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小渔村一夜暴富,他们却选择这样花钱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

说到挪威,你会想到什么?

海盗起家、鲑鱼产量、天然峡湾,还是诺贝尔和平奖?

又或者是黑金帝国、世界巨富,还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

这些都是挪威,不过这些也都不能代表挪威。

曾经的小渔村一夜暴富

如果要说挪威的发展史,一定离不开1969年这个节点。

1969年之前,挪威只是一个普通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农、林、渔等农业经济为主要支撑。

境内2/3的面积都被冰川、山地、高原覆盖,耕地少,粮食多靠进口,老祖宗传下来的唯一生存本领就是在海上讨生活——当海盗。

所以早在维京时期,聪明好学的挪威人就已经掌握了造船术和远距离航海技术,时至今日,挪威在世界航运领域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后来他们发现海盗这种无本生意不好做了,可是本国人口少,内需拉动不起来,于是开始做起外贸生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利用传统的海运业为交战国运输军火和其他货物,使本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从整个欧洲来看,挪威仍旧在拖大家的后腿。

毕竟和在全世界范围内叱咤风云的英法德比起来,挪威人民也就勉强当得上不愁吃喝四个字吧。

然而,就在1969年的冬天,当西方世界的目光都被嬉皮士的博爱所吸引时,挪威却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悄眯眯的发起了财。

大自然似乎格外眷顾这个北欧小国,到了1998年,土地面积不过38.5万平方公里的挪威发现了47个油气田。

这个原本以海盗起家的北欧最穷国,来了个华丽大转身,从一个海国、牧国、林国、驯鹿之国迈入了黑金帝国。

挪威人的冷静

但是与其他石油土豪国不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挪威人表现的尤其冷静。

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地质学家们就已经在北海发现了可能的油气储备,陆陆续续的,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向挪威递交了勘探许可申请。

但挪威政府并未急于和这些石油公司立刻展开谈判。

首先挪威政府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挪威大陆架上的所有天然矿藏的勘探生产权属于挪威王国,只有国王(授权挪威政府)才有权发出勘探和生产的许可。

其次,由于北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挪威又先后和英国、丹麦签订了基于中间线的海域划分条约,后来的勘探结果表明,这样的划分对挪威相当有利。

万事俱备之后,挪威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油气田开发。

1969年12月23日,在北海海域南部发现了Ekofisk油田,这是迄今为止挪威大陆架上第二大油气田,石油可采储量2.37亿吨。

截至2007年,挪威的油气田每天的石油产量为260万桶(包括NGL和凝析油),天然气产量为900亿标准立方米,是世界上排名前十的石油出口国和生产国,每年进账400亿美金。

小国大资源,以挪威现有的财富,530万的挪威人即使不工作,也可以富足的生活150年。

按理说,所有的爆发户大约都需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弥补贫困时期的匮乏。

比如迪拜,有钱了就填海造岛,建各种奇迹建筑;比如文莱,发现石油之后,国王就挥金如土的建了一个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皇宫。

但意外的是,财富的累积,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土豪般的气派,就如同他们发现油气田时的冷静一般,在面对巨额的财富时,挪威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偏安于欧洲一隅,过着恬淡而宁静、传统而朴实的生活。

比如这个缺啥也不会缺石油的国家,却有着全球最高的电动车普及率;

比如他们喜欢在图书馆手抄笔记,而不是大肆的复印资料;

再比如市面上林立的二手店和旧货市场,无不彰显着挪威人的低调和节俭。

当然挪威人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走过弯路,毕竟天下掉下来这么个大馅饼,任谁被砸到了都要懵好久。

挪威刚暴富时,也曾因过度依赖石油而导致其他产业的衰退。

那时为了搞石油产业,所有的挪威人都跑到石油相关行业上班,鱼没人捕了、船没人造了、各类工厂都倒闭了……整个挪威陷入了泥潭。

不过好在挪威人反应快,决定要走一条与别的石油国家不一样的路——在资源枯竭之前,为自己留好后路。

挪威人都是百万富翁

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之后,挪威政府开始默默地给所有挪威人存钱。

这笔钱,已经存了近30年,每个挪威人都为未来存下了近150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22.4万)。

这笔钱,就是著名的“石油基金”挪威国民保险计划基金,这两个基金后来合并到一起,名字就叫“挪威政府养老金”。

当然,这笔钱可不是用来给挪威政府养老的,而是挪威政府为后石油时代未雨绸缪,替未来的挪威人存下的,留着以后用的“私房钱”。

1990年,为了缓冲油价波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挪威成立了石油养老基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

因为该基金规模巨大,挪威央行并未将所有资金用于在挪威境内投资,否则将会导致挪威经济过热出现通胀,他们把目光放到了世界各地,约有42%在北美、36%在欧洲、18%在亚洲。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总资产中,有60.6%为股票,甚至包括价值74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份和价值55亿美元的“字母表”公司股份,平均下来在全球每家上市公司持股达1.3%。

它还有36.3%的资金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有3.1%投向未上市的房地产。

去年该财富基金的市值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20万的国家来说,超出了所有人对它的预期。

也就是这个养老基金的成立,让挪威人从此迈入了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能得到照护的乌托邦社会,他们拥有一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以育儿为例:

如果是纯家庭主妇或在怀孕前工作未满6个月者,在小孩生下来之前,挪威政府会发一笔生育准备金36000克朗(约人民币29000元),用于购买婴儿用品;

而有工作的女性可以选择不要生育补助费,这样的话生产后就可以享有10个月带全薪的育儿假,或把育儿假延至12个月,只领取8成薪资;

小孩生下来后,0-1岁每月可领650克朗(约人民币520元)新生儿补助,1-3岁如果不送去托儿所而是自己在家带小孩,每月可领3000克朗 (约人民币2400元);

另外,0-18岁每月还有营养津贴910克朗 (约人民币730元);

如果妈妈有超过一个以上的小孩,觉得照顾孩子压力大,甚至可以向社会福利局申请免费的育儿协助员,社福局就会派专员到家里来帮忙带小孩,一周三次。

另外,挪威央行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一次财务和详细的分析报告,政府部门可以从中了解收益情况。同时,任何挪威公民都可以查询到这些相关资料和年报。

除了成立石油基金,挪威还发展养殖业、造船业及创新科技等各个产业。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挪威的整个社会稳定繁华起来。

当世界各国无不在为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劳身焦思时,挪威人却能享受短时工、长年假和高收入,失业率低于4%。

挪威人的共享精神

不过有一点,虽然赚得多,但是挪威人的税很高。

挪威的所得税率从36%起跳,购物的消费税分为食品类14%及非食品类25%,汽车的汽油燃料税是80%。

有人就会问了,是什么驱使挪威人愿意支付这么高的税收?

我们来看看这些税收都用在哪里就会明白了——40%用于社会福利,17%用于劳工福利,25%用于教育。

是的,这些税收几乎都用来回馈社会。

这就是挪威人愿意支付高税率的答案,或者可以说,这是挪威人引以为豪的海盗精神:共享。

挪威人在维京时期,他们在海上冒险所得都必须共享,而这项共享文化在工业时代成为挪威的法律,奠定了今日挪威社会的平等与繁荣。

在世界其他地方,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是以他拥有多少来衡量,而挪威人却是以他每年为国家缴纳多少税,为社会贡献多少作为自豪与否的标准。

尽管,他们的国民所得高达9.7万美金,是美国的两倍,但在奥斯陆街头却没有多少奢侈品专卖店。

LV和香奈儿,不是挪威人快乐的源泉,他们更喜欢用一座座绿意公园和古老简朴的小屋取代拔地倚天的摩天大楼。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也经常在新年贺词中告诫人民:“不要过度消费,以免破坏环境。”

懂得回馈才守得住长久

挪威人的共享和节制并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层面,更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层面。

从最初开采石油开始,挪威人就明白,开采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节制,如果想从大自然那里得到更多就要懂得回馈。

1972年,挪威成立了环境部,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环保部委的国家;两年之后,挪威又成立了污染控制局;1983正式开始实施污染控制法。

发展环保技术、启用环保税、建立废弃物处理国家监控体系、产品说明加入生态标注,这一切理念和措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挪威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

早在1978年,挪威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针对矿物、生物、环境以及土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核算。

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等详尽的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挪威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国家。

1987年,挪威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该概念很快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也与1993年正式成立。

上世纪90年代初,挪威更是全面开始征收绿色税,包括二氧化碳税、石油税、柴油税、电力消耗税、车辆登记税和饮料容器税等11种。

因此,全球50万辆电动汽车,挪威就有5万5千台,超过10%,其数量和占比都是世界之最;

满街的电动车充电桩

又比如,挪威的公车,使用的是人体排泄物转换而成的生物燃料;

再比如,商场空调采用的是海水冷却系统。

所以即使挪威靠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重工业起家,也发展了很多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如铝、镁、硅、铁等冶炼产业。

但挪威的街头,却空气纯净冷冽,阳光明媚如洗。

不仅在国内力创环保科技,挪威还致力于全球环境保护。

他们在地球最北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设北极科学研究站,旨在研究北冰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也是进驻该站的10个国家之一。

挪威甚至每年花上30亿美金,用来保护远在赤道区域的热带雨林。

曾有媒体采访挪威的年轻人,问其如何看待挪威提供550亿克朗协助欧盟走出经济危机(挪威在1972年和1992年两次公投反对加入欧盟)。

该年轻人回答说:“我们必须那样做,因为挪威差不多也是欧盟的一份子,全世界都在帮助他们,中国也在伸出援手,这样做是在为全世界着想,毕竟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是会相互影响的。”

很难想像,这段话会出自一个不足二十岁的挪威年轻女孩口中。

中国人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挪威人倒是将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挪威再一次毫无悬念的位居榜首,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富有”并没有让挪威人懈怠,他们将对自然与社会的回馈看成自己的责任与斗志,这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是灵魂上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