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披露:蒋介石兵不血刃终结西南军阀始末
文:文青史话
现在很多人谈到大西南作为中国抗日的大后方,都觉得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不可否认,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和国际交通这几个层面来看,大西南的确是持久抗战的天选之地。从地图上看,整个大西南地区群山巍峨,地形复杂,可以很大的冲击日本帝国主义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从经济上看,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号称天府之国,向来是古代诸侯割据的兵家必争之地,强大的战争潜力足以支撑战局;从交通上看,大西南向北可以连接苏联,向南可以通衢印度、缅甸,以获得国际上的支持,抗日战争进入到后期,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的相继开通,也确实印证了大西南的重要地位。
但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民国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尽管在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之后,民国实现了全国名义上的统一。但各省军阀割据、称王称霸的局面并没有得到解决,当时云南是龙云的势力范围,贵州在王家烈的统治之下,四川更是军阀林立,邓锡侯、杨森、刘湘、刘文辉、王陵基这五个大小军阀们,竟把金、木、水、火、土五行都圆满集齐,可以说当时的大西南,对蒋介石来说,俨然是国中之国的存在。
然而我们知道,民国首都南京沦陷之后,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往重庆,大西南正式成为中国持久抗日的战略大后方。那么问题来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变故,让西南的军阀们才甘愿将地盘拱手奉上,把它变成中国抗日的战略大后方的呢?
蒋介石的“削藩”大计
国民党北伐后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对南京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而言,有着强大军事能力的地方实力派堪称是他的眼中钉”。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地方实力派,均具备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实力,其中,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雄踞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省,拥有8个方面军、21个军、53个师、5个旅;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占据山西、河北两省,拥兵9个军、8个独立旅;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具有湖南湖北两省,拥16个军,62个师,且他的前敌指挥白崇禧还扼守山海关至天津一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济深,据有广东、广西两省,拥兵5个军,21个师。此外,关外还有张学良东北军30万,刘湘等四川军阀的34个师、26个旅,云南龙云的滇军有2个军、10 个师,王家烈的黔军1个军、6个师。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面对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军阀们,蒋介石北伐一结束,就打起孙中山建国大纲的旗帜,提出了统一军政的口号,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削藩”。他先是召开军事编遣会议,实行军事上的削藩”,通过了第一、二方面军各编10个师,第三四集团军各编8个师,其他部队各编8个师的决策,大肆裁军。由于中央军除了与第二集团军兵力平衡之外,还多出8个师的中央辖区,这样就保障了中央军在实力上大于各地方实力派,实现了内重外轻,以内制外的目的。
其次,蒋介石裁撤政治分会,实行政治上的削藩,解除了地方实力派在所在地区的党政军大权,控制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尽管如此,蒋介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仍与地方实力派战争频繁,先后发生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宁粤分裂、福建事变、两广事变等,无一例外,蒋介石都取得了绝对的军事胜利。
待到长征时期,蒋介石在“围剿”红军时,不断把自己的势力范围伸到地方军阀所在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为了攘外必先安内,为了日后持久的抗日大计。
这一点,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可以看出。
1933年,蒋介石的日记写下这么一段:“若为对倭计,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
大西南地区不在自己掌控范围,蒋介石对抗日的态度颇为悲观,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就曾在日记写到:“与日之战不可避免……倭三日可亡我矣”,
即使狂妄如不可一世的日军,也只是敢于叫嚣三月亡华,蒋介石的三天亡国论堪称把悲观演绎到极致。
而在掌控西南之后,蒋介石对抗日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在1935年的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和随后的国民党五大上,蒋介石就明确提出,如果日本进攻华北,他势必应战。显然,这是蒋介石逐步掌控大西南给他带来的底气。
王家烈无谋:被蒋下套剥夺了军权
王家烈,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21岁那年在时局的推动下入了伍,曾随队参加护国战争,战于川东、川南,”协守皇城”,后入湘参加护法战争。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王家烈却有一定的大局观,为此在军队里一路升迁,上级还把他送到贵州讲武堂继续深造。
1926年,王家烈升任黔军第25军第2师师长,娶了铜仁名媛万淑芬。万淑芬颇具政治才干,她为王家烈出面应酬各界社会名流,还甚至联系上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王家烈成功取代了自己的老上司、25军军长毛光翔,当选贵州省主席兼25军军长。
就在王家烈平步青云之际,蒋介石也在筹划着从王家烈手中拿下贵州。王家烈这个人是个直肠子,蒋介石于是利用他这个弱点给他下套。蒋介石派人给王家烈带话,说省主席和军长只能选一样担任,王家烈拿不定主意,就问自己的老相识何应钦,何应钦给他出主意说:“军权都没有了,省主席能做得稳吗?”
王家烈一听这个话,大老粗的他觉得很有道理,就主动请辞了贵州省主席的职务。
交出贵州省主席的职务,王家烈以为是躲过了一劫,殊不知这只是蒋介石计划的开始。由于军长管的是兵权,主席管的是财政大权,于是蒋介石开始拿军饷做文章,他花钱收买了25军的两个师长,让他们出面控告王家烈克扣军饷,故意挑起25军士兵内部矛盾,导致王家烈失去了人心,只能被迫下台。
这还不算完,1935年4月,张学良从武汉坐飞机来贵州向蒋介石汇报工作,临走时王家烈按礼仪去机场送行。张学良兴致勃勃地和王家烈握手告别,突然来了句:“王军长坐过飞机吗?”
王家烈为人直爽,就回答自己并未坐过。张学良于是邀请王家烈试乘,并表示自己愿意亲自驾机。
王家烈不知是计,还以为是莫大的殊荣,于是没有推辞,谁知张学良一溜烟就把王家烈带到了武汉。王家烈不解,就问张学良为何不在贵阳停机。
于是,张学良拿出一份蒋介石亲自签字的命令:免除王家烈25军军长职务,调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即往武汉服务。
王家烈看了命令以后,这才知道上了当,连回家收拾东西和辩驳的机会都没有,只得在武汉呆了下来,至此,贵州纳入了蒋介石的势力范围。
刘湘大义:率军出川给蒋可趁之机
四川这片土地战略意义重大,蒋介石很早就开始谋划拿下四川,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亲自飞赴重庆发表了名为纪念中山先生的演说。其中讲到:“四川地位重要,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是民族复兴最好的根据地。”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很明确,就是想让四川军阀们看清实势,早点交出党政军大权。虽然演说给了四川军阀们当头一棒,这些军阀们自然不会拱手送人。
于是,蒋介石找到四川最大的军阀刘湘,提出要帮他武装川军,条件有两个:一是在成都建设国民党中央军校,二是在刘湘的老巢重庆,建设军委会重庆行营。
刘湘想了一下,觉得建军校是为了训练川军无可厚非,重庆行营也就顶多充当一个传话筒,根本控制不了川军,于是就同意了这个要求,蒋介石这才为势力打入四川埋下了一个楔子。
1937年,蒋介石召开川康整军会议,试图通过整军从而控制四川,会议要求川军撤防出川,双方已经达到了撕破脸的临界点。就在内战一触即发之时,七七事变发生了,此时全国都笼罩在抗日的热潮之下,刘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加上自己的确是个民主主义者,在经过一晚的冷静思考后,刘湘决定以抗日大局为重,放弃和蒋介石一战到底的念头,通电蒋介石自告奋勇出兵三十万抗日,供给壮丁五百万,粮食千万担。
刘湘做了如此表态,并如期实现自己的诺言,率领川军出川抗日。由于刘湘身体本就不好,加上战争劳累,很快病倒了,不久,刘湘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抗战到底,日军不退出中国,川军誓不还乡!刘湘去世后,四川再也无人可以抗衡蒋介石,蒋介石以封官许愿的策略将其余的军阀分化瓦解,肃清了自己掌控四川的全部障碍。然后自任四川省主席,不费一兵一卒,彻底掌控了四川局势。
龙云大意:抗战刚胜利就被撤换
1945年10月15日,重庆,国民政府举行集会,大名鼎鼎的“云南王”龙云,宣誓就任军事参议院的院长。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权利的虚职,龙云的就职,意味着民国最后一个军阀的宣告结束。
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的地位被逐渐拔高,蒋介石的中央军开始向云南渗透,为了实现自己长期控制云南的意图,龙云借各种理由推托中央军入滇。
到了1940年,龙云迫于军事委员会的压力,只得派了两个军的兵力去湖南参加作战,云南就此空虚,中央军则先期进驻一个师的部队。
等到1941年,中央军与龙云的滇军在兵力上已经达到了4:1。此时的龙云,再也翻不出什么浪来,云南得以很好地充当国际援华物资的通道和远征军反攻的基地,为中国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1945年,关于日军投降的接收问题,给蒋介石提供了一个解决龙云的大好时机,按照盟军规定,北纬17度线以北地区的越南地区由中国军队接收。蒋介石于是派龙云的大将卢汉前往接收,而中央军第五军精锐却被留下来驻守云南。
8月10日,蒋介石和杜聿明立刻做好密谋,控制好交通与通讯,做好了“解决云南问题”、“撤换滇龙”的准备。尽管行动十分保密,龙云还是得知了一点风声,但他自信自己也为抗日做了大贡献,蒋介石不至于在举国庆祝胜利之时,对自己下手。
10月2日,杜聿明一切准备就绪,即刻开展行动,一方面将政府命令交给龙云,一方面带兵控制昆明,龙云则从他的公馆逃到五华山省政府,拒不接收命令,等待卢汉援军的到来。
然而卢汉回援并非易事,蒋介石早已派遣中央军掌握了滇缅公路和铁路,以防滇军异动。卢汉也考虑到木已成舟,贸然行动也没有成功的把握,因此选择了静观事变。
在稳定了卢汉之后,蒋介石写信给龙云,并派出卫立煌、宋子文、何应钦等人不断劝说,在援兵无望之后,龙云选择妥协。
至此,被龙云统治长达18年的云南,终于取消了长期以来保持的半独立状态,纳入中央军的管辖之下。
蒋介石以雷霆手段,结束了大西南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在国家危如累卵的千钧之际,促成了大西南成为中国持久抗战的大后方。若非如此,抗日的前途祸福难料,这既是蒋介石的抗日之功,也是大西南片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