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在帝都上小学,原来很容易
1.
民国建立那年,梁启超刚好40岁,他终于可以结束长达14年的海外流亡生活,从日本回国。清政府倒台后,梁的声望很高,学界不少人建议他回国教书撰文,做舆论大V、意见领袖,最好不要从政。然而他早就踌躇满志,决定要做一番事业,于是回国后径直去了北京。
到京安顿下来之后,除了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一同回国的长子梁思成的教育问题。梁启超是出了名的重视对后代的培养,梁思成这年11岁,思来想去,夫妻俩把他送进了北京西城区西绒线胡同的崇德学校读国小。
崇德学校是当时北京城里为数不多的新式学校,有小学和中学,原本是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梁思成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最与国际接轨的算数、外语、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也算是符合新派的父亲梁启超的教育理念。
2.
民国以后,北京城里的小学大多分为私立、公立和教会。除了筹办主体的区别,读哪一所都差不多,学费都很便宜,一个学年,低的三四块钱,高的五六块钱。
当时北京周边农村地区还有一种私塾,在教习传统的四书五经中,加入了一部分西方的现代教育科目,是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最佳选择。不过由于私塾的教材和师资欠缺,加上新式小学的门槛也不高,到民国中后期,这样的私塾就慢慢被淘汰了。
加上北洋政府后来陆续规范各阶段学制教育体制,穷学生富学生,只要在同一个北京城,都可以接受到同样优质的基础教育。外地学生来了,也可以直接就读,没有户籍限制。
比如安徽籍的杨振宁,11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就进入了梁思成就读的那所崇德学校。杨振宁读的是崇德的中学部,离家在校寄宿,还因为考试偷看被学校处罚过。
比杨振宁低两届的,还有邓稼先,杨、邓两家是世交,也同是安徽的老乡。但邓稼先没赶上好时候,读了3年崇德,学校就因为抗战爆发而停办了,他只好又转学到另一所私立学校,北平志成中学。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教会学校转到私立学校,在当时的北京,也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3.
对于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读完小学,尤其是在北京读完小学,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民国以前,小学分初小和高小,初小读四年,高小两年,两部分加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小学,当时称之为“完小”,民国以后,北京城内已经都是完小了。
一个完小毕业的人,就算不错的小知识分子了,出来后甚至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记个账,写点东西都可以胜任。民国不少大师,就是小学学历,比如沈从文,比如钱穆,比如翻译家金克木。
民国的小学,不但入学门槛低,办学也十分与时俱进,尤其是私立学校。早期的学校,受教会学校的影响,男女分校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当时北京东城区比较有名的两所私立学校,育英小学和培元小学,育英小学是男校,而培元小学是女校。
但到二三十年代,各大高校陆续实行了男女混校,这一制度也随之慢慢普及到了小学。
鲁迅南下上海以后,他和弟弟周作人在北京合买的八道湾胡同的“豪宅”,就只剩下了周作人和妻儿一家5口,以及周建人的妻子羽太芳子和三个孩子。周家兄弟的后代,周作人的一儿两女,和周建人的一女二儿,6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则由周作人一人承担了下来。6个小孩,三男三女岁数差不多大,被安排就读的就是一个男女混校的学校,每天周作人还会特意叫来黄包车接送儿女和侄儿女们上下学。
周家兄弟的儿女们读的小学,叫做孔德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北京的文人圈里特别有名,是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教授李石曾联合几名北大教授一起办的,地点就在北京东城区的方巾巷。
“孔德”的时髦和高级,在北京城数一数二。创办之初,教员包括了来自北大的沈尹默、马幼渔、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马叔平等。学校拥有超过20亩地的校舍和藏书604万册的图书馆,据说鲁迅查资料都来这借书。孔德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学法文,毕业后就可以赴法国深造。
因为多是北大的教职工授课,来就读的很多就是北大老师的后代。除了周作人和兄弟的孩子们,蔡元培的女儿,胡适的孩子,蒋梦麟的儿子蒋仁宇,钱玄同的儿子钱三强,李大钊的儿子,沈尹默的子女,马裕藻的儿子等等,都在孔德读书。加上北大的知名教授也在这兼课,几乎可以说是北大的附属中小学校了。
胡适全家,胡适(右一)、江冬秀、长子胡祖望(左一)、次子胡思杜。
然而哪怕是这么“高级”的小学,似乎也没有外地学生为入学发过愁。在1925年孔德建校7周年的专刊中,有一份“学生籍贯调查表”,其中显示的入学率最高的三个地方,几乎占了全校学生的一半,分别是浙江、江苏和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