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为何日本有些店家开始拒绝中国人预约

  前几天,我带了几家日本企业的负责人去江西景德镇访问,晚上在一起聊天时,聊起了刚刚发生在大阪市的一家烤肉店店长驱赶两名中国游客的事,大家为此感到震惊和担忧。震惊的是,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在日本发生。担忧的是,这件事很可能会成为日本社会抗拒中国游客的开始。因为中日两国之间民意的对立,正在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逐渐转向为更为现实的“待人接物”的礼仪教养上来。

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一个友好高峰期。那时候的日本人对中国确实很友好,我们都是体验者。一方面,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人们还在,对中国有一种负疚感。同时,那时候中国人还比较贫困,对日本没有构成威胁。再加上在日本的中国人也比较少。所以,那时候日本给了中国许许多多的帮助。日本人也很会照顾中国人,尤其是不少日本人乐意做中国留学生的保证人,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

日本人开始对中国人产生不好的印象,是在90年代后期。首先是一批中国留学生因为利益驱使,不去读书而打黑工,成为不法滞留的“黑户口”。随后,沿海地区有一些人开始偷渡日本,闹出了几起蛇头与偷渡者之间的凶杀案。而个别偷渡者因为找不到工作,开始在日本干起了偷盗行当。于是,日本的报纸上经常出现中国人的负面新闻,令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好感度出现大幅下滑,日本社会对中国人开始产生了一种“警惕心”。

日本人对中国产生一种复杂心理的,是在2011年。那一年,中国的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一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大海啸,死亡失踪2万人。日本社会当时既有一种对于中国的嫉妒感,又有一种失去“世界老二”地位的失落感,还有一种被中国超越的危机感,还有一种对于中国人均GDP依然排在世界80多位之后的“不屑一顾”,还有遭遇灾难的痛苦感。“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感纠结在一起,加上此后出现参拜靖国神社、购买钓鱼岛等问题引发中国政府与民意的强烈反弹,使得日本政府在寻求“重振国家雄风”的民族主义情绪驱使下,走上了一条与中国全面竞争与对抗的道路。

这一种竞争与对抗的结果,使得日本社会有92%的民众表示对中国没有好感。同样,中国也有高达86%的民众表示对日本没有好感。两国民众的对立情绪陷入了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糟糕的顶点。

但是,即使在这一种民意对立的高潮期,前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还是年年增加,2017年突破了700万,估计2018年会达到900万人。但是,前往中国旅游的日本人却年年减少,已经从90年代最高峰的360万人,减少到2017年不到200万人的水准。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通过日本之旅,亲眼目睹了日本社会的一种文明与日本人的一种素养,改变了对于日本的固有看法。但是,大量中国人涌入日本,深入到日本各地和各个领域,也让大城市以外的日本人,有机会接触和认识普通的中国人,让这些日本人看到了他们认为是不文明的中国人的举动。于是,一场异文化的冲突,也在中日两国国民中产生。

日本社会对于中国人大量涌入日本,产生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在日本政府层面,是十分期待中国人来日本,一方面,中国富裕阶层在日本的大额消费,可以拉动日本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日本之行,可以增进中国人对于日本社会的全面了解。因此日本政府设计的目标是:一年来日本旅游的外国人最终要达到4000万(日本人口才1亿2700万人),其中2000万是中国人。

但是,在日本国民的层面,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感觉到自己宁静的生活空间被外国人打破,尤其是高级温泉旅馆、高级百货公司、高级料理店,以前都是日本上流社会人士光顾的地方,现在涌进不少有钱的中国人,坐在边上说一通他们听不懂的中文,甚至使用他们看不惯或理解不了的餐饮习惯,不少日本人感觉到自己没有的方向,传统的生存空间受到干扰。这种岛国国民的狭隘心态,使得东京与京都的一些高级餐饮店,开始出现了拒绝中国人预约的问题。

目前,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最大意见,是“文明礼貌不够”,就像节目刚开始提到的两名中国游客在大阪烤肉店用餐的问题,在日本人店长的眼里,这两位中国人可能就属于“不良人群”。

日本人对于某些中国人行为失望的一大理由,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文化源自于中国,祖师的道德礼仪自然应该比日本好。但是,现实中看到的中国人的行为举止,让他们的内心出现了一种文化的虚脱与飘零感,在找不到文化之源的痛苦中,产生了一种怨恨的情绪。

到访日本的中国人,其实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家、外资企业高管、公务员和他们的家属,还有一些艺人们,礼仪教养完全达到了日本人所期望的水准。另一部分来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无论是经济能力和生活习惯达不到中国“新兴贵族”的水准,因此,开始遭到日本人的歧视。“看到中国人感觉不耐烦”,就是当今日本服务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动向。

而不少到日本的中国人,也带着一种情绪和一种感觉。这种情绪是受抗日历史教育和影视剧的影响,从登上飞往日本飞机的那一刻起,内心就涌起一种“去抗日”的冲动。抵达日本机场的那一刻起,满眼印证“日本鬼子”。有的人伺机“报复”,譬如某人在宾馆里打开水龙头放水一整夜。甚至有人还认为:“你们以前杀了我们这么多中国人,我现在砸你一只杯子,那算什么?”

不少中国人到日本还有一种感觉是:“日本人以前看不起我们,我们现在比你们有钱,你们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也容易摆出一种有钱人的架势,或者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自信,让日本人感到有点不舒服。

一位在大型日本企业里当副总裁的中国人,有一次去大阪的一家酒店入住,去查了自己的一份快递。酒店的服务员刚刚笑脸送走一位日本人,当这位中国人报上自己的名字后,酒店服务员一听是中国人,马上就摆出一种傲慢的姿态:“你等等”。说完,自个儿忙自己的事,把这位中国人撩在一边。当这位中国人再次跟服务员打招呼时,她还是说出“你再等等”,结果这位很有涵养的中国人等了整整10分钟。

这件事,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折射出了当今日本社会对于中国人的一种心态。而这一种心态的产生,或许是因为遭遇过中国人的失礼行为,但是也不能否认,日本服务意识的下滑,和一种傲慢情绪的蔓延。

我在日本各地讲演时,常常对日本人说一句话:你看中国,要纵向来看,10年前,中国人怎么样,10年后,中国人变得怎么样?不能老是拿日本与中国作横向比较,日本现在怎么样,中国现在怎么样,毕竟两个国家在许多领域有着诸多的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只10年、20年。

但是日本人说,我们没有生活在中国,不了解10年前的中国如何,我们只能比较现在的中日两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