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绩差逃过一劫:司马辽太郎的从军之路

作者|鲁平,吉林四平人,抗战史研究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

1943年(昭和18年)11月,福田定一,刚满二十一岁,自幼生长在日本大阪,商贾家庭出身。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专业的文科生,突然接到日本政府以“学徒出阵”的名义发来的征召令,提前十个月结束学业。

大阪外国语学校时期的福田定一
大阪外国语学校时期的福田定一

一个倒霉的文科生

在当时,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夺走日本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破坏了原来强壮熟练的劳动队伍。侵华战争已出现兵力紧张,挑起太平洋战争更使兵力严重不足。日军大本营的参谋们,将征兵对象瞄上了此前一直被列入缓征的国内大专院校里的文科生们。1943年10月2日,东条英机内阁颁布《在校征集延期临时特例》规定取消除理科及培养教师科之外的在校文科系学生免除服兵役措施,主要对象是大学、旧制高中、专门学校的在校文科生。他们作为保留学籍的休学生接受征兵体检,合格者立即入伍。正在学校里狠命读书,怀揣文学梦的福田定一没有等来写作的笔,就被政府的应征令分发到了兵库县加古郡河合村青野原的战车第十九联队。

日军军语把坦克称为战车,1933年8月,由第一战车队与千叶步兵学校战车队编成战车第一、二联队,是日军创立装甲部队的里程碑事件。装甲战理论创始者英国富勒将军曾经慨叹“装甲部队不仅要和敌人作战,同时还非要与我军内部斗争不可”,出于一战的惯性认识,综合本土燃料匮乏,对预想战场的评估,日军在很早就放弃组建装甲机械化兵团的想法,而单纯组织纯粹的机械化兵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军装甲部队都是以配属陆军的形式出现,作为一支辅助力量,没有独立执行过战役级别的任务,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坦克面对装备劣弱的中国军队一度横冲直撞、不可一世。让日军产生了“东亚无敌手”的错觉。但在诺门坎战役,自大的关东军第一次遭到了来自苏军装甲部队的沉重打击,“作为主力的日军战车属于八九式中型车,车壁薄如障子纸,易被击破,而苏军БТ型战车吨位重,火力足,攻击力和防御力均在日军战车之上,因此常看到日军战车炮塔被敌速射炮击毁扭曲变形的惨状”。日军如同被剥了壳的螃蟹和只剩下软体的贝类,处处挨打。日军内部也认为“鉴于诺门坎事件,关于应对敌军坦克,寻求划时代的手段与方法已经到了极为紧要的关头”。日军装甲部队身上的阵痛还没来得及消肿。与此同时,轴心盟友德国在欧洲战场大规模实施“闪电战”,取得辉煌战果,短时间内就使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投降。同一阵营盟友的胜利加速刺激日军大本营的决策者,对自身装甲部队进行改造的决心。经过考察,日军针对自身装备能力、作战地域提出将分散使用之装甲部队,进行集中编组,发挥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的突击能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加快扩充装甲部队的节奏,战车第十九联队就是在此背景下于1942年6月24日设立。装甲部队,属于技术性兵种,日军在缺乏物质、人员储备的情况下,仓促扩充,可谓困难重重。仅从一份昭和17年(1942年)9月12日,日本中部军司令官后宫淳呈送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战车第十九联队作为一支临时编成的装甲部队,时隔三个月后仍旧存在兵器不足的问题。定一告别学校,来到这支打仗都缺乏武器的装甲部队,接受了最初的基础军事训练,旧日本军队向来以野蛮闻名的服从教育,自然必不可少。即便如此,无论战车第十九联队的集合号几时响起,来自大阪书生气十足的定一始终保持着最后入列的记录。对此,定一只能辩解道“若是大阪人组成内阁, 绝对不会发动太平洋战争”。训练闲暇之余,战车第十九联队内部组织带有文学性质的俳句会,也让热爱文学的定一惊讶不止。

因成绩差逃过一劫:司马辽太郎的从军之路

1944年4月,定一在本土的训练生活被打破了,战车第十九联队决定将他派往地处“满洲国”境内的“四平陆军战车学校”深造,去干部候补生队学习战车技术。当时,除了日本国内的千叶陆军战车学校以外,这是第二所专门培训装甲部队技术人员的专门性学校,也是日本占领区内唯一一所装甲部队技术人员培训学校。与战后日文出版物宣称有“最精锐部队”之称的千叶陆军战车学校不同的是,“四平陆军战车学校”的授课理念不侧重指挥,而突出技能性,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各条战线都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一线装甲部队对技术人员需求激增,1944年,“四平陆军战车学校”成立干部候补生队和下士官候补者队,以半年一期,每期200人的速度,快速培养专业人员。校长是有“战车队之神”美誉的池田末男大佐。在“四平陆军战车学校”学习期间,校长池田末男和他的胡子给定一留下了深刻印象,若干年以后,定一仍在思考,“我早上剃胡子时,常要去想,如果是池田大佐会怎样做?”,不过池田末男,没有机会去点评定一这句话了,1945年8月18日,他在占守岛以战车第11联队长的身份,率领属下全部战车,向苏军阵地发起攻击时,被击毙在自己的战车内。

池田末男大佐
池田末男大佐

吊车尾学生的幸运

战车第十九联队的做法,表面上看是让“学徒出阵”的定一去干部候补生队镀镀金,学成以后当个下级军官,同时又能远离本土日渐密集的美军轰炸。不过曾担任过教育总监的大庭二郎大将在《军队教育要论》的书中则说,干部候补生身为“战时之同僚、平时为国民之中坚分子……近来学生思想之问题……将干部候补生照料视之或敬而远之……此军队方面之态度”。离开日本,定一事后回忆其学校的生活,则是文科生用仅有的一点理科知识尝试着去驾驭机械化的铁甲车辆。在狭小空间内,轰鸣的噪音和难闻的燃油味,最终成为压垮他努力学习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年以后他的战友回忆起当时的定一,提及他的战车驾驶技术,仍要用笨的出名来形容。在战车射击训练中,定一的炮弹总是飞的很远,靶子却是最长寿的。面对教官的责问,定一答以目标在瞄准镜里看起来如同“蚊子”飞过的感觉,这样的回答只能换来教官的暴打。后来,定一才知道,他实际上得了一种被称作“飞蚊症”的眼病。糟糕的表现,让他在同队二百余名战友面前,毫无荣誉感可言。1944年12月干部候补生队的学习结束,毕业分配的时候,成绩优异的同学,都被分到一线战斗最激烈的地区。定一则作为第11期生第1区队成绩不佳者中的翘楚,被留在了东北,交给了关东军发落。

战车第一联队时期的合影依旧看不出任何威仪的福田定一
战车第一联队时期的合影依旧看不出任何威仪的福田定一

关东军把学业不精的见习军官福田定一当做“烫手的山芋”,分配到了驻地遥远的牡丹江宁安的战车第一师团第一联队第三中队第五小队,当上了少尉小队长。这时,他已经可以熟练的分清左右,不会再因此给别人添麻烦。在定一来到战车第一师团之前,第一师团先后调出两个战车联队,战车第三联队转隶第十一军,投入中国战场作战。战车第九联队划入第三十一军,派往塞班岛。

定一所在的战车第一联队,是日军最早成立的装甲部队,太平洋战争初期就参与过入侵马来半岛的战斗。随后调往中国东北,长期担负对苏方面的机动任务。下辖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个小队,每小队有战车三辆,主要装备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时任联队长藤田实彦,在战后,策划了1946年发生在通化的旧日本军人武装暴动。福田定一指挥的第五小队,配属的97式中型坦克,是日军二战期间最有名的中型坦克。这种坦克于1937年设计定型,1938年开始量产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式中型坦克的几大特征。在当时日本衰败不堪的经济下,生产价格更是高达三十五万日元,被使用的战车部队揶揄为“三十五万日元的棺材”。97式中型坦克在中国东北,偏偏又多了一个水土不服的特性,在寒冬时节,发动机启动困难,风冷发动机在冬季保温困难,又无法增添加温装置,启动前加温困难,坦克成员,不得不在底甲板下方生火,才能把发动机加热到可以启动的程度。还要用篷布抱起来,防止散热。由于切身接触战车的这段经历,使他以后常爱用一种专家的口吻点评“中战车的装甲钢硬度不如轻战车的装甲钢,中战车的装甲钢表面能用锉刀留下划痕”。

福田定一小队长
福田定一小队长

捱过一个中国东北极端寒冷的冬天之后,春天带来了新消息。1945年3月,日军大本营出于本土决战的战略部署,将战车第一师团调回日本本土,隶属第十二方面军第三十六军。3月20日福田定一率部离开驻地宁安,越过图们边境,横穿朝鲜半岛,由釜山上船,回到日本,驻守在本州岛栃木县佐野市,准备迎击从东京湾或相模湾登陆的美军,战车第一联队原有的97式中型坦克,也换装上了新型的一式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一名装填手,乘员增至五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主炮是长身管的47mm坦克炮。主要部分的装甲厚度达到50mm。不过定一对战势的悲观看法没有改变,“敌军战车迟早出现在窥视孔的视野,我等着,敌军战车出现的瞬间就是我丧命的瞬间。日本的战车太古老了,钢材远远比敌军的薄,炮也过小,擦不伤敌人一块皮。”在战后的一次采访中,定一甚至说出了“在这次战争中,当军部处于败北之际,一亿玉碎的思想在他们中间高涨起来。于是,在冲绳本岛陷落时,十六万余居民与守军共命运,被置于死地,甚至在几个所属岛屿上,还发生了强制居民集体自杀的事件(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结果部队长却活下来当了俘虏)。不仅如此,当迎击美军进行本土决战时,甚至有大本营某参谋向坦克部队下达指示:如遇拥挤的路上逃向内地避难的民众们,即便杀出一条血路也要前进”。其中对大本营下达的冷血命令,触及到了军国主义对本国国民的切身伤害,引发了日本国内广泛的大讨论。

一式中型坦克
一式中型坦克

差生最终逆袭成为一代文豪

1945年8月15日,预计抵抗美军的战斗没有打响,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9月11日,配备有30辆95式轻型坦克、9辆97中型坦克、27辆97改中型坦克、4辆一式中型坦克、6辆一式自行火炮、1辆三式中型坦克的第一联队完成就地复员仪式。小队长福田定一的战车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战争结束了,这一年,定一刚刚二十三岁。

前排右一席地而坐的福田定一
前排右一席地而坐的福田定一

当上帝为福田定一在学习的领域关上一扇窗户的同时,也为他的运气打开了一扇门。定一在“四平陆军战车学校”曾经的师生战后被苏军押赴远东地区的战俘营从事重体力劳动。战车第一师团,在他从“四平陆军战车学校”毕业到来之前,相继调走的第三联队参加了著名的打通大陆作战中的湘桂作战,一直战斗到停战。第九联队更是因在塞班岛战役中联队长五岛正大佐以下990名官兵全军覆没闻名。1945年3月,定一调离东北,留在东北的同学和朋友,很多人再没有回到日本,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99

日本战后初期的困难日子里,定一当上了记者,业余时间开始写作投稿。战争的体验成为他从事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原点,1956年4月,定一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波斯的魔术师》,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很独特的笔名叫司马辽太郎,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再后来,他成为了全日本的“国民作家”,写下了如《坂上之云》等经典著作,这一切也许仍旧是大陆之旅带来他的好运延续,直到去世,他也没有把自己在中国大陆的经历写成一部完整的著作。不过,他说过自己创作的“这些小说亦是写给二十三岁自己的信”。

参考资料:四平市志 四平市地方志编辑委员会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日文《四平(公主岭)陆军战车学校史—满洲第五八三部队》山崎重武著 公四会事务局1988年

戦車第1連隊の司馬遼太郎 朝日新闻 2015

司马辽太郎与鹤见俊辅对谈“历史中的狂与死”,载《朝日杂志》,1971年1月号