不过,大一统国家的形象还不完整。大一统国家不但是社会衰落和少数当权者的产物,还表现出第三个突出特征:它们意味着文明解体过程中经历了复原的过程,而且是特别显著的复原,文明的解体表现为有节奏的恶化-复原过程,之后又故态复萌。

人们一再想走出“乱世”,却屡遭失败,局势每况愈下。大一统国家的成功崛起最终终结了“乱世”,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一代人对于大一统国家自然是无比向往,感激涕零。大一统国家一经建立,就表现出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挣扎求生。

从上述之特征可以看到汤因比对于人类文明历史上大一统国家的基本定义与思考。在后面的章节,作者对于“大一统国家”开始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并举出了文明史上几大著名的“大一统帝国”,比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汉帝国等等,通过这些历史的证据,汤因比试图找到“大一统国家”对于人类文明史的影响。关于此处,多数历史学者对该观点基本是表示认同的,但是笔者认为,看似十分客观的“大一统国家”观点的论述与考据在实质上反映了汤因比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恐惧与担忧。作为英国本土集大成的历史学者,汤因比曾在一战后进入英国外交情报部门工作,而《历史研究》下半部分的出版时间恰恰又在二战前后,那么汤因比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恐惧与担忧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一统国家”观点的提出与英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的变化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而汤因比所恐惧的正是一战二战前后在世界崛起的德国和逐渐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之变化。

二、两次大战前后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与英德矛盾

大英帝国曾经辉煌一时,屹立在世界之巅,几乎没有任何雄壮的文字能够完美的形容出帝国极盛的年代。在维多利亚时代,不列颠的人们对于自己国家的自豪感是无与伦比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专有名词。从都柏林的日落到香港的午夜;从加勒比海的袖珍岛屿到南太平洋的广袤沙漠;从英属印度的种植园到南非的金矿,英国几乎征服了全世界。我们来看看布尔战役大获全胜之后诗人们矫揉造作的两首对鼎盛帝国的赞歌:

看啊!从她手里夺过权杖,

让她弯下膝盖!

她的陆地不再有仆人守卫,

她的海域不再有装甲船护卫!

奥斯丁,《致军队》

因此直面他们的世界,指着他们让他们局促不安,

让他们气急败坏;

如果他们胆敢挑衅,那么,以上帝的名义,

打,英国,击中他们的要害!

亨利,《为了英国》

对于帝国的子民尤其是帝国的勋爵们来说,大英带给他们的无上之荣光已经习以为常,而他们对于祖国的赞美与自豪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所以,当有一天,英国人发现,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庞大地能够挑战大英帝国权威的德意志巨人之时,骄傲的不列颠人开始恐惧与慌乱。

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俾斯麦政府的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日耳曼人长达一千多年的分裂与动乱。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新诞生的德意志第一帝国从出生那天起便开始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如果说威廉一世与俾斯麦还谨慎地使用着“大陆政策”经营着新生的帝国,那么继位的威廉二世则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征服世界”之梦想,这个充满着野心与战争欲望的梦想被德国的政府官员们堂而皇之的写进了国家政策中,它叫做“世界政策”(德语:Weltpolitik)。这是带着帝国主义色彩的政府作出的一个带有全球性范围内殖民扩张的长期国策。威廉二世叫嚣着“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通过1897年与1900年新的海军方案大力扩充海军,力图赶超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此时的大英帝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开展期间,但是,英国人没有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优先把握住机会。史学界一致的观点是,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在19世纪末期开始逐渐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并开始显露出疲态,尽管如此,该时期的英国仍然牢牢地控制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德国的崛起对于英帝国在海外殖民地的经营以及称霸世界的优越感是一种正在悄然升起的打击,同时英国一直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也在德国的扩张下显得岌岌可危,英德矛盾第一次如此深刻。由此,英国对于德国的恐慌在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真正的浮出水面。这场帝国主义之间的血腥屠杀最终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德意志帝国在自己发动的全面战争下解体,威廉二世被逼退位。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1926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让帝国的弱点展漏无疑,虽然并未过多波及筋骨,但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却从侧面反映出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国际地位上的动摇,尽管威尔逊的十四点外交被毫无颜面的打回了北美大陆。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英帝国的影响还未到达崩溃的地步,大英帝国有理由相信它将会很快的重新掌控世界。可惜,重新崛起的德国再一次让欧洲感到了恐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纳粹党魁希特勒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靠着自己的欺骗和诺言登上了德国权力的宝座。人们眼中所谓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很快将会让欧洲大惊失色。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英国及其海外属地,伦敦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大萧条让英国的复苏来得非常缓慢。此后数年,面对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扩张,英国并没有合适的应对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在中欧地区形成了新的大战策源地。

三、“大一统国家”思想与“德意志第三帝国”

可以看到,19世纪末以来德国的崛起对英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那么在汤因比《历史研究》中关于“大一统国家”的概念与特征是否与二战前的纳粹德国有着直接联系呢?“大一统国家”的第一个特征是兴起于文明崩溃之后的大一统政治统一。纳粹德国在1933年正式上台,它所接手的是崩溃的德意志帝国以及对德国局势毫无办法的魏玛共和国政权遗留下来的动乱。短短几年内,直到大战爆发前夕,德国人民已经对纳粹的政治宣传毫不怀疑,他们甚至认为这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纳粹给了人民面包和黄油,取得了人民的信任,那么人民也要适当的回馈他们的新政府。所以,被蒙蔽的德国人重新掀起了对战争的欲望,他们要夺回失去的德意志民族的光荣,要复仇压迫过他们的英法。至少在这一点上,德国人和纳粹党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因为纳粹关于战争和民族优越论的宣传正好对上了大部分德国人的胃口。我们可以将此视之为暂时的政治上的统一。

汤因比“大一统国家”特征的第二点-“少数当权者的产物,是出自那些一度富于创造性,但已失去创造力的少数人之手。”纳粹德国的统治维系于以希特勒为中心的纳粹党集团,这是一个独裁的,带着法西斯军国主义色彩的专制国家,希特勒是一位富有创造性和天赋的“领袖”,但是他却创造不出来德国未来的前途,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德国真正的前途。希特勒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帝国,一个能为他的战争野心服务的庞大的以国家为单位的战争机器。纳粹德国从诞生之日起到灭亡都未曾将专制与独裁放松一丝,它的灭亡完全是反法西斯盟国浴血奋战的结果。

“大一统国家”特征的第三点-文明解体过程中经历复原的过程,一种尤其显著的复原,一种故态复萌。所谓的“第三帝国”在建立15年前,它的母体经历了近乎于崩溃的解体: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的灭亡。在帝国的废墟上重建国家的魏玛共和国却又是让人惊讶的软弱与不堪,期间,德国共产党为了一个新德国的努力最后也付诸流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又给了德意志民族重重的一拳,德国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但就在此时,几年前还是小党派的纳粹党以一种高调的姿态迅速登上了德意志民族的领导位置,德国在几年内就复苏了,同时复苏的还有可怕的军国主义灵魂。德国在20世纪初的这种风云变化的国家震荡尽管与当时的国际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种文明的周而复始的复原过程,在这一点上,纳粹德国与“大一统国家”的第三个特征毫无疑问是吻合的。

汤因比说大一统国家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是“挣扎求生”“我们不能把这种特性误认作真正的活力,确切的说,它就像不轻言生死的老年人萦绕在心头的长寿欲望”,此处,纳粹德国从出现开始就符合这种特征:希特勒的纳粹统治以国民经济军事化代替正常的经济发展;以民族主义的大肆宣传与对外扩张代替了德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生活;最终发动的战争以及战争过程中纳粹德国竭尽全力地与整个欧洲为敌。这就是一个文明的挣扎求生,纳粹德国就像一位得了绝症快要病死,但在心底里却排斥死亡想要永生甚至回复年轻的老人,最终的结局是逝去而非真的长寿。

四、英国的恐惧与汤因比的担忧

1892年,一个英国哈罗公学的学生曾对大英帝国在未来一百年的命运作出了预言:

我可以看到,如今和平的世界上空笼罩着巨变的阴霾;激烈的巨变、可怕的挣扎;一场你无法想象的战争;还有,我告诉你,伦敦将陷入危机。伦敦将受到攻击,而我将在伦敦保卫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所看到的比你们任何人都远,我能看见未来。这个国家将屈服于一次可怕的侵略… …但是,我告诉你,我将指挥伦敦的防守,将伦敦和大英帝国拯救于水火之中。

温斯顿·丘吉尔的预言几乎准确地命中了大英帝国的未来,但同时也是他领导着伦敦人民成功的抵挡住了纳粹德国的空袭。丘吉尔所说的“这个国家将会屈服于一次可怕的侵略”的角色在二战中就是德国,但是丘吉尔当年说出的这段话可能并不就是指德国,而是他对于大英帝国命运的恐惧与担心。有志于英国美好光明前途的政府人士们一直害怕着大英帝国的衰落,但是他们害怕的却不是在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我们一直用‘反殖民化’的理论来解释,将大英帝国的瓦解归功于(或者归咎于)殖民地内部的民族主义运动,从爱尔兰的新芬党到印度的国大党。大英帝国的灭亡被描绘为‘自由战士’的胜利。从都柏林到德里,自由战士们帮助他们的人民摆脱了殖民地统治的枷锁,这种说法其实很有误导性。在整个20世纪,英国统治的主要威胁-或者说;最有可能成为大英帝国统治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并非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而是其他帝国。”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英帝国所恐惧的毫无疑问便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汤因比“大一统国家”观点的提出是否与纳粹德国有着直接的关系,文章第三部分已经作了论证的说明。考据汤因比的个人履历,我们发现,汤因比在1925年进入了英国外交部情报司工作,1919年汤因比代表英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在1939年至1943年期间汤因比担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交事务研究部主任,1943年至1946年,担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对于当时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英国的外交政策汤因比肯定是心知肚明的,而在《历史研究》的下部中(前面提到,该部出版时间正是在二战爆发前夕),汤因比曾多次提到“大一统国家”的负面因素。按照汤因比的说法,大英帝国很显然也是一个“大一统国家”,根据汤因比的履历,对大英帝国自身的批判与对纳粹德国的“含沙射影”,有理由相信,汤因比会选择后者。

实际上,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批判正是汤因比对于德国崛起对大英帝国国际地位威胁的担忧,不过这种担忧我们如果站在一个曾在国家外交部工作过的英国历史学家的角度而言,是完全合理和情有可原的。但是站在历史学本应该有的客观公正的角度,汤因比隐藏在《历史研究》中的主观政治外交立场是值得批评的,至少在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里,汤因比的学术研究和英国当时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的变化不可能完全脱离的,何况汤因比长期在英国外交部门任职,他的巨著《历史研究》是否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是很显而易见的。当然任何历史学家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和公正,汤因比“大一统国家”观点的确给了后世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人们以极大的启发,让人们更多更深刻地去思考历史的规律。他的这部宏篇著作还有许多值得人们去挖掘的果实,作为思辨历史哲学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汤因比的历史学术思想在基本上是应该值得肯定与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