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居然在现代还有这么多的奴隶人口

来源:地球知识局

2018年初,非洲联盟法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裁决,要求毛里塔尼亚政府赔偿两名逃跑的奴隶并惩罚他们的前主人。这条新闻淹没在每天出现在屏幕上的无数国际新闻之中,甚至都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

但是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不由得让人觉得饶有兴味——奴隶。在信息爆炸、文化昌明的现代,原来还有奴隶这种应该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族群?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毛里塔尼亚这个奴隶制的最后堡垒。

最后的奴隶主

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毛里塔尼亚是个陌生的国度。媒体上很少会出现这个位于非洲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它的伊斯兰化源自公元七世纪左右阿拉伯帝国对北非的扩张,宗教伴随着阿拉伯世界更为先进的文化涌入了当年的毛里塔尼亚。

欧洲人用武器殖民了非洲

而伊斯兰教用宗教“殖民”了非洲?

从地理位置上看,毛里塔尼亚其实十分特殊。它是北非阿拉伯文化与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文化的过渡地带,具有沙漠北方的富饶绿洲和南方贫瘠之地的双重特征。但产生这种文化复合性的前提,是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地区均被撒哈拉沙漠覆盖,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稀少的人口让文化的深层次融合很难实现。

国土基本上为撒哈拉沙漠所覆盖

被自然条件死死框定的毛里塔尼亚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国度。沿海地区还能有一些渔获和贸易的机会,内陆的大部分民众则还过着游牧生活,挣扎在艰难的温饱线上。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弱的国家,奴隶制的残余仍然久久不愿散去。

毛里塔尼亚的内陆城市

在跨撒哈拉贸易繁荣的古代是贸易中转站

而在现代,则远远落后于沿海

阿德拉尔省沙漠区

联合国声称,在2012年,毛里塔尼亚人口中有10%至20%(34万至68万人)生活在奴隶制中。奴隶制对毛里塔尼亚人而言是一个长期难题。它深深根植于社会结构,并与国家的民族构成密切相关。

前现代的奴隶贸易中

抓黑奴最凶的恐怕还是黑人

(显然内部差别和等级分化是很大的)

在人口组成上,该国摩尔人(阿拉伯-柏柏尔人的后裔,又称白摩尔人)和黑人各占30%,具有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哈拉廷人(又称黑摩尔人)占40%。白摩尔人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而起源于非洲的黑摩尔人则成为他们的奴隶。肤色和文化习惯上的不同,注定让一部分人受到社会的排挤,其中严重者,便沦落为奴隶。

一个摩尔人在阿德拉尔高原。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报告,奴隶在毛里塔尼亚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他们可以被买卖、出租并作为礼物送出,基本没有人权可言。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奴隶制中受到的伤害更大。除了要与男性奴隶一样承担放牧工作外,女性奴隶通常还需要在奴隶主的家内照顾孩子并做家务,受到男主人的性侵犯也是家常便饭。

如此的社会制度,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相背离,注定要遭到废弃。

1905年,法国殖民政府宣布在毛里塔尼亚废除奴隶制,然而这一政策收效甚微,奴隶制仍然顽强存在。在毛里塔尼亚独立之后的1981年,当地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奴隶制。但直到2007年,毛里塔尼亚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才出台相关法律将蓄奴定为犯罪,刑期最长为10年。2015年,政府出台了修正案,将刑期延长至20年。

然而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奴隶身份依然一代代的延续下去,很少有奴隶主受到相应惩罚。

截止到目前,只有一名奴隶主因拥有奴隶而被起诉,并于2011年1月被判处六个月的监禁。

2009年,两名废奴倡导者因涉嫌参加未经授权的集会而也被判处六个月监禁

政府模棱两可的态度

尽管国际社会对毛里塔尼亚政府不断施压,但政府仍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对待奴隶制。在毛里塔尼亚国内,公开谈论有关奴隶的话题被政府严令禁止。政府声称国家已经告别奴隶制,并禁止外国媒体在当地进行采访报道。

毛国农村发展部部长Moctar在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在毛里塔尼亚,所有民众都得到了完全的自由,包括思想自由、民族平等和性别平等,已经不存在奴隶问题。

我们国家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报道出了偏差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立法机关在法律上也设置了诸多障碍。毛里塔尼亚的法律将举证责任推给奴隶,要求受害者在调查开始前提起申诉,并且人权组织不得代表受害者提交案件。由于国内大部分奴隶均为文盲,真正提起申诉的少之又少。

政府部门不愿意积极推动的原因在于,许多政府官员曾经或者现在正拥有奴隶,享受着奴隶制带来的种种便捷和好处。他们作为富有的白摩尔人是奴隶制的既得利益者,想让他们自己良心发现去推动奴隶制的废除,几乎没有什么可行性。

民众正在抗议法院量刑畸轻

而在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之外,废除奴隶制遇到的客观困扰还有很多。

首先,在广袤的沙漠中执行法律是十分困难的。由于毛里塔尼亚国土的大部分均被沙漠覆盖,村落均星星点点的分布在沙漠深处,即使有法令,执法者也很难深入基层。而在这些法律触及不到的地区,触目惊心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

塔干特省省会-提吉克贾

作为一座省会城市

其实也只是一座沙漠小镇

走不出多远就荒无人烟了

奴隶主用鞭子和棍棒打奴隶, 并强制命令奴隶放牧,如果奴隶丢失了羊群或骆驼,主人会朝他们的头顶上方开枪威胁。针对女性奴隶的暴行则更多:女性往往会被奴隶主强暴并怀孕生子。

毛里塔尼亚的受害者

其次,很多获得“解放”的奴隶并非真正得到“解放”。 许多奴隶在获得自由后发现,生活并未因为身份的改变而有所不同,而所谓的“自由”也并非真正意义上获得自由。

一方面他们并没有真正获得物质上的独立,连食物和水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很难维持生计。由于极端贫困的环境和缺少基本的生存技能,他们不得不重返奴隶主的家,再次依赖奴隶主提供的各种牲畜过游牧生活。

失业问题即使在城市也是严重的

位于首都的贫民区

另一方面,有些奴隶不愿意放弃作为富有家庭奴隶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由于肤色和社会缺乏流动性等原因,即使走上社会,他们仍被认为是奴隶阶层的一部分。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在主人家中生活来得幸福些。

无法摆脱的心理枷锁

客观因素如此残酷,人自己的价值观坚持就成了奴隶解放运动的关键。然而在现代毛里塔尼亚,心理上的枷锁还远远没有打开。

手上的枷锁打开了

心中的枷锁并没有打开

许多人认为奴隶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是合理的存在。对于祖上几代皆为奴隶的毛里塔尼亚人而言,在他们脑海中,“我是奴隶,需要完全服从”这一概念根深蒂固。有些奴隶甚至认为:“上帝决定要让我们受苦”。

就算已经肉体上获得自由,在身份认同上,他们仍认为自己是主人的奴隶,为主人工作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奴隶制长期的洗脑下,他们确信自己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这种社会地位,必须依赖于主人而生存。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导致了一种“自卑感”,它在心里上阻碍了奴隶追求更好的地位并实现阶层上升。

真正能大幅改变自身命运的幸运儿

实在凤毛麟角

(来自沙漠之花)

许多非政府组织纷纷投身其中,试图解放这些可怜的奴隶。其中的佼佼者是SOS-Esclaves和IRA Mauritania。SOS-Esclaves试图联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积极帮助奴隶获得解放。然而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是,很少有奴隶愿意接受他们的帮助,大多数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是麻木的。连SOS-Esclaves也承认,自己只能积极寻找并帮助那些想要自由的奴隶。

SOS-Esclaves官网

Accueil

而且如何为奴隶在获得自由之后的生活铺路也是一项困难的工程。

在首都努瓦克肖特,非政府组织成立了专门教授妇女烹饪和缝纫技能的培训学校,试图通过工作技能的培训让奴隶们能够自食其力,脱离主人生活。

缝纫课堂

但在毛里塔尼亚,民间力量是十分薄弱的,许多非政府组织面临资金困难等问题。对于政府而言,仅仅从法律上废除奴隶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奴隶在获得自由之后,政府还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经济援助,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不依赖奴隶主,过自由的生活。

想要让这些人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进而反抗奴隶主和不合理的制度,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