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到底是谁,又为何“因我而死”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字伯仁的名人,恰好一文一武,特点是都天不永年,死于非命。

武的那位,年代靠后,但是却功勋彪炳,是大明定天下的第二武将,仅次于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他就是常遇春。他是朱元璋打仗的急先锋,也是明初最优秀的骑兵统帅,在朱元璋攻略集庆、定都南京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在对元战争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惜天不永年,在征途中暴病而亡,年仅三十九岁。

而文的那位,也和南京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周顗(yi读三声)周伯仁。

前面说过,东晋是一个士族全面当政的时期,朝中做大官的基本全都是士族子弟。如果这么说还是不好理解的话,就再简单点说,朝里的人基本都是官N代、军N代、红N代(N≥2)。石崇、王恺、王衍、王导、刘琨、周处,无一例外都是如此。

毫无疑问,周顗也是一位官二代.,他的父亲是晋朝的安东将军、武城侯周浚。有这么高干的老爹,使得周顗在朝廷征辟他为官的时候非常有底气拒绝,直到他承袭了老爹的爵位,一举从官家子弟成为了一位侯爷。

尽管在当时人看来,周顗是一位优秀的名士,好多人还都很器重他,但是我们知道,官二代一般的表现是不大好的。很不幸的是,这位年轻时被认为其风雅可以“清我邦族”的周伯仁,在为官后的表现却很难称得上优秀:

南渡以后,司马睿交给周顗的第一项任务是出镇荆州。结果他刚一到荆州,就被成汉和流民军夹攻,狼狈逃出荆州,多亏了陶侃和王敦救援才得以保全性命。荆州是王敦、陶侃两人费尽心思才保全下来的,结果周顗一来就差点丢了,气得暴脾气的王敦当时就要弹劾他。

尽管险丢荆州,但是司马睿还是原谅了周顗,还把他调任他处。结果这位周大人太过嗜酒,无论是在吏部天官任上还是出任副相仆射,都天天醉醺醺的醒不了,搞得丢了吏部尚书,在仆射的位子上总共也就干了三天(人称“三日仆射”)。

这位嗜酒如命的周侯爷,原来在洛阳就嗜酒如命,南渡以后依然不改本色,还总是说南人都没几个喝的过他的。有一天,一位新南渡的北人来看望他,俩人一人喝了二石酒,周顗醒了以后没啥事,回头再看客人,早就断气了。

说实话,就这样的表现,也不过就是个醉鬼罢了,是很难被称为正色立朝的大臣的。不过周顗既然能得到后世赞誉,也就有其原因。原因就是他关键的时候不怂。

南渡不久以后,司马睿召集宴会,喝了两杯这位爷就大了,醉醺醺地说:“今日的宴会群英汇聚,简直可比尧舜时期啊!”周顗立刻站起来厉声指责:“国家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就算有尧舜般的君主,又怎么敢妄称圣人之世!”司马睿罕见的发了火(估计也是酒劲),立刻就要杀周顗,是一堆大臣劝来劝去,才只关了周顗几天而已。

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使得南渡众人对周顗的印象极好,认为他虽然整日醉醺醺,却不糊涂,而且有见地。就连王导都很喜欢这个大肚子醉汉,有一天哥俩喝酒喝嗨了,王导摸着周顗的大肚子说:“你这么大的肚子,能装点什么啊?”

周顗也笑呵呵地回答:“别的装不下,你这样的装上百个不成问题。”

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被《晋书》引用,一般被认为是体现周顗的诙谐幽默,以及其所谓的“名士风度”。然而,我倒是认为,这个故事只能体现王导的豁达开朗有肚量,周顗反而形象不那么光辉。

实际上,翻遍《晋书-周顗传》,除了怼司马睿和怼王敦(这个事我们后面再讲)以外,我看不到周顗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在他的任上,他似乎就只干了一件事——无休无止的喝酒。

是,喝酒确实很有魏晋风度,尤其是竹林七贤里阮籍的风度。但是请注意,阮籍是不愿意出仕的,即使做官也只不过是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而周顗呢?历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要害官职,在任上还是整日饮酒,这似乎就不妥了吧?

然而这却是整个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一个普遍现象——身居要职的人,整日谈玄论道,不干正事,不是清谈,就是饮酒。评论者们却不但不以此为缺憾,反倒认为这是名士风度,大加追捧,反倒是实干家们往往容易被批判,真是咄咄怪事!

纵览魏晋近二百年历史,以名士身份还能从容齐家治国的,不过二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东晋的谢安。很显然,周顗是比不了这两位的。

不过有一说一,周顗在王敦之乱的时候,还是展现出了他铮铮铁骨的一面。当台军败给王敦的乱兵的时候,周顗奉命去王敦军中“劳军”。很多人知道王敦不喜欢周顗,劝他躲着王敦别去,周顗立刻勃然大怒:“我们已经南渡到了建康了,还要往哪里躲!身为国家大臣,难道要去投靠百越和胡虏吗!”

王敦一看他就大喊:“伯仁,你为何辜负我啊!”周顗立刻回击:“大将军带兵前来靖难,我奉命平叛却未能奏效,是以此辜负您吧!”王敦愕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说到这里,周顗的形象似乎又高大起来。然而,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却使得他很快就没了命,那就是他喜欢开玩笑。

前面说过,王导和周顗的关系是很好的,俩人经常开玩笑。而在王敦举兵的时候,司马睿也动了把建康城内所有琅琊王氏全部干掉的心思,因此召周顗来商议。而在周顗进宫的时候,在一旁惴惴不安的王导凑了过来:“伯仁,我一家老小上百口,就拜托你了啊!”

周顗假装没听着,反而对侍从说:“今天要把那些当大官扥脑袋全拧下来,把他们的金印都抢过来!”

王导差点没晕过去。

面圣以后,周顗出宫,面对已经伏拜在地上的王导,他依然不说一句,傲然离去。

王导等了很久,刀也没落在脑袋上,反倒是把堂兄王敦等来了。王敦问他:“像周顗这样南北闻名的名士,应该位列三司,你看呢?”

王导不说话。

王敦觉得自己的价码开高了,又说:“那当尚书令或者仆射呢?”

王导还是不说话。

王敦本来就对周顗有看法,这时候被弟弟的态度给勾火了:“那就把这老小子杀了吧!”

王导还是不说话。

于是王敦下令,将周顗斩首示众。

周顗受刑那天,路过了晋朝的太庙,他大声喊道:“皇朝列祖列宗在上,王敦祸国殃民意图不轨,请诸位先帝速速收走王敦,以安天下!”押解的士兵用刀划破他的嘴唇,血流到脚面上,他也依然骂声不止。

直到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在检阅奏折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周顗临终前,他上给司马睿的奏折,全部是备陈利害,要他保住自己。悲痛之余,王导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就这么死了,不管他是一个醉醺醺的酒鬼,亦或是一个开玩笑开死自己的倒霉蛋,还是一个宁死不屈的忠臣,他都死了。然而,他的死却没能结束王敦之乱,这场动乱是要等到王敦、司马睿都入土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