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国的一些小零碎
有粉丝提到想了解一些满洲国的情况,按照政治正确,应该叫伪满,为了打字方便,就称呼其为满洲国,其实这个话题很难讲,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政权成立的时间太短太短,尚若作为一个“国家”来研究,完全无法着手,因为它不像台湾一样有台湾海峡作为天然的间隔,从满洲国成立的到覆灭,来往的汉民族络绎不绝,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能够严格区隔开的政权,再加上好几股力量的牵扯,造成它既不是石原莞尔主张的满洲国,也不是溥仪想建立的满洲国,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
日俄战争后,日本就有大量的文人涌入日本租借地关东州以及满铁的附属地长春,到满洲国成立,来往的日本文人更多,除去军人,在东北生活的日本人有150万人之多,这些日本人创办了大量的文学社团和报刊杂志,例如说《高粱》《作文》《满洲浪曼》,也出现了一批满洲国的日本作家,例如说大内隆雄,长谷川浚,山田清三郎,牛岛春子之类的。
如果依照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日本作家对于中国人的描写还是比较脸谱化,脸谱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民描写,一种是报国描写,手段其实和在台湾的差不多。
顺民描写例如说牛岛春子的《祝廉天》,描写了一个品行可靠,忠于操守,尽心尽力的翻译官,八木义德的《刘广福》,拿很少的钱,但是任劳任怨,努力建设满洲国形象的工人,山田清三郎的《老宋》,一个被日本人带回家的老宋,对日本人的收留感恩戴德,发自内心忠诚。这些作品基本上是照着日满亲善的套路去的。
报国描写,主要是描写为满洲国英勇献身的报国青年之类的,例如说北村的《春联》描写的平定叛国者并且差点牺牲的日本青年小野,长谷的《鸟儿顺河》为国献身的日本青年竹村,牛岛春子《雪空》里面为满洲国献身的日本青年菅野勇之类的。
由于满洲国时期,日本控制着舆论(实际上别说满洲国了,日本本国内也是如此),在国务院设立有弘报处,主管文艺政策,监督新闻机构,管理出版物,电影,当时出版法明确有规定,凡是危机到满洲国存在的出版物,一律禁止出版,同时日本还建立有满洲图书株式会社,以利益方式引导作家的出版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家基本上是不能描写一些带有反抗意味的书籍了,于是在当年的满洲文坛上有股很怪异的风潮:土匪。
土匪,在东北又称“胡子”,其实是东北的老物,在中国作家笔下,这些土匪颇有梁山伯好汉的风格,杀富济贫,关心贫苦人家,感觉是有点含沙射影,带有很重反抗气息味道,例如说梁山丁的《山沟》,《绿色的谷》,如星的《路》,之类的,不过在当时日本控制下的媒体是不允许这类作品发行的,例如说大同报的副刊《夜哨》就是因此停刊。
满洲国的日本作家分三类,一种就是正牌作家,例如说北村,竹内正一这种在日本本国内本身就是作家的,一种是半道出家,例如说长谷川浚,大内隆雄,青木实之类的,虽然开始不是作家,但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半路出家的。还有一种是混子,由于日本政府急需塑造满洲国认同,需要大量能写的人,结果一些本来水平不高的,例如牛岛春子之类的,其实是满洲国总务厅企划处牛岛参事的老婆,因为迎合这种风潮摇身变为作家的,。
整个满洲国时期所做的东西有点像台湾岛内现在正在进行的运动,去中国化,非中国性,凸显建国精神,不但是文学上,也从教育上迫使小学生从小学日语,历史课上要讲满洲建国史,地理课上的满洲地理,禁止中国地图,所有教材取消中国这个概念,以1938年《审查图书戏曲规则》为例,提倡描写日满亲善,提倡旧道德,描写党共罪恶,取缔有碍日满亲善,党共之悖谬主义。
以1935年查抄的图书为例,查抄反满抗日图书68本,社会主义图书5本,审查含有“中国”概念不合格者46本,其他不合适的19本,凡是带有“反满抗日”“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之类的书籍,基本上都不许出版。
满洲国是一个新生的事务,加之从内地源源不断流入的汉族,使得塑造其国民认同非常艰难,日本人从小学教育开始,不断的去强化这种认同,可以看下当年《满语国民读本》的目录,大致是这样
这个右侧第22课有个满洲建国史,不知道大家看到没。
里面写的是:
我国被称为满洲是在三百余年前清朝建国的时候。在清朝以前随着朝代的更迭名称也屡有变易。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是所谓肃慎族。三千年前他们便在北满各处过着狩猎的生活了。其后,在现在的新京附近居住的扶余族,渐渐得势南下,由通化辑安到朝鲜北部奠都平壤,称为高句丽。
高句丽有七百年的历史,后为唐所灭……
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为张作霖等军阀所占据,与中国政府时和时离。张作霖死后其子学良继续占据满洲。嗣因其军队有炸破铁道事件遂引起来满洲事变。张氏败退,新满洲便独立为一国了。
第23课的我国和日本
……
满洲自日俄战后经日本极力开发,各方面都急遽的发展起来。尤其南满洲铁道沿线,不但教育普及,产业发达,即其他各种设施,也无不加以整顿,而成了满洲开发的中心地带。当时满洲为张作霖所占据,作霖死后,其子学良遂承袭父位而统治满洲。更乘中华民国内乱,进兵北京,伸张其势力于华北。张学良的势力既盛,乃肆意蹂躏日本的权益,妨碍日本人的发展。终于因他纵令部下军队,爆破柳条湖附近的南满洲铁道惹起满洲事变,结果,张学良被日本军队逐出了满洲。此时苦于虐政的民众切望独立,乘此时机在各地方成立了政权。以后各地又派代表于奉天聚开会议,遂于大同元年三月一日向中外宣明了满洲国的独立,定年号为大同,恭迎今上就任执政,奠都于长春,同时改称长春为新京。是年九月十五日日本首先承认我国的独立。大同三年三月一日,我国更实施了帝政,今上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康德。是年六月,日本天皇陛下钦派秩父宫殿下为特使,前来我国,庆祝皇帝陛下的即位。皇帝陛下为答谢日本朝野的仗义援助,于康德二年四月躬访日本。
课本里面提到一个民族叫:肃慎族,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言顺,日本规定满洲国承上启下的历史是这样的:
- 肃慎
- 扶余
- 高句丽
- 辽
- 金
- 元
- 清
- 北京平定中国全土
其实现在台湾出现的情况并不在我意料之外,东北之所以未被完全日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和国内紧密相连,源源不断的新移民不断的冲击着日本的驯化教育,一方面满洲国成立时间晚,历时时间比较短,实际上如果拉长时间,再加上当时东三省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实在很难确定到时候东北到底还属不属于中国。
我讲实话,毕竟人性经不起考验。
从这点说,石原莞尔的计策是完全正确的。
早在1928年石原莞尔就发表了《扭转国运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和《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到1931 年 5 月,石原莞尔《满蒙问题之我见》出台,基本上发展处整个满洲国的构架,一方面,石原莞尔认为日本不可能三线开战,即北打苏联,南侵东南亚,还要和国民政府作战,极力主张和当时国民政府谈和,要求日本至少要有十年时间来避免战争,以倾注全力增强国力,在对《帝国国防方针》修改方案明确指出:今后十年间,日本应专念于满洲建设,除了满洲,不应再分割国力,向南方推进也应该在这之后进行。
石原莞尔要求日满财政经济调查会出台的《昭和十二年度以后五年间帝国岁入岁出计划》中,提出了日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该计划包括增税和公债发行方案,日满军事和经济强化,国防产业飞跃增产计划,满洲军需工业建设和增产,国防产业产品输出事业组织化等等,以现地开发必要资源为主,自给自足,并且弥补日本不足资源供给。为强化产能,从1936年就着手把一部分日本军需产业移到满洲,日产在满洲建立了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
在石原莞尔的计划下,满洲发展的很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在满洲问题上,以石原莞尔为主的不扩大派和以东条英机,杉山元为主的扩大派一直激烈争斗,石原莞尔指出:
如果使用武力,即扩大战局,一旦导致日华战争,从中国近来的民族意识来看,事态是不易收拾的,而且还将会使我国向无边无际的原野作无限进军。以我国现有的力量,支持这样一场全面的日华战争是有问题的。而总的形势也是把培养和建设国力作为当务之急。满洲国的建设、对苏防御的加强等事忙不胜忙,无暇他顾。
而扩大派,例如武藤章,杉山元则表示,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华致命一击,一个月内解决。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而石原莞尔以“时机尚不成熟”为由,拒绝对华增兵。他对于中日战争有很深刻的认识,一早就注意到这场战争注定是长期战和消耗战,为了应付消耗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本案提出的效果,只是使人在半年后回想起当时这样一种正确的判断,即随着战局的扩大,数个月后果然要动用军需动员量的一半。如果一开战即主动地下定这样的决心,那么在事变的处理上将会完全改观
即便是战事扩大,石原莞尔依然不改初心,他在陆军省时候对杉山元说:
若这样发展下去,大有全面战争化的危险。其结果将与在西班牙战争中的拿破仑一样陷入无底的泥沼之中。所以,在此时应立即决定将在北支的全部军队一举撤到山海关的满支国界。
战局扩大后,石原莞尔鼓动首相近卫文麿参与与蒋介石谈判,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近卫文麿比较“亲中”,并且由近卫文麿亲自到南京去会面蒋介石,近卫文麿本人也愿意,结果陆军省的扩大派激烈反对导致近卫文麿未能成行,石原莞尔非常气愤,大骂近卫文麿“值此关头,作为一国之首相居然是如此度量狭小之人”,“有辱两千年之皇恩,在此危机之际优柔寡断、葬送日本之人乃是近卫”。
由于不扩大派在陆军省本为少数派,石原莞尔受到排挤后,被迫辞职离开参谋部,调到满洲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算是个闲职。即便被调离了,依然不老实,在日军攻占武汉前夕,石原莞尔提出了《战争指导要纲》特别提到的四原则:
一、对于日本行使的武力,中国有非常坚强和巩固的举国一致的战斗力;
二、除非立即就允许解决此战局,否则将不免要陷入持久战;
三、如果缺少一个适当的收拾时局的方针,反之要力图推进我国权益的话,我们将对东亚和平永远绝望;
四、我们当前的敌人除了中国之外,苏联也是必须要被考虑的。
从之后战争形势来说,石原莞尔的忧虑无疑得到证实。
东条英机对石原莞尔极其痛恨,先通过限制石原干涉满洲国事务,以逐步削弱石原莞尔的势力。又以石原莞尔于1938年9月擅自回到日本为借口,将其调到舞鹤要塞任司令官。1940年7月东条英机进入陆军中央后,对石原莞尔又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1941年初,石原莞尔拒绝接受东条英机下达的《战阵训》,导致东条英机直接把石原莞尔赶到了预备役,导致石原莞尔最后只能回老家隐居。
满洲最终没有变成日本殖民地,真是要感谢东条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