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费旅游乱象有多严重?朱元璋不惜大义灭亲
转载自:我们爱历史
作者|子繇
古时的交通条件自然不可与今同论,寻常出一趟门必得数月时间。如果有时间,自然可以慢慢走,可若是要传递十万火急的公文,那可就等不了那么久了。
为了不耽误公务,古人设立了邮驿制度。本是为公办差的机构,后世却逐渐滋生出“公费旅游”的腐败行径。并且愈演愈烈,直逼得太祖朱元璋不惜以大义灭亲的手段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一、秦汉邮驿制度
其实,最早从周朝开始,政府就在道旁设立驿站,并配备良马和专职人员管理。到了秦汉时期,邮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不仅有了遍及全国的信息传递网络,还设置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
到汉朝时已经明文规定,每三十里要设一驿站,驿站必须配置驿马和传车供往来的邮驿人员使用。
据实际情况还会有相应的饮食与住宿提供。不难看出,此时的驿站已经具备了“公费旅游”的条件了。但由于当时的资源较为缺乏,相关法律的执行也相对严格,早期的驿站还并不存在“公费旅游”的现象。
二、唐朝的“公费旅游”
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水平和交通条件的发展,驿站数量大大增加,不仅有中央政府设置的“驿”,地方政府也设置了不少“馆”。经济水平的提高使驿馆配置的物质待遇也更加优厚。但驿馆会根据不同官员的身份品级,提供不同标准的食宿条件。
驿馆待遇的升级,本是政府为因公出差的官员提供更好的待遇,却逐渐演变为官员们私下享受的一种特权。但那时的官员要想享受驿馆的优待,必须凭借官府发放的有效通行凭证,而这种乘驿凭证只有公差在身的官员才能得到。
如果说唐朝的“公费旅游”还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公费旅游”,那到了元朝则已经演变为一种冠冕堂皇的“公费旅游”了。
三、元朝的变本加厉
元朝的驿站称为“站赤”。虽说元朝官员仍需凭借乘驿凭证,来使用站赤的各项物资,但此乘驿凭证的获取途径却不再仅限于官方授予。
到了后期甚至演变为只要肯花钱周旋,商贾豪富,甚至僧人道士都可以得到此凭证借住站赤,朝廷官吏就更不必说了。元朝的驿站逐渐成为众人出游、探亲、运输的中转站。
有史记载,元代的司徒刘虁从京都到江南探亲期间四处游历,其间所费皆仰站赤供给。
元朝驿站的滥用,使驿站物资大大浪费,入不敷出,并且给驿站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众多驿站都难以维系。
四、明朝的大力整治
亲历过元末乱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对于驿站的靡费乱象深有所感。于是自洪武元年,重置驿站时就对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除军国要事和奉旨办理军务的公差人员之外,任何人都不允许擅自使用驿站物资。不仅如此,为了维护此项规定的权威,朱元璋甚至大义灭亲,拿驸马开刀。
洪武三十年,驸马欧阳伦擅自挪用驿站数十辆马车来走私茶叶。其后家奴周保在河桥驿殴打例行检查的巡检司。朱元璋得知后立即下令将周保斩首,并赐死欧阳伦。有了朱元璋的铁面无私做表率,明初 “驿递清乐,而里甲不扰”。
饶是明初如此严酷的管理手段,但到了明朝中叶,驿站的管理又见松弛。有些地方官为了取悦来往官员,甚至在驿馆内建起亭台楼阁、假山园林,极尽豪奢,对朝廷禁令置若罔闻。驿馆每年超额的接待费用,也是造成政府巨大财政负担的一个原因。
由于明末驿站的大量耗费和种种弊端,1628年,朝廷决定精简驿站。在这次驿站改革中,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而被裁撤。失业而被迫返家的李自成又因欠债背上了人命官司,最终于1629年与侄儿一同投军。同年,因欠饷问题发动兵变。此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大明的灭亡拉开了帷幕。
当然,我们不能说大明的覆亡,是因为一个驿站或是因为一个李自成,但腐败一旦滋生,便如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蝴蝶的翅膀,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