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之战:罕见的骑兵攻城战例

骑兵一直是不适合进行攻城战的兵种。纵使在野战中驰骋千里,也经常在敌人的城池前望墙兴叹。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次战争史上罕见的骑兵攻城案例。建立时号称固若金汤的统万城,被一支轻骑兵为主的军队,轻易攻陷。

洗牌的季节

北魏 胡夏 西秦是北方最大的三股势力

公元5世纪初,中原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在这一轮惨烈的洗牌中,居于北方的鲜卑人强势崛起,建立了最初的北魏政权。北魏三代君主用了几十年时间,陆续占领了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等地。在南部打败了北伐的刘宋军队,在北部击败了南下的柔然部落。这让他们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在继位后,有意消灭残存在其周围的西秦、胡夏、西凉等国家,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但在具体的战略目标上,却犹豫不定。

此时北魏在北方最大的对手,是盘踞在今天关中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一代的胡夏国。胡夏的开国皇帝是匈奴人赫连勃勃,残暴好战却也智勇双全。他在位于河套地区的黑水河畔,修筑了著名的统万城,作为其统治的核心根据地。当地不仅是南匈奴数百 年来内迁后的聚居地,也是向北联通草原路线的一个战略基地。胡夏就依靠关中与河套两地,东拒北魏,西窥凉州。对于北魏来说,这就是一头卧榻旁的猛虎,让他们日夜不安。

但让拓跋焘忧心的是,一旦北魏全军进攻胡夏,北方的柔然必然趁机南下偷袭。在北魏与刘宋战争中,类似的剧情就发生过一次,让他们最终胜而无功。但如果先打柔然,那么刘宋和胡夏又不免趁机来攻。

举棋不定之际,拓跋焘率领鲜卑骑兵主力,来到和夏与柔然接壤的阴山山麓田猎放牧,操演兵马。此举也是为了观望形势,寻找出兵的时机。

最终,让僵持破局的那一颗棋子,是赫连勃勃的去世和夏国因为传位爆发的内乱。太武帝拓跋焘通过间谍侦知,自赫连勃勃死后,夏主赫连昌仓促继位。因为之前的夏国诸王子互相攻杀,导致关中大乱,人心浮动。北魏大军因此才下决心攻夏。

超越时代的要塞

北魏兵分三路攻入夏国领土。司空奚斤率领45000兵力进攻蒲坂(今山西永济)作为正面牵制。宋兵将军周几率领偏师10000人,作为奇兵进攻陕城(今陕西陕县)。主力由拓跋焘率领,从北魏都城平城出发,渡过黄河直取胡夏的都城统万城。

北魏在此时出兵,还看中了胡夏国内兵力空虚的弱点。原 来,胡夏这时候正在举全国之兵和西面的西秦激烈交战,国内一时之间难以调集拦截北魏军的强大军力。公元426年11日,拓跋焘率领北魏主力军渡过黄河后, 留下大军在后,亲自率领18000人的骑兵部队,日夜兼程奔袭统万城。他企图以闪电战,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趁乱夺取城池。

拓跋焘之所以采取这样冒险的策略,是因为他很清楚统万城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据 说夏主赫连勃勃来到这个地方的时,曾赞叹说: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下令在此修筑都城。其实统万城南俯关中,北接中国最好的马场河套地区,向西进 入河西走廊,向东窥视山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至即使赫连勃勃攻下长安后,依然选择统万城作为夏国的国都,并倾注大量人力和物力来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城 市。

留存至今的统万城遗址

之所以说统万城坚不可摧,是因为夏国为了修筑该城,投入劳役10万,并以胡人叱干阿利维匠作为工程师。此人在修造方面的水平极高,且为人苛刻到了残酷的程度。他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命造甲匠穿着自己造的甲胄,命造弓匠用自己造的弓射之。甲胄射破则斩造甲人,箭矢穿不透则斩造弓人。

统万城也是在这种原则下指导修建的。一段城墙造好后,即派武士以铁锥凿之,穿入一寸则杀筑城工匠。当然将工匠尸体埋入城墙可能只是个传说而已。但在这样残酷的刑罚监督下建起的统万城,的确称得上是铜墙铁壁。

今天考古学家提取统万城的城墙材质样本,发现这是一种以大量石灰混合砂石组成的物质,类似于明代流行的筑城材料三合土。《晋 书》里说夏国工匠“蒸土为城”,可能正是生石灰遇水产生大量水蒸气的场景。石灰经化学作用后变成碳酸钙,碳酸钙不但自身质地坚硬,还是砂石的粘合剂。同时 石灰遇水膨胀,会将砂石更紧密的挤压在一起。根据明清的记载,用三合土铸造的城墙,刀砍出火星而城墙不伤。来叱干阿利用铁锥来测试城墙坚固程度,也是出于 类似原因。又因为碳酸钙筑成了白色的城墙,当地又把统万城叫做“白城子”。

统万城遗址的航拍照片

这种先进的筑城材料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差不多已经是统万城建立后的1000年了。而位于欧亚大通道上的胡夏国,却已经在公元5世纪就使用了此类筑城技术。即便是在后来的明清两代,用三合土修筑的城池也不忌惮早期火炮的攻击,更不用说攻城器械相对原始的南北朝时代了。

不仅如此,根据现存的遗址考证,统万城还是一座防御工事比同时代中原城池更先进的城市。城市本身不但分为廓城和内城二重,且内城分东西二城互为犄角。外城上筑有马面,可以将火力覆盖到城下死角。考古发现还证实这些巨大的马面和四方的楼台内部都是中空的,可以藏兵屯粮,在交战时调动非常方便。这也是领先于当时中原筑城技术的一个设计。

统万城不仅城墙坚固 内部结构也易于防守

要想攻下这么一座在当时的中原看起来是超时代的城池,进攻一方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一点正是北魏君臣都非常担心的。在出兵之前,北魏大臣长孙嵩就劝谏说:如果敌人死守统万城,以逸待劳。我军攻城不下,柔然趁虚前来攻打,我们怎么办?

拓跋焘也是基于这样的担心,宁可甩开主力,使用机动性最强的一部分骑兵,以图达到攻击的突然性。他希望能在夏军来不及防守的短暂时间,用骑兵突破城门,达到夺取统万城的目的。这个计划是极富有军事冒险主义色彩的,但却又非常符合此时北魏军队的特点。

第一次突袭

北魏时期的战马俑

说起北魏军队,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其数量庞大的具装甲骑。一场大战,动辄以万计的数量出动人马俱甲的重骑兵,是中国历史上重骑兵运用的第一个高峰。然而在早期的北魏军队中,重骑兵数量严重不足,充当军队作战骨干的是大量草原式游牧轻骑兵。快速袭击正是这些轻骑的拿手好戏。

事实也证明拓跋焘的这次大胆冒险,至少取得了部分成功。当鲜卑轻骑兵突然出现在统万城附近的郊野时,夏国上下显然没有任何准备。胡夏国皇帝赫连昌正在宴请群臣,听到魏军杀到,君臣失色。皇帝立即率领禁卫军出城迎敌,结果连阵势都没列好,就被魏军骑兵击败。

按照既定计划,拓跋焘命令骑兵紧紧追击败逃的敌军,试图跟着败兵一起冲进城中夺取统万城。少数鲜卑骑兵就这样跟着混乱的败军,冲入了统万城的外城,并顺利冲入了西内城,在西内城的西门放起火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统万城发挥了超出中原城池的强大防御力。从各藏兵处和暗道冲出的伏兵重新夺回并关闭了西门。冲入内城的少数魏军全部被歼灭,只有领队的军官冒死越过内城城墙,在混乱中逃出了城池。

在夺城行动失败后,全属轻骑的北魏军就不可能再依靠正规攻城战来夺取统万城了。拓跋焘心中却已经有了再次攻略统万城的计划。他一面对左右说:统万城不可得也,它年当与卿等取之。一面派出骑兵在城郊四处焚掠,杀获平民数万人,掠夺牛马十余万头,并拔城郊居民万余家迁移到魏国。清空统万城郊野后,魏军退兵返回了自己的首都平城。

第一次统万城之战,还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战果。魏 军兵临京师城下,并在城郊四下杀戮的消息传到了夏国各地守军的耳中。蒲坂守军认为统万城已经沦陷,于是在魏将奚斤还没到来就仓皇撤走,蒲坂军的不战而逃, 也引发了夏国防线的大崩溃。驻守长安的赫连昌之弟赫连助兴也弃城连夜奔逃。奚斤率军攻入长安后,迅速分路出兵,占领了整个关中之地。胡夏国的南方领土全部 沦陷,只能聚兵于统万城附近,准备迎击北魏的再次进攻。

第二次突袭

公元427年,魏夏战争进入第二年。夏国稍稍从溃败中恢复,立即命平原公赫连定率军对关中魏军大举反击。

魏国方面,自去年闪电战夺城未果后,决定周密准备,对统万城进行第二次围攻。为此,拓跋焘下令在阴山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又命令长安方面魏军坚守战线,最大限度的牵制夏国兵力。最后,他还派人在黄河上架桥,预备渡过重型攻城器械。

5月9日,魏军开始渡过黄河,展开第二次统万城攻坚战。这 一次魏军派出精骑3000作为先锋,他们是早期魏军中为数不多的具装骑兵。紧随其后的是作为野战军主力的30000轻骑兵和30000步兵。垫后的还有搬 运攻城器械的30000名征召炮灰。大军在拔邻山屯驻修整后,拓跋焘决定率领30000轻骑兵先行前进,展开第二次骑兵袭击战。

鉴于第一次骑兵袭击战的徒劳无功,魏国群臣都建议不如等待步兵和攻具到齐后举行强攻。拓跋焘却不以为然的说道:用 兵之道,攻城为下。如果全军俱到而强攻,夏军必然害怕闭门坚守。一时不能攻取,粮尽兵疲,进退无道,不是上策。不如骑兵先往。敌人看见我军不是全军来攻, 必然有所怠慢。再用弱兵将守军引诱出来,举行决战。我军深入敌境二千余里,退路已经被黄河切断,正是兵法上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面。虽然不能马上攻陷统 万城,却可以将城中守军在野战中消灭掉。

魏军骑兵集团渡过黑水后,在6月抵达统万城郊外。此次魏军实行了极好的隐蔽机动,将大部骑兵埋伏在城外的山谷中,仅派出人数不多的一支诱敌部队,公开向统万城中的夏军挑战。

此时,胡夏军中有将领投降到魏军一边,报告了夏军具体的防御战略。夏主赫连昌率领禁卫军死守统万城,平原公赫连定则先打败南线魏军,夺取长安。再以得胜之师回救首都,内外夹击歼灭统万方向的魏军。

拓跋焘要改变魏军兵顿城下的不利局面,于是使用了间谍。他派人假扮从魏军中逃跑的士兵,对赫连昌散布假消息。赫连昌被告知魏军骑兵是在孤军冒进,已经断粮数天。辎重不到,士兵都只能以野菜果腹的假情报。结果,胡夏皇帝抛弃了既定的闭门守城战略,派出步骑兵30000人出城迎战魏军。

两军交战不久,魏军诱敌部队就全军假装败退。夏军步骑兵大举追击,前后一共跑了5-6里。这时魏军突然回师展开反击,将冲在前面的夏军主力骑兵包围后消灭。残存的夏军以步兵结阵,坚守不动。

早在和后秦交战的时候,胡夏就收降了岭北胡汉丁壮数万人,大多都充当护卫统万城的步兵。赫连勃勃命匠作大匠叱干阿利为禁卫军制造装备,都极为精利。胡夏的禁卫军的武器盔甲也都坚固华丽。加上夏国统率军队的风格一样以严刑峻法著称,所以步兵战斗力相当可观。在遭到鲜卑轻骑兵猛烈的冲击时,他们不但没有出现溃散的迹象,反而稍稍向前,用严整的阵型完全压制了骑兵的冲锋。

正在硬抗北魏具装骑兵的胡夏步兵

此时在魏军正面,突然刮起了风雨,逆风作战让他们的处境更加不利。拓跋焘当机立断,展开草原骑兵惯用的迂回战术,命轻骑兵两翼包抄敌后,将逆风作战的不利局面化为有利的顺风作战。但在兵力分散后,留在正面交战的魏军重骑兵就更加艰苦了。激战中,拓跋焘的坐骑惊厥倒地,夏军蜂拥前来想要杀死拓跋焘。多亏魏将拓跋齐舍身护主,拼死力战。在他的掩护下,拓跋焘翻身上马,反杀夏国尚书斛黎,敌军才稍稍后退。

完成迂回的鲜卑骑兵,又分左右两路从夏军身后杀出。夏军步兵被四面围攻,阵势崩溃。魏军杀死胡夏的河南公赫连满和大将赫连蒙逊,斩杀敌军万余人。

铁骑踏坚城

北魏骑兵在击溃敌军后立即展开攻城

夏主赫连昌随着败退的夏军向统万城方向退却。拓跋焘吸取了第一次统万城之战的教训,命令轻骑兵队对败兵紧追不舍。在魏军急速追击下,赫连昌竟然来不及进入统万城,被迫携数百骑奔向西南的上邽郡躲避。拓跋焘更是展现出其军事冒险家的本色,换成普通士兵的服饰,跟着第一批追击部队冲入了统万城。

守城的夏兵虽然因失去指挥而一片混乱,还是想方设法在敌军骑兵入城后关闭了城门。如果不是心腹将拓跋齐,用妇女的衣裙作为绳索让拓跋焘爬上城墙,一代名将太武帝或许就丧命统万城中了。但魏军已经大批入城,守卫城门附近的400夏兵溃散逃走,整个城市的防御体系开始瓦解。北魏骑兵在来不及封闭的城区间,横冲直撞。

6月3日,魏军正式宣告占领了统万城。他们俘虏了夏国官员、后妃等万余人。号称缴获马匹30余万,牛羊数千万,珍宝不计其数。

统万城的失陷,使得夏国丧失了立国的基础。在上邽方向的夏国残余,虽然组织了几次有力的反击,甚至还创造攻灭西秦的奇迹,但丝毫无法挽救大局。公元432年,同出鲜卑一系的吐谷浑部偷袭夏军,俘虏最后一代夏国主赫连定。赫连定被交给魏国后处死,胡夏国宣告灭亡。

统万城之战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骑兵攻城战例。攻击方纯粹依靠骑兵,尤其是缺乏防护的轻骑兵,攻克了有坚固防御城市。但这也只是北魏初创时期,缺乏攻城经验与足够重骑兵的一种赌博行为。

北魏自孝文帝时代后,重骑兵逐渐成为了军事力量的核心。这一影响一直到唐朝中后期,才因为各种非军事因素而逐步衰退。这样惊心动魄的骑兵袭城战例,也就再未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