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与秦国争高下的齐国是怎样自作死落到被群殴的

在先秦各诸侯国中,齐国是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国叫板的国家,国力甚至要强于秦国。这个国家开国最早,历史最为悠久。在诸侯纷争的的岁月中,齐国数度得兴,两创辉煌,由弹丸小国,逐渐发展成为了雄居东方的大国、富国、强国,完成了一个由霸业、王业至帝业的过程,几近统一中国。

齐国在威王改革以后,国力强盛,经过桂陵、马陵两次战役和徐州相王等外交活动,已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在宣王一朝更是将齐国的国力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完善了稷下学宫的建设,《史记》中曾这样描述“高门大屋尊崇之,览天下诸侯宾客”,当时的宣王不仅提高读书人的地位,还解决知识分子的住房问题,这样一来使得一大批知识分子聚集在齐国。这些人对齐国的文化教育、治国理政众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齐国不仅人才多,国力也不容小觑,苏秦在《战国策》中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齐国“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可见当时齐国的富庶景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争雄于诸侯的东方大国,在公元前221年,却被秦国毫不费力地一举吞并。一个泱泱大国的衰败,究竟是谁该负主要责任?面对诸侯群殴,落得身死国灭下场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一、外交之失

苏洵说齐国的灭亡是“与秦而不助五国也”。作为少数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齐国对于秦国的围剿都是无果而终。由于在齐国外交政策上极大的失误,使得秦国日益强大并在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在齐国的积极参与下,齐、楚、燕、赵、韩这些国家以“合纵”战略结盟,连和起来反对张仪的“连横”政策,初步形成了六国合纵反秦的态势。虽然齐国是合纵政策的倡导者,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并没有积极参与。

公元前318年,五国相约伐秦国,可是到真正出兵的时候,只有韩、赵、魏三国。这些队友各怀鬼胎,楚、燕两国因地处秦国较远,所以按兵不动,但是齐国作为攻秦政策的推动者,不仅没有践行和队友的约定,一起攻打秦国,却将目光转移到了正在内乱的燕国。齐国进入燕国后并没有积极的安抚民众,而是利用军事手段管制燕民,攻虽然是攻下来了,但是却抵不住燕国人民的反抗,最终撤离燕国。

由于齐宣王错误的外交政策,致使秦国轻而易举的便打破了五国的合纵攻秦的计划,还轻松的将韩、魏两国收做了小弟,又兼并了巴蜀地区,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而此时的齐国不仅没有削弱主要对手秦国的有生力量,反倒是在东方给自己找了一个敌人,可以说是狐狸没打着还白白的惹了一身骚。

之后的齐国又发起了韩、魏伐楚,困秦,侵占宋国等一系列类似的军事战争,每次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都没有对秦国造成实质性的打击。秦齐东西对峙争霸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秦国一家独大严峻态势。

二、用人之误

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长久的重要保证,封建社会也不例外。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都是重要的命题,然而齐国却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齐国有一个很重要学术团体“稷下学宫”,是当时重要的学术中心。按理说这里的知识分子各有所长,如果任用他们齐国老大的地位是势在必得。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齐君主对这些人才只尊不用,他所重用的人只是本宗族的成员。

比如对于田婴、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父子的任用。田婴是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因战功而受到齐王任用,并在朝中任相,田婴当权后,并没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而是只会结党营私中饱私囊,最后他的儿子孟尝君都看不下去了,批评他“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好在当时的齐宣王还是比较贤明的君主,田婴专权的危害还不至于那么明显。

到了田婴的儿子孟尝君在齐国专政时,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便大肆的收揽门客,收买人心,竟然形成了“闻齐之有田齐,不闻其有王”的局面。孟尝君可以说在当时的齐国一手遮天,但由于权势过大,最终引起了闵王的怀疑和忌恨。君臣出现不和,田文为了保全自己,离齐相魏,积极参与合纵攻齐。他鼓捣“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合攻齐,导致齐闵王在战乱中丧生。

由于齐国君主重用宗室贵族,使得宗族势力过大,最终造成了五国伐齐的不利局面,加快了齐国的灭亡速度。

一个集体的存在和兴衰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又有国内环境。假设齐国当时与五国交好,在国内重贤除佞,齐国的政权大厦绝不会轻易的被摧毁。可是历史不容假设,齐国在接二连三的的外交失误和用人失败之后,再也无法继续前进,就像一个耄耋老人再也无法站起来了。任人宰割,被群殴是其唯一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